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給大家推薦的《急學先用的140個漢字》字卡下架了,很多家長在問還有沒有別的字卡可以推薦,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以甲骨文為基礎,對漢字進行美麗啟蒙的字卡。正好寒假到了,可以在寒假裡用這套字卡突擊一下孩子的中文識字。
學齡前的孩子該不該識字?這個問題被爭論了幾百年。
錢鍾書的女兒錢媛兩歲開始看書,外公擔心她識字太早「壞了腦子」,反對她讀書識字。但小錢媛依舊無師自通,居然「倒」著學會了很多漢字.
孩子學前有必要認字嗎?
學齡前孩子該不該認字嗎?這個問題我也糾結過,後來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才認識到認字的必要性。
尹建莉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說:
有人說孩子首先要玩耍,要快樂,而認字不快樂——認字真的就是不快樂的嗎?
以畫畫為例:我們知道兒童天生喜歡塗塗畫畫,但如果家長要學齡前兒童必須畫出某些圖案,天天把這當作業布置給孩子們,家長每天監督和考查孩子,孩子做不好就批評——這樣下來,認顏色和畫畫也變成災難,那麼學齡前是不是還應該禁絕畫畫呢?
說到這裡,問題其實已明白了,知識沒有優劣,任何於兒童來說可以接受的東西都是好的,問題在於成人如何把這些東西教給孩子。
文字本身是多麼美好,尤其我們的漢字,兼具形音義之美,傳說倉頡造字時,天地鬼神都被感動了,這麼好的東西怎麼就成了啟蒙教育的毒藥呢?
學認字沒有錯,錯的是太多的人一直懷著功利心用錯誤方法來教孩子認字,敗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文字不過是替罪羊而已。
文字作為一種最具內涵最有效的溝通介質,是啟蒙教育中最應該贈送給孩子的,事實上它比讓孩子認些簡單的東西更重要,更具有啟蒙的功能。
日本的七田真博士在《0歲教育的奧秘》中這說:
3歲就能輕鬆閱讀書本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有讀書欲,而進入小學以後,也會以讀書為樂,讀書的內容也會越來越深,而且學習能力越來越強。讀書與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越是喜歡讀書的孩子,其學習能力越強。
在學齡前就能認字的孩子,在學習上有什麼優勢呢?
一年級的語文作業很多都是讀課文,看到班級群裡很多家長說孩子讀課文要教好幾遍,做數學和英語作業家長也得守在旁邊,因為孩子不認字,題目看不懂,這時我就暗自慶幸讓孩子在學前就完成了認字。
學齡前把認字這關過了,孩子上課和做作業效率高,也能較快獲得自信,不然從玩玩的幼兒園一下子過渡到hard模式的小學,孩子很難適應。
正如臺灣學者張大春在《認得幾個字》中所說「我不只是在教孩子們認字,更是幫助他們建立與世界之間的鮮活關係。」
孩子需要怎樣的認字產品?
說到字卡,每個家庭一定囤過好幾套,但基本都沒用過吧!
沒辦法,市面上能買到的字卡基本都是這種,要麼是圖文的,每天當作任務一樣教娃,倒也能很快認點字,蘋果永遠是那個固定的綠蘋果、烏龜也永遠都是那個醜醜的巴西龜,別說孩子看不上,連我這個大人都覺得毫無美感。
小編還買過那種無圖識字卡,圖片沒了,貌似想像空間多了,認字難題提高了不說,整個識字過程更加枯燥,孩子完全沒興趣,所以後來我拋棄了通過字卡認字的方式,而是用了尹建莉老師說的在閱讀中採用「指讀」的方式。
如果那時候就有這麼高品質的字卡,小編認字這一關應該會來得更輕鬆,更有趣。當然,有的媽媽覺得,孩子認字是遲早的事,到了三四年級,大家都能認字了,的確如此,但早一點過了認字這關,意味著孩子能更早地進入自主閱讀,孩子的閱讀積累得越早,他就能更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讀的書,也能讓自己的閱讀積澱更深厚,而這才是一個孩子競爭力的核心。
這套甲骨文遊戲字卡為什麼值得推薦
這些看似天書的文字,孩子卻像見到老朋友一樣,看看視頻就知道了!
1、裝幀設計精緻,每個細節都讓人讚嘆
從拿到字卡的包裝盒開始,就忍不住了~
這套甲骨文遊戲字卡無論是圖畫、甲骨文的繪製、漢字的設計都強調了美感。美的繪畫和設計與漢字本身的美是相配的,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套最美的漢字書。
而甲骨文遊戲字卡也相當精緻,比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識字卡美膩太多了!
