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味山珍,形狀像雞爪,叫棗又叫梨,是什麼?看完懂了

2020-12-23 365說三農

相信大家對農民有特別的感情吧。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村子周圍的山珍野味,小魚小蝦都是了如指掌的,到了什麼季節,有什麼可以去採收,野果、野味,這樣的生活十分豐富而美好。而對於沒有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也是對農村生活充滿好奇,好奇農村的原始驚奇,好奇農村的千奇百怪。

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我們當地特有的一種野果山珍,那是我們孩童時代抹不去的記憶,在記憶深處如今還蠢蠢欲動,但是想付出行動去採收有點難了,有很多條件不容許,就是現在的小孩子們都不去野外找這些山珍野果了。

我今天要說的這種山珍野果叫金鉤子,學名叫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種野果長得可以用「骨骼精奇」,是野果界,不是整個水果界的造型最為別致的。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金鉤子不吃果實,果實其實是不能食,食之無味,還澀嘴,而熱門吃的是果柄,就是支撐果實長起來蒂部部分,這部分的形狀七彎八拐的,呈現不規則形狀,每個形狀不一樣,這就是金鉤子的驚奇之處,於是農民用「雞爪」來形容,叫雞爪子,也因為這種雞爪子吃起來與農村的另外一種野果——棠梨,與棠梨的味道一樣,所以把雞爪子叫「雞爪梨」,以區分棠梨。

不過,雞爪梨還有一種叫法叫拐棗。拐就是七拐八拐的意思,說的就是雞爪梨的骨骼精奇的外形,而叫棗,與吃起來與酸棗味差不多,所以有的人就叫拐棗,但不管怎麼樣,這也是山珍野果子的神秘之處,各有各的叫法,這也是野果子沒有推廣種子名字沒有統一的緣故吧,罷了,不糾結名字了。

我們地區長江中遊,屬於鄂東南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高溫多餘,陽光充足,而雞爪梨,或者叫金鉤子就是喜歡這樣的多陽光,多雨水的氣候,現在山上的雞爪梨正是茂盛生長的時候,現在已經開始結小果子了,但是生長期很長,野果子沒有經過改良,生長期比較長,還需要充足的陽光轉化能量。

我們小時候深秋冬季的時候,最喜歡周末了,那個時候只能燒柴火,而到了秋冬季,山上的枯樹枝就是我們去撿的寶貝,每個周末,我們小夥伴們結伴去山上撿大枯樹枝,拉回家燒火做飯,然而,在秋冬季的時候,山上的雞爪梨可以吃了,我們叫它雞爪樹的葉子都掉了,但是樹枝上掛滿了雞爪梨,我們小夥伴,怕樹的爬樹,拉低矮樹枝的拉樹枝,大家一起協作,歡聲笑語間,為的就是吃上甘甜的雞爪梨。成熟的雞爪梨呈棕褐色,與棠梨一個顏色,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大口吃進去金鉤子,然後咀嚼吸汁,然後把粗碎末吐出來。

但是告訴大家,這東西一次可不能吃多,畢竟有點酸澀,吃多了拉不出S哦。

我們當地農民還會採收一些雞爪梨,然後清洗曬乾,用來泡酒喝,白酒都是農村釀造的高度白酒,曬乾後的雞爪梨泡酒喝,可以減輕農民幹活的酸疼,農民還說可以祛風S。

雞爪梨,金鉤子,你擁有過嗎?

