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美味山珍,卻網傳成致癌物,如今被連根挖,農民:吃一輩子了

2020-12-26 騰訊網

如今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講究健康,尤其是進入中年的80後們,很多都開始了養生。此外,兒時曾經愛吃的野果、野菜等,也迎來了更大的市場,被更多人所關注,不僅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回到農村老家的時候,也會想著應季有哪些美味。

因為野生的植物,是一直以來是人們所認為的天然、綠色、無汙染的,野菜、野果和野生中藥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往往會比被種植的高,而且採摘也頗有樂趣,更是一代人的回憶。不過隨著網絡資訊的發達,很多曾經被廣泛食用的野菜、野果,被認定成致癌物的信息,被更多人所熟知。

南方春季比較有名的野菜——蕨菜,就因為是野生的,而且味道鮮美,每年春季都有很多人去採摘,在其生長過程中還會特別留意,生怕它長成了,卻被捷足先登。我國南方和北方,在氣候冷暖,在環境地形上有著明顯不同,北方多平原,南方山地丘陵居多。但蕨菜卻是為數不多的南北方都有生長的野菜,被食用的歷史悠久,素有「山野菜之王」、「雪果山珍」的美稱,足以證明人們對它的美味山珍的認可。

但在上世紀40年代,有日本科學家發現蕨菜中含有致癌物「原蕨苷」,與敵敵畏等物質歸為一類,引起了很多人重視,並區分出蕨菜各部位的「原蕨苷」含量,其中葉子部位含量最高,根部含量為葉部1/10。雖說是上世紀發現的,但是直到本世紀因網際網路的普及,這一說法才在國內的網絡上廣泛流傳。不少人對蕨菜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有些不敢再吃了,有些則選擇少吃點。

如今還處在冬天,想吃蕨菜是沒這麼早,但卻有人去採挖蕨菜根。將蕨菜根連根挖起,根部洗淨、搗碎、過濾、曬乾,就能製作成蕨根粉了,與地瓜粉的製作方法類似。據說這種製作方法,能保留住蕨菜根的大部分營養,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蕨根祛熱解毒,利尿道,令入睡,補五臟不足。可見蕨菜的各方面價值都不低,除了食用的營養價值,還有不俗的藥用價值,蕨根粉在市場上的賣價也達到了一斤20幾元。

其實近幾年網絡上含有毒性傳言的野菜,不只有蕨菜,像紫背菜(紅鳳菜)也位列其中,兩者都是食用歷史悠久,但未發展成大量種植的蔬菜。人們對它們的固有印象都是綠色、健康的野菜,至今仍有很多對這些蔬菜含毒或致癌的說法,不以為然的,還是想吃的時候吃一些,到了季節就去採摘。很多農民對蕨菜的看法是:吃了一輩子了,都還沒啥事,又不是天天當飯吃,只要適量就行了。

