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2020-12-16 霜晨月夕

最好是要提前教孩子認字,但是不要讓孩子厭惡認字

因為比認字更重要的是,不要倒了孩子學認字的胃口。

不認字的壞處

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他在公立幼兒園讀了三年,三年裡學校沒有發一本書,也沒有教認字,大班下學期又因為疫情,學校沒有開學,等到可以上學,學校又建議在家裡,所以下學期也沒上學。

在家裡,我也沒有教他認字,主要我太忙,白天要工作,晚上要學習考證。他上一年級,總計認識的字不超過30個。

一年級最開始是學拼音,大概到11月拼音學完,開始學課文認字,他們大概兩天學一篇課文,每篇課文都有四五個必須要會寫的一類字,還需要認識十到二十個不等的二類字。

一年級二類字特別多,因為剛開始接觸課文,每一篇課文第一次出現的生字都會被列入二類字。

老師會在前一天給10個一類字組成的詞組,當成作業回家默寫,第二天老師也會抽空默寫,默寫成績會反饋給家長。

因為我家孩子之前沒有認字,所以他經常會出錯2個-5個,他們班四十多個同學,基本上每天都有四十個左右全對,所以我也很著急,但是越急越容易錯。

不認字的壞處挺多,就我觀察我家孩子,他默寫經常錯誤,他會不情願交默寫本,單元測試最後一道題是簡單的幾句話詩歌,他不會讀,也不願意讀,測試分數幾次是B,有時更低 。

你也許會疑問,你孩子認字不好,那你做家長趕快給他補,正確能夠趕上不就好了嗎?

的確如此,但是孩子學字並不能速成,就像我們成人學其他語種,讓你每天都必須學會多少單詞,你默寫成績未必如孩子。

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學漢字,如同在腦中拍下一張字的圖片,在他默寫的時候,就需要把這張圖片在腦中提取出來,如果你對這個字不熟悉,這是很難做好的,而且會出現混淆錯誤。

我孩子就會出現讓我哭笑不得的錯誤,前天晚上默寫好了,第二天早起再默寫,他能把提手旁寫成勾朝右,能把毛寫成手,有一個詞語「立正」他經常默寫成「正立」,我對他講:你看「立」,像一個人兩條腿站著。孩子說,不,我覺得它像一條小狗站在一條線上-------想想孩子也挺難的。

學認字不能速成,而且不認字進入小學一年級會比較困難,所以我覺得還是儘早提起教比較好,我分享一些我在陪孩子學認字的方法供有需要的人參考。

藉助校外結構

我覺得藉助校外結構也不錯,我認識一個媽媽,她經常加班來不及輔導孩子功課,她讓孩子參加一個快樂認字的學習班,就是用甲骨文圖形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現在一年級,學語文沒有壓力,默寫都挺好的。

藉助認字app

藉助認字app也不錯,現在這種認字app很多,做的不比校外老師講得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沒有校外機構好,因為他光聽不練,容易聽完就忘。

多讀繪本,指讀

多讀繪本是個好辦法,而且要用手指指讀,不能怕重複,重複多了,孩子自然會認識一些字。我去參加家長半日活動,老師上語文課,會要求一年級孩子讀課文要指讀。

藉助認字卡

認字卡也是一個好辦法,我曾經聽過一個主播分享他孩子認字的故事,他們自己做字卡,教孩子認字,認得的字他會標上日期和笑臉符號,不認識他會重複,就這樣每天幾個字,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去複習,孩子在三四歲就可以認識上千字。

不過這個要家長堅持引導,另外不能求多,切記:少則得,多則惑。

讓孩子做小老師

教會別人是最好的學習。學習分為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據研究:聽講吸收率只有5%,教別人是主動學習,吸收率高達90%。我最近也採用這個方法,給孩子先默寫,他默寫錯誤的我給他講過之後,讓他再講給我聽,也鼓勵他講給他奶奶聽。

藉助漢字書籍

這是我最近在用的一個辦法,跟孩子一起看漢字書籍。我從圖書館借的兩本書,一本林西莉的《寫給孩子的漢字王國》,一本劉墉的《漢字有意思》認字書。

這兩本書都挺好,《寫給孩子的漢字王國》更加經典,這是一位瑞典的女漢學家寫的認字書,是外國朋友認字的普及讀物,書裡有140個左右的漢字,講述一個漢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變遷史。

我經常在孩子學習新字時候查找目錄,然後跟孩子一起看書裡有沒有這個字,看看可以加深印象。

比如這個「左」,最初的字形是一隻手拿著一個工具,似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左手是拿工具的,所以下面是個工,看完漢字的變遷歷史,會記憶的很牢固。

