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名川,1940年生於山東省煙臺市。
自幼習畫,十四歲即參加煙臺市美術研究會,十六歲開始在報刊上發表美術作品。先後在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藝術門類設計廣泛,有著深厚的中國畫和水彩畫基礎,藝術思想理論獨樹一幟。在書法篆刻方面也有所成就,在郵品設計、展覽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等美術設計領域頗有造詣。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文化委員會工作期間曾受國家委派到前蘇聯、日本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十幾個國家進行美術工作及文化藝術交流。
在郵電部郵票發行局擔任宣展處負責人,策劃多場活動及文化展覽宣傳活動,推動了中國郵票收藏事業的發展。
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創辦了《中國藝術》等雜誌,對學術界影響深遠,作為專家被邀請參與了《中國美術全集》的編纂工作,被譽為中國美術發展的推動者。
攀藝術高峰,博眾家之長
1958年於名川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期間為他上課的老師有王式廓、董希文、李可染、李苦禪、黃胄。
王式廓 (1911—1973)
當代革命現實主義畫家
人民美術教育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研究部主任
中央美院委員會委員
中國美協常務理事
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
董希文 (1914—1973)
著名油畫家
美術教育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受毛主席讚譽的油畫大師
革命歷史油畫《開國大典》創作者
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
李可染 (1907—1989)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近現代畫壇巨匠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李苦禪 (1899—1983)
近現代書畫家
美術教育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1961年於名川在中央工藝美院學習,其中任課教師有陳叔亮,龐薰琹,張光宇,張振仕等人。
於名川在美院學習期間,曾跟隨時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的陳叔亮先生到各國考察,並跟隨也學習書法與國畫。
畢業後,於名川先生有幸與關山月大師一同工作共事過一段時間。工作之餘,關山月大師也悉心的給於名川傳授繪畫秘訣。
1976年至1983年於名川先後赴義大利、東西德國、法國等地負責「中國郵票展」和「中國郵驛史」等展覽設計工作,期間於名川在法國巴黎工作時,到趙無極家中做客,並探討文化藝術,趙無極對於名川的作品也是大加讚賞。
郭沫若賜字
寄藝術希望
1960年起於名川在對外文委工作,國家領導人如朱德,陳毅,周恩來,郭沫若都會來檢查指導工作。於名川當時負責展覽的安排接待等工作,各位國家領導對於名川的作品都非常讚賞。
郭沫若在工作期間也多次去到對外文委的展館,多次給活動籤到留念。後來知道於名川老師曾跟隨眾多名家學習,特意題寫了此幅《含英咀華》送給於名川老師,希望於名川老師能夠學到各位畫界前輩的精華,能走到藝壇的新的高度。題字後不久1978年郭沫若先生去世。
昔日畫壇棟梁今日畫界泰鬥
於名川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為人親和,筆墨精湛,廣泛交友,其作品不僅受到在當代美術界認可,還與葉聖陶、黎雄才、關山月等社會各界名流大家結為良師益友。這些畫壇名師大家時而與於名川作品互換,時而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於名川。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於名川曾經的畫壇棟梁在與名家大師切磋交流中逐漸長成如今畫界泰鬥。
中國文化外交先行者,為中國文化走向國際開疆拓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簡稱「對外文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對外文化的聯絡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1958年3月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局改組為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簡稱對外文委),直屬於國務院。
於名川畢業後進入對外文委工作,參與了很多國家對外的文化交流宣傳工作。其中作為負責人策劃了赴蘇聯,日本的文化展覽和英國水彩在北京的展覽。
