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制內美術圈之怪像—全國美術展覽近二十年之觀感

2020-12-13 角落的閃光

作者:半道紅

大概九九年我第一次觀看全國美術展覽,那是第九屆全國美展,油畫展區是在上海,當時我還是學生,學的是油畫專業,作為年輕晚輩,五年一次的全國大展,面對那麼多繪畫界老師,前輩,優秀的畫家的有的用時甚至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嘔心瀝血的大作,視覺上是震撼的,特別是對有的纖毫畢現的寫實作品記憶深刻。

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

2014年整整十五年過去了,五年一次的美術盛會第十二屆美術展覽來臨,油畫展區在杭州,剛好我在杭州,再次去觀看了整個展覽,我到現在還記得在整體看了一遍後,居然沒有一件留下特別印象的作品,我在展覽廳的某個角落沮喪而敗興。2019年第十三屆美術展覽就再也打不起興趣去現場看了。說實在的,全國美術展覽油畫二十年基本沒有看到什麼變化,我指的是主流思想觀念,獲得大獎的依然是「」照相式」的寫實人物大型畫像,展覽主要題材寫實的農民工,「狼牙山五壯士式英雄主義」,躺在沙發上優雅的女人,印象派夾雜著俄羅斯式的水粉般風景。

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金獎作品

在世界美術史上被稱之於「現實主義寫實畫派」開始於將近兩百年前的法國庫爾貝時代,這是西方繪畫首次從傳統的畫「歷史」的「理想」的轉向「現實」的,現代的,是把傳統中「畫未曾看到過的世界」的歷史畫,轉變為「畫下親眼看到的世界」,這在當時無疑是進步的,必竟歐洲王公貴族「溫文爾雅」式油畫藝術幾個世紀了,庫爾貝這種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如實描繪下來的態度,後來由印象派繼承並開枝散葉,也直接被我國早期留學法國的「中國學院式素描之父」徐悲鴻先生回國創建中央美術學院後推崇為學院派主流教學思想,這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建國之初,在照相機不甚普遍的新中國,這種教學還是情有可原,也有一定實際意義「至少創作了文革時代那麼多宣傳畫」。也因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前中國實際上應該是農業為主大力發展工業的時代,普遍思想還停留在農耕時代,但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信息社會,攝影,影視,視頻,讀圖,視頻互動年代,本應該走在最前衛的「藝術家」們,代表傳播先進思想的美術館的牆上,躺著的所謂的創新藝術形象依然是農耕時代為流傳後世的肖像式畫像。

第十二屆金獎作品

有些舔屁股「美術評論家」還每辦一屆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的展覽還一個圈子自嗨式說又有了多大進步,其狀可恨又可憐。

第十一屆金獎

二十年啊,二十年滄海都能變桑田,沙漠都能崛起一座城市。中國這二十年在很多地方,比如經濟,科技,軍事,真的是飛速發展,很多領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再看看「代表」全國美術最高展覽的「美展」,二十年象銅鑄一樣凝固在哪裡,就像中國美術展覽的評委一樣,有的一生畫了幾幅代表作然後做評委幾十年,真可謂「鐵打的評委,流水的畫家」哦。一個評委或者一個油畫系主任可以做幾十年?這肯定是非常有中國特色的。也可能就是哪少數幾個做了幾十年的評委他們的藉助權威把美術展覽辦成了他們自己的水準,落後世界幾十年的藝術觀強姦了美術展覽二十年!