相關焦點

  • 農村的一種「梨」,外形醜陋似「雞爪」,卻是農村娃搶著吃的水果
    大家都知道農村到處長滿了奇形怪狀的植物,很多人看了不僅不認識甚至還感到有點害怕,但是經驗豐富的農民卻能知道這種植物的價值與用途,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農村植物其實背後隱藏的「價值」會令我們意想不到,比如癩蛤蟆草、蒲公英葉子等。今天小編就要來為大家介紹這麼一種植物,它是農村的一種「梨」,外形醜陋似雞爪,卻是農村娃搶著吃的「水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這種像雞爪的野果,很多人看不上,沒想到卻隱藏著無限價值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都知道,農村有一種野果,形態像雞爪一樣,很多人都看不上它,沒想到卻隱藏著無限價值。這種野果是長在高大的喬木上,一般高10-25米,它的果實看起來像雞爪一樣,看起來不像是能吃的。實際上,不僅熟透的果實能吃,這種樹全身都是寶。
  • 農村有種棗叫葫蘆棗,它的樣子很「另類」,長出來就是葫蘆樣!
    農村有種棗叫葫蘆棗,它的樣子很「另類」,長出來就是葫蘆樣!秋天來了,又到了吃棗的季節,前幾天去街上,居然看到有人在賣一種我小時候經常吃的棗,葫蘆棗,而距離上一次吃這種棗,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真的有十幾年都沒有見過這種棗了!
  • 冬季,遇到這果別手軟,營養很高,好多人叫不出名,滿滿童年回憶
    這是一種長相有些奇怪的野果,小時候超級喜歡吃,有的人是爬上樹去摘來吃,像悅悅這種爬不上樹的人就只能是在地上撿著吃,有特別多的人愛吃但卻叫不出它的名字。這種野果可以說得上是滿滿都是童年的回憶,我們叫它雞爪梨,別名:拐棗,萬壽果、萬子梨、俅江枳椇、雞爪連、金鉤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客家話叫桔杻,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但看到實物之後,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呀,原來是它呀,小時候吃得可多了。您那裡叫什麼名字呢,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分享。
  • 農村這種野果長相怪異,俗稱「雞爪子」,曾是兒時零食,價值很高
    今天我們就長話短說,大家在農村都見過很多的野果吧,基本都是秀色可餐,可有一種野果卻長相怪異,甚至可以用歪瓜裂棗來比喻這種野果,怎麼形容呢?筆者實在是不能看出像什麼,但在我們農村很多老人都叫它「雞爪子」,可能這種野果長得就像雞爪子吧,說了大半天那麼這種野果是什麼呢?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一二。
  • 農村漂亮的自建房能叫別墅嗎?其實叫什麼無所謂,它有唯一性!
    因為一旦你說可以叫別墅,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只是外表模仿了一下而已,憑什麼叫別墅?假如你說不叫別墅,也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城市這樣的房子叫別墅,農村就不能叫了?這不是歧視農村人嗎?所以,黑嫂才說這個問題有意思。那麼,這樣的漂亮自建房,可不可以叫別墅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一起來看水果傳9——叫棗卻不是棗?長在樹根上的榴槤?
    這種叫棗卻不是棗的果子也是我很熟悉的一種野果了。江西南酸棗糕曾經是我非常喜歡吃的零食。成熟的南酸棗的果實,撕開果皮後是一種黏黏的果肉,和種子以及果皮都很不好分開。這個南酸棗更好玩的還是它的種子,每顆種子上都有5個「眼睛」,大家叫五眼果,象徵五福臨門,會用這個種子穿成手串祈求好運。03 龜榴槤節目組可能真的是特別鍾愛榴槤。從第一季兩次講到榴槤,在這裡又介紹了榴槤。但是這個短片的榴槤是真的很特別:龜榴槤,低調的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
  • 此「山螞蚱」並不是昆蟲,而是一種叫「山珍菜」的野菜,味道真香
    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吃法和食材,特別是有一道菜,雖然我不是修行者,但是「山螞蚱」這道菜,聽名字我真的下不了嘴啊。首先聲明,我並非素食主義者,相反,我比較喜歡吃肉肉,豬肉,牛肉,羊肉,都喜歡。但當朋友說是給我弄「山螞蚱」吃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的行動也是拒絕的。「不必客氣,我對野生動物沒有興趣,昆蟲就更不感興趣了!」
  • 「軟棗」不是棗,它叫君遷子
    一天,偶然間遠遠看見人家院裡有棵樹。落光葉子的樹上一個個的小黑點,猜想那是不是「軟棗」?軟棗,家鄉的人是這麼稱呼它的。它明明不是棗,不知為何得了一個「棗」字。搜尋到軟棗的中文名字叫君遷子,別名軟棗、牛奶棗、野柿子、丁香棗等。感覺還是君遷子這名字好聽,很文藝很內涵。不知哪一位文人雅士,賜予小小的果兒一個如此講究的名字。好聽歸好聽,但還是感覺叫它軟棗親切。軟棗是柿科落葉喬木,樹幹可以長得很高。它的枝葉和柿子樹的枝葉很像,彼此就像堂兄弟。軟棗不大卻是一包的種子,用來育苗十分合適,民間常常用軟棗樹苗來嫁接柿子樹,一般情況下成活率都特別高。
  • 每日風物:福建牛奶棗,一口下去,能同時吃出蘋果、梨和棗的味道
