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2020-12-12 喬治和媽咪

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剛入小學的時候就能達到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她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孩子講故事時,採用的辦法是不「講」,只「讀」。意思就是不把故事轉化成口語或者「兒語」,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

她認為,對於一個白紙一樣的孩子,任何詞彙都是全新的,大人眼裡的通俗與否,在孩子眼裡其實都一樣。我們給孩子灌輸什麼,她就接受什麼。在公共場所時,不失時機的指給孩子一些文字,天長日久,圓圓養成一種習慣,只要是字,就想讀出來。

圓圓五歲之前不會自己看書,都是由尹建莉講,五歲之後開始嘗試自己讀書,先囫圇吞棗看大概,再由媽媽將她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書中的故事情節就被她自己一點點吸收,越讀越多,字也認識的越來越多。

連跳兩級,十周歲小學畢業時,已經讀完了金庸全系列、《簡愛》、《魯濱遜漂流記》、《紅樓夢》等。

關於識字太早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很多育兒專家都建議,過早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讀書的好胃口。

我曾經看到一條關於孩子認字的視頻,視頻中的家長,將大約十個筆畫複雜的成語,寫在了硬紙板上,讓一個一歲出頭的孩子認,長時間堅持,家長讀哪一個成語,孩子能準確的找出來,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也有很多網友點讚。

說到認字,很多家長會採取的一種方式就是,用一套自己手寫或者買來的卡片,讓孩子每天對著看,通過視覺記憶的強化來教孩子認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閃卡」。

閃卡最早是由杜曼設計的,他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嚴重腦損傷的孩子設計,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的確對腦損傷的孩子有效果,之後慢慢被人們用在正常的兒童身上。

二十世紀,美國曾在健康學齡前孩子中推廣過閃卡。後來一系列的跟蹤測試發現,大部分學齡前認識幾百上千字的兒童,到了學齡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學習成績方面的優勢,有大部分的所謂神童已經忘了之前認識的字,還有少部分神童出現了學習障礙。

針對這一現象,美國腦神經專家以及兒童教育專家做了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孩子主動動腦時才會被點亮,這時才有開發大腦的作用。家長一味追求提前學習、被迫用腦的方式,不但不能加速大腦開發,反而還會出現副作用。

不可迴避的幼小銜接問題。

市面上各色的幼小銜接培訓班,近幾年來也是比較火,這一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家長和孩子的需求,有需求,總會有供給。

著名主持人孟非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談到自己女兒一年級還不識字的問題。

上小學的第一天,女兒全班同學都認得字,只有她的女兒不認識,老師很奇怪的問,為什麼你家孩子不提前上學前班,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認識字。

孟非認為,孩子上一年級就是去認字的,幼兒園教的孩子也學了,但是有的東西就是一年級教的。

不去那些所謂的培訓班的後果就是,老師反問他,你是仗著你家條件好嗎?你們家是名人,了不起嗎?你們家孩子就是跟普通孩子不一樣是吧?

嚇得他趕緊讓孩子去上,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節目中孟非說到,我們的教育當中,會把一些父母逼到接近於「變態」,關於報班,你到底是妥協還是不妥協?

如何科學認字:於無聲處順勢而為。

01 不「講」只「讀」,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對低年齡段孩子,未必適用。

雖然尹建莉很多教育方法,值得借鑑,但是關於完全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未必適合當下的環境。

如今很多家庭都會引入繪本,而繪本的精美之處,往往在於圖畫。

就拿《大衛不可以》系列來講,所獲獎項:1998年凱迪克銀獎、1998年《紐約時報》年度圖畫書、199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2001年第七屆日本繪本獎讀者獎、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一百種圖畫書」。

跟孩子讀這個系列的時候,我驚訝,這不就是我兒子的真實生活寫照嗎?洗完澡光著身子亂跑、牆上亂寫亂劃、在外面玩的時候摸爬滾打滿身泥巴、拿出鍋碗瓢盆敲的叮噹響……作者是多麼有養育孩子的生活體驗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將一個孩子的天性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

如果只讀每頁那簡單的文字,真的是太浪費圖畫書的作用,小年齡段孩子的思維,難道不是天馬行空的嗎?

比如讀這一頁大衛站在椅子上夠柜子上的小熊罐子。一打開,兒子驚訝的發現:「媽媽,大衛家的椅子跟咱家的一樣。」讀的時候,我會加入,柜子都有幾排、每一排左邊、中間、右邊都放了那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材質、上面有什麼圖案,其中哪些東西是一樣的,招財貓的手勢如何動等。而讀到大衛打碎花盆的地方,孩子告訴我,媽媽,這是一堆「臭臭」。

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遊珮芸在2019年第10期《孩子 萌》雜誌《故事捉迷藏——文本之外的加碼演出》一文開頭就說:「我喜歡把繪本比喻為「紙上劇場」。翻開繪本,幫孩子朗讀繪本,就像是在邀請孩子看一齣戲。跟文字書不同,這齣戲往往從封面就開始演了,仿佛是舞臺開幕前放在門口的大海報,吸引觀眾入內欣賞。