生活中確實該對食材講究一些,畢竟食物中毒是經常發生的,除了辨別食材是否有毒,還需控制食用的量,即使是馬齒莧這樣名氣大的野菜,因為含有草酸,也是不能一次吃太多的。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拿它做「豆腐」是農民的「救命果」,如今少有人知它能吃
    導讀:70後80後常採集的植物野果,可做「涼粉」,吃過的人早已成家立業文:三農小七對於80後,70後來說,生活是艱辛的,有句話說得很好:「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可誰又曾安慰過80後,70後的童年?
  • 以吃竹筍為生,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殊不知營養美味,價格80元一斤
    今天分享的主題:以吃竹筍為生,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殊不知營養美味,價格80元一斤。進入冬季後,大多數植物樹葉凋零,樹枝枯萎,開始進入到冬眠期,能食用的應季蔬菜真不多,但對於農民來說,冬季裡,竹林的土地裡卻發生了悄無聲息的變化,經過半個月的生長,長成了一種美味的食材,冬筍,拿著鋤頭到竹林裡去挖,花點時間還是能挖到不少的。
  • 農村曾用來餵豬的野草,如今成餐桌上的美食,20多元一斤成稀罕貨
    長得像艾草的害草,農民看到就拔掉,殊不知它價值珍貴,還能消炎農村曾用來餵豬的野草,如今成餐桌上的美食,20多元一斤成稀罕貨在廣闊的農村大地,最多的是野生的植物,灌木喬木野草到處都是,在這眾多的野生植物中,像一些大的樹木,人們可以用它來做建材,做家具等,還有一些野草人們常拔回來吃
  • 吃了一輩子的「自榨油」,竟然有致癌物?是真是假?告訴你實情
    當然,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還是喜歡「自榨油」,顧名思義就是自己把材料拿到作坊裡,進行壓榨,例如花生、菜籽、大豆都能壓榨成食用油,但是,近幾年關於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其中自榨油也是如此,甚至其中存在致癌物,這是怎麼回事呢?
  • 又臭又苦,卻因名字而出名,常有農民去山裡挖,如今10元一斤熱銷
    導讀:又臭又苦,卻因名字而出名,常有農民去山裡挖,如今10元一斤熱銷農村是個天然的大寶庫,因為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除了少部分生長在農田邊,對農作物有影響外,大部分或是可以作為野菜來吃,或是可以作為草藥治病
  • 樹葉中含有黃金,曾是農民的發財樹,如今卻成缺德樹,禁止種植
    導讀:樹葉中含有黃金,曾是農民的發財樹,如今卻成缺德樹,禁止種植在農村裡有句老話說的好「要致富先種樹」,之所以要種樹,是因為樹木可以綠化環境,環境變好了之後,不管是發展旅遊業,發展其他的種植業,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樹木本身還可以作為木材使用
  • 曾是窮苦人的救命糧,老一輩農民都吃過,如今卻在國外泛濫成災
    其實很多老一輩的農民對於野茼蒿應該不陌生,因為野茼蒿曾經做過窮苦人的救命糧,很多老一輩的農民都吃過,在民間還被稱作「革命菜」、「安南菜」等。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野茼蒿其實並非我國本土植物,而是一種外來入侵植物。
  • 去年6元一斤搶著挖,如今20一斤,收購商:太貴了,也沒啥肉!
    去年6元一斤搶著挖,如今20一斤,收購商:太貴了,也沒啥肉!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從飲食是表現得更為明顯,以前的人吃飯都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現在的人吃東西都是為了享受。過去的人肯定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以後,人們會因為生活變好了,然後喜歡上吃野菜,現在很多人都願意花大價錢來買一些野菜吃,很多農民隨處可見的野菜,在城裡人眼裡都成了美味。因些有很多農村人都會把野菜挖出來拿到城市裡去賣。
  • 常被誤認成香菜,過去農民割來餵豬,如今出口日本極為暢銷
    導讀:常被誤認成香菜,過去農民割來餵豬,如今出口日本極為暢銷香菜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其味道十分的特別,以至於愛它的人覺得它非常好吃,不愛它的人覺得它渾身散發出來都是臭味。香菜很多人不喜歡,但是在農村野外,卻有一種長得十分像香菜的野菜,以前無人問津,現如今反倒受到人們的喜愛了,它的名字十分奇怪,民間大多數地方都叫它「鴨腳板」,在山裡的林邊溼地、水溝邊以及田邊溼地或溝谷草叢中很常見,尤其是南方的農村地區,更是每年被農民朋友大量採摘,然後拿去賣。
  • 曾是農村一大害草,除之不盡,如今卻成民間美味野菜,味似魚腥草
    當然,這些野生植物雖然可以綠化環境、淨化空氣,但有些卻遭到農民們的討厭,因為它們喜歡生長在農田附近,搶佔農作物的生存空間,給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故而成為了農民們討厭的害草。 其中就有一種叫做「草胡椒」的野草,曾是農村一大害草,除之不盡,讓農民們討厭不已。
