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相而自卑,怎麼才能自信起來

2020-12-16 有心得

很多人在問:「長得醜自卑,怎麼辦?」。這麼問,就說明已經認定自己長得醜了,這與外部環境的反饋有關,自卑只是一個結果,你無法像拔釘子一樣,消除自卑。

外部環境不斷地給你刺激,使你意識到自己長得醜,從而自卑,自卑又使你對外部的反饋更加敏感。這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結構,各環節之間相互聯動、相互強化,無論你從哪個方向突破,都會產生新的矛盾,對於結構本身反而是一種強化。

「不理會別人的評價,也不去跟別人比較,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當你選擇往外部環境的方向突破時,就必須先說服自己,才能做到不在意。怎麼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現實:「這是一個看顏值的社會,長相不好難免被區別對待,別計較太多」。

可是,這樣心裡就平和了嗎?不,這反而使得「自己長得醜」的想法更堅定了,自卑情結也跟著變強,自卑又使得你對別人的評價更敏感。結果就是:你越是說服自己,這個結構就越牢固,使你動彈不得。

「長得醜又怎樣,我一樣可以賺很多錢,一樣可以做出一番事業。」

當你選擇往信念的方向突破時,就必須做出一些成績,來彌補長相的缺陷。基於這個出發點,在你努力發展自己的時候,要怎麼激勵自己呢?自然而然,「長得醜的人一樣可以成功」的信念,是最能給你力量的。

可是,你的努力付出,卻讓內心更加不平衡,因為別人沒有這樣的心理包袱,那些長相好的人輕鬆就能獲得大家的關注,而你,即使做出了一些成績,還可能被區別對待,會陷入越是證明自己就越自卑的怪圈。

「長相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我也有我的優點。」

當你選擇往克服自卑的方向突破時,就必須發展自己的長處,為了讓自己自信起來,你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優點上,儘量迴避與長相相關的問題。

可是,越是刻意迴避自己的長相,反而越在意,從而加深了自卑。因為我們的大腦有一個特點,越是刻意不去觸碰的東西,潛意識裡就越認為這個東西很重要。如果怕黑,越是告訴自己「黑黑的地方沒什麼可怕的」,就越會想「黑黑的地方真有可怕的東西」;如果失戀了,越是告訴自己「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越會想著那個人。

所以,結構性的矛盾還得用結構性的思維來解決。如果在結構內部難以突破,那麼,跳出來,建立一個新的結構,在新結構裡獲得自信,將會是一個更好的辦法。

在你感到自卑時,注意力就會耗在與自卑相關的事情上,比如不敢交朋友、不敢談戀愛。現在,換一個角度,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的事情上,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新的結構。

1.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跳出當前的現狀,往前看,問問自己想要什麼。也許你會說「我想要錢,有錢就不自卑了」。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你真正想要的就不是錢,因為你的注意力還在不想要的事情(自卑)上面,以為有了錢自卑就會消失。如果你想著有了錢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做想做的事,那你真正想要的也不是錢。

一個人真正想要的東西,往往是他的勞動成果,是可以體現自身價值的東西,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精神力量的。比如:賺到了一筆錢、交到了一個朋友、寫了一本書、開發了一款軟體、分享了一份學習筆記……。

2.做一個創造者

乍一看,創造者似乎離我們普通人挺遠的,其實,差異只在於取向不同。我們每天都要做不少的事情,大多只是依照過往的經驗來做,除了把事情做完,並沒有留下些什麼。如果,把經常做的事情進行優化,再加入你的創意,並記錄下來,這就是你的勞動成果,你的作品

當然,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優化、總結並記錄,但可以把精力放在喜歡的事情上。比如,喜歡打籃球,就可以把當地各種籃球場的特點和自己的體會、經驗編輯成冊,也可以設計一些實用的小工具,使得外出打球時更加方便。

3.衡量自己的勞動成果

做出來的東西,在當下,不一定能夠對他人或社會產生價值,但對於自己一定是有價值的,所以,應該從自我發展的角度來衡量自己的勞動成果。比如,起草的方案沒有被採納、寫的文章沒有幾個人看、設計的黑板報沒有得到好評,也不要氣餒,這些都是自己的勞動成果,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是自我發展的階梯。

