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要麼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要麼表達著似是而非的自己。
其實,人與人之間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溝通不善導致的,所謂溝通,不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嘛,但史蒂芬科維等人通過20多年的研究和對10萬多人的跟蹤調查,發現對話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很多次關鍵性的對話。在我們找到工作面試時,是否能順利通關;向心愛的女孩求婚亦或向喜歡的男生表白,能否贏得對方的心;孩子老是玩遊戲,說了很多遍了還是不聽;一場重要的商業談判,和老婆/老公吵架……
在這些關鍵的時刻,我們總是說不出真正想說的話,有時那些話明明是在腦子裡,可就是表達不出來。非常令人抓狂,然而往往在事後,才反應過來,剛才不應該那樣說,應該這樣說。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經常採取「傻瓜式的選擇」,要麼直接強硬地反對對方,把對方惹怒,要麼沉默地接受對方的錯誤或者是與自己相悖的意見,不管誰會因此遭殃。
很多事都是可以通過對話,而不是用吵架或者其它極端的方式來解決的。對話是解決事情最好的方法,雖然看似「笨拙」,但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把腦海中的想法,轉化成得體合適的語言,達到既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又不會因說錯話而得罪對方,並且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呢?
把自己的心管好,是關鍵對話的第一步
首先,我們要從心開始。在一個關鍵對話之前,要做一些準備,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憤怒的時候不要亂說話,開心的時候不要亂承諾。
我們所有的苦惱其實都不是源於他人,而是源自於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比如父母a會覺得,孩子玩可以,勞逸結合,而父母b認為,孩子就是不想認真學習,而這時我們對孩子說出的話,也會影響到孩子。如果我們能改變對事情的看法,不對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事情反而能朝好的方面發展。
並且父母太關注自己說話的內容,沒有注意孩子此時的情緒狀態和安全感,長此以往,孩子難免會對父母產生排斥感,缺乏安全感,變得容易說謊。
如何去關鍵對話,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說這話的目的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段對話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在對話過程中,我們要始終關注對方的情緒,讓對方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與我們展開溝通。這樣既能緩解緊張的氣氛,也更利於對話的開展。
想要做情緒的主人,就要建立關鍵性對話的引導思維
那麼如何做關鍵對話的準備,讓事情事半功倍呢?我們可以在每一次對話前先問自己幾問題。
在進行關鍵對話之前,我們要問自己,這次對話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給自己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明確對話目標,防止我們在對話的過程中走偏。
然後再我自己,我希望為對方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希望為對方達成什麼目標?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換位思考,讓對話能夠順利進行。
再想想這次對話之後,我希望為我們倆的關係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最後再想想,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應該怎麼做?站在起點,縱觀全局,能把關鍵對話中可能會出現的「意外」事先規避掉。
這幾個問題可以幫我們建立關鍵性對話的引導思維,利於我們對關鍵對話做更好的準備。
除此之外,在談話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這次對話的目標和意義,讓我們能更好地把對話進展下去,而不是中途發生不愉快就立馬走人。
利用「雙核對話」調節氣氛,讓對話事半功倍
什麼是「雙核對話」?我們的腦袋當中有兩個核,比如雙核手機,一個核負責處理遊戲,一個核負責打電話。那我們腦袋裡兩個核幹什麼呢?一個核負責處理談話的內容,一個核負責處理談話的氛圍,而處理氛圍的那個核要優先得多,要是談話氣氛比較差,那麼對話將難以繼續下去。
當你覺得這個談話的氣氛過於緊張時,對方無法接你的話或是提出與你意見相悖的話時,「雙核對話」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我們先把談話的內容那個核先停掉,用談話的氛圍的這個核來恢復氣氛。等這個氣氛恢復了以後,再繼續談內容,這才是有效的進行對話的方法。
我們為什麼在對話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都太執著於想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我們都只是想把自己一股腦的埋怨,一股腦的委屈,然後大量的事全部都講出來。沒有看到對方在跟你對抗,也沒有看到對方內心的痛苦。
結語
《關鍵對話》一書中提到,受基因的影響,每當面對關鍵對話時,我們便會下意識地採取人類面對危險時最原始的應對方式——「迎戰」或是「逃跑」,而不是採用機智的說服和友善的態度來解決目前的問題。
你有多少次因為不會關鍵對話而喪失機會?我們常常會把不會關鍵對話歸咎於自己內心不夠強大,或是口才不好,然而在這本《關鍵對話》中,就解決了這些問題。根據這本書的指引,你會發現你也能很好地控制情緒,被他人稱讚情商高,在一次次的談話過程中,把事情做得更好。點擊商品卡,獲得關鍵對話的全能技巧!
《關鍵對話》,看似簡單的說話技巧,或許能在你求婚成功、升職加薪、教育孩子、人際交往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擁有它,並身體力行把它變成自己的,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