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珍珠圓子,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魚米之鄉,雖然也有人說它是徽菜,更有人說它是川菜,但在我的印象裡,就認定它是湖北菜。因為當年連男友都不是的老公第一次正式請我吃飯,就是在北京一家湖北菜館,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珍珠圓子,驚嘆於這肉丸子裹上一身銀裝,竟然會變得如此溫柔雅致起來,從此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去了湖北幾次,發現那裡的蒸菜還真是豐富,特別是過年過節或各種宴席,蒸菜都是作為筵席中的大菜上席的,難怪江漢平原有「不上格子(指蒸籠格)不清客」的習俗。珍珠圓子象徵著美滿團圓,通常也是宴席常見的一道菜,多以小籠上席,小巧而精製,造型非常漂亮。
做珍珠圓子,最好用肥瘦三七開的肉做餡兒,太瘦不夠滑潤,太肥口感油膩。圓子蒸熟之後,口感軟糯適中,滋味鮮美可口,外層包裹的糯米粒粒豎起,晶瑩潔白、油亮發光,真如顆顆珠圓玉潤的珍珠一樣招人喜歡。再加一碗清鮮暖胃湯,濃濃的家滋味,就這樣吃出來…
【珍珠圓子】
材料:
主料:肥瘦相間的豬肉200g。
配料:姜1小塊、生粉少許。
調料:鹽適量、雞精少許。
做法:
1. 糯米洗淨,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時;
2. 豬肉與姜一起剁成肉餡;
3. 加入適量鹽和少許生粉;
4. 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少許雞精;
5. 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至上勁兒,醃製半小時;
6. 泡好的糯米撈出,充分瀝乾水分;
7. 醃好的肉餡捏成肉圓,放入糯米中滾動,使圓子外層均勻沾滿一層糯米;
8. 做好的圓子放入蒸籠,開水上鍋,大火蒸15分鐘左右即可。
心得分享:
1. 糯米沒有味道,鹽可以適當多加一些,但最好不要用醬油,否則容易使圓子變色,影響美觀;
2. 拌餡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並且攪拌至呈現黏性狀態(即上勁兒),這樣肉圓口感更勁道;
3. 開水上鍋,可以避免蒸製蒸過久,這樣肉圓的肉質更嫩;
4. 還可以根據個人喜歡加入馬蹄、蝦肉等,增添風味。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