原標題:加快進化 便利店漸成年輕人打卡地
便利店作為零售體系內幾乎最接近終端顧客的實體業態,有其特殊的優勢。回顧過去一年,便利店行業加速進化,賦予顧客更便捷、安全和無縫的購物體驗,在考驗多、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
便利店作為最貼近百姓、社區的業態,一直發揮著便民惠民的重要作用。2020年,在疫情發生後,便利店更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市場供應。回顧過去這一年,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進便利店行業加速發展。在政策紅利下,便利店行業迎來發展新機。
政策利好正持續釋放
時間回到一年前,2019年年底,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的18項政策措施明確並細化了如何優化便利店營商環境,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要將上述政策落實,也需要各個城市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基於此,下沉之路變得無比明晰。
各地加快政策跟進,2020年6月,河南省印發《關於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讓消費更便利、更優質、更放心。而這一政策並非河南省獨創,據悉,同一時期,吉林、寧夏、福建等多地也出臺了類似文件。
2020年8月,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的通知》,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國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總量達到30萬家。
2020年年底,各地關於促進連鎖便利店發展的新一輪政策密集出臺。北京提出,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擴大連鎖規模;鼓勵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超市、便利店等合作開展末端共同配送服務;支持共同配送網點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末端配送集約化水平。
湖南印發《湖南省商務廳關於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的通知》,明確湖南將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推動全省便利店企業按照「六統一」的要求加快品牌化連鎖化發展。
重慶出臺《關於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的通知》,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到2022年,全市品牌連鎖便利店總量達到7000家以上,銷售額累計增長超過50%,連鎖便利店24小時營業門店的比例不低於30%(含無人零售店、智能櫃)。
陝西也下發《關於促進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優化便利店的發展環境,方便居民的生活。
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政策環境利好,但便利店的發展並非沒有難點。
中國連鎖經營管理協會指出,2020年便利店行業的發展仍會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環境,同時店租、人工費用、招工等各方面也會有一定壓力,而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劇了門店的運營壓力,再加上疫情對於消費心理的影響,客流量急劇下降,便利店上遊供應鏈企業也同樣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發生後,有部分便利店不堪重負,曾出現過短暫的倒閉潮。所以對於生存下來的企業而言,如果想抓住發展機會,應該不斷審視自身發展問題,對於門店運營商要開源節流。同時,從自身出發,深耕本地消費市場,根據對本地消費者的了解,從商品選品、商品組合、供應鏈構建上築起發展壁壘,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需要注意的是,結合我國社區化的特點,社區會成為便利店發展的一個很重要陣地。但企業要想從中脫穎而出,除了提供日常必需品之外,還要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好的體驗,打造一站式服務,將社區店的便利性、服務性發揮到極致。
此外,線上業務的發展、數位化改造對於便利店企業而言也已經刻不容緩,企業應該抓住發展機會,開啟新一輪數位化戰略布局。
市場廣闊未來可期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便利店行業保持了穩步發展,行業發展的各項指標表現良好。而2020年便利店行業景氣指數為62.87,雖高於50的榮枯線,但低於去年67.08,為近三年最低。
顯而易見,疫情對於便利店行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還影響了行業格局等方方面面。但隨著各種利好的加速釋放,將進一步助力便利店行業發展,行業有望迎來近年來的發展新高峰。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便利店已成為年輕人打卡的重要陣地,更是品牌、產品連接「Z世代」(95後00後)的新窗口。
網購時代仍然需要便利店。業內人士認為,便利店是一種商業經營,但在政策上不能把它完全當作商業經營單位來看待,而是要把它當作方便社區居民生活的基礎項目來推進。因此,政府可以從資金、場地、經營範圍審核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專家表示,從目前便利店行業的發展來看,各地區百花齊放、市場競爭相對激烈,不少新品牌在快速崛起,外資品牌也在不斷擴張。同時,一些根基不好、追求過快發展的品牌正在沒落甚至倒閉,但從市場環境來看,特別是二三線城市,便利店市場仍十分廣闊,未來可期。(依琰)
(文章來源:中國商報)
(責任編輯:DF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