這些是我搜集的一些認字方法,大家有其他的方法或建議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不是認字早晚的問題,是教育方式問題
    作者|東林富很多家長都有疑問,在上小學一年級前,孩子要不要識字,要識多少字?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負責任地說,在上小學一年級前,讓孩子認識一定量的字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為什麼呢?小侄子不認識、不會寫「香蕉」和「蘋果」這四個字,我們就要從頭教他寫這四個字,我和弟弟、弟媳輪番上陣,他也寫不好,還哭天抹淚,嚷嚷著不想去上學了。班上認字多的孩子,不但聽課和寫作業無障礙,而且自主閱讀量很大。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先從認字開始教吧!
    女兒剛學會說話時,每天晚上都要讓我跟她講故事,我的工作一直忙,到了晚上已經十分疲勞,再給她講故事覺得力不從心。當時我想:乾脆教她認字算了,如果她自己能看書,就不會再纏我講故事了。從2歲開始,我就教她認字,為了提高學習的興趣,我把家中的玩具、家具都貼上了字,並用五顏六色的彩筆寫好,比如布娃娃、彩電、冰箱、桌子等等,隨時教她讀。星期天節假日就陪她到超市,看各種標籤、廣告上的字,教她去認。在家裡看電視時,也注意教她認電視上的廣告語,因為電視上的廣告會反覆播放,畫面又非常漂亮,特別有利於教孩子認識上面的字。
  • 又一市宣布幼兒園開學,幼小銜接需要注意,教孩子認字和寫字嗎
    妹妹說:終於盼到開學了,因為孩子今年大班面臨著「幼升小」,非常著急。雖然在家老師每天30分鐘的網上視頻直播課,但是孩子的學習效果很差,父母上班,孩子主要有奶奶照看,有時候玩的就錯過了直播課,老師讓寫字的時候,孩子也完成作業了,但是筆順寫錯了,奶奶不知道,也不會給孩子糾正。到底幼兒園孩子要不要認字和寫字啊?
  • 孩子認字困難,家長掌握這幾招,讓孩子變身認字小能手
    孩子認字困難,家長掌握這幾招,讓孩子變身認字小能手。 在本案例中,不少家長相信都意識到問題!家長發火解決問題 小澤媽媽因孩子生字記不住發火併沒有找方法解決問題,導致孩子情緒也很糟糕。 建議: 掌握認字技巧,每個漢字都是有由來的,家長們可以通過拆字識字、對比識字、熟字帶生字、偏旁歸類識字這些方法。
  • 2歲娃娃認字500個,媽媽的秘訣是什麼?答案讓人很吃驚
    孩子入園後,家長們聊天時的話題就變成了「你家孩子會認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會做十以內的加減法了嗎?」有些媽媽會非常自豪的說,自家寶寶已經什麼都會一些了,有些家長卻「羞於」開口,自家孩子仍舊什麼都不會。那麼,提前給孩子學習認字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太早認字=坑娃!5歲前解鎖這些技能比認字重要100倍!
    別急,寶寶認字這事可是大有講究,今天,科大大就來說道說道。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道理都懂,但太早讓寶寶開跑,很可能就直接摔在半道上了。有研究表明:寶寶在5-7歲才開始進入認字敏感期,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不再明顯。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孩子始終是要上學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呢?又怎麼教孩子識字呢?很多家長一提到教孩子識字就會不自覺有點焦慮,甚至在老一輩眼中,孩子的早教,就是為了讓孩子提前識字和寫字。我家孩子的奶奶就是這樣,只要看到我陪3歲多的女兒讀繪本,她就催促我說,你趕緊教她認字啊,光給她念故事聽有什麼用?又不識字,又不會寫。這就是現實中,一部分家長對孩子識字態度的典型看法。其實,她不知道,從零開始教孩子識字,也是需要科學的操作方法的,不然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 親身經歷:上一年級之前,孩子要不要提前學習漢語拼音?
    雖然孩子們因此推遲開學,但是新生秋季入學應該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現在規定幼兒不準進行超前教育,所以幼兒園不會教授孩子漢語拼音。因此,很多的家長猶豫要不要在入學之前把漢語拼音提前教一下。有人說不用提前教,入學後老師會教;也有人說應該提前教,否則入學後跟不上。家長們拿不定主意了,開始猶豫、徘徊。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不是3歲也不是4歲,家長別弄錯了
    最初教孩子識字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進行遊戲,比如隨機抽取識字卡,然後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說出圖畫對應的文字。 市場上有很多關於象形字的遊戲卡片,家長正好結合象形字讓孩子接觸到漢字,更貼合孩子認字識圖的過程。只有這樣做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更喜歡去識字。
  •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說到認字,很多家長會採取的一種方式就是,用一套自己手寫或者買來的卡片,讓孩子每天對著看,通過視覺記憶的強化來教孩子認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閃卡」。閃卡最早是由杜曼設計的,他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嚴重腦損傷的孩子設計,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的確對腦損傷的孩子有效果,之後慢慢被人們用在正常的兒童身上。
