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找上門,咳嗽、噴嚏、流涕、咽痛、頭痛、咯痰、發熱等,總是難受那麼幾天,輕微的喝點水自愈,咬牙挺過去了,中度的口服感冒藥也能好一部分,嚴重的可能輸液數日不見好,尤其是熱退了,咳嗽不止,拖上十天半個月也是有的。
這種遷延不愈的咳嗽,即使是反覆輸液及霧化,抗生素、解痙、化痰藥用了,停用霧化後,還是會有不同程度咳嗽,有的甚至用上中樞鎮咳藥,也不見好轉。
咳嗽令人惱火,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外來藥品逐漸流入,群眾呼聲很高,不知禁忌,盲目用藥。以蜈蚣丸為例,簡單剖析一番。
知道蜈蚣丸此藥,是門診看病,望見來人舌苔黑黑的染苔,細問下才知道,吃過蜈蚣丸,拿來一看,也不認識字,原來是泰國藥。咳嗽、咽喉炎多種疾病都可以吃這個藥,療效如何,有功也有過,有治癒的,也有吃後加重的。當然來看病的都是沒吃好的。
一直以為蜈蚣丸裡面有蜈蚣,蜈蚣祛風良藥,止咳也是合乎情理,見周邊有不少人吃著這藥,懷著好奇心搜索了下:
蜈蚣丸是用各種中草藥製成的,包括:五倍子,蓮子,甘草,骨碎補,肉桂,苦杏仁,玉竹,麥冬,薄荷素油。蜈蚣丸具有生津止咳,祛痰功效,是居家旅行,隨身攜帶,方便有效,必備良藥。
該藥方主要是收斂養陰止咳。五倍子收斂,過去抽大煙的也能止咳,罌粟止咳效果槓槓的,罌粟殼現在都不讓用了,五倍子酸澀,收斂作用強,表邪宜散,過早的收斂,閉門留寇,邪氣伏藏,遷延不愈,是治療咳嗽的大忌諱,
見咳休止咳。同時,麥冬玉竹,滋陰降火,對於陰虛尚可,南方溼熱重,尤其湖南地區長夏季節梅雨天氣,洞庭湖畔好生溼……溼熱咳嗽,滋陰助溼,不利於氣機舒展,又當注意。而肉桂,大熱之品,說這個藥生津止渴,我是不信的,玉竹麥冬養陰,五倍子酸能生津,但和肉桂配伍,奇奇怪怪,所以有人吃了這個藥會口渴加重。
提及收斂滋膩,不得不說枇杷止咳糖漿,這個藥也是有適應症,並非所有咳嗽都可以用,乾咳少痰,咳嗽後期用比較合適,溼熱、黃膿痰、感冒早期不適合用。
任何一種藥過度神話,都是不適宜的。蜈蚣丸,用於寒熱不明顯、咳嗽後期表邪消退殆盡時候可以一用。
無獨有偶,門診經常會聽見家長給小孩子餵德國進口的小綠葉藥品止咳,我無聊查了下,桑葉提取物。
在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有一方瀉白散,治療小兒咳嗽肺熱。桑白皮止咳效果不錯,用桑葉終究不是個事,瀉白散也有適應症,虛寒腹瀉患者一般不用,咳嗽早期病在衛表不單獨用此方,病入肺臟以熱為主可考慮。
國產中成藥,不受國民重視,一來廠家太多,參差不齊,二來普及不夠,國民不知道具體有些什麼中成藥。把眼光放在國外市場不如放眼國內,舉幾個常用中成藥供參考:
1、正柴胡飲
正柴胡飲源自《景嶽全書》,張景嶽為明代名醫,有加減柴胡飲系列方,正柴胡飲用於表證感冒咳嗽,無明顯寒熱,十分合適,尤其是咳嗽伴有咽癢、少痰。
2、通宣理肺丸、蘇黃止咳膠囊、小青龍顆粒
這三種中成藥,以麻黃為主要,宣肺止咳,散邪外出,適合風寒咳嗽,咳嗽伴有鼻塞、惡寒怕冷、清涕、白痰者比較對症。當然類似的宣散風寒的藥物皆可。
3、銀翹解毒丸(片)、連花清瘟膠囊、清開靈、藍芩口服液、蒲地藍、板藍根
這一大類藥物,清熱解毒為主,病見咳嗽、黃痰、咽痛紅腫、口渴可以選用。輕度的推薦銀翹解毒片(與維c銀翹片是兩個藥,不推薦吃維c銀翹片),解表清裡,咽痛發熱明顯可以考慮清開靈或者連花清瘟膠囊。至於蒲地藍、板藍根、藍芩口服液一類,治療風熱咽痛尚可,治療咳嗽效果一般。
4、甘草片、枇杷糖漿、蛇膽川貝液
這一類藥,感冒咳嗽早期不推薦使用,容易閉邪留寇,咳嗽半個月,痰液不多,顏色不黃,這個時候可加用這幾個藥。
所謂偏方,民間驗方也有,前提是對症下藥,不推薦私自試藥,川貝燉雪梨、百合銀耳粥等,也是因人而異,需仔細辨別。吃了以上成藥不好,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