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農民有特別的感情吧。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村子周圍的山珍野味,小魚小蝦都是了如指掌的,到了什麼季節,有什麼可以去採收,野果、野味,這樣的生活十分豐富而美好。而對於沒有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也是對農村生活充滿好奇,好奇農村的原始驚奇,好奇農村的千奇百怪。
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我們當地特有的一種野果山珍,那是我們孩童時代抹不去的記憶,在記憶深處如今還蠢蠢欲動,但是想付出行動去採收有點難了,有很多條件不容許,就是現在的小孩子們都不去野外找這些山珍野果了。
我今天要說的這種山珍野果叫金鉤子,學名叫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種野果長得可以用「骨骼精奇」,是野果界,不是整個水果界的造型最為別致的。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金鉤子不吃果實,果實其實是不能食,食之無味,還澀嘴,而熱門吃的是果柄,就是支撐果實長起來蒂部部分,這部分的形狀七彎八拐的,呈現不規則形狀,每個形狀不一樣,這就是金鉤子的驚奇之處,於是農民用「雞爪」來形容,叫雞爪子,也因為這種雞爪子吃起來與農村的另外一種野果——棠梨,與棠梨的味道一樣,所以把雞爪子叫「雞爪梨」,以區分棠梨。
不過,雞爪梨還有一種叫法叫拐棗。拐就是七拐八拐的意思,說的就是雞爪梨的骨骼精奇的外形,而叫棗,與吃起來與酸棗味差不多,所以有的人就叫拐棗,但不管怎麼樣,這也是山珍野果子的神秘之處,各有各的叫法,這也是野果子沒有推廣種子名字沒有統一的緣故吧,罷了,不糾結名字了。
我們地區長江中遊,屬於鄂東南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高溫多餘,陽光充足,而雞爪梨,或者叫金鉤子就是喜歡這樣的多陽光,多雨水的氣候,現在山上的雞爪梨正是茂盛生長的時候,現在已經開始結小果子了,但是生長期很長,野果子沒有經過改良,生長期比較長,還需要充足的陽光轉化能量。
我們小時候深秋冬季的時候,最喜歡周末了,那個時候只能燒柴火,而到了秋冬季,山上的枯樹枝就是我們去撿的寶貝,每個周末,我們小夥伴們結伴去山上撿大枯樹枝,拉回家燒火做飯,然而,在秋冬季的時候,山上的雞爪梨可以吃了,我們叫它雞爪樹的葉子都掉了,但是樹枝上掛滿了雞爪梨,我們小夥伴,怕樹的爬樹,拉低矮樹枝的拉樹枝,大家一起協作,歡聲笑語間,為的就是吃上甘甜的雞爪梨。成熟的雞爪梨呈棕褐色,與棠梨一個顏色,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大口吃進去金鉤子,然後咀嚼吸汁,然後把粗碎末吐出來。
但是告訴大家,這東西一次可不能吃多,畢竟有點酸澀,吃多了拉不出S哦。
我們當地農民還會採收一些雞爪梨,然後清洗曬乾,用來泡酒喝,白酒都是農村釀造的高度白酒,曬乾後的雞爪梨泡酒喝,可以減輕農民幹活的酸疼,農民還說可以祛風S。
雞爪梨,金鉤子,你擁有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