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2課《古詩詞三首》教案

2021-01-21 學籍管理系統

3古詩詞三首             

課題

古詩詞三首 

課型

講讀課文 

授課

時間

2課時 

教學

目標

1.識記本課3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

3.藉助字典和課本注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像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愛自然、歌頌自然的情懷,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學

重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愛戀之情;

2.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正確朗讀詩詞。

2.了解詩詞的作者。

3.學習古詩《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理解詩句大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

    我們的祖國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有無邊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唐詩宋詞中,就有許多是描寫山水風景的。如王之渙《涼州詞》中的詩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居易《憶江南》中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還有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今天,我們將學習新課《古詩詞三首》。(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導入新課。使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品讀古詩,認識作者。

1.認識生字:德、鵲、蟬、稻。學會正確讀寫。

2.認識詩歌的作者。

【出示課件2】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漢族,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市襄州區)人。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的詞屬於豪放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的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3.讀出節奏。學生先自讀,教師指導:

【出示課件3】並板書: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通過查字典,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麼。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小組討論。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可以與同學合作。

2.匯報: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4】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像詩境,悟其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像。

2.學生發言,把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5.自由讀詩,要求帶著和詩人一樣的感情朗讀。

6.練習背誦。

五、總結學法,自學新詩。

1.總結學習方法:【出示課件5】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

(板書: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

2.用總結的學習方法嘗試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學生按步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課件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檢查回饋,點撥指導。

1.指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2.再讀全詩,你覺得哪個詞用得好?你能準確地感受全詩的意境嗎?

3.學生回答,教師指導,感悟遣詞用句的技巧:

(1)詩中把「烏雲」比作「翻墨」,即打翻的墨汁,形象逼真。

(2)用「跳珠」形容雨點,有聲有色。

(3)一個「未」字,突出了天氣變化之快;一個「跳」字,一個「亂」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

「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了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

4.提問後,明確:

    這首詩的大意是:黑色的雲像打翻的墨水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蹦入船中。忽然一陣捲地而來的大風把雲和雨吹散了,望湖樓下的湖面平靜得好似藍天。

七、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將學生引入情境,直面美景,從而入情入境,熟讀成誦,水到渠成。

 




 




學生自讀後教師指導,並出示課件,使學生能夠把握準詩詞的節奏,正確朗讀詩歌,同時,這也是正確理解詩詞的第一步。





















在讀的基礎上再通過看注釋、查字典等手段來理解詩句,可以鍛鍊學生自學古詩詞的能力。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合作的結果說出詩句的意思後,教師出示課件,既可以糾正學生理解上的錯誤,又可以為學生正確表達提供範例。



讀準、讀通、讀懂古詩,是古詩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作為高年級的古詩教學,一定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學古詩的方法。









品味詞語的精妙是學習古詩的難點,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領悟作者用詞的精妙,體會古詩的巧妙,更一步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把詩歌補充完整,再把新補充的句子的意思寫出來。

    1.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①                 。

            ②                 ,江清月近人。

    2.寫出所填詩句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認真朗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回答問題。

(1)詩中前兩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雨下得很急,烏雲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便好似珍珠一般亂蹦亂跳地躥入船中的情景。
(2)詩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中,詩人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驟雨初晴、風雲變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①傍晚時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幾許憂愁。 ②空曠的原野裡,低垂的天幕比樹還低。

二、(1)跳珠  亂入船  (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雲在天上翻卷。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

三、時間順序:觀察從黑雲翻墨到急雨驟降再到雨後初晴。(空間順序:視線從天空、遠山至雨珠、船頭再到登樓望湖)









第二課時 

教學

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背誦課文。

2.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想像詞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清平樂·村居》嗎?

再來背誦一遍吧。

2.出示《清平樂·村居》。

【出示課件8】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同學們,你們記得這首詞是誰寫的嗎?(辛棄疾)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他的另一首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板書課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溫故知新,導入課題。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思考質疑,解讀課題。

1.齊讀課題,指名讀課題。

2.讀了題目,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3.課題有兩部分,第一部分「西江月」是詞牌名,我們學過的詞還有哪些詞牌名?

後一部分是題目,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什麼?