    最近有一款網紅零食「牛奶棗」火了,白色的乳制粉末裹著大棗,棗心裡還藏著一顆杏仁,一時間紅遍網絡。不過,你可知道還有一種「牛奶棗」,來自福建漳州,長在樹上,新鮮青翠,長著一副青蘋果的樣貌,吃起來細嫩化渣,像梨像棗也像蘋果,這一時節正是它上市的時候,也是吃它的好時候,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青棗」,這似乎更符合它的氣質,水分充足,味感清甜,讓人同樣愛不釋口。甜甜的迷你版青蘋果?乍一看,可能還以為這是一顆「拇指蘋果」,完全就是迷你版的青蘋果。
  •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俗話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這句話說到了農村的棗子,梨子還有柿子,這三種時令水果在農村種植非常普遍。這三種水果適應性強,南北方,東西部都能夠種植,農村裡最不缺的水果就是棗子、梨子和柿子,所以這三種水果的價格一般不會很高因為農村裡到處是這三種水果。
  • 在農村,農民叫它「土大黃」,根能入藥,葉子還能洗頭,很有價值
    導讀:在農村,農民叫它「土大黃」或「羊蹄草」,根能入藥,葉子還能洗頭,很有價值,你知道嗎?如今的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了,大家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靠土地或採藥材賺錢補貼家用,更多的農村人把目光轉移到了打工經商上,而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也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閒暇的時間越來越多,沒事做的時候也會相約幾個村民進山去挖一些野菜回家補身子。
  • 北方1種野果,叫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沒人吃,掛樹上變黑後10元1斤
    導讀:北方1種野果,叫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沒人吃,掛樹上變黑後10元1斤 棗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水果,以前新鮮的棗子只有在秋季才能吃到,而如今因為種植技術更先進了,再加上棗子的品種更多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棗子了。不過,要說到最好吃的棗子,還是應季的新鮮大棗才最甜。
  • 農村這種叫黑天天的果子,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看完漲知識了
    農村這種叫黑天天的果子,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看完漲知識了不知道家住在農村的小夥伴們是不是經常在自家的房子後面看到一種植物,它有果子,果子的顏色還是黑色的。遠遠看去,你還以為是茄子,走進之後,才知道是一種黑色的小圓果。
  • 像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沒人吃,爛了10元一斤
    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有一種野果,它像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時候沒人吃,爛了就值錢了。現在市面上更是賣到了10元一斤的高價,它就是野生黑棗。黑棗不同於燻黑的棗,燻黑的棗是紅棗經過特殊加工製成的,顏色烏黑,有「烏棗」之稱。雖然這種黑棗也具有豐富的營養,但仍屬於紅棗類,並不是傳統的黑棗。
  • 老樹上掛滿「雞爪果」,如今賣10元一斤成稀罕物,泡酒專治風溼
    在農村生活,人們吃水果基本是不花錢的,一方面是果農有種植,另一方面是野果也長得不少,一年四季都長有不同的野果,像蛇泡、樹莓、八月瓜、構樹果等等,種類多到數不清,而且也吃不完。對於農村娃來說,就經常摘野果來解饞了,酸甜可口多滋味,味道真不比水果差。
  • 地瓜,我叫你一聲苕,你敢應嗎?
    無論在飲食,文化,習俗等多方面都有差異,一樣的物品,全國各地的叫法也完全不一樣。很多時候,一樣東西會有不同的名字,這是它們的「別稱」,而當同一種食物在各地區叫法不同時,就總會讓外地人產生迷惑,本地人卻把這種稱呼作為特色文化的體現。01一個江蘇人在火鍋店說要一份百葉,請問他是要什麼?
  • 鄉下有一種水果「拐棗」,飲酒者常吃,千杯不倒大量酒
    在南方的農村地區,你總能看到這種沙拐棗!他生長在樹上,一般在秋天成熟,因為他看起來像雞爪,農村人也叫他「雞腳爪」,「雞橘子」,「雞爪梨」,實際上,他的學名是三葉橙,他是一種特別甜的水果,味道很甜,鼻子有點悶。他有一個特殊的功能:清醒。
  • 小時候常見又叫不上名的植物 現在終於知道叫什麼了!
    很多生長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路邊河岸會長著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但99%的人們都叫不出它們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來漲漲那些花草的知識。
  •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農村這種草叫「雞爪參」,兒時當零食,卻不知其珍貴程度
    農村有很多植物都非常珍貴,但是在以前我們都不知道,就當做普通的植物對待了,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有一點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