02 識字未必需要將孩子送去幼小銜接培訓班。

我兒子如今兩歲多,我經常給他讀唐詩,不久前開始,他對書中的「名家鑑賞」四個字很有興趣,問我那是什麼,我告訴他這是漢字:名家鑑賞。於是每次翻到有這幾個字的頁面,他都開心的指出:「媽媽,這是名家鑑賞!」

可能是因為每一首唐詩後面,都跟隨了一個長方形小方格,裡面寫了這麼四個字,重複率高,他敏銳的觀察到了,開始有興趣。

當發現孩子開始注意漢字的時候,家裡零食的包裝袋、外出的指示牌、繪本裡面的字,只要是他有興趣,我都會告訴他怎麼讀。

不久前我買了一本劉墉的《漢字有意思》自己看,想找出一些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漢字都有一張美麗的手繪圖和一張黑白剪影,讓孩子先從圖像開始認識漢字,從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現代簡體的各體書法,讓漢字的演變變得一目了然,舉一反三,每個漢字的「生活照」則通過「找一找」的尋寶遊戲,進一步強化記憶。

比如跟孩子塗鴉的時候,我會像畫畫一樣寫出「下」的篆書,告訴孩子,這個字就像一個人站在桌子底下,上面一橫是桌子,下半部分凸出來的地方是這個人的臉,一短橫,是這個人的伸出來的胳膊,底下是他的腿,這是個「下」字,他立馬跑去餐桌底下,說和他一樣。

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買什麼教漢字的書,《新華大字典》裡面就有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字體,可以找出一些簡單篆書,與孩子塗鴉玩,在玩耍中,於無聲處,認識一些字,不建議做成閃卡機械的學習。

03 捕捉訊號,順勢而為。

沒有必要刻意教孩子認字,讓孩子被動的接受。但如果孩子發出「想認字」的訊號,那就是最合適的時機,不管是書中還是生活中,孩子感興趣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另外,堅持每天的親子閱讀是關鍵,一方面,培養孩子對於印刷品的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日積月累的積澱,就算沒有刻意認字,平穩過渡一年級也不是太大問題。