(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時間:夜裡。地點:黃沙道。事情:行)

4、說說題目的意思。

(夜間行走在黃沙嶺的道路上)

三、初讀詞作,初步感悟

(一)多種形式朗讀,邊讀邊悟。

1.自己放聲讀一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讀通,讀順。

2.指名朗讀,並讓學生作出相應的評價,教師隨機引導學生讀出這首詩的節奏。

(讀詞的時候如果能稍加停頓,就能讀出節奏,讀出味道)

【出示課件9】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3.課件出示配樂範讀。

4.女生男生賽讀。

5.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夜晚?

就在這樣的夜晚,作者看著、聽著、聞著,還想著……那麼,他到底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又聞到什麼?從而又想到了什麼呢?

(二)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1.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指名說說詞語的意思。教師指導:

驚鵲:鵲兒被驚醒。

鳴蟬:蟬兒鳴叫。

社:社廟。

溪橋:溪上的小橋。

3.指名說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4.「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指名說「誰聽取蛙聲一片?」又是誰「稻花香裡說豐年」?

(2)討論:這句話該如何解釋?

5.試著把意思連起來說一遍。

【出示課件10】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穀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急急地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依稀記得,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仿佛就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上路一轉,穿過一座溪流小橋,茅店小屋就突然呈現在我的眼前了。

四、合作探究,反饋交流。

(一)全班交流,自由讀詞,思考下列問題:

【出示課件11】

1.你從詞中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詞中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象?

3.詞中流露出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由「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這句詞,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詩?

(二)學生匯報,教師引導。

1.聽到了風的聲音,蟬和青蛙的叫聲。看到了明月、驚鵲、風吹稻田、天外疏星。想到了農民豐收時的情景。(板書:看  明月,驚鵲  聽  清風,鳴蟬,蛙聲  聞  稻花香   想  說豐年)

2.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象。

3.流露出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板書:熱愛大自然 關心人民生活)

4.我想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

 



解讀課題有利於整體感知這首詞的大體內容,了解詞的相關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突破本課理解上的重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詞的意境,鍛鍊學生的寫作及表達能力。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  )分鐘

 五、拓展延伸,寫話練習。

【出示課件12】想像這首詞的畫面。

1.配樂寫話。此時此刻,你的腦海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請用簡單的文字進行描述。

2.畫面取名:給自己的文字取一個美麗的名字。

3.集體交流

交流討論:江南夏夜圖、山村夏夜美景圖、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

4.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圖畫與詩句結合,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對詩句的記憶會更深刻。設置此環節的目的是鞏固所學,加強積累。


板書

內容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看  明月、驚鵲      

  聽  清風、鳴蟬、蛙聲   熱愛大自然

  聞  稻花香        關心人民生活

  想  說豐年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的上闋寫了哪些夏夜特有的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季節是       ,從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這些聲音看得出,作者對這些景物的描寫,把黃沙道寫得            。

四、《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表明詞人暢談豐收的歡快之情,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的句子是                                     。

【答案】

一、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二、蟬鳴、鵲啼、蛙叫、人聲。一方面渲染了歡樂的氣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了夏夜的寂靜。  

三、夏季  鳴蟬、稻花香、蛙聲  充滿生機

四、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遵循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教學原則,通過創設學習詩詞的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融入想像,自讀自悟,勾勒畫面,相互交流,體會意境。並且在自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加深體驗。通過課後拓展詩詞,吟誦詩詞的活動,拓展了學習的時空。

    我覺得課堂教學有一些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我主要採用誦讀感悟,品評賞析,積澱深化的教學方法,適時藉助多媒體課件,引領學生讀中感悟,讀中融情,悟中升情。在第一個環節:創設詩意課堂中,我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熱愛古詩詞的情感和學習古詩詞的求知慾。第三個環節:初讀詩詞,初步感悟。我讓學生採取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朗讀。讓學生自己讀,配合讀,然後指名讀。當我發現同學們字音讀的十分準確時,接著引導讀詩要有節奏。第五個環節:拓展延伸。古詩帶給學生的是更多想像的空間,這樣的創造性的想像有助於把學生引入深遠的意境。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描寫畫面,想像人物的心情、感受,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有助於加深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體會意境,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總之,這節課,我盡力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氣氛,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帶動學生,不失時機地讚賞,積極有效地引導,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詩詞的獨特魅力。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詩人孟浩然所寫,這首詩寫了詩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時的愁苦心情。「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意思是遠望蒼茫空曠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樹還低,籠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輪明月卻是那麼親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詩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著,體現了詩人鬱悶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處的明月與詩人相伴,它給詩人帶來一點慰籍與親近的感覺。詩人以舟泊暮宿為背景,觸景生情,把寫景同自己的真實感受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複雜心情。

