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味中藥--蜈蚣、蜘蛛、蠍(口味較重,酌情觀看)

2021-02-12 針推精髓

小兒撮口(舌上有瘡,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搗汁敷塗。

小兒急驚。用蜈蚣一條(去足),炙為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按病幾年齡。每歲服一丸,乳汁送下。

天吊驚風(目久不下,眼見白睛,角弓反張,不能出聲)。用大蜈蚣一條,去頭足,油炙,以竹刀劈為左右兩半,研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時,以左半藥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藥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許,不可過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破傷風。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等分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熱酒灌服。另以藥末敷患處,出汗即愈。

口眼歪斜,口內麻木。用蜈蚣三條,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火煨,都要去掉頭足;天南星一個,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錢。各藥一起研為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一錢,熱水調下。一天服一次。

蝮蛇螫傷。用蜈蚣研末敷塗。

天蛇頭瘡(生手指頭上)。用蜈蚣一條,燒因燻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為末,調豬膽汁敷塗

丹毒瘤腫。用蜈蚣一條、白礬如皂角子大一塊、雷丸一個、百部二錢,共研不末,調醋敷塗。

瘰癧潰瘡。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搗篩為末,先以甘草湯洗淨患處。再將藥末敷上。

耳出膿。用蜈蚣研末吹耳內。

小兒禿瘡。用大蜈蚣一條、鹽一發,放油內浸七天,取油塗搽,即效。

痔瘡疼痛。用赤足蜈蚣焙為末,加片腦少許,調徵求誰敷塗。又方:用蜈蚣三、國條,浸入煮開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錢,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時,取油點塗,即時痛止。

腹在如箕。用蜈蚣三、五條,酒炙過,研為末。每服一錢,分為兩份,分別裝入兩個開孔的雞蛋內,攪勻,紅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連進三服可愈。

腳吐轉筋。用蜈蚣燒為末,調豬油塗搽。

小兒臍風(初生兒斷臍後傷風溼,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用全蠍二十一個,酒炙為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二、三分,用金銀煎湯調下。

慢脾驚風(小兒久病或吐瀉後生驚,轉成慢脾)。用蠍梢一兩,研為末,酒調勻,填入一枚挖空的石榴中,蓋好,放文武火粘攪熬成膏。取出放冷,每服二、三分,金銀薄荷湯調下。又方;用全蠍、白朮、麻黃(去節),等分末。二歲以下小兒,每服二、三分;三歲以上小兒,每服半錢,薄荷湯送下。

天釣驚風,翻眼向上。用幹蠍全者一個(瓦炒),好硃砂約三粒綠豆大。共研為末,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另以硃砂少許,同酒化服一丸,立愈。

風淫溼痺(手足不舉,筋節攣疼)。用全蠍七個、瓦炒,加麝香三分,研勻。空心時,以酒三碗調服。如不見效,可再次服藥。

腎氣冷痛(腎臟虛冷,氣攻臍腹,兩辦疼痛)。用幹蠍七錢半,焙為末,以酒及童便各廠長中,煎如稠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小腸疝氣。和小全蠍焙為末,每發時服一錢,加麝香一、二分,溫酒調服。過一會,再服一次,極效。

腎虛耳聾。用小蠍四十九個、生薑(如蠍大)四十九片,同炒至姜幹,研為末,溫酒送服。至一、二更時,再服一次,醉不妨。次日耳中如聞笙簧聲,即為有效。

膿耳疼痛。用蠍梢七枚,去毒,焙乾,加麝香半錢,研為末,挑少許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為度。