  • 「虎嶺山珍」上線了!
    這幾天,盧氏縣雙龍灣鎮東虎嶺村村民莫銳忙地不可開交,惡補電商經營知識、線上搭建店鋪、給土特產品拍照……不到一個月時間,東虎嶺村第一家電商「虎嶺山珍」正式上線運營了。「還好有省人防辦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才讓我這使慣了鋤頭的手敲起了鍵盤、經營起了電商。」
  • 農村這野草,帶臭雞屎味,農民曾用它捆柴,如今成了煲湯好手
    甚至比榴槤更臭的諾麗果,聽說吃一口就會讓人作嘔,卻因為營養價值高,很多人都願意嘗試。而香菜這種很常見的佐餐配菜,卻也很多人覺得受不了,不敢吃。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種野草,它帶有臭雞屎味,以前農民不重視,都用於捆綁柴火,如今卻成了煲湯好手,深受人們喜愛。因為帶有雞屎臭味,這種野草就叫「雞屎藤」,也有人叫它臭藤、卻節等。
  • 農村裡全是刺的植物,稱為「天下第一山珍」,如今城裡18元一斤
    今天我們分享的也是渾身是刺的植物,它在農村被稱為「天下第一山珍」,如今也是上好的美食,在城裡能賣到18元一斤左右的價格,不妨來看看。這種植物的枝幹上全都是堅硬的刺,主要生長在南方,像小編的家鄉就有不少,它的植株尖刺非常的尖銳,經常不小心被刮傷,所以農民們見到它也會繞道走。
  • 農村有一味山珍,形狀像雞爪,叫棗又叫梨,是什麼?看完懂了
    相信大家對農民有特別的感情吧。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村子周圍的山珍野味,小魚小蝦都是了如指掌的,到了什麼季節,有什麼可以去採收,野果、野味,這樣的生活十分豐富而美好。而對於沒有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也是對農村生活充滿好奇,好奇農村的原始驚奇,好奇農村的千奇百怪。
  • 除了殼沒啥肉,去年卻賣20元1斤,今年跌到3元,農民:懶得挖
    現在更多的人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貪圖口舌之欲,他們寧願花高價錢也要買野菜來吃。 如今北方地區已經是白雪皚皚了,可是南方也才剛入冬不久,這個時候可吃的野菜還有不少,比如薺菜、土大黃。前幾天筆者就看到有人在馬路邊上挖土大黃,他們說可以用來燙火鍋吃,這倒是讓我很驚訝,原來土大黃也能吃。
  • 5年前,撿到140斤「太歲」而暴富的遼寧農民,如今生活過得怎麼樣
    《山海經》和《本草綱目》中,也將它列為菌類生物,稱它為「聚肉」「肉芝」,還說它是古時候帝王將相的美味佳餚。大家是否記得2000年前,那個想長生不老都快想瘋的秦始皇,他讓天下方士苦尋的長生不老藥便是「肉芝」太歲。由於太歲行蹤沒有固定的場所,來無影去無蹤,秦始皇窮其一生都沒有找到,最後也沒有逃過生老病死的輪迴。然而,民間傳聞「太歲」不是一般的凡物。
  • 10味植物山珍,大山裡的「人間美味」!營養價值超肉類30倍
    秋天的大山色彩斑斕、層林盡染有摘不完的鮮甜果子有挖不完的美味山貨植物「山珍」蘊含著巨大的能量甚至,超越肉類10倍被人們譽為「蔬食之冠」今天蔬美美給大家帶來十種「山珍」猴頭菇、羊肚菌、竹蓀、板慄、銀杏果Hericium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因外形酷似猴頭得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被稱為「素中葷」,是鮮美無比的山珍。猴頭菇所含脂肪、磷、維生素B等,居各類食用菌首位。常常食用,能健脾養胃、安神、抗腫瘤。Morchella羊肚菌,在美國被稱為「陸地魚」,被歐美等發達國家作為高級補品。其香味獨特、食效顯著,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胺基酸和有機鍺。
  • 遇水能飛速生長,最快一天長0.3米,老了就不能吃,煮水能解酒
    最近在農村討論最多的話題應該是近期的國內疫情發展情況,特別是河北地區的情況很多人都表示不樂觀,甚至都為當地的農民安全表示擔心。 之前農村還很火爆的挖冬筍,如今因話題轉變,也少有人再提及,只有一些為了賺取生活補貼的人此時還沒能閒下來,依舊每天起早貪黑進山挖冬筍,然後拿到集市上置換一些金錢。
  • 不饞外面山珍海味,自家餐桌的山珍更美味,這道羊肚菌雞湯,鮮!
    很多時候,我們用山珍海味來形容食物的珍貴和美味,甚至感到此物只因天上有的錯覺,其實山珍海味還是很接地氣的,就拿山珍中的菌類來說,猴頭菇、羊肚菌、銀耳這類的山珍,早已是我們普通人餐桌上的常客了。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被稱為「菌中之王」的羊肚菌,最貴的山珍之一,如何呈現在我們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
  • 它是農村一大「惡樹」,過去農民見到就砍掉,如今成高產作物
    導讀:它是農村一大「惡樹」,過去農民見到就砍掉,如今成高產作物農村有句俗話說得好「想致富先種樹」, 而一提起種樹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件有益無害多多益善的事,但是在農村裡,卻有一種樹讓農民討厭不已,不僅不願意種它,甚至見到它就想砍掉,這種樹就是「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