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歌中,作者描寫了自己在望湖樓上飲酒時所見到的西湖山雨欲來和雨過天晴後的景色。作者先從暴雨來臨前寫起,其景象是天上黑雲翻滾,就像濃濃的墨汁在天邊翻轉,遠處的山巔在翻騰的烏雲中依稀可辨,這個時候,如注的驟雨就已經來到。大雨裹挾著白色的雨點砸在船上,水花四濺,仿佛千萬顆珍珠,從天上傾倒而下。正在人們感受暴雨的壯觀場面的時候,一陣狂風席地捲來,一下子吹散了烏雲和大雨。雲開日出,望湖樓下水面平靜如鏡,空氣清新,遠遠望去,水天一色。詩人善於渲染氣氛,從陰雲壓近湖面、急雨驟降的壯闊,寫到煙消雲散,雨過天晴,用筆跌宕起伏,而又從容不迫,描寫天氣變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頗有戲劇性場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最為傳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賞這首詩,他50歲時再到杭州,特意又寫詩說:「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足見他對這首詩的喜愛。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的作品。詞作情景交融、恬靜自然,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詞人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夜色那麼清幽,氣氛那麼恬靜,充滿了鄉土氣息,抒發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上闕寫夜景其實是烘託,下闕寫避雨才是詞作的旨趣所歸。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 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於盛唐,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雖不如王維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故後人把孟浩然與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蘇軾(1037-1101)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辛棄疾(1140-1207) 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省)的一段。新安江,又稱徽港,錢塘江水系幹流上遊段,發源於安徽徽州(今黃山市)休寧縣境內,東入浙江省西部,經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後為錢塘江幹流桐江段、富春江段,東北流入錢塘江,是錢塘江正源。幹流長373公裡,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裡。

    新安江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流域內有豐樂、新安江兩座水庫。解放前其航運由屯溪直達杭州,解放後水庫截斷航線,航運幾乎停頓。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沿江有白沙大橋、朱池、落鳳山、千島湖、梅城、劉長卿別墅、雙塔凌雲、新安江水庫等勝跡。新安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

望湖樓: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邊,位於斷橋東少年宮廣場西側,傍湖而建。又名「看經樓、先得樓」。登臨眺望,一湖勝景皆來眼底。宋代王安石、蘇軾等人,都曾有詩詠望湖樓,或詠樓上觀景的感受,其中蘇軾的《望湖樓醉書》最有名,望湖樓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樓青瓦屋面,朱色單簷雙層歇山頂,整個建築宏麗古雅。登樓憑欄,取山形,臨碧波,借摩崖,一湖勝景皆來眼底,"天容水色綠淨,樓閣鏡中懸",確為西湖名樓,讓人流連忘返。

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裡,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餘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美,也是農田水利較好的地區。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常來此遊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遊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創作背景: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辛棄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詞即為其中之一。

                                    課後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填空。

1.「移舟泊煙渚」中「移舟」的意思是                     ,「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是指       ,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請說說「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能力大提升

二、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完成練習。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分別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寫出了驟雨初晴、風雲變幻的西湖景象。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四句詩分別寫了四個場景,分別是           、           、          、          。 在詩人筆下的這場雨的特點是            。
3.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調動的是哪些感官?為什麼這樣寫?這句詞在文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思維創新大拓展

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這是辛棄疾在被貶官之後寫下的。雖然正在經受坎坷,但作者仍能體會到鄉村之樂,體現出了作者豁達、樂觀的心胸。你見過美麗的鄉村景色嗎,在那樣的景色裡,你會想些什麼,你最想說什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參考答案:

一、1.划船靠岸  停船夜宿

2.「客」是詩人自指,「新」有增添的意思,愁上加愁。

3.示例:這句意思是說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水敲打著湖面,水花飛濺,宛如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亂紛紛跳進遊人的船艙。「跳珠」這個形象而富有動感的比喻,既寫出雨來時著急的樣子,又烘託了詩人舟中賞雨的喜悅心情。

二、1.雲黑 雨跳 風吹 

3.黑雲翻滾  大雨傾盆  風吹雲散  水天相接  來去匆匆

3.通過嗅覺和聽覺來捕捉夏夜景物特徵,反襯出夜色之靜,給人印象鮮明而深刻。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喜悅心情。

三、略

每天更新

相關焦點

  • 部編四下語文第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微課圖文講解+知識點習題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圖文微課講解目錄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第一單元第1課《古詩詞三首》朗讀精講第2課《鄉下人家》朗讀精講第3課《天窗》朗讀+知識點圖文精講第4課《三月桃花水》朗讀+知識精講
  • 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以下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課本拍照圖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仿照第2小節或第3小節說一說」時,務必讓孩子先把課文的第2小節或第3小節意思理解清楚,否則孩子們很難弄懂題目的具體要求,含糊地完成仿說,達不到這一題訓練的目的。家長在指導孩子時,不要把難度拔得太高。可以直接藉助第2小節的「大樹」、「草地」來拓展。比如:「人們除了在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還會做些什麼呢?」
  • 教師父親整理: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每課生字組詞,含拼音
    教師父親整理: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每課生字組詞,含拼音小學一年級結束了,二年級即將到來,孩子們暑假都會對二年級課本進行一定的預習,這也是老師的暑假作業的要求。那二年級語文的學習,孩子們主要有以下幾個學習內容:1、能正確書寫250個漢字,認識將近500個漢字。2、熟練掌握所學漢字的筆畫和偏旁,初步掌握孩子的間架結構,了解漢字的結構特點。3、學會使用字典。
  • 三年級部編版語文上期末看拼音寫詞語總匯,老師快收藏(重點)
    三年級的語文已經不再像一年級的語文那樣字詞是考察的重點。但是依然會對學生進行看拼音寫詞語的考察。雖然它的比重大大的下降了。但是對字詞的考察依然佔據了8到12分左右。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三年級上冊部編版語文的重要詞語。
  • 六年級語文科下冊第9課《那個星期天》預習案
    學習日期:2020年3月21日學習內容:課本44-47頁《那個星期天》學習連結:六年級語文科下冊課本第二步:關注「i小學」,點擊「課時精講」—「語文下冊」—「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全冊課文精講,選擇第9課,在電子教材上聽讀1遍《那個星期天》,注意聽準難讀的字音。第三步,自己大聲朗讀1遍,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活動二:自主學習,識記生字。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生字筆順動畫演示+組詞+造
    筆畫15畫結構上下造字形聲「黴」字的書法課堂書寫「雨」扁寬蓋下;「每」書寫宜正,第十四筆橫稍長。字歌心慌要警惕足球用腳踢用刀剔骨肉寶貝做賞賜【福利領取: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免費學習】推薦閱讀:1、2020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全冊默寫紙丨可下載列印2、六年級語文上冊《生字注音、
  • 初中語文:7-9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彙總,收藏列印,考試不丟分!
    初中語文:7-9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彙總,收藏列印,考試不丟分!眾所周知,語文學科的知識不同於其他學科,方法性那麼強,學會公式即可套用,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就拿古詩詞來講,作為語文考試的重點考察題目,雖然每次考試都有,但是學生的得分情況並不理想。而且隨著教育的改革,在新版部編教材中新增了大量的古詩詞內容,在以後的考試中,對古詩詞的考察力度會更大,不僅僅是要求同學們背誦並默寫,更重要的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對表現手法的分析與品鑑。所以,每個同學都應該重視古詩詞的學習,並且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去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大青樹下的小學,朗誦、微課與課練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 大青樹下的小學 電子課文第1課 大青樹下的小學 課文朗誦視頻微課: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 大青樹下的小學第1課 大青樹下的小學六、我是小判官。(對的打「√」,錯的打「×」。)1.我知道課文第一段的第一句寫了四個民族的學生一起上學的情景。()2.我知道本文第三自然段寫的是同學們課上認真讀書和課下盡情玩耍的場景。()3.讀完課文我知道這是一所美麗、團結、和睦的學校。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7課《故事二則》知識點+圖文解讀
