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生活美容服務業市場超6000億,助長美業升級

2020-12-06 開心美兜

十一月二十一日,在第六屆中國生活服務產業大會暨大灣區品質生活新渠道展上,國內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與中國商業聯合會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生活美容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美容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在線上化率只有1.5%,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預計到2025年在線上化率將上升到9.6%左右。

美業求變:線上銷售率僅1.5%,線下銷售率17.5%

您通常消費的髮廊、美容院、美甲店等,實際上是廣義的生活美容服務行業。據「美團到店」綜合麗人及醫美業務部測算,2020年我國美容美髮業(不包括美容美髮業上遊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8375億元。

但從90年代開始風靡中國的美業,在當前卻面臨著發展瓶頸。看來美業到處都是,線上率只有1.5%,只是餐飲服務業的十分之一左右。同時,中國美業的門店數量(開業和關店率)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美業門店數量較2019年減少7個百分點,至8.9%,而由於疾病暴發所帶來的更為謹慎的投資擴張態度,今年美業門店數量較2019年減少2.2個百分點,至17.5%。

美產業的困境,一方面是其固有的模式原因,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其成本居高不下,人才結構性短缺。調查報告顯示,47%的美業商戶認為「房租水電費上漲」是經營中的主要問題,「高級技術人才緊缺」、「招聘/留人難」等問題也隨之出現。該報告還顯示,超過七成的美業商戶的經營成本佔到營業收入的50%以上。

而傳統美業的營銷「套路」卻一直備受詬病——辦卡,推銷。著名美發連鎖品牌美聯社創始人胡鵬國認為,「中國美業一直有一個方向問題,在錯誤的銷售模式下狂奔,但卻違背了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過去,傳統的美業商店是靠信息不對稱來賺錢的,但是網際網路使市場透明,減少了套路,更多地關注服務,在數位化時代贏得了客戶。

樂觀主義與學習帶來更強的韌性,數位化培養內生動力。

到2020年,儘管受疾病爆發的衝擊,生活美容行業的關店率仍不增不降,顯示出極強的韌性和內在成長力,數位化經營也為美業增添了穩健的底色,增強了其抗風險的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突然爆發的新冠狀動脈病新冠狀動脈病疫情給美容美髮行業帶來巨大衝擊,六成以上商家表示疫情造成的影響「嚴重」或「非常嚴重」。下一步,美業人積極通過在線直播、培訓學習等方式進行自救,下一步,「復甦」和「報復性消費」成為2020年的關鍵詞,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美業商戶在3個月內恢復到上一次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半數以上的商戶對美業未來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美容行業的韌性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實上,美容服務行業的學習氛圍一直很濃厚。調查報告顯示,高達23%的受訪者稱他們的員工每年接受6次或更多的培訓,將近6成的人在一次線下培訓上花費超過1000元。一個1999年入行的美業手藝人分享道,為了參加2006年的世界髮式比賽,幾乎修完了所有的課程,累加了20萬元的學費,「當時在上海都能買個70~80平米的房子」,努力總有回報,現在這個手藝人的年薪已經超過百萬。

數字管理能幫助美業更好的「修內功」,抵禦風險。與未上線的美業商戶相比,已接入美團等網際網路平臺的商戶在選址、經營、營銷、服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調查結果顯示,數位化後,美業在選址上有了更大的空間,更多的商戶選擇租金相對較低的寫字樓,經營方面也更加成熟,64%的網上經營商戶已發展成連鎖品牌。

美力爆發催生新美業,商家成長計劃加速蝶變升級。

美容服務業作為「她經濟」和「顏值經濟」的重要服務業,其消費群體規模不斷擴大,支撐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據美團麗人活躍用戶數據顯示,在線消費的前三大人群中,美容院、美容院、美容院、美髮店分別佔57.2%、21%、17.5%,2020年是73%,較過去兩年略有下降,其中21~30歲人群的比例最高。

爆發後的時代,美業消耗力迎來了「報復性增長」,也面臨著更為多元化、細分的消費變革。據報導數據顯示,新興品類養發的客源價格上漲26.4%,「面罩臉」之下,更多用戶選擇在指頭髮絲上做文章,美甲、髮絲客源價格分別上漲4.4%和2.9%。另外,該報告還顯示,30歲以下年輕用戶的單價較過去兩年有所上升,但30歲以上用戶的單價有所下降,對「省」的需求更加突出,其中35~40歲年齡段用戶的消費能力最強。

怎樣做好網絡平臺,怎樣做好美團,已成為美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深耕美業5年的美團麗人,從「市場、運營、人才」三個方面打造了一套「美業商業成長計劃」,加速美業蝶變升級。

