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儲物癖 /作者 柳再義

2021-02-13 柳再義

提示:點擊標題下藍字「柳再義」,即可展開更多閱讀。

儲 物 癖

作者/柳再義



有一位老婦人,平時節儉慣了。在她的眼裡,萬物皆有用處,怎麼能浪費呢?

走在路上,她看見一把壞雨傘,覺得修理一下還能用。看見白紙,說撿回家給孫子打草稿。

在小區裡,有的年輕人亂扔東西。比如塑料鞋架,手提包包。買二手房的人家重新裝修,把家電也甩了。而這些,插上電,就能用。

網購的物品都有包裝箱。有的包裝箱非常漂亮,用這些裝物品該是多好呢?就可以讓家更整齊。

還有不少玩具,男孩子的槍,女娃的芭比,這些要是帶給鄉下親戚,不知道他們會有多高興呢。

有的人家,公費開藥不心疼,還沒有過期,就扔掉了,包裝完好無損。裝螃蟹的小竹籃,拎著買菜不好嗎?

裝修用的板子,放在陽臺墊東西也是好的。鐵釘,留著也不佔多少地方,省得哪天要用,還得去買。


那些高考中考的學生,一考完就把複習資料廢棄。這些知識又不會過時。撿回家,備用。

應該說各家條件差別太大了。富裕人家淘汰的物品,都是有牌子的,比窮人家買的新的還要好。尤其是好多進口的,非常經久耐用。

老婦人的房子不大,沒有幾年,就塞滿了。而她搜尋的眼睛,還在到處找東西。物品越堆越高,有些地方都過不去,也沒法打掃。能去的地方,也是側身,慢慢挪動。

老婦人的家,就變成了百貨店,應有盡有。都是她勤勞搜集的,沒花什麼錢。

有一天,老鼠咬斷了電線。起火了,好大的火呀,鄰居也跟著遭了殃。老婦人家的物品,毀於一旦,還因為賠償,欠下一屁股債務。

人開始都是一身輕的。後來,慢慢變得豐富和複雜。就像個橡皮球,總也填不飽。等到最後,再一次清空。

這不免有些傷感。從現在起,每一天都應該快樂。快樂不在遠處,也並不複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回眸柳岸花明。而我,始終站在你的身後。

2018.12.29晚上9:06

往期閱讀推薦

【詩歌】凝望/作者柳再義   朗誦荷嵐

【散文】半開的花朵/作者 柳再義  朗誦 小雪

【詩歌】背影/柳再義

【隨筆】世界的花朵/柳再義

【散文】緣分/柳再義

【詩歌】伊寧上空的雲/柳再義

【詩歌】誓言/柳再義

【散文】高淳老街/作者柳再義  朗誦蓮子

【散文】母親的棉鞋/柳再義

【歌曲】別以為 /柳再義

【詩歌】群主拜佛/柳再義

【詩歌】戀歌/作者 柳再義   朗誦 雨人

【詩歌】月亮和青草/柳再義

【詩歌】生命/柳再義

【歌詞】你被我扣押/柳再義

【詩歌】不能碰/作者柳再義  朗誦/張小喵

【詩歌】夜涼如水/柳再義

【詩歌】無言的結局/柳再義

【散文】雪花飄/柳再義

【歌曲】科爾沁的春天/作詞柳再義 作曲哈斯 演唱常其其格

【詩歌】聽雨/柳再義

【評論】柳再義散文賞析/龍亦眉

【評論】獨守心靈的靜土/張珂

【評論】文字是心靈的表達/晨馳

【評論】平靜流淌的小溪/曹鳳茹

【評論】哲思與禪意/胡笑蘭 

【評論】守護靈魂的純真/董柏雲

【評論】生活的挖掘機/方成龍 

【評論】做個清醒的孩子/方長英

柳再義,《讀者》《思維與智慧》雜誌籤約作家,詩人,省級報紙副刊主編。其作品清新雅致,內涵深邃,娓娓道來,溫暖心靈。入選新加坡全國中學課本,被南京電視臺採訪報導。

【版權聲明】

1、轉載時請註明作者:柳再義,並註明公眾號:柳再義(ID: liuzaiyi6666)