大腦的思維活動就像水一樣,總是往阻力最小的地方流動。如果你不想要自卑,就會傾向於逃避;如果你渴望獲得勞動成果,就會傾向於行動。只要用心去做,在你眾多的勞動成果裡,總會有些能夠閃閃發光,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能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這種精神力量能夠驅動著你不斷前行。

相關焦點

  • 「因為長得醜,我自卑了20年」:你覺得,長相重要嗎?
    @陳先生,30歲,已婚「因為長相,我自卑了20年」你能體會到,一個孩子在10歲的時候,就被人在背後說:胖子,黑蛋,長得醜的感覺嗎?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的父母經常說:你看你吃那麼胖,那麼黑,你怎麼那麼醜?為什麼我們長得那麼好看,你卻那麼醜?我曾經一度對自己喪失希望,我自卑到塵埃裡,走在路上總是低著頭,不敢跟別人對視。
  • 自卑的人自信起來會比原本自信的人更自信
    人生就像一場在平原上追逐太陽的旅行,自卑恰似日落偶然投下的陰影。每個人的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弱點,有的人把自己的弱點隱藏起來只留給自己;還有一些人把弱點暴露出來留給別人。有弱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對。其實我的心裡住著一個自卑的小獸,只能獨自一人在角落裡舔舐著傷口。我也想要去和外界交流,每當我想邁出那一步的時候,我的內心就有兩種聲音。兩種聲音在腦袋裡打架,我感到很孤獨,很痛苦。一次偶然的機會來了,我聽了一次殿福老師的分享。他講述了他剛上大學的自卑,我覺得說到了我的心裡。當殿福老師說:在場的人有誰比我更慘的舉個手?沒有任何人舉手。
  • 自卑讓人缺乏自信,如何掙脫陷入自卑的泥潭?看看過來人怎麼做
    那些上等人士從小就被自信的光環所籠罩著,站在人前就給人一副高貴的樣子,讓人豔羨無比。於是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那些人就變得非常自卑,心中永遠沒有自信,總是覺得自己不管再怎麼努力也都是低人一等,因此也喪失了那份不斷進取的心。其實你知道嗎?
  • 生活環境的影響,是導致不自信的原因,不要自卑我要自信
    有一段時間,我自己也是很自卑的,不過後來我自己想通了也變的自信了。就是當你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想的只是默默地把這件事做好,並不是為了被別人表揚才去做的。當你把一件事做的讓大家都覺得滿意的時候,你心裡很開心,但是表面上你只想裝的淡定一點,因為你怕被表揚,其實心裡是很想被表揚的,又怕那麼多目光集中在你身上,因為你心裡害怕,害怕不知道怎麼去面對他們的表揚。
  • 樸敘俊坦承因為長相很自卑
    每回只要樸敘俊現身,我總覺得他那張帥氣的臉,就是說著:「我從小就是超帥校草」,讓我一直誤會他真的擁有像「副會長」的宇宙自信,但令人意外的是,日前他接受訪問,卻坦承因為長相很自卑,好吧,是我誤會他了。對外貌有著「自卑情結」樸敘俊高中時就立志成為演員,經由「都教授」金秀賢的引薦進入當時的經紀公司,但他的內心一直很自卑,因為認為自己的外貌實在不夠出眾。
  • 《自卑與超越》:合作,才能讓人超越自卑,理解人生意義
    所以,人人生而自卑,只不過自卑程度不同。本書的作者,是世界著名心理學大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小的時候個子矮,還有點駝背,行動起來非常不方便,因此他覺得自己又矮又醜,任何事情都沒法和自己的幾個哥哥比較。
  • 讓你從自卑到自信
    自卑和自信不是二元劃分任何人,都無法用自卑或者自信來完全概括。再自信的人,也會在某些方面自卑,我就不信馬雲在任何方面都很自信!同樣,再自卑的人,也會在某些方面自信起來,通常是他比較擅長也鑽研頗深的領域。
  • 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的6個小方法
    這種程度的自卑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為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心理現象。但如果自卑真的影響到你的社會活動,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卑的影響因素。1、先天因素。比如長相、聲音、智商等的先天缺陷會引起自卑。2、所處環境的社會壓力。
  • 曾之喬自卑長相平凡陳坤自卑家世 明星亦凡人會自卑
    核心提示:明星居然也自卑!曾之喬曾自卑自己長相平凡,大S自卑自己的右耳形狀,陳坤自卑自己的家世,梁朝偉自卑自己的身高,言承旭自卑自己的人際交往。
  • 【晚聽】怎麼做才能讓自卑的孩子重拾自信?