十三屆美術展覽獲獎作品

中國美術圈目前依然是「師徒式關係」,這個在美術家協會,美術學院,畫院是具有鮮明特色,師徒不一定真有什麼師生關係,更象是大哥與和小弟的關係,是典型的農耕文化下的「血緣式」關係,這種關係是極度排他性的,在全國展覽需要推薦才能參加展覽的制度上,地方評委「大哥」豈有不推薦自己的「小弟」之理?這樣形成了作品的近親繁殖,新鮮血液被排斥在外。一代不如一代。

而最可怕的是這個現象還在延續,甚至變本加利,中國式美術評委正在以幾何翻倍產生徒子徒孫,這些徒子徒孫現在集體成長在中國美術院校,畫院,美術家協會的重要崗位上,這些人年輕的時候還算有點才華和上進心,一旦有點名頭,就像他的老師一樣想辦法進入體制弄個一官半職,或者多年媳婦熬成婆當上評委之類,從此吃老本,荒廢主業,並以荒廢了落後思想壓制那些有先進思想和才華的後起之秀,體制式美術圈就這樣在惡性循環下自欺其人被觀眾拋棄 ,被時代摔下幾條街。

相關焦點

  • 「百年開渠——劉開渠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展亮相中國美院美術館
    杭州網訊 在劉開渠116周年誕辰之際,為紀念他從藝100周年,紀念他對中國美術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6月12日上午,「百年開渠——劉開渠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展在中國美院美術館亮相。此次展覽將展出劉開渠最具代表性的近50件雕塑原作和相關珍貴歷史文獻。
  • 蘇州美術畫賽會百年,回望走進公共空間的中國美術
    1919年,蘇州美術畫賽會誕生。這項持續33年、舉辦25屆的展覽,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美術作品展,奠中國現代美術展覽之基,使藝術品由精英文化圈走向大眾,推動了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的建立和中國第一座美術館的創建。2020年元旦起,蘇州美術館推出「回望江南——蘇州美術畫賽會100周年特展」,結合作品與文獻,呈現中國早期美術展覽的歷程。
  • 【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六】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
    2015年以來,中國美術館十分注重對中國雕塑史做系統的學術梳理,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策劃近現代雕塑家的展覽、收藏、捐贈,並使流落海外的20世紀重要雕塑家熊秉明、滑田友、嚴德暉的78件作品回歸祖國、捐贈國家。館藏36件熊秉明的雕塑均為捐贈作品,由楊振寧、翁帆夫婦2016年捐贈的3件與由熊秉明夫人陸丙安2019年捐贈的33件構成。
  • 追記中國現代美術考古之父王子云
    子云百年 風範永存——追記中國現代美術考古之父王子云中國新聞雜誌/趙汗青 天下時報網/劉欣華「西安暖風花幾樹,花邊飲酒今何處?」在安徽蕭縣愛心志願者聯合會孫海船會長、孫宏亮副會長的陪同下,2019年7月,我們一行四人前住西安,去尋找中國新美術運動先驅、現代美術考古第一人王子云先生的人生旅痕。
  • 中國美術最高獎總評委——於名川
    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創辦了《中國藝術》等雜誌,對學術界影響深遠,作為專家被邀請參與了《中國美術全集》的編纂工作,被譽為中國美術發展的推動者。攀藝術高峰,博眾家之長1958年於名川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期間為他上課的老師有王式廓、董希文、李可染、李苦禪、黃胄。
  • 2019重慶文體年終盤點②|拿下中國美術最高獎,承辦全國美展,平均...
    12月20日北京,《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頒獎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來自重慶的藝術家收穫了1金2銅的好成績;兩天後的重慶,5個不同的展覽在川美美術館、市文聯美術館等場館幾乎同時開展……這就好像是2019年重慶美術的一個縮影——重慶的藝術家獲得了中國美術的國家級最高獎,重慶的觀眾們在家門口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精彩展覽。
  • 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第八屆收藏作品亮相宜興
    宜興市美術館館長杜雪之主持本次展覽開幕,這是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該館首個舉行開幕式的展覽。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第八屆收藏作品展宜興巡展開幕現場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致辭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代表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進行了精彩的致辭。
  • 第二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回顧 專家予厚望
    該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中國美術家協會青少年美術展覽與推廣中心、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少兒美育文化發展專項基金、中央美術學院少兒美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時代美術館、北京華熙美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美育時代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承辦。自2020年6月啟動作品徵集工作,收集有效作品近13萬件。
