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切利與莎拉布萊曼合唱《告別時刻》,有人認為這是最好的版本

2020-12-15 Music音樂世界

Time to Say Goodbye(告別時刻)(義大利語:Con te partiro)是一首義大利歌劇流行音樂,由弗朗西斯科·薩託利(Francesco Sartori)作曲、盧西奧·庫蘭特圖(Lucio Quarantotto)作詞。該首單曲最初是由安德烈·波切利在1995年的義大利聖雷莫音樂會演唱的,並於同年收錄在他的《Bocelli》專輯中,並認為是安德烈·波切利的代表歌曲。該歌曲的英語+義大利語版本,是在第二次創作後,與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萊曼合唱的版本得到了成功性的廣泛傳播。

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1958年9月22日出生於義大利拉亞蒂科,義大利盲人男高音歌手,畢業於比薩大學。

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1960年8月14日出生於英國伯肯斯特得,古典跨界音樂(Classical crossover) 女高音歌手、音樂劇演員、詞曲作者。

1996年,與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單曲《Time To Say Goodbye》在全球創下超過1500萬張的單曲銷售記錄。

相關焦點

  • 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三首百聽不厭的歌,送給朋友們!
    ◇ 《斯卡布羅集市》 《告別時刻》莎拉布萊曼&波切利 《我心永恆》
  • 6 分合常態,放下依賴-莎拉·布萊曼/安德烈·波切利 - Time to Say Goodbye(Con te partiro)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歌曲《Time to Say Goodbye(Con te partiro)》(告別時刻),這是一首義大利語跨界音樂,由弗朗西斯科·薩託利(Francesco Sartori)作曲、盧西奧·庫蘭特圖(Lucio
  • 安德烈波切利將舉行免費音樂會,這源於一個神奇的愛情故事
    導語: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義大利歌手安德烈波切利以其無與倫比的男高音聞名於世。在1996年,與莎拉·布萊曼合唱經典歌曲《Time to Say Goodbye》,由此獲得了全球性的關注;席琳迪翁和安德烈波切利的《祈禱》深入人心。
  • 上帝借安德烈•波切利的聲音,呼喚人們對生命的熱愛
    其中,安德烈走出義大利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演繹了基督教聖詩《奇異恩典》,堪稱是全場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安德烈·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開唱根據米蘭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規定,這場音樂會未邀請現場觀眾。
  • 波切利將在米蘭大教堂空場開直播音樂會,用歌聲撫慰世界
    「這樣特殊的時刻,我們被迫呆在家裡,我們必須抓住機會,去做我們經常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讓我們開始吧:和你的孩子說說話,盡你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因為缺少對話,這種和諧平時很難實現。」波切利在家中歌唱了經典名曲《告別時刻》因為新冠疫情,有著600多年歷史的米蘭大教堂已關閉,但在4月12日這一天,它將特別向波切利,以及為他伴奏的管風琴演奏家埃曼努埃勒·卡洛·維安納利敞開大門,後者將在當天演奏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之一。
  • 波切利是在用自己的聲音為所有無助的人求告代禱:「奇異恩典」裡...
    波切利一身黑衣的單薄身軀,和背後的米蘭大教堂映襯著彼此,越發顯得前者格外渺小,而後者格外恢弘。這頗具象徵意味的畫面,和米蘭大教堂努力伸向天空的尖頂一起傳遞者著深意——Music For Hope,深陷災難中的人類在呼喚。
  • 波切利攜手巴託麗| 發布全新二重唱PIANISSIMO
    巴託麗補充道:「同波切利一起演唱Pianissimo二重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的旋律是如此優美——我真的非常喜歡這首曲子!」 與這支二重唱新曲一起發布的視頻展示了波切利和巴託麗在託斯卡納當地雅致的 Tenuta Corbinaia莊園中的庭園和橢圓形大廳共同演繹的場景。
