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美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東西,雖說生活中不乏美的存在,但是生活地域不同、文化內涵不同,審美標準和習慣不同,人們內心對於美的概念也是不一樣。
比如處女細腰,以腰細為美,肥環瘦燕,胖瘦都可以成為美。 不過,話說回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我們生活中大多數人的長相其實都屬一普通的一類,長相特別出眾的人佔比不到30%,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得體的衣著打扮,淵博的學識來塑造和沉澱自己的氣質。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雖然長相平平,雖然渾身穿著樸素,但衣著搭配給人的感覺卻堪比渾身名牌;雖然容妝淡雅,卻顯得清新脫俗;雖然其貌不揚,但談吐優雅,一件就讓人頓生愛慕之心,比如央視一姐董卿,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貝寧等等。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許就是這樣。
所以,只有內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靠相機美顏,大肆塗抹化妝品的庸脂俗粉之流,怎一個俗字了得,我想是不大討人喜歡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形容女子長得美的古詩句。
0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語出白居易《長恨歌》。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是後世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可惜他們的愛情沒有等到天荒地老,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被迫衣冠南渡,在馬嵬坡前親手揮淚將楊貴妃送上了斷頭臺。也有人說被偷偷送去了日本。總之結局讓人惋惜。但是貴妃的美成就了我國古代史上的四大美女,她的美是無可挑剔的。
同樣在《長恨歌》種還有許多寫女子美麗的詩句,如:「梨花一枝春帶雨」,「天生麗質難自棄」。不過梨花一枝春帶雨寫的卻是哀愁中哭泣的女人,我們今天也常常用梨花帶雨來形容女子哭泣時的樣子。
02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這是李延年唱給漢武帝的歌。李延年因這首短短的歌,讓雄才大略的武帝對自己的妹妹聞之而動心,立時生出一見伊人的嚮往之情。在武帝寵愛的眾多后妃中,最生死難忘的,要數妙麗善舞的李夫人。這在我國古代歌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之例。論音樂的重要性!
03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膚白潤像脂膏,頸項頎長像天牛的幼蟲兒,牙齒排列像葫蘆子。螓兒一樣的方額、蠶蛾觸鬚一樣的細眉,巧笑的兩靨多好看,水靈的雙睛分外嬌。這篇誇讚的是齊侯之女,衛侯之妻衛姜遠嫁到衛國時的情景,寫盡她的天生麗質,美到極致。
04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漢庭後宮佳麗甚多,皇帝召幸全靠畫像,於是漢宮廷中的畫師就多了一種生財之道,給畫像時,錢給得多就畫漂亮,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召幸。當時給王昭君畫像的是毛延壽,據說昭君不願給錢,毛延壽就將她畫的好醜,還給點上了喪夫痣。等到昭君被當作醜女賜給匈奴時,皇帝見到之後才發現是各傾國傾城的國色天香,惱羞成怒至極,當即以欺君之罪砍掉了毛延壽的腦袋。不過王安石在這首《明妃曲》中給毛延壽翻了案。
他認為昭君之美不只在於容貌,更在於精神和氣質,一個人的精神氣質,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之中的那種意態是無法用語言和繪畫來表現出來的。所以就有了「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認為毛延壽真的是天大的冤枉
05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女子十三,正值豆蔻年華。這是杜牧在《贈別》寫給以為妓女的惜別詩。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嫋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裡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十裡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但是放在今天這個晚婚晚育的時代,這首詩如果用來求愛估計就有些變態了。
06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李白的閨怨詩較少,何以見得這是位美人呢?古人語中的「美人」是不一樣的,《離騷》裡的「香草美人」指賢臣明君;《詩經》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輕女子,如「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李白「美人卷珠簾」是指品行容貌都美好的閨中女子,李白詩歌的「含蓄蘊藉」是指詩歌中主人公情韻的婉轉,而非指寄託興寓,所以說它「直接國風之遺」。
07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語出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這兩句大意是:嫵媚的雙眼含羞微微合攏,丹紅的雙唇帶笑輕輕分開,微風吹拂著紫色的衣帶,太陽照著石榴一樣的裙子。寫美女含羞帶笑的神態,對仗工整,形象生動,明眸皓齒,隱現其中,讀後宛然如見,實在美不勝收。
08芙蓉不及美人妝
語出唐代·王昌齡《西宮秋怨》。說的是美人的容貌氣質出於天然,比芙蓉還要美麗,《中國詩詞大會》中經常會聽到這句,一位古風女子的天然超脫的氣質立馬深種於心。
最後給大家分享兩段曹雪芹對「金陵十二釵」中兩位美女的描寫。大家可以根據內容自己補腦寫的是哪兩位?也可以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09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嫻靜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
10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人生自有詩意,最美不過詩詞,更多精彩請關注「以詩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