該報告分析認為,一方面,美團等平臺企業提升了美業的營銷傳播效率,能夠觸及到更廣泛的潛在消費者,有效地提高轉化率;另一方面,藉助「運營評分」等在線工具,美團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美業商家提升自身的經營水平,進而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最後,美團大學美業學院,對美業藝人的深度運營等等,也能有效地幫助從業人員成長。

「網際網路衝擊下,美業的底層商業模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加上網際網路平臺的加持,美業也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消費者的洞察力,以及更好的服務體驗,」一位來自廣州的老品牌商戶表示。

相關焦點

  • 美團聯合中商聯發布《2020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市場規模超...
    11月21日,在第六屆中國生活服務業大會暨大灣區品質生活新渠道展覽會上,國內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攜手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0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生活美容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線上化率僅1.5%,在數字經濟助推下,預計2025年線上化率將提升至9.6%左右。
  • 多元化消費需求加速美業市場細分
    」,在多個機構的研究報告中,生活美容服務業消費展現出了如上的新趨勢。11月22日,美團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2020年中國生活美容服務業(不含上遊美容用品製造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線上化率只有1.5%,有巨大提升空間。預計到2025年,中國生活美容服務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375億元,線上化率提升到9.6%左右。
  • 一反常態:疫情關店潮下,6000億美業市場為何堅挺?
    這源於兩點:首先,疫情期間全行業式微,橫向比較來看,美業的堅挺令人匪夷所思。其次,縱向來看,美業閉店率常年接近於20%,今年不增反降引人深思。按照劃分,我們所提及的美業(生活美容服務業)包括生活美容、美甲、美發、紋繡服務等細分行業。經美團研究院測算,這個行業在2020年的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其中,美容美髮行業佔了半壁江山。
  • 6000億美業市場疫後修復啟示錄:線上化是最好的未來破局點
    2月時,和大多數線下服務業一樣,美業還面臨著嚴峻的疫情陰影:51%的商家完全無法營業,78%商家的現金流只能撐3個月以內;驚人的是,近6成門店在隨後3個月內就恢復到了疫情前的營收水平,美業2020年整體的關店率甚至比2019年更低。
  • 國儀綠揚聯手開闢丨中國科技美容市場,促進美業品牌全面升級!
    科技美容可謂是當今中國美業市場炙手可熱的話題,其實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就推出了科技美容的理念,松下曾率先向市場推出蒸臉儀,然而這個「世紀的早產兒」並沒有為美業帶來波瀾。而如今由於消費升級、中產崛起的浪潮掀起,中國已成為全球美容儀市場爭奪的主戰場。
  • 美業觀察:向死而生(上)
    上海博卡有超10萬商家,但是美容院商家卻屈指可數;微盟產品戰略收縮,將智慧美業停更跟客來店合併;估值數億的美業邦戛然停止服務,當然,蠻荒之地從來不缺前僕後繼的探險家,比如以微商城起家的有贊也於2017年發布有讚美業。
  • 膚十尚領航數位化生活美容,美業大變革將如何發展?
    傳統美業遇寒冬  各品牌將如何破局?傳統美業行業自然也不例外。美業是一個塑造美的行業,也是民眾的剛需,中國美業市場體量巨大。據統計,僅美業中美容、美發、美甲三個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就有5400億,預計這個數字到2024年,可以突破萬億。
  • 未來三年美妝行業增長潛力巨大 2023年行業規模或超6000億
    原標題:未來三年美妝行業增長潛力巨大,2023年行業規模或超6000億 摘要 【未來三年美妝行業增長潛力巨大 2023年行業規模或超6000億】數據顯示,2025
  • 成都美倫生物科技:從傳統美業轉型為大健康新型美業是必然趨
    到2020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2030年達16 萬億。大健康產業已步入黃金髮展期,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   據報告顯示,去年全年,在國民各生活態度重視程度中,人們對「身體健康」方面的重視度最高,為93%,遠超第二位的「幸福家庭」,僅為73%。
  • 成都美倫生物科技:從傳統美業轉型為大健康新型美業是必然趨勢
    到2020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2030年達16萬億。大健康產業已步入黃金髮展期,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據報告顯示,去年全年,在國民各生活態度重視程度中,人們對「身體健康」方面的重視度最高,為93%,遠超第二位的「幸福家庭」,僅為73%。
  • 膚十尚領航數位化生活美容 美業大變革將如何發展?