相關焦點

  • 真繪玩 | 拼讀字卡的百種玩法,你竟然不知道?
    | 你不知道的《我愛自然拼讀》循序漸進的教材、海報;內容豐富的課程玩法;貼心鼓勵的一對一老師點評;更有點讀筆、字卡等配套玩法。但很多家長還是對字卡遊戲的玩法比較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每冊《我愛自然拼讀》課本後面配套的字卡要怎麼玩!
  • 怎麼背英文單字?
    我的男老師眼睛又大又凸,頭髮稀疏,我們私下給他取個綽號,叫做蘿蔔老師。Robert外形雖不討喜,教學卻很有一套。上課慣例,他先拿出一幅自然發音表(拼讀表)。也就是我們說的phonics chart我們先跟讀,再有韻律的反覆念,蘿蔔仔細的聽,適時糾音。
  • 圖說英語:自然拼讀幾多愁
    漫無目的、見字拆招、教到什麼字才介紹該字phonics原則,這樣的編排容易使學生產生挫敗感,無法領會箇中規律。以常見拼字模式(common phonograms或spelling patterns)作基礎,結合有意義的押韻故事、童謠韻文編排教材,提供老師兼顧類比法(analogy)和合成法(synthetic)的字母拼讀教學,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 四五快讀五六冊1-10課單字遊戲玩法總結
    那接下來渣媽就把四五快讀五六冊的單字遊戲玩法來匯總一下,建議收藏。遊戲名稱:東南西北遊戲玩法:還記得咱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手指遊戲嗎?渣媽把識字內容放到了這個遊戲裡。如何摺疊請參考下面的摺疊方法。
  • 「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
    有的家長說:「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有的教師認為:「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這兩種聲音源於:孩子學拼音家長難輔導,教師拼音難教會!要讓學生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學習6個單韻母23個聲母以及他們之間的拼讀,還要學會9個複韻母、5個前鼻韻母、4個後鼻韻母以及和聲母的拼讀,還要記住16個整體認讀音節以及一些帶調拼寫規則,不僅要掌握拼音的書寫,還要正確讀會它,這些必須掌握的拼音內容對於一年級學生的確是一個非常難的學習任務,不能過拼音關是正常現象。
  • 識字神器 |萌翻天的甲骨文遊戲字卡:漢字的美麗啟蒙,讓孩子感受漢字的生命力
    學認字沒有錯,錯的是太多的人一直懷著功利心用錯誤方法來教孩子認字,敗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文字不過是替罪羊而已。文字作為一種最具內涵最有效的溝通介質,是啟蒙教育中最應該贈送給孩子的,事實上它比讓孩子認些簡單的東西更重要,更具有啟蒙的功能。
  • 小學階段做好識字積累,「四會字」該怎麼學?語文老師教給你方法
    過去的語文教學有「四會字」,也就是一個字要會認、會拼、會用、會寫,現在有一類字和二類似的區別,其實也是對四會字的一個分流。也就是我們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要多認字少寫字,為了儘快對識字量進行積累,可以幫助學生們早一點過渡到閱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的生字教學展開不同的教學方法,也能提高教學效果。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他上一年級,總計認識的字不超過30個。一年級最開始是學拼音,大概到11月拼音學完,開始學課文認字,他們大概兩天學一篇課文,每篇課文都有四五個必須要會寫的一類字,還需要認識十到二十個不等的二類字。一年級二類字特別多,因為剛開始接觸課文,每一篇課文第一次出現的生字都會被列入二類字。
  • 為什麼要學習自然拼讀?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的經濟績效中心對使用自然拼讀法進行了首次大規模分析,調查了來自150個地方的27萬多名學生在不同時期使用這種方法的效果。 研究發現,在7歲時,使用自然拼讀法學習的孩子比使用其他方法的孩子進步明顯。
  • 這套DIY字卡能認100多個字,幼兒園就可以玩
    想讓孩子認字效果好,除了好的字卡,更要配好的遊戲。--- 芊媽字卡用下來給我的感受是,如果只是單純的去認字的話,很快就放在一邊吃灰了,所以入的字卡,還是要自己想一些遊戲跟芊玩起來。另外這套字卡以詞彙為主,而非一個個單獨的字,因為芊上小學後,我發現她們考試很少考單獨的字,更多的是考詞語。芊媽就直接進入正題給妞們說了。1、8套認字遊戲汁源,每套裡有8個核心詞語,一共可以認識64個詞語,100多個字。
  • 乾貨|手把手教你,如何教孩子「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法,是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聯繫,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英語拼讀規律,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聽到單詞就會拼的學習目的。 自然拼讀的英語學習方法比較適合上學齡前兒童以及小學初小階段,其實自然拼讀就是音標的熱身學習,因為孩子還太小,未必能掌握音標學習,可是英語的發音都是有規律的,所以英語國家學者就研究出一套可以給低齡兒童學習英語詞彙拼讀的方法。
  • 古代人的名字,是如何從單字變成雙字的?
    如果你熟悉歷史的話,在春秋戰國、秦漢兩晉的時代,單字名非常多,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曹操,孫權,周瑜,陸遜,絕大部分名人都是單字名。 名人的名字,實際上是當時社會現實的一種縮影,說明在當時,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單字,而不是現在流行的雙字。
  • 論盧梭的平等主義思想的內容以及實現方法
    盧梭的平等思想,對下層民眾的關懷很容易引起中國人的共鳴。盧梭屬於大器晚成型的人,直到中年才一鳴驚人,40歲之前無人問津。整個18世紀的法國是伏爾泰和盧梭的。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盧梭本人的經歷。01 盧梭的青年時期看透了現代文明的劣根:不平等童年,是盧梭一生少有的快樂時光。
  • 男孩起名單字有寓意的字推薦
    男孩單字名字推薦(帶解釋)男孩起名單字有寓意的字知:指有學問,獨到見解,聰明,友善之義;佑:精明公正,克己助人,環境良好,工程界吉,成功隆昌,名利雙收之字。達:指豁達大度,心胸寬廣,飛黃騰達之義;培:勤儉建業,中年吉祥,名利雙收,官運旺,出國之字。用於男名。彰:指有學問,有才能,正直之義;俊:英敏之才,上下敦睦,中年成功隆昌,出外吉祥,名利雙收。用於男名。立:指自立,獨立,立業,頂天立地之義;泊:智勇雙全,清雅榮貴,福壽興家,中年成功隆昌之字。用於男名。
  • 不要死背英文單字了!要知道如何學習並且記住它
    您不再需要死背英文單字了!在本文中,外國老師將教您如何快速有效地學習英文單字(word)和字彙(vocabulary),以及如何使用它們,並且能夠記住它們。您將會了解到許多學生在學習時會犯的常見錯誤,並且會學到幾個簡單又有用的方法與技巧,以便用來增加英文詞彙量,並且記住您曾經學過的單字。1.
  • 現在的孩子起名字是單字好還是雙字好?
    作為90後的我們,名字有單字,有雙字。在我們上學時,還沒有意識到雙字好,還是單字好。但前不久,聽朋友說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雙字。單字已經不多見了。那給孩子起名字到底是單字好還是雙字好呢?1.單字名字好記給孩子起名字,單字讀起來比較方便,也容易讓人記住。
  • 如何讓孩子快速掌握拼讀的方法?
    後鼻音,在讀的時候是有鼻音「ng」,要讀準確就是後鼻音比較長,相當於有鼻音「嗯」,當然發「嗯」的時候是比較短的,如「黃嗯」,記住了「嗯」這個字是拼音不是「en」,它的讀音是「ng」。小朋友開始學拼音,無法區分前鼻音和後鼻音就可以藉助這個「ng」來區分開來。發前鼻音是比較有力和短的,短指讀的過程比較短,一般是0.3-0.4s這樣的一個發音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