蘇聯《人民公社前進中》圖片展覽
1963年於名川赴蘇聯負責舉辦《人民公社前進中》圖片展覽,陪同農業部部長廖魯彥(中)及中央工藝美院副院長陳叔亮參觀莫斯科紅場。展覽會閉幕前夕,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文化參贊張莫棠設宴招待了參加展覽會工作的蘇聯工作人員
日本永樂宮壁畫摹本展
1963年,由於名川老師負責策劃舉辦的永樂宮壁畫摹本及永樂宮建築模型等件在日本東京展出。此項展覽活動是繼1958年敦煌壁畫在日本展出以後的又一次大規模的壁畫展覽.這是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件大事。
永樂宮的壁畫藝術是本世紀最大的美術發現。宏偉的規模體現出中國美術的卓越風格,給觀者以莊重的感覺,連日來獲得一致的好評。
英國水彩展
1963年於名川負責策劃安排此次英國水彩展覽,展覽現場有眾多當代藝術界人士到場參觀,吳作人,華君武,滑田友,吳冠中等等眾多先輩大師由於名川接待陪同。
走向巴黎的文化沙龍
1976年至1983年期間於名川先後赴義大利、東西德國、法國等地,曾與王明明,陳德鴻等好友相聚在畢卡索的法國巴黎的畫室,切磋交流中西文化與藝術。
推動新中國郵票文化收藏,譜寫80版猴票傳奇
於名川1976年進入郵電部工作,負責宣展工作。在百廢待興的郵票收藏市場中,開始了第一步郵品文化知識,郵票收藏文化知識的宣傳展覽工作。1980年於名川帶著各種郵票赴香港展覽,其中便有80版猴票。這款《庚申年》猴票價格自1980年發行以後就不斷上漲,在經濟、思想、民生、文化、內外環境等綜合影響下這款《庚申年》猴票在1981-1985年形成了中國郵市史上的第一次熱潮。
1982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著中國郵票收藏市場的正式的開啟。於名川時任宣展處負責人更是將郵品文化和收藏普及到了全國各地,推動了中國郵票收藏的發展並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中國郵票收藏狂潮。
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創辦者,中國首枚最佳郵票評選紀念張的設計者
1980年初,為紀念《集郵》雜誌創刊25周年和復刊,《集郵》雜誌社發起並舉辦「建國30年周年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由此拉開了全國佳郵評選的序幕。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集郵愛好者積極參加評選,港、澳地區和日本、美國、英國、西德等多個國家的中國郵票收集者也參加了投票。
自1981年起,中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確定每年一屆,評選上一年度的最佳郵票。
1980年是生肖猴年,這一年度的「最佳郵票評選紀念張」選用了韓美林先生的畫作,題為「悄悄話」的《雙猴圖》,通過郵局實寄到集郵愛好者手中。紀念張採用郵票紙張、單色雕刻版製作,系我國最佳郵票評選系列的第一枚。此枚最佳郵票評選紀念章由於名川先生設計。
享譽各界的美術設計家,推動中國郵品事業的發展
由於名川先生設計的紀念周恩來總理郵票斬獲全國最佳設計獎、紀念周恩來總理首日封獲全國一等獎。
在郵票總局工作期間於名川老師設計了近百種郵品,為中國郵品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華藝術綜合性大典,《中國美術全集》編委專家
1983年12月17日,在新時期百廢俱興的形勢下,以國家出版局的名義,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邀請李可染、蔡若虹、古元、張仃、金維諾、啟功、宿白、王世襄、馮先銘、史樹青、安志敏、陳明達、邵宇、沈鵬、於名川等三十餘位專家學者於北京民族文化宮座談《中國美術全集》編輯規劃。時任中宣部部長的鄧力群十分重視這項工作,並給予極大的支持。
《中國美術全集》是一部匯集中國古代五千年藝術珍品的大型圖集,分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和書法篆刻五大編,共60卷。全集共輯入彩色圖版12000餘幅、論文及圖版說明400餘萬字,全面展現了中國各時期各門類藝術的發展和成就。全集規模宏偉,編輯周密,內容豐富,裝幀印刷精美,代表了我國美術出版的最高水準,是一部最權威、最全面、最經典的中華藝術綜合性大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畫界最高出版榮譽「大紅袍」的設計者之一
1983年—2000年進入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參與策劃編撰「大紅袍」《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系列畫集。
人民美術出社的「大紅袍」是《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大型系列畫集的別稱,它們以宏大的選題規模、嚴整的出版規制、高品質的作品甄別標準以及中國紅的燙金函套,被出版界賦予「大紅袍」的雅稱。被稱為美術出版界最高榮譽!