    課內問題:  《紀昌學射》  1、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發?  答:(1)學習一種技藝,必須依照準則嚴格練習。先練基本功,打好基礎,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踏踏實實,才能盡得其巧。  (2)要刻苦學習,有恆心,有毅力,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表裡的生物》課文筆記知識點複習摸底備考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是《表裡的生物》,這是作家馮至所寫的回憶兒童生活的散文。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5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筆記考點複習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二則《學弈》《兩小兒辯日》課文筆記知識點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北京的春節》自學指導課文內容講解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8單元語文園地大全,老師都常從這齣題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8單元語文園地大全,老師都常從這齣題從2019年秋季開學後,全國各地中小學的語文教材都統一改為了部編版,而在部編版小學語文1-6年級教材中,每一單元之後都有一個語文園地,這個語文園地既是對字詞句基礎知識的鞏固複習
  • 社戲、古詩三首……上海中小學在線首課都是語文,有學過的嗎
    五年級語文下冊封面 本文均為受訪者供圖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小學五年級第一節語文課是《古詩三首》,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五(1)班劉敘廷表示:「這節課我提前做了預習,加上老師專業的講解,很快就掌握了課堂重點知識。」
  • 部編版語文教材實施一年來,其中的利與弊,看家長是怎麼說的
    語文、歷史、道德、法治三門課程的教材,簡稱「統編版」。「部編版」教材不同於人民教育版和北京師範大學版,是教育部統一編發的教輔材料。早在2017年,「部編版」教材就開始實施,並於2019年秋季在全國中小學正式普及。毫無疑問,新教材的修改讓家長們感到茫然和無奈!新教科書有什麼變化?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解析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解析古詩三首一、寒食[唐]韓翃(hóng)1、注釋寒食: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冬至後的第105天,清明節前1——2天,節日期間不能生火做飯。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的節日。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帝御花園裡的柳樹。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五華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第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不同結構詞語的積累,AAB式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6單元習作中;ABB式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中。本題也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第22課《父親、樹林和鳥》第6自然段中的原句、第六單元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自然段中的原句、第一單元第1課《大青樹下的小學》第三段中的原句,以及第八單元第25課《掌聲》。
  • 統編(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習作範文匯總,給孩子收藏!
    統編(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習作範文匯總,給孩子收藏!「三年級語文是道坎,更是分水嶺。」,一般來說,在一、二年級語文學習基礎不紮實、學習不積極、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孩子,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三年級滑坡」現象。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匯總,全面複習,提高成績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成長的快樂」本單元是習作單元,課文只有兩篇,但與其他單元不一樣,安排有兩篇習作例文。從寫作方法來看,這些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意思,選材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的重點也在於交流、明確一篇文章都有其中心思想。
  • 一線語文老師整理:部編版1-6年級下冊知識大全,快幫孩子收藏
    一線語文老師整理:部編版1-6年級下冊知識大全,快幫孩子收藏目前,全國各地的中小學語文教材都是統一的部編版,而在部編版的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詩文的篇幅,尤其是古文,在其它版本的語文教材中,小學階段是不涉及到文言文的,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解析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解析臘八粥 (1)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排比句)提到臘八粥,誰不是嘴裡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2、課後生字臘là(1)偏旁:月(2)結構:左右(3)組詞:臘肉、臘月粥zhōu(1)偏旁:米(2)結構:左中右(3)組詞:米粥、白粥膩nì(1)偏旁:月(2)結構:左右(3)組詞:細膩、油膩
  • 人教PEP版3-6年級英語第1、2單元作業練習題,在家補習孩子功課
    英語學習的起始時間越來越早,很多小學在一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譬如,和孩子英語會話,和孩子一起用英語說單詞,和孩子一起朗讀課文,和孩子一起看英文的經典童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