2、圖片音樂來自網絡,屬於原創者,如有疑問,請與本人聯繫,及時處理。

 後來就變得豐富和複雜

用真誠的文字溫暖你

相關焦點

  • 【隨筆】桌面/ 作者 柳再義
    2021.1.6   00:16往期閱讀推薦【詩歌】凝望/作者柳再義   朗誦荷嵐【散文】半開的花朵/作者 柳再義  朗誦 小雪【詩歌】背影/柳再義【隨筆】世界的花朵/柳再義【詩歌】伊寧上空的雲/柳再義
  • 【隨筆】衣食住行/作者 柳再義
    2021.2.18下午5:30往期閱讀推薦【詩歌】凝望/作者柳再義   朗誦荷嵐【散文】半開的花朵/作者 柳再義  朗誦 小雪【詩歌】背影/柳再義【隨筆】世界的花朵/柳再義【詩歌】短詩一束(5首)/柳再義
  • 【散文】薰衣草花田/作者柳再義 朗誦林中草
    往期閱讀推薦【詩歌】凝望/作者柳再義   朗誦荷嵐【散文】半開的花朵/作者 柳再義  朗誦 小雪【詩歌】背影/柳再義【隨筆】世界的花朵/柳再義【詩歌】短詩一束(5首)/柳再義【詩歌】伊寧上空的雲/柳再義【詩歌】誓言/柳再義【散文】母親的棉鞋/柳再義【歌曲】別以為 /柳再義【詩歌】群主拜佛/柳再義【詩歌】戀歌/作者 柳再義   朗誦 雨人【詩歌
  • 【微友互動】老人過分收廢品疑是儲物癖
    【資料圖片】老人過分收廢品疑是儲物癖 (老人報)老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喜歡收藏、讀書、跳舞、插花,但有些老年人卻愛收集廢品,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陳伯的睡房內掛著一個黃色燈泡,滿屋的雜物,僅有一條小過道由房門通到書桌處,過道兩旁的過期書籍和雜誌一不小心碰到就都譁啦啦地掉到地上。  陳伯說,年輕人不懂得節儉。「你看看那漂亮的罐子,色彩鮮豔,以前哪有那麼漂亮的罐子。」老人興高採烈地展示著一個街上常見的糖果盒。「你再看看,我這幾把小刀和手錶,每一款都不一樣,說不定哪天拿出去修一下就能用了。」
  • 少女館 | 想要放棄的「儲物癖」
    室友迷迷糊糊地看我一眼:「你的儲物癖又犯了?」我和她彼此說話間向來百無禁忌慣了,要是以往我肯定會回擊過去,但今天我卻捧著盒子哽咽出聲。她頓時慌了神,匆忙爬下床問我怎麼了,我在忙著哭泣的同時只能告訴她:「我想改掉儲物癖。」或許每個姑娘都有一點收藏什麼東西的小習慣,比如看過的電影票,比如用壞的小飾品或扔不掉的舊衣服,又比如一些行程的車票根。
  • 董鵬飛:欲知春色惟憑柳 || 春華秋實·散文
    本期作者:董鵬飛                 欲知春色惟憑柳                             文/董鵬飛春天在哪裡?冬去春來,柳葉初生呈嫩黃顏色,俗稱「柳黃」,趙孟兆詩云:「樓前山色橫翠靄,湖生柳黃飛亂燕。」過不多久,柳葉越長越大、越密,顏色也逐漸變為嫩綠色,稱「柳綠」,「翠柳」,「桃紅復含春雨,柳綠更帶春煙。」大詩人杜甫有:「二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到了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暮春,柳的顏色變成了深綠,韓仲止:「深綠漸歸高柳葉,淺紅初上小梅梢。」
  • 散文《荒津古柳》作者/凹凸
    荒津古柳 文/凹凸 荒津不荒,那是曾經古柳不古,只是次生於黝黑大若簸箕的老柳樹蔸上,軀身不過早年鄉間遊村串戶箍桶匠人以杉木為料箍成的飯甄粗細,至今還茂茁著。 離上下遊市鎮碼頭有一定距離的長江南岸,石山鴨嘴似的延伸至江底,臨江一隅,一津渡,與其磯頭一棵歪扭蓬碩的柳樹,相偕成趣,經年有日。 小津渡,歷來習慣上只是以「渡口」稱呼,可能是出於簡便吧。
  • 散文朗誦:臺北之行 || 作者:柳 風||朗誦:雲在飛(403期)
    臺北之行  (散文) 作者:柳 風    朗誦:雲在飛 1. (宋代吳說的書法   攝影:柳 風 )看到《翠玉白菜》,我就想起了臺灣當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翠玉白菜》,記得他在這篇託物言志的散文裡,引用了《佛經》裡兩句話:「芥子容須彌,毛孔收剎海」,寓意小中藏大。
  • 徐風拂柳 詩歌集
    點擊藍字關注     楓葉詩苑      秋葉詩/徐風拂柳盤旋,
  • 散文丨方富貴:說「義」
    說「義」文/方富貴義行天下,公正適宜,無所不及。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古往今來,義成為中國社會的基本共識。義也成為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行為標準之一。義,有大義與小義之分,猶如國與家、社會與個人、萬物與大道之理。一個人胸懷大義,則力量無窮,智慧無限。
  • 散文《白鵝》作者/豐子愷,朗讀/曾可以