    美業是一個塑造美的行業,也是民眾的剛需,中國美業市場體量巨大。據統計,僅美業中美容、美發、美甲三個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就有5400億,預計這個數字到2024年,可以突破萬億。近年來,傳統的營銷和商業模式面臨著淘汰,技術升級、數位化營銷是當下的熱點和當務之急。早期網際網路與美業的碰撞始終只停留在概念層面,並未真正切入到美業行業的痛點。那麼美業數位化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 生活服務業平均月薪6680元,95後愛幹美容、髮型師
    生活服務業平均月薪6680元,美容店長月薪能過萬,而95後最愛幹的是美容和髮型師?58同城剛剛發布的生活服務業招聘求職大數據顯示,生活服務業招聘求職需求最大的是深圳,95後求職者達25.73%,1-3年工作經驗求職者佔比高,達25.53%。
  • 6300億美業市場的1.5%:誰能「剪」出第一桶金?
    這一點,在近日中國商業聯合會聯合美團發布的《2020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也凸顯無疑。在對涉及美發、美容spa、美甲美睫、紋繡、皮膚管理等各個行業進行了詳盡調研後,「報告」分析指出,2020年中國生活美容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但是線上化率僅1.5%;在數字經濟助推下,預計2025年線上化率將提升至9.6%左右。
  • 中國汽車美容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2020年世界汽車美容業產業運行態勢分析  第一節 2020年全球汽車美容市場運行概況    一、汽車美容行業基本特點分析    二、世界汽車美容業發展環境    三、世界汽車市場數據分析    四、世界汽車美容動態分析  第二節 2020年世界汽車美容行業商業模式分析轉載⋅自: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
  • 綠揚:秀出美業巔峰科技力,為中國美容儀器品牌正名
    美容護膚已成為一種時尚消費理念,並且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美容儀器正在逐步取代簡單的手工護理。消費者對美容儀器的需求越來越高,更看重美容儀器的安全、舒適及效果。在此背景下,綠揚電子科技推出四款美業「黑科技「美容儀器,系統地為消費者提供包含膚質檢測、定製化護膚等護膚美膚整體全套解決方案,使得科技美膚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釜山市6000多家整形美容醫院無一倒閉
    即便是新冠疫情也擋不住人們的愛美之心,在德國,儘管經濟前景不甚樂觀、出行社交依然受限,但「非常時期」卻激發了一些新的市場需求,美容整形行業就在其列——行業不僅沒有遇冷,還出現了增長。(此前紅星新聞曾報導:戴口罩、心理壓力大……德國疫情期間美容整形需求不降反升)▲釜山廣域市中文版旅遊地圖 圖據釜山廣域市旅遊管理局主頁不過,在亞洲整容市場上排名第一的韓國正面臨著一些危機。「2020年上半年,韓國在吸引外國患者方面困難重重。」
  • 中國美業智庫、花子直播間聯合發布 2019中國美容業大事記
    三、5月,行業品牌:5·10中國品牌日期間,經中國美妝品牌共同體舉薦,中國美妝品牌首次入選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的《中國品牌》主辦的《2019中國品牌推薦周》,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南側的前門大街向國人展示中國美妝品牌。入選的美妝品牌是:李麗莎彩妝,植物醫生,伊斯佳,金豪漾,雷諾,鈺美芳華,美神煦氰。
  • 2020年中國美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一、2020美業現狀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美業亂象一直存在,營銷模式五花八門,套路漫天飛,從業人員技術參差不齊,素質高低有別,消費不夠透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的需求結構升級、社會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村城市化和城市社區化為中國美容經濟的興起創造了大好機遇。消費導向從以往的性價比為主,逐漸轉化得到以體驗感為主的過程式消費。所以,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趨勢是必然的。
  • 2019亞太區美容展:掌握美容業市場潮流脈搏
    則深入探討影響亞太區增長中的美容業範疇的暗流、分銷渠道,以及如何吸引現今消費者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購買意欲。BEAUTYSTREAMS亦將深入分析化妝品的質地、聲稱效果和原材料等趨勢,以及這些趨勢與社會、生活方式和審美潮流的關係。
  • 一周美業熱點|基因檢測企業向下遊聚集;美容化妝品防偽溯源平臺完成功能升級
    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國顏美容企業管理中心和生活美容、醫療美容、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代表參會。花子直播間創始人花子代表美容行業就「智慧美業」發表了建議。美業熱點Top2:美博會熱點預告9月2~4日,第50屆中國(廣州)國際美博會將於「老地方」——廣州琶洲展館與大家見面,我們特此整理了一些展館信息和周邊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