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蔔。」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淨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大家都知道這個盲人摸象的故事,這是一個通俗易懂的哲學問題,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局,那樣才能全面和真實的了解事物的情況 。聊哲學問題麼?不敢不敢,只是看到一根根粗壯的「象腿」,它從遙遠的馬達加斯加島走到我們的國度,在這裡安居落戶,它不是真的象腿,它是樹,它的樹幹如大象的大腿,就取名象腿樹,它正如矮個子說的,像根大柱子。
來來來,帶你抱大象的大腿去,閉上眼,也嘗嘗盲人摸象的那個感覺。
![]()
象腿樹,辣木科、辣木屬半落葉喬木,因其莖幹粗大猶如巨大的象腿,故而得名。別名辣木樹、象腿辣木、鼓槌樹、山葵樹等。象腿樹的拉丁名是Moringa drouhardii,其屬名Moringa 是僧伽羅文方言名稱Murunga的拉丁化形式,種加詞drouhardii是紀念法國農學家和森林學家Eugène-Jean Drouhard(1874-1945),當年象腿樹是他在馬達加斯加採集,給了他女婿Henri Perrier de la Bathie,他女婿和Henri Lucien Jumelle合作發表新種,種加詞紀念自己老丈人。
象腿樹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南部低海拔地區。世界各熱帶、南亞熱帶地區都有栽培。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區近年來均有引種栽培。
![]()
盲人摸象的故事其實並不發生在我國,而是印度的一個傳說,而象腿樹也不是國貨,它來我國時間並不久,可它有個親兄弟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些時日了,那就是辣木。它們倆同屬於辣木科,這個科僅有1屬,就是辣木屬,這個屬約有12種,我國的植物志只記錄了辣木一種,可想而知,象腿樹是跟著辣木的腳步進來的。不知道它啥時來到的,近幾年,它儼然成了南方城市的網紅,在附近城市,只要有植物園就有它的身影,它更是植物園裡沙漠區的標配,如華南植物園,仙湖植物園,惠州植物園,廈門植物園等都有它的身影。重新修建的東莞植物園更是豪爽,在沙漠植物區,更是種植了近十株的象腿樹。夏日來臨,更是滿樹的「柳葉」隨風飄曳,而點綴在身上那綠白色的小花,讓你一度懷疑它是辣木呢,對,它不是也叫象腿辣木嘛。花與葉一起,從樹枝上垂下,越發讓人覺得柔美動人,如煙似霧,此時情景恰似國畫中的垂柳。
這會,它就是一個長發飄飄的美女。
![]()
然而,當天氣逐漸變涼,再次經過它的身邊,不經意的一個抬頭,被它的形態驚豔了,它不再是美女,就是一個身材魁梧的美男子。你會發現,象腿樹之名真是太貼切了。這會,夏日的葉片逐漸落了,只剩下一個直直的樹幹,那根主幹又粗又高,顏色是灰白色的。遠看很光滑,近看卻能看到上面有凸起的一道道橫紋。就是這些橫紋,讓這棵樹看起來更加神似大象的粗壯大腿,因為它們就猶如大腿上那些皮膚的皺褶一般。
有才的蝸牛同學在她的《錯位的靈與肉--象腿樹》寫道:覺得象腿樹像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們因為造物主的疏忽,肉身與靈錯了位,男兒身裡住著顆女兒魂……
![]()
象腿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通常長到5-10米高,偶爾高到18米。樹幹膨大,便於儲水,通常主要不分枝,靠近頂部有短枝。
象腿樹的生長速度極快,第一年就超過了3米。據說在原產地,它們經常被採摘,在當地用作藥材和油的來源。這種植物經常因其有用的特性而在馬達加斯加種植。化妝品和醫藥產品中油脂的優良品質及其對非常乾燥條件的適應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
2回羽狀複葉,長40-60釐米,對生;羽狀葉長20-30釐米,8對;小葉細小,8-10對;紙質,粉綠色,橢圓形,長1.5釐米,寬0.8釐米;葉脈不明顯,背面白色。
![]()
象腿樹的花跟辣木的花非常像,花黃色,腋生,組成圓錐花序。
五枚淡綠色的花萼之上,有五片狹長的淡黃色花瓣,在它們中間有細細的絨毛,還有五根黃色的雄蕊伸向四方,最中心是一根雌蕊。這小花看起來也是頗精緻的,且帶著某種香氣。
![]()
秋日,在稀疏的葉片中間,一根根豆莢掛在枝間,那形態跟我見過的辣木也是類似,只是我一直好奇,它的種子也能有辣木籽那樣的藥用功效呢?