    那麼生活中哪些小事會導致孩子自卑呢? 孩子的自卑心理,大部分是家長造成的,一些家長喜歡為孩子包辦一切,在生活上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餵水、餵飯、穿衣服、穿鞋子等,這會讓孩子在生活上產生依賴,在之後的學習上,就會處於被動,這就間接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做任何事都不積極的現象。
  • 如何克服自卑導致的頭腦胡思亂想讓自己慢慢變得自信起來!
    因為不自信而導致的胡思亂想!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每個人都存在胡思亂想的問題,但胡思亂想往往不會引導我們走向成功,反而會給我們製造很多的困擾跟障礙,特別是在抑鬱症焦慮症等等這樣的心境障礙中過度思維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要找到導致胡思亂想的根本原因在哪裡!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應對的方法!
  • 自卑二十多年的人,什麼時候才能迎來她的自信時光?
    自信、開朗、愛笑是身邊的朋友對於我的評價,也許是因為自卑感藏得太深,或者是我已經習慣了偽裝,其實我是一個自卑的人,而且是一個很自卑的人。我很容易焦慮。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已經做了的事情,很容易焦慮,所以做事總是喜歡瞻前顧後的,我已經做了,這是我做的。
  • 自卑不自信怎麼辦
    做人我們不能夜郎自大,但也不要自卑,人在社會上混本就不容易,自卑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舉步維艱,我們必須及時修正自己潛意識裡的自卑感,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自信起來。如何樹立自己的自信呢?下面給大家分享幾種有效的方法。
  • 《寄生蟲》的基澤,鄭爽對顏值的不自信:別讓自卑毀掉人生下半場
    然而就是因為,自卑心的作祟,讓他變得無比脆弱,樸家人無意間的動作,被基澤解讀成了羞辱。自卑會讓人變得不自信,會讓人更加在意別人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女性,她們很容易因為對外貌不自信,而變得自卑。鄭爽就是一個例子。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三招教你輕鬆收穫自信!
    文|艾小月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果有人質疑你的長相普通,你會怎麼辦?你會充滿自信的一笑置之,還是開始自卑呢?前不久,臺灣女演員張庭的女兒林家菱就被網友質疑"沒有遺傳到好基因、相貌平凡"。對此,林家菱卻落落大方地回應到:"你們不要再評論我的長相了,我又不是靠臉吃飯的!",並幽默地說自己是靠嘴吃飯。
  • 自信與自卑,自大與狂妄
    如果因為貧窮而自卑,大可不必。窮,只是一個人暫時的生存狀態。窮,不是汙點,不是恥辱,不是罪過。窮則思變,沒有人會永遠窮下去。要相信,只要你能夠吃苦耐勞,只要你行得端走得正,只要你有足夠的自信,貧窮只是人生中的一段過程。
  • 活得很自卑、不自信的人,讀完拿破崙的語錄,就能找到了自信!
    生活中,總有些人活得很自卑,不自信,這類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沒有錢,買不起房子、車子,所以活得很自卑,不自信。這樣的人,就如太宰治所言一樣,「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 戰勝自卑,樹立自信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自卑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自卑感的產生,往往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自信,顧名思議,就是相信自己。
  • 自卑與懦弱相對於自信與強壯,這是一個人性格的兩個方面
    鼓勵孩子努力嘗試做不喜歡做的事情,這培養孩子自信的重要階段。7-12歲,這是孩童懷疑世界的開始,否定父母所做的一切決定,開始樹立自己看法,因此,父母需要循循善誘,在鼓勵孩子冒險的時候,引導孩子做正確的選擇,不能按照父母傳統習慣教導孩子,面對孩子反對聲音、不能責怪,批評,而要一同探討,尋找正確答案。
  • 怎樣才能提升自信,從外而內至,由精至神
    相信那些不堪重負的胖友們,一定承受著多重自卑吧。你以為這就完了嗎?現在的女生可都眼尖著呢,一個男生會不會穿搭,也是很被看重的。說得好像跟怎麼追女生扯上了,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些因素都是影響你自信程度的重要原因。我們找到了第一個顯而易見的使得我們不自信的原因,以及諸多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