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空氣如期而至,氣溫越來越低,愛好美食的你是不是也急需一份全國的火鍋地圖來續命?話不多說,今天一起去吃遍各地火鍋。
火鍋是我國獨創的美食之一,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那時多以陶罐為鍋。到宋代時,火鍋的吃法在民間變得很常見。火鍋發展至今,每個地方也形成了自己的火鍋風格,從鍋底、涮菜等都大有不同。
說到火鍋,不得不提麻辣鮮香的川渝火鍋。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有所不同,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湯底,四川火鍋用菜籽油,湯底口味更豐富,而重慶火鍋製作時用的是牛油,更追求重麻重辣。如果你不能吃辣但對川渝火鍋仍心存期待,微辣也許是它能給你的最後溫柔。
吃完重口味的火鍋,我們來點養生鍋暖暖胃。對於廣東人來說,「打邊爐」是他們心中的白月光。湯底是由雞、豬骨、海鮮熬煮的高湯,有些還會加入中藥材,喝一碗不但驅寒而且有滋補養生的功效。
如果去到雲南,一定要嘗嘗雲南菌子火鍋。雲南地形地貌複雜,多樣的土壤種類創造了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聰明的雲南人就把這些珍寶利用到極致,一鍋菌子煮開後味道很是鮮甜。
對熟悉「牛」的潮汕人來說,潮汕火鍋以牛為主。潮汕的牛肉火鍋,牛肉都是現宰現賣,把「鮮」字發揮到極致。而且潮汕美食講究「大味至淡」,湯底用牛骨清湯和白蘿蔔,更利於嘗出牛肉鮮嫩的本味。
相比於會吃牛肉的潮汕人,北京人更會吃羊肉。老北京火鍋講究炭火銅鍋,「銅鍋一盞、清水一碗、姜蔥兩三」是他們涮羊肉的口訣,白菜、粉絲、凍豆腐也是老北京涮羊肉的經典搭配。
嘗過了麻辣、清鮮的火鍋,喜歡吃酸的小夥伴可不能錯過貴州的酸湯火鍋,湯底一般由米湯自然發酵而來,同時酸湯魚、酸湯牛肉都是酸湯火鍋的特色,酸酸的口感越吃越開胃。
對酸有研究的東北人也有自己的火鍋配方——東北酸菜白肉火鍋,上好的骨頭湯做鍋底,把酸白菜切成絲放進鍋裡煮,八成熟的白肉切成薄片下鍋涮著吃,肥而不膩,恰到好處。
你最喜歡吃哪種火鍋?天氣這麼冷,不如今天就約著三五好友去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