    散文《白鵝》 作者:豐子愷 朗讀:曾可以 先吃一口冷飯,次吃一口水,然後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約這些泥和草也有各種滋味,它是依著它的胃口而選定的。這食料並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絲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飯,倘水盆偶然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飲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裡的堂倌一樣。
  • 散文​:賞雪 作者/大衛
    點擊上方藍字「作家前線第三刊」免費訂閱本刊 華人、華語,中國作家講中國故事散文
  • 散文朗誦:九份老街,十分幸福 || 作者:柳 風||朗誦:雲在飛(406期)
    九份老街,十分幸福  (散文) 作者:柳 風    朗誦:雲在飛  我們遊覽了太魯閣公園和清水斷崖之後《豐臺芍藥甲天下》(散文)榮獲2018年首屆「美麗世界」牡丹(芍藥)詩詞散文大賽二等獎。《旗袍的風韻》榮獲2018年第二屆中國微信藝術創作大賽詩歌一等獎。
  • 【浪花文藝】 周樹新(柳柳)(江蘇)‖ 團團圓圓「脂油圓子」(編輯/浪子 圖/柳柳)
    文/周樹新(柳柳) 編輯/書中浪子 組圖/柳柳       在我的印象中,脂油圓子比其它餡的要好包一些,關鍵是不容易破,將糯米糏倒入盆中,放入滾開的開水,用筷子不停地調和,當調成一大團時,用雙手不停地反覆揉搓,只揉到有粘性,再分成一團團小的,一個個搓圓後用大拇指將中央掏個洞,放入一、兩塊用糖醃製好的脂油搓成圓形,脂油圓子算是做好了。
  • 中考前線|基礎知識8:「說明文+議論文+散文」閱讀
    格式:①②③④……初中散文閱讀相關知識及得分技巧一、分類(根據對象及內容分為三類):1、記敘性的散文——寫人敘事類。①寫人的散文:描寫人的某種精神面貌,通過他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來達到顯示性格的目的,進一步對要寫的這個人的行為品質進行評價,然後表明作者對某種精神的評價 ,對人的某種精神的評價,或讚美,或否定。
  • 散文《燒洋芋》作者/劉自立
    燒洋芋 作者/劉自立 馬鈴薯屬茄科咬一口,咂吧咂吧,香而甜,糯而不膩,用咬缺的地方再粘上奶奶的辣椒醬,那美滋美味更是無法用語言表述。這是最古老的美食,也是最原始的和諧。
  • 特稿‖金柳,夕陽下的新娘|華新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說的是楊柳和江水的相映成趣;「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說的是楊柳的豪氣和浪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說的是楊柳的天然與和諧;「落絮無聲春墜淚,行雲有影月含羞」,說的是柳絮的憂鬱與傷感;……這眾多的描寫和比喻中,我覺得徐志摩在《再別康橋》中的比喻更為有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 別裁新說:散文產生於文字發明以後嗎(作者 徐景洲)
    此處「散文」,可作兩解,一是指廣義散文,是相對於韻文而言的,一是指狹義的實用性散文。但無論作何解,著者所作的「散文產生於文字發明以後」的結論,都是站不住腳的,因為著者在其後的論述中,自己就認為,作為原始人類口頭創作的神話故事,早在文字發明以前就已經產生了。而神話故事,恰恰屬於相對於古老歌謠而言的廣義的散文。那麼狹義的實用性散文是否「產生於文字發明以後」呢?
  • 愛心義剪上門 情暖特殊人群
    張文敏 攝 圖片來源:長沙縣文明網為特殊人群義剪。張文敏 攝 圖片來源:長沙縣文明網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星城社區聯合大同社工服務中心開展2020年特殊群體「身心健康 平安關愛」志願服務系列活動,為轄區內特殊人群提供上門義剪服務,同時送上冬日物資,受到了居民的歡迎。
  • 「華豫朗讀者」柳暗花明朗誦谷語的散文《冬至》
    剛念到一九、二九不出手,心裡早想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了。在你心裡的某個角落,樹梢上隱匿的嫩芽甩去層層包裹的暗褐色皮衣,抖擻精神,唱響了一曲明媚的陽春之歌。畢竟是伸不出手的天。早年間,不知是沒有手套戴,還是天太冷,戴了也不管用,孩子們伸出手來,沒幾個不是又紅又腫。手指凍得像透明的紅蘿蔔頭兒,疼癢得那個難受啊,咋安放都不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