過多年的打造、磨礪與品牌經營,「大紅袍」越來越受到業界的認可,這些也離不開於名川老師及其領導同事們的努力。在美術界、收藏界和讀者也因為「大紅袍」系列嚴格的遴選標準和孜孜以求的藝術品質追求,而把能否進入這個系列作為衡量一位畫家藝術造詣的學術標杆。很多畫家以能入選「大紅袍」系列視為自身藝術生涯中的大事,由此大紅袍也成為美術出版界大型系列畫冊出版的一個裡程碑。於名川老師參與設計「大紅袍」,為中國美術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創立國家級權威藝術類核心期刊。成為多家權威雜誌主編
1983年—2000年,於名川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參與出版多部書籍,而書籍插圖,裝幀設計等工作都是由於名川老師負責,其負責近20多種藝術類期刊雜誌的出版發行,成為《中國藝術》雜誌創刊人,《美術之友》《美術嚮導》等多家權威雜誌主編。
《中國藝術》雜誌為中國出版集團主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主辦,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國家級權威藝術類核心期刊。1985年創刊,全國唯一一本雙語對外藝術類雜誌,當時國內的各地的藝術家均為雜誌投稿。
當今在世書籍插圖,裝幀設計界的元老
在工作期間於名川老師裝幀設計插圖的書籍達到了300多種之多,如《現代漢語詞典》《最新高級英漢詞典》《中國醫學大辭典》各行業權威書籍。
我們很多讀過看過的書籍均是於名川老師精心設計裝幀插圖,印刷出版的,於名川老師為中國的書籍插圖裝飾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美術家協會插圖裝幀藝委會名譽主任
2014年於名川被中國美協聘為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的名譽主任。作為評委專家,在中國美協工作多年的於名川參與了眾多美協舉辦的各項展覽評獎活動,是第九、十、十一屆美展,的評委,可見其學術地位之高。他的藝術水平不僅得到了被藝術界認可,同時還發掘、評選、培養出眾多當代優秀的美術人才。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終評評委
中國美術獎即國家級美術最高獎,是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術獎旨在引導和激勵廣大美術工作者創作更多更好的美術作品,促進中國美術的繁榮發展。
於名川老師作為中國美術界最高榮譽獎項的評委,他的藝術能力,藝術影響是受到藝術各界認可的。
一身精四藝,八十臻高峰
於名川老師一生精於書法,篆刻,繪畫,設計,被無數畫壇先師,同仁,所認可,同時給予其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於名川的水墨畫作品,融水彩畫藝術語言,打破了中國畫筆墨的程式框框,使中國畫的墨韻與水彩畫的彩韻交相輝映,形成了一種透明的情趣和韻律。其繪畫作品受邀參加全國各大展覽,作品被榮譽收藏,併集冊出版。在畫界深受各位老師的誇讚,作品曾被郭沫若,關山月,葉聖陶,胡一川等前輩收藏。
於名川的書法作品,行草隸篆楷,五體皆精,獨成一家,被啟功,劉炳森,邵宇,沈鵬,歐陽中石讚賞有加,同時被費孝通,關山月等人社會各界名流收藏。
於名川的篆刻,莊重秀麗,樸實莊重。曾為王震,周而復,費孝通,宋慶齡等多位領導人治印,為陳叔亮,範曾,吳作人,吳冠中等同仁治印。
作品榮登納斯達克
中國畫壇泰鬥於名川的作品榮登納斯達克大屏幕上,進行為期一周的LED屏幕展覽,將每天20餘次從清晨到夜幕高頻率為紐約帶來了來自東方的藝術之光,吸引著成千上萬的目光駐足在納斯達克屏幕上,這是中國國畫家的榮耀,屬於中國畫畫家於名川的驕傲。
作為畫家的於名川先生又一次走出國門,這一次將中國的繪畫作品傳播給世界。
於名川繪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