偏正頭風。用全蠍二十一個、地龍六條、土狗三個、五倍子五錢,共研為末,酒調勻,攤貼太陽穴上。

風牙疼痛。用全蠍三個、蜂房二錢,炒,研細,擦痛處。

腸風下血。用幹蠍(炒)、白礬(燒)各二兩,共研為末。每服半錢,米湯送下。

諸痔發癢。用全蠍不拘多少,燒煙燻癢處,即效。

諸瘡毒腫,用全蠍七枚、梔子七個,以麻油煎黑,去渣,加黃蠟化成膏敷塗患處。

相關焦點

  • 每天三味中藥--蚯蚓、樗雞、斑蝥(口味較重,酌情觀看)
    每天換藥三、四次。口舌糜瘡。用蚯蚓、吳茱萸研為末,調醋和生面塗足心,有效。
  • 每天三味中藥--蛞蝓、蝸牛、桑螵蛸(口味較重,酌情觀看)
    每天十多次,熱痛漸止,瘡亦漸愈。瘰癧末潰。用連殼蝸年哐個、丁香七粒,一起燒過,研不末,敷貼患處。瘰癧已潰。用蝸牛牛燒研,加輕粉少許,調豬脊髓塗搽。喉痺腫塞。用蝸牛棉裹,水浸 ,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耳肋痄腫及喉部諸腫。用蝸牛同面研末敷塗。臉上毒辣瘡。用蝸牛一、二個,加醬少許,共搗爛攤紙上,貼患處。紙上留一小孔透氣,極效。
  • 古代志怪故事:蜘蛛珠,蜈蚣珠,龍戲蜘蛛
    蜘蛛珠蒙古人攻打福建的時候,某村裡一個農家婦人以織麻為生,每天夜裡都把麻泡在一個大水甕裡。某天發現裡面的水幹了。檢查後並沒發現水甕漏水,但隨後的幾天都是這樣。婦人很奇怪,夜間悄悄觀察。蜈蚣珠萬曆年間,武進有座虞橋,在橋上休息的人經常暴死。當地人很忌憚,卻不知道什麼原因。某天有幾個胡商路過,對大家說:「橋上有毒物盤踞,我給你們除害。」然後做了一個大鐵籠,裡面設置機關放上一隻做熟的雞,外面蓋上絲帛。
  • 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形如松鼠,較松鼠略大。體長20~30釐米,體重250~400克。頭寬,吻部較短,眼大而圓,耳殼明顯,耳基部前後方生有黑色細長的簇毛。前後肢間有皮膜相連。尾呈扁平狀,略短於體長,尾毛長而蓬鬆。全身被毛為灰褐色,毛基部黑灰色,上部黃色,尖端黑褐色。顏臉部較淡,為灰色,耳同身色。腹部毛色較淺。皮膜上下及背腹面色相同,僅側緣呈鮮橙黃色。四足棕黃色,後肢長於前肢,均有鉤爪。
  • 【藥你懂】解毒散結,蜈蚣的妙用!
    主要利用蜈蚣息風止痙之功,治療卒中、破傷風、頑固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癲癇、帕金森病等;另利用蜈蚣通絡散結之功,治療陽痿、男子不育症、重症肌無力;利用蜈蚣攻癌散結之功,治療胃癌、肝癌等。蜈蚣含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物質,即組胺樣物質和溶血性蛋白酶,尚含甲酸、胺基酸、殼多糖、嘌呤、類乙醯膽鹼樣物質等。
  • 五毒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
    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看到這五種動物,可能大家的腦海中第一浮現的都會是比較負面的印象。比如,形容壞女人會說它是「蛇蠍心腸」;比如,形容一個人沒有自知之明會說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 重口!吃童子蛋食海蜈蚣,這酸爽才正宗!
    這一道有點「重口」的菜,在蘭溪、金華很是流行。尤其到了秋冬季節,小到街頭攤點,大到高檔酒店,都可以找到它,多有食用鳳凰蛋滋補身體的習慣,鳳凰蛋既有蛋的滑韌,又有肉的細膩,還有軟骨的酥脆,宜熱食。血蚶學名」泥蚶「,溫州人喜歡稱為」花蚶「,血蚶的重點在於「生吃」。
  • 還記得蜈蚣少女這位畫師嗎?又出新作了,這次擬人化對象是蜘蛛
    ,最近作者出新作了,這次的擬人化對象是蜘蛛,上一年年底舉行的C97上一位名字叫kumano_plan的畫師發布了自己的新作,在上一年年尾網上熱傳的這張蜈蚣少女就是出自他的手下。就這樣因為獵奇的原因蜈蚣少女迅速在網絡上火爆起來。
  • 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形如松鼠,較松鼠略大。體長20~30釐米,體重250~400克。頭寬,吻部較短,眼大而圓,耳殼明顯,耳基部前後方生有黑色細長的簇毛。前後肢間有皮膜相連。尾呈扁平狀,略短於體長,尾毛長而蓬鬆。全身被毛為灰褐色,毛基部黑灰色,上部黃色,尖端黑褐色。顏臉部較淡,為灰色,耳同身色。腹部毛色較淺。皮膜上下及背腹面色相同,僅側緣呈鮮橙黃色。四足棕黃色,後肢長於前肢,均有鉤爪。
  • 名醫用藥經驗(蜈蚣)