  • 三個方法教你把孩子培養成「小神童」
    而學前認字的孩子就沒有這種顧慮,他們可以自己獨立學習,因此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能夠掌控學習的節奏。二、家長應該採用哪些方法培養孩子學前識字?學前認字不是單純的教會孩子認識漢字,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語感。並不意味著讓孩子提前接受嚴肅教育,家長務必不能混淆概念。1、激發孩子的興趣。
  • 認字小神器:小小的字表,大大的用處
    說起來,教娃識字這段時間要問什麼東西讓認字最有效率,既不是字卡,
  • 做好幼小銜接,先從認字開始,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筆畫表來了
    本學期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基本上沒上什麼課,下個學期就是一年級了,做好幼小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年級開始進入正式小學階段的學習了,老師不會像幼兒園那樣對學生要求很鬆了,該做的作業都要按時完成。不過家長朋友們不用緊張,做好幼小銜接就不怕。那麼幼兒園大班小朋友應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
  • 孩子認字的三個關鍵點,可以組合這三款神器輕鬆破解!經驗分享
    認字初期的原則:要在生活中、遊戲中建立自然的認知,不能讓孩子覺得認字是壓力、是任務。儘量快速地認識一批字,迅速建立腦海中的「字庫」,進入接下來的組詞、連詞成句、簡單閱讀,只有在語境中認識的字,才是真正認字,不然只是類似圖像的記憶。
  • 一年級的孩子數學不會讀題,很多字不認識?教孩子些讀題技巧
    今年孩子上一年級,幼兒園時沒特意教過漢字,現在做題不會讀題,很多字都不認識,要咋辦啊?看到網友留言,我家娃剛經歷過一年級,我們的經驗:一年級孩子不會讀題,就是理解能力跟不上。主要因孩子識字少,讀題時先拼漢字,理解不透,也有句子長孩子不會讀題方法有關。對此,我們應重點抓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識字,另外讀題上也要教孩子些小技巧。說說去年我們的經驗,希望給您些借鑑。
  • 該不該讓娃提前學拼音?掌握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教育孩子更有底氣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像萌萌媽媽的家長,害怕孩子的學習跟不上,就會讓一些學齡前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害怕娃上小學後跟不上節奏。可家長們在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卻忽略了娃的認知發展是存在著一定規律的,不是讓他們提早學習,就能快人一步,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助長方式,不會對孩子的學習有任何的幫助。
  • 寶寶認字一大困惑:有圖就識字,蓋住圖就不認識,該怎麼破
    我家二寶現在4歲半,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麼,怎麼讓寶寶少受圖畫的影響,把漢字記牢,又不會讓認字感到枯燥乏味,讓寶寶有興趣學下去呢?《一學就會的漢字遊戲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套書非常適合3—7歲的孩子,是專為學齡前的小朋友和上一年級的小學生準備的,它有以下幾個特點:多種多樣的互動遊戲,讓寶寶愛上認字這套書有20多種500多個互動遊戲,包括看圖猜字、漢字排排隊、漢字魔術、成語車站等等,讓孩子邊玩邊學,既動手又動腦,讓認字變成了孩子愛玩的遊戲,家長教起來容易,孩子學起來輕鬆。
  • 「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
    有的家長說:「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有的教師認為:「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這兩種聲音源於:孩子學拼音家長難輔導,教師拼音難教會!教材未改版之前,孩子入學就碰到了攔路虎——學拼音,家長輔導容易出現錯誤,爺爺奶奶根本就不會教,老師教會拼音要花去半個學期的時間,仍是有學生難過關。雖說部編本教材略有改動,第一單元安排的是識字教學而不是拼音教學,但是學拼音的困擾仍是少不了。既然拼音難學,而且後來運用的並不多,甚至是一邊學一邊丟,既然如此,是不是就像有的家長所說的那樣:「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呢?
  • 讓孩子提前識字,等於浪費時間?聽聽日本教授怎麼說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美國一個3歲媽媽因為幼兒園教孩子認識了一個字母o,把幼兒園告上法庭,說幼兒園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並且最終勝訴的新聞。而這則一度成為我不敢教孩子識字的理由。但提前教孩子認字真的會破壞孩子認知,真的等於浪費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