![]()
![]()
▼ 每根蒴果長20-40釐米,裡面有種子8-15粒。
![]()
象腿樹被廣泛種植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對土壤條件和降雨量有很強的適應性。它能適應砂土和粘土等各種土壤,在微鹼性土壤中也能生長。
象腿樹喜光照,主根很長,因此能耐長期乾旱。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攝氏25-35度,在有遮蔭的情況下能忍受攝氏48度的高溫,也能耐受輕微的霜凍。
![]()
象腿樹是從熱帶非洲引入中國的喬木樹種,其莖幹碩大,圓滿光滑,枝葉輕盈曼妙,迎風飄曳,婀娜多姿,以其獨特優美的形態成為庭園觀賞樹種。它的樹皮、汁液、根、葉、種子和花均可入藥。樹皮有強烈的芳香,可以治療感冒和咳嗽。它的種子可以食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B-胡蘿蔔素、維生素c、蛋白質、鈣質、鐵和鉀。
![]()
當然,最後必須提一下象腿樹的親兄弟,辣木(點擊閱讀)。辣木的葉子和籽並不辣,只有幼苗的根莖有辣味,歪果仁稱之辣木,中文就直接翻譯過來了,也有叫辣根樹的。它原產印度北部,為了以示區別,也有人叫它印度辣木。它還有個常用名,鼓槌樹(Drumstick tree),那是因為它的果實形狀而命名。因為其體內含有葡萄糖異硫氰酸鹽,跟蘿蔔差不多,有些地方也稱之山蘿蔔,或者蘿蔔樹。辣木的拉丁名是Moringa oleifera ,其屬名來自當地人對它的稱呼moringo,而種加詞是「產油的」,說明它種子特性之一。原產印度北部,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現在我國南方地區也有大量種植。
![]()
![]()
![]()
對了,有個事不得不提,因為有個叫酒瓶蘭的物種,它也叫象腿樹,很多人不時將它們混為一談,其實它們倆一點關係也沒有,不同科不同屬。酒瓶蘭是天門冬科酒瓶蘭屬常綠小喬木,它的根莖底部就像一個很大的象腿,長大了還會有龜殼一般的紋路,遠遠看去又像是一個大酒瓶一樣。它的根莖底部有一個大的塊莖,頂部的葉片是非常翠綠的,它的葉片並不是向上翹起來的,而是低垂下來,葉片特別細長,葉子低垂下來的時候就特別優雅。酒瓶蘭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比較獨特的室內盆栽,它可以養成桌面上的精緻小盆栽,也可以養在大客廳,變成植株高達一兩米高的大型盆栽,其實就是因為酒瓶蘭生長極其緩慢,幼苗可以養成小盆栽。其原產墨西哥西北部乾旱地區,中國長江流域廣泛栽培。▼ 酒瓶蘭 Beaucarnea recurvata
![]()
屬半落葉喬木,樹高10-15米,胸徑達70-80釐米。樹幹圓滑挺拔,表皮淺灰色,宛如大象粗壯的大腿;頂端多分叉,葉簇疏鬆。大樹樹皮厚2-2.5釐米,木質疏鬆,多汁。2回羽狀複葉,長40-60釐米,對生;羽狀葉長20-30釐米,8對;小葉細小,8-10對;紙質,粉綠色,橢圓形,長1.5釐米,寬0.8釐米;葉脈不明顯,背面白色。花黃色,腋生,組成圓錐花序,3年生始花,花期8-9月。
蒴果長20-40釐米。種子8-15粒,大約次年3月成熟。
![]()
拉丁學名 Moringa drouhardii Jum.別名 辣木樹、象腿辣木、鼓槌樹、山葵樹綱 雙子葉植物綱
![]()
![]()
![]()
![]()
![]()
![]()
![]()
![]()
![]()
![]()
(本文圖片均為原創,拍攝於東莞植物園,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