字卡的顏色和字義相呼應。讓識字在賞心悅目的顏色中進行,是識字也是美育。
▪ 9cm*7cm的尺寸,環保大豆油墨印刷,略有磨砂感,特別方便娃自己拿著卡片,培養獨立探索精神;
▪ 卡片使用有助於專注學習的「低能量」色彩底色印刷,顏色清新舒適,保證娃的用眼健康,溫和引導娃高效認知;
▪ 先印刷、再模切,每張卡片都要用高摩擦係數的手套打磨邊角、確保無掉色,工藝及其苛刻(據說氣跑了好幾家印刷廠~~~~~)一天只能出200套卡片,放棄高速的流水線作業,只為保證娃安全使用,愛孩子就儘可能給他最好的。
這套書和遊戲字卡拿到手相當驚豔,送人也是很大方又特別的禮品。
2、最美的漢字啟蒙,符合兒童認知規律,讓孩子懂得會意和推理,同時也能讓孩子通過漢字了解中華文化
甲骨文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它的每個字都像一幅畫。這和孩子的認知不謀而合,孩子最早認字也是把字看作一幅圖畫。
甲骨文接近於人類原始藝術,質樸而美麗。比如字卡1中大象的象字,在書中,甲骨文是這樣寫的,書中先讓孩子把大象的實物圖案和甲骨文進行對應,然後由甲骨文和現在的簡體字進行對應。
孩子通過形象生動的甲骨文了解了漢字背後的故事,他們就會形成對漢字的自我了解。
字卡2在1的基礎上又有了更進一步的進化和組合,通過字卡2會發現漢字的奇妙性——像化學反應一樣。
一個熟悉的字遇到另一個熟悉的字,會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字。這就是漢字變變變,也是漢字有魅力的地方。
而更奇妙的是孩子可以通過已有的經驗,推斷出這個字的意思,或者是稍加解說,孩子就能明白這個字的意思。
猜一猜這是什麼字?
一匹馬從門外「闖」進來。小鹿過河,渾身溼「漉」「漉」。
3、捕捉漢字中的情感
通過甲骨文會發現漢字不再僅僅是一個個符號。甲骨文的形象性可以很容易讓孩子感受到漢字的生命力。
字卡2中我們力求把甲骨文還原到情景之中,在細微的差別中傳遞出情感的變化。如動物這個主題的字:
字卡1中的動物到了字卡2中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是使命。當然,它們中有歡樂的、有悲傷的、有得意的、有無奈的……,這些通過眼神就能發現。
這些都是什麼字呢?
快到字卡2中慢慢尋找吧,找到後肯定會會心一笑的(劇透一下,你看左下角那隻萌嘟嘟而無辜的小羊在被火烤,它是「羔」字。)
4、新增《甲骨文遊戲字卡2》使用手冊.字解,隨時應付孩子的提問
配套的字解手冊,方便家長查閱每個字的來源,隨時應付孩子的提問。
字解中有甲骨文的來源解讀、發音、組詞,更加方便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字解也具備很強的複習功能,可以鞏固字卡中所學的漢字。
字解手冊也是孩子塗鴉和貼甲骨文貼紙的好地方。孩子總會給我們驚喜。
他(她)甚至還要剪下來,做成一張張的小卡片。
我們再來看看字卡3吧!
我們先看看《甲骨文遊戲字卡3》是長什麼樣子的。
黃色主題的盒子,給這個冬天帶來一點溫暖。封面上的漢字,都在字卡3的120張卡片中,等待你去發現。
120張「低能量」色彩的卡片
+ 甲骨文繪本手卷
+ 遊戲指南
在一個漢字的眾多甲骨文字形中,我們挑選出最有表現力的一個,並在甲骨文的基礎上重新繪製。
和識字同樣重要的是美育。字卡3保持了與前兩套字卡一致的「低能量色彩」,顏色和字義相呼應,讓識字的過程變得美麗而富有趣味。
9cm*7cm的尺寸,適合孩子手的大小,卡片手感舒適。
還記得字卡1中的《過河》和字卡2中的《小鹿的冒險》嗎?字卡3中也有一本甲骨文繪本手卷,這次要講的是一個「偷寶貝」的故事。故事的結局需要小朋友自己來畫哦!
