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
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
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漢字與拼音的不同
漢字的構成有三個要素:字形、字音和字義,常常也被簡稱為漢字的形音義。
比如漢字「天」,「天」的字形就是這幾條線條組成的形體圖案。「天」的字音,就是指「天」的發音/讀音,「天」的字義是人的頭頂,又表示人頭頂上方的無邊蒼穹,引申出天空、太空等義。
我們想認識「天」這個漢字,就需要把「天」的形音義都掌握了,三個中間缺少了一個,就不能算做認識這個字。
再來看一下漢語拼音。要想學會拼音,需要認識26個拼音字母以及四個聲調,同時還要會讀準聲母、韻母、聲調、雙字母等,最終能整體認讀音節。
學會前面說的這些之後,看到拼音「tiān」之後,你就會讀了。
但是學了這麼多東西,學會的也只是漢字的音,要想完全認識字,你還要學漢字的形和義。
很明顯,直接學習認字和通過漢語拼音學習認字,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學習字音方面了。
孩子們需要把整套漢語拼音體系都熟練掌握了,才能學會漢字的讀音。
而直接學習認字,只要老師、家長或識字軟體等直接告訴孩子,這個字怎麼讀就可以了。
顯而易見,直接學習認字相比通過拼音學習認字需要學習的內容要少得多,當然學起來也就更簡單了。
直接學漢字益處更多
不僅如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接觸漢字的機會比拼音更多、範圍更廣。
道路上的路牌、街上的店鋪招牌、超市裡的商品標籤、電梯裡的廣告、飯店裡的菜單以及報紙、雜誌、書籍等等,時時處處都能讓孩子們觸摸漢字、熟悉漢字,甚至使用漢字。
而拼音,除了些特意標註拼音的兒童讀物外,還能看到他們的地方就是少之又少了。
無疑,無處不在的漢字更容易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學起來也會更容易。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王淑珍等人在2002年對4個幼兒園大班兒童(共124名)做了一項為期三個月的教學實驗研究:隨機指定2個班為漢字班,另2個班為拼音班,從常用詞中選出96個詞(100個字)作為確定教學內容及設計成績考卷的依據。結果顯示:2個漢字班試卷中各項成績優於 2個拼音班,而且漢字班完成試卷時間也短於拼音班。
從這個試驗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學前兒童來說,學習拼音比學習漢字更困難。
拼音有時阻礙孩子識字
而讓你更想不到的是,拼音有時反而會起到阻礙孩子認字的作用。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中心的李虹等人在2011年對176名一年級小學生做了為期一年的教學實驗研究,探討拼音對兒童漢字學習和閱讀動機的影響。結果發現:長期閱讀全文注音材料的兒童 ,其閱讀效能感明顯低於閱讀無拼音材料的兒童。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報刊、書籍等書面材料都是純漢字的,只有低幼讀物才有拼音,這使得拼音成為了兒童讀物的標誌性特徵之一。
長期閱讀全文注音圖書的兒童,形成了對拼音的心理依賴,因此效能感較低。而那些閱讀無拼音圖書的學生,由於已經得到了大量機會接觸純文字的材料,並在反覆多次的閱讀中發現沒有拼音自己也能有效閱讀,從而產生了較高的閱讀效能感。
研究顯示效能感高的學生更願意從事閱讀活動,在遇到障礙時更敢於正視並努力克服(Wigfield& Guthrie,1997),因此,就長期而言,拼音對兒童閱讀效能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有個家長求助,他家的8歲孩子看書還必須帶拼音,沒有拼音的書不看,正是這個孩子長期閱讀全文注音圖書給他帶來的閱讀效能感低的負面效果。
註:心理學上,把人對自己進行某一活動能力的主觀判斷稱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和行為。
李虹還在論文中提到有一線教師反映,兒童剛入學就學習拼音常導致厭學,並且大量使用拼音的小學生往往直接讀出拼音發音的能力很強,但漢字識別能力卻很差。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想想也簡單,有個拼音這個方便、省力的認字工具,很多人就會過於關注是否能順利讀出字音,而不關心字形。這樣一來,拼音就起到了阻礙孩子認字的作用。
拼音是很好的識字工具
說了這麼多,我對拼音也不是完全持否定態度。
拼音是非常好的識字工具。
學會拼音後,只要有一本拼音字典,所有的漢字你就都會讀了。電腦、手機用拼音輸入法也比手寫輸入方便快捷得多。
所以,從作為工具的角度來看,拼音還是非常有必要學的。
而且孩子入小學後也要學習,還要考試呢。
如果擔心孩子上小學後,短時間完全掌握比較吃力的話,在入學前的暑假突擊一下就好了。
2016年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其中一項就是一年級語文從先學拼音再認字變為先認字再學拼音。這個順序改變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讓拼音回歸其輔助學漢字工具的位置。
從這項改革上也可以看出咱們國家的教學理念越來越成熟,並且越來越有人文關懷了。
參考文獻
1.李虹、伍新春、張潔、鄭秋、朱瑾,不同閱讀形式下拼音對兒童漢字學習和閱讀動機的長期影響,心理科學,2011年02期
2.王淑珍 、朱冬生 、郭迪 、許積德 、陶素蝶 、沈曉明 ,文字特性對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02年06期
直接點擊或回複數字查看精選原創文章
60:1~3歲寶寶最值得閱讀的12套繪本系列
59:19個月~36個月寶寶推薦玩具清單
58:寶寶驅蚊水、蚊香、消腫止癢藥膏,選哪一種?
57:讓寶寶乖乖配合刷牙的8個小妙招!
56:寶寶需要補鈣嗎?還是補維生素D?
55:上了一年多的早教課,我的收穫是……
54:16次迪士尼入園老司機,帶來最強迪士尼親子遊攻略
53:關於寶寶溼疹,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51:如果從孩子出生第一天開始讀書給他聽,會怎麼樣?
50:大聲朗讀,最好的親子閱讀方式!
49:嬰兒哭鬧,怎麼哄都哄不好,怎麼辦?關於嬰兒脹氣和腸絞痛,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48:淘寶最火的嬰兒防曬霜成分揭秘
47:國產的手足口病疫苗,打不打?
45:3000多元的13價肺炎疫苗,值得打嗎?
44:千萬不要教孩子畫簡筆畫!
43:爸爸教兩歲寶寶畫了一幅畫,結果竟讓寶寶變得討厭畫畫了!
41:哄睡絕招!專治晚上不想睡覺的寶寶!
39:讓寶寶愛上繪本的第一招:選擇各種好玩的機關書
32:寶寶老是便秘,多喝水,高纖維飲食……,都沒用,還能怎麼辦?
28:0~18個月寶寶推薦玩具清單
27:這些年,我用過的最值得購買的育兒神器!
26:13~18個月寶寶推薦繪本書單,每本都有超詳細閱讀體驗
25:警告:「青蛙操」,不能隨便做!
23:給寶寶裹襁褓,你真的做對了嗎?
22:寶寶臀紋不對稱,媽媽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04:寶寶吃完奶就吐,是漾奶還是吐奶?少吃多餐、豎抱、拍嗝...,這些都沒用,還能怎麼辦
雪球媽媽
分享有趣有料、有理有據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