  • 歌劇男高波切利與瑞士手錶歐米茄
    一位陪著老婆觀看波切利露天演出的觀眾說。古希臘露天劇場,最後排的觀眾絕不可能分辨出舞臺演員的絕大多數音符。這是由於聲波的衰減係數與彌散。理論上,不同頻率的聲波可以線性疊加,但嚴格說聲波並不是線性,因為控制聲波的流體物理方程——Navier—Stockes方程不是線性的(太燒腦,不用管它)。
  • 歌劇男高波切利的火爆與瑞士手錶歐米茄的款式
    一位陪著老婆觀看波切利露天演出的觀眾說。古希臘露天劇場,最後排的觀眾絕不可能分辨出舞臺演員的絕大多數音符。這是由於聲波的衰減係數與彌散。理論上,不同頻率的聲波可以線性疊加,但嚴格說聲波並不是線性,因為控制聲波的流體物理方程——Navier—Stockes方程不是線性的(太燒腦,不用管它)。
  • 一個人的演唱會,義大利巨星安德烈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開唱
    來源:富匯財富當地時間19:00,義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列·波切利(Andrea Bocelli)通過YouTube頻道進行復活節音樂會的全球現場直播。其中,安德烈走出義大利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演繹了基督教聖詩《奇異恩典》,堪稱是全場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根據米蘭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規定,這場音樂會將不邀請現場觀眾。
  • 昨晚,安德烈波切利站在空無一人米蘭大教堂開了雲音樂會
    「義大利著名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在義大利復活節當天(北京時間4月13日)的米蘭大教堂,進行了一場無任何觀眾的獨唱音樂會,並且通過網絡向全球直播,傳遞愛、治癒和希望...」現年61歲的義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受米蘭市政府、米蘭大教堂的邀請,在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米蘭大教堂」舉行了一場沒有現場觀眾、名為「Music For Hope」的音樂會,並且面向如今深陷疫情危機的全球進行直播。
  • 什麼才是人生最好的告別:最後的告別
    嬰兒呱呱落地時,家人簇擁在旁,迎接著這一光輝時刻,但自己渾然不知。彌留之際,最大的願望是能在自己尚有意識的時候給家人幾句囑託,哪怕看親人最後一眼也是最好的告別。但現世可怕的過度醫療居然把老人們進行最後告別的時刻也剝奪了,見老人最後一面的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至親,反而是冷冰冰的醫生,這樣走完一生的確證明人生不值得。
  • 席琳迪翁、波切利、郎朗聯手演繹《祈禱》
    「讓我們留住快樂,互相提醒,這是個友善的世界。我從心底感謝全球所有的醫護人員。」 本場義演最後壓軸的演出,是四大頂級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席琳·迪翁、Lady Gaga、John Legend,以及中國鋼琴家郎朗,共同演繹一曲《The Prayer》。音樂不分國界,卻可以將整個世界連起來,給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 《八佰》發布片尾曲MV那英波切利獻唱 「八百壯士」真實名字催淚
    片尾曲由華語歌壇實力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歌曲將觀眾帶回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場,展現北岸戰士與南岸群眾遙遙相望之際,對腳下土地的堅守、對家國山河的眷戀以及對和平的祈望。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都是守家衛國的戰士,催人淚下、令人肅然。
  • 這是我能想到跟你告別的最好方式
    聲明原創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了,在這迎新的時刻我卻想起了她----一個瘋瘋癲癲的苦命人。原本高興地情愫不知道去了哪裡,此刻儘是惆悵。算了就當是對她的緬懷吧,雖然談不上悼念也算是一個好的告別吧。她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家裡人見花錢就沒有給她治,早早地把她嫁人了。
  • 《魔獸世界》爬塔亡魂合唱怎麼樣 亡魂合唱技能介紹
    導 讀 魔獸世界爬塔亡魂合唱有什麼技能,遊戲也是即將上線9.0版本,那麼玩家們在爬塔的時候看到的亡魂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