內在學習:得到的比看到的更多
相比前兩套字卡,字卡3裡會意字佔的比例會更高。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會由形象思維逐步發展到抽象思維。而漢字最初也都是一目了然的獨體字,後來才逐漸發展出需要開動腦筋的會意字來的。
如「企」字,上面是一個人,下面是「止」。使用過字卡1的孩子可能還記得,「止」是一隻腳,所以「企」的字形就像一個踮著腳的人,好像在企盼著什麼事情,由此便引申出了「企盼、企求、企圖」等意思。還有「企鵝」的命名,也是因為這種動物好像總是踮著腳走路,樣子像極了「企」字。
除此之外,我們也儘可能多地收錄了和前兩套字卡有關聯的字。
如「炎」字,字卡1帶我們認識了「火」,現在兩個「火」疊加在一起表示火勢很大,火焰向上升騰,就構成了字卡3中的「炎」。
又如我們選取了「吠、鳴、哞、咩」等字。孩子如果知道「口」的意義,自然而然就能明白這些字都和各種動物的叫聲有關。(它們的顏色和相應動物之間也很有默契。)
又如字卡2裡的「刃」、字卡3裡的「分、初、剛」都是由字卡1裡的「刀」衍生出來的。像這樣從字卡中找出一個個「家族」,將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邏輯和歸納能力。
遊戲字卡想要提供給孩子這樣一片土壤,讓他們通過自主觀察、推導和總結,自發地找到字形、字音和字義之間的聯繫性和規律性,為將來認識更多字做準備。這種學習是內在的,因而也是讓孩子喜悅的。
甲骨文:漢字的美麗啟蒙
雖然這已經是第三套甲骨文遊戲字卡,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仍然不敢怠慢, 對每一個字都進行了反覆的調試。
比如「名」這個字,甲骨文字形是一彎月亮(夕)加上一個嘴巴(口)。天黑了,人們互相看不見,只好報出自己的名字。
這是我們第一版打樣時的「名」字:
打樣出來以後,總覺得有些美中不足,卻又說不出是哪裡。於是,我們重新查閱了「名」字所有的甲骨文字形。最終,我們選定了這個字形:
月牙兒的朝向,口所處的位置,月牙兒和口的比例,它們倆之間的呼應,全都這麼和諧。我們對著這個字形看了很久,實在覺得越看越有味道。
現在,字卡3裡「名」的甲骨文是這樣的。
又如「品」字。這是三個口,表示人多嘴雜。既然是三個一樣的「口」,似乎沒有設計的必要了:
打樣出來後,我們又查了一遍「品」的甲骨文,這次我找到了這個字形:
同樣是三個口的組合,這個字形卻顯得這麼與眾不同。我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不知刻下這個甲骨文的先人,是否想通過它來表現「人多口雜」的意思,但這個字形,就是比我們原先設計的要更有味道,更耐看。
現在,字卡3裡「品」的甲骨文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許多字的顏色和細節都進行了反覆的打磨。
比如「金」字,這是打樣稿和最後成品之間的對比。右邊在深色的襯託下,金色更加顯著了。
又如「沉」字,上面是打樣稿和最後成品之間的對比。右邊的英文是不是好像真的正在下沉?
此外,和前兩套字卡一樣,我們還在盒子的背面用一層淡淡的透明UV油墨印刷了一幅甲骨文組成的詩句意境圖,這個要仔細看才能發現。
你能猜出是哪幾個甲骨文嗎?
《甲骨文遊戲字卡3》使用手冊·字解
配套的字解中有每個字的拼音、組詞和甲骨文的來源解讀,方便家長查閱,隨時應對孩子的提問。
同時,我們還附贈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甲骨文貼紙。
《甲骨文遊戲字卡3》,適合4-8歲的孩子。
希望每一個拿到《甲骨文遊戲字卡3》的孩子,不僅能發現她的美麗,也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字卡2的內容介紹了這麼多,怎麼使用呢?
字卡2的《遊戲指南》更加形象、直觀。如何使用字卡做遊戲,一看圖就更明白了。除了有字卡1中的猜字、組詞、主題分類等遊戲形式外,字卡2還增加了尋找「漢字家族」的遊戲。
繪本手卷——《小鹿的冒險》
還記得字卡1中孩子們愛不釋手的《過河》的故事嗎?
這次講的是一隻小鹿的故事。這次小鹿也過了一條小河,只是過了河後它遇到了點麻煩,還需要小朋友的幫助,要畫點東西上去才行哦。
這本手卷還可以裁剪下來做成一張張連貫的故事卡片。
如果已買過字卡1的家長再和孩子一起使用字卡2時,會發現字卡2的字長大了,你可能也會發覺不經意間孩子也長大了。
5、貼紙小贈品,為認字增添更多樂趣
撕撕貼貼正是3-7歲孩子百玩不厭的遊戲,這套貼紙是從眾多字卡的字中精心挑選出來,專門和字卡搭配的。孩子可以在貼貼的過程中完成圖與字的配對。
6、多位漢字研究專家推薦,被N家老外出版社看中,小象很快就要走向世界啦,用小象學漢字,世界即將流行哦~~~
被漢辦評為2011—2016年間「10套最佳創意類漢語資源」並帶去今年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劉老師介紹,目前已經有多家外方出版公司發來橄欖枝,要知道老外的文化創意能力可是很牛掰的,他們都對「小象漢字」如此青睞,咱們有何理由拒絕呢~
同時,這套漢字書和遊戲字卡還獲得多位漢字研究專家推薦,《咬文嚼字》的專家對漢字的讀寫要求那是出了名的苛刻。
↓↓↓點擊閱讀全文,查看商品更多信息,立即下單,第二天發貨!
團購:【認字真有趣】甲骨文遊戲字卡
團購價格:
字卡123組合 365元
團購時限:2018年1月15日開團
參團方式:以下是這套書的購買方法,請按照步驟來操作購買一下。
1、長按下方二維碼超過兩秒,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可進入購買連結下單參團,並使用微信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2、複製連結: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29852076
,在瀏覽器中打開,進入購買連結購買,可使用支付寶支付。
3、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連結購買,可使用銀行卡支付。
微信號:櫻桃老師
英文ID:yingtao_l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