  • 「第二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現面向全國範圍內少年兒童公開徵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賈佳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將於2020年9月在北京舉辦。本次展覽以「幸福的家」為主題,現面向全國範圍內的少兒美術愛好者和藝術教育機構公開徵集作品,截稿時間為7月31日。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美術作品展覽徵稿啟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示體育事業發展成果,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繁榮體育美術創作,促進體育文化事業發展,本屆博覽會將以「健康中國 體育力量」為主題,在體育文化展區舉辦體育美術作品展覽,現面向社會廣泛徵集作品。
  •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中國著名畫家畫重慶美術作品展在武隆...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中國著名畫家畫重慶美術作品展在武隆仙女山開展  胡振民張鳴出席  本報訊 (見習記者 何春陽)9月23日,「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中國著名畫家畫重慶美術作品展在武隆仙女山博象美術館舉行開展儀式,中宣部原副部長
  • 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之...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不久前閉幕的兩會更是傳遞了中國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決心,這再次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視覺傳達學院(之二)
    >北京2008年奧申委官方宣傳海報廣州亞運會官方制服最佳設計獎中國北方十省市書籍設計一等獎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2019韓國國際設計家邀請展」特等獎「中韓交流25年——現代設計精品招待展>「2005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標誌類最佳設計獎(一等獎)「2008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 視覺識別系統類銅獎入選「慶祝《裝飾》創刊60周年海報邀請展」「第七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優秀論文獎「第一屆深港澳臺博士生南山學術論壇
  • 中國美術館線上展覽禮讚勞動者,117件作品跨越90載
    齊白石筆下提著旱菸袋的老農,力群版畫中充滿力量的陝北壯漢,方增先中國畫中珍惜糧食的車把式,李斛中國畫中手扶自行車的女民警……在20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展覽在線上展出,謳歌「大美勞動者」。
  • 於名川——中國美術最高獎總評委 - 教育 - 大眾新聞網—大眾生活...
    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創辦了《中國藝術》等雜誌,對學術界影響深遠,作為專家被邀請參與了《中國美術全集》的編纂工作,被譽為中國美術發展的推動者。攀藝術高峰,博眾家之長1958年於名川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期間為他上課的老師有王式廓、董希文、李可染、李苦禪、黃胄。
  •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年末三大重磅展覽齊發
    無問西東展覽,通過對國際藝術院校師生作品的展示,來研討當下藝術教育的國際合作與發展。2020「上海設計10×10」全球大獎展,意在搭建全球設計交流平臺,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提升上海設計之都「上海設計」的全球影響力。一、有溫度的設計2020這一極不尋常的年度即將過去,註定在人類歷史與我們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今天讓我們共同用「」有溫度的設計」來回望過去,面對未來。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畫方向
    2017年作品《鄒華像》入選《美在生活--全國寫生藝術展》(中國美術館主辦)2018年作品《暖陽》入選「大潮起珠江——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
  • 大匠之作—田世信藝術展中央美術學院盛大開幕
    」大匠之作「-田世信藝術展現場  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館鼎力支持,年度雕塑大賞「大匠之作—田世信藝術展」已於2017年10月13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盛大開幕,位於央美美術館3層的展覽現場氣氛熱烈,中國雕塑領域翹楚雲集
  • 展覽| 鹽田千春:靈魂的顫慄 & 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
    《中國美術報》第159期 域外美術 鹽田千春:靈魂的顫慄 她居於德國柏林,並曾經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舉辦過個人展覽。鹽田千春還是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代表藝術家。 鹽田千春的作品常常以個人的經驗或情感出發,但卻通過自我拷問來追尋意識、邊界和存在等普遍性的概念。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用黑色或紅色布滿整個展覽空間的大型裝置,成為當代藝術中一個獨特的符號。
  • 莫奈展覽印象觀感---光影的神秘花園
    作為曾經是藝術學子的筆者也有著對這位美歷史上最出色的印象派畫家的崇拜之情。位於淮海中路的上海k11商業中心是一座綜觀商場,設計非常時尚富於現代藝術氣息,各種時尚餐飲、娛樂、服裝應有盡有。莫奈的展覽位於地下2層,展覽為了不過於擁擠採取了限制人數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