    國醫大師李士懋治療頑固性高血壓常使用蜈蚣,「蜈蚣用治高血壓,量應大,熄風解痙,一般20~60條。」「用蜈蚣,擇其大者,全蟲入藥,不去頭足。」「全蠍、蜈蚣同用,為息風止痙之良品。」「用蜈蚣治療實證,一劑藥中少則5條,多則10條,甚至20~40條。若用於虛證,量不宜大,2~3條即可,但若配伍扶正藥物後仍可酌情增加蜈蚣用量。」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這種蜘蛛存活在石炭一種大型節肢動物,體型和亞馬遜巨人食鳥蛛差不多。它們有較窄的胸板,在背部和腹部吐絲器有背片、沒有毒腺、共有四對吐絲器。不過這種蜘蛛的捕食方式屬於猥瑣流——蹲守埋伏,它們一般會在地面尋找天然洞穴在其中布置陷阱,當獵物掉進陷阱、蛛網震動,中突蛛猛然衝出咬住獵物。
  • 每天一味中藥 露蜂房
    小指月說,蜈蚣酒用完了怎麼辦?爺爺說,這簡單,用露蜂房打粉,與豬油調,敷在蜂蟄之處,很快就好。還真神奇,天生- -物降- _物, 用蜜蜂的房子來治蜂蟲蟄傷,果然有效。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千金要方》記載,治蜂蟄人,蜂房打粉,豬油調和敷之。
  • 每天一味中藥 露蜂房
    小指月說,蜈蚣酒用完了怎麼辦?爺爺說,這簡單,用露蜂房打粉,與豬油調,敷在蜂蟄之處,很快就好。還真神奇,天生- -物降- _物, 用蜜蜂的房子來治蜂蟲蟄傷,果然有效。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千金要方》記載,治蜂蟄人,蜂房打粉,豬油調和敷之。
  • 被蜘蛛咬了一口,大腿竟然大面積潰爛!杭州每天有人中招
    我們生活裡常見的蜘蛛基本都是有毒的,但大部分毒性不強,對人沒有致命威脅,至少在浙江省範圍內,還沒有發生過蜘蛛咬死人的案例。潘衛利說,這是因為蜘蛛會分泌毒液,毒液裡的酶能溶解掉肌肉,讓皮膚壞死。壞死痂皮脫落形成較深的潰瘍,有些皮損會一直往深部去,直至爛到皮下組織甚至骨膜。
  • 全球10大巨型昆蟲 史前蜈蚣蟲體寬2米多(組圖)
    巨型遠古昆蟲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 Meganeura(見上圖)及遠古蜈蚣蟲(見下圖)。 巨脈蜻蜓翼展約有2.5英尺(合0.75米),主要靠捕捉其他小型昆蟲及早期由水生轉為水陸兩棲的小型動物為生。而遠古蜈蚣蟲的橫寬(從左腳到同排右腳)就有8.5英尺(約合2.6米),主要依靠吞噬植物及小型動物為生。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全蠍!
    本品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
  • 每天學一味中藥,側柏葉!
    分布較廣,多為栽培。主產於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夏、秋季採收,陰乾。藥材的莖枝多分枝,小枝扁平。葉細小鱗片狀,交互對生,貼伏於小枝上,深綠色至黃綠色。質脆,易折斷。氣清香,味苦澀、微辛。性寒,味苦、澀。歸肺經、肝經、脾經。涼血止血、生發烏髮。屬止血藥下屬分類的涼血止血藥。用量6~12克,水煎服。
  • 每天三味中藥--狗寶、虎骨、犀角
    用狗寶一兩,臘月黑狗膽、臘月鯉魚膽各一枚,蟾酥二錢,蜈蚣(炙)七條,硇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一錢,粉霜三錢,麝香一分,共研為末,以人乳一合,黃蠟三錢,和各藥熬膏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調,水送服。暖臥,汗出為工。三服見效。後吃白粥補身體。此方名「狗寶丸」。反胃膈氣。
  • 腰椎間盤突出腰痛、腿麻、腿疼,康復鍛鍊加三味中藥就能治癒
    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我們也不需要慌,如果能做到正確的康復鍛鍊再配合三味中藥服用,不用針灸、按摩、牽引也能痊癒。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鍛鍊方法:第一:床上曲伸腿運動。仰臥位,雙下肢交替屈膝上抬然後伸直,膝部儘量貼近胸部,重複10~20次。
  • 三味中藥「美容師」
    三味中藥「美容師」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有一位80多歲的女作家,她從來未用過美容霜、抗皺膏之類的化妝品,只是每天清晨起床後,用藥棉蘸絲瓜汁液塗臉面,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據她說,這一美容秘方是她母親祖傳的,她母親亦用絲瓜汁液擦塗臉面,活了90多歲面部仍紅潤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