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第六屆中國生活服務業大會暨大灣區品質生活新渠道展覽會上,國內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攜手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0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生活美容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線上化率僅1.5%,在數字經濟助推下,預計2025年線上化率將提升至9.6%左右。
美業求變:線上化率僅1.5%,關店率達17.5%
你平時消費的美髮店、美容院、美甲店等,其實都屬於廣義上的生活美容服務行業。根據美團到店綜合麗人及醫美業務部測算,2020年我國生活美容服務業(不含上遊美容用品製造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8375億元。
然而,從90年代就開始風靡的中國美業,在當下卻面臨發展的瓶頸。看似隨處可見的美業,線上化率卻僅有1.5%,為餐飲服務業的約十分之一。與此同時,中國美業店的更迭速度(開店率及關店率)也一直遠超其他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美業開店率較2019年下降7個百分點為8.9%,疫情帶來的更審慎的投資擴張態度,也讓美業今年的關店率較2019年下降2.2個百分點至17.5%。
美業的困境,一方面是固有的模式原因,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美業一直存在成本高、人才結構性短缺的問題。《報告》調研顯示,47%的美業商戶認為「房租水電費用上漲」是經營面臨的主要問題,「高級技術人才稀缺」、「招人/留人難」問題緊隨其後。《報告》還顯示,有超過七成的美業商戶經營成本佔營業收入的50%及以上。
另一方面,傳統美業的營銷「套路」一直深受詬病——辦卡、推銷。知名美發連鎖品牌美聯社創始人胡鵬國認為,「中國美業一直存在一個方向性問題,在以銷售為主導的錯誤模式上狂奔,卻與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背道而馳。從前,傳統美業店靠信息不對稱來賺錢,但網際網路讓市場透明化,少掉套路、多專注服務,才能在數字時代贏得顧客。」
樂觀和學習帶來更強韌性,數位化修煉內生動力
2020年,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生活美容服務業的關店率卻不增反降,顯示出美業極強的韌性和內在生長力,數字經營也為美業增添了穩健的底色,增強了其抗風險能力。
《報告》調研顯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生活美容服務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六成以上商戶表示疫情造成的影響「嚴重」或「非常嚴重」。疫情之下,美業人積極通過線上直播、培訓學習等方式自救,疫情恢復期,「復甦」和「報復性消費」成為2020年的關鍵詞,《報告》調研顯示,近六成美業商戶在復工3個月內就恢復到了疫情前水平,超過半數的受訪商戶對美業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
美業的韌性並非一朝催生的,實際上,生活美容服務業的學習氛圍一直很濃厚。《報告》顯示,高達23%的受訪者表示其員工每年培訓6次及以上,近六成線下培訓的單次花費在1000元以上。一位1999年入行的美業手藝人分享說,為了參加2006年的一次世界髮型比賽,進修了幾乎所有的課程,累積砸了20萬在學習上,「在當時的上海都可以買一套70~80平米的房子了」,努力總有回報,目前這位手藝人的年薪已超過百萬。
數位化經營可以幫助美業更好地「修煉內功」、抗擊風險。相較於未線上化的美業商戶,已經接入美團等網際網路平臺的商戶在選址、經營、營銷、服務上都更具優勢。《報告》調研顯示,數位化以後,美業商戶選址上有更大空間,更多商戶選擇租金相對低廉的寫字樓,經營上也更為成熟,64%的線上化經營商戶已經發展為連鎖品牌。
美力爆發催生新美業,商戶成長計劃加速蝶變升級
作為「她經濟」和「顏值經濟」的重要服務產業,生活美容服務業的消費人群規模持續擴大,支撐著整個產業的發展。美團麗人活躍用戶消費數據顯示,美發、美容美體、美甲佔據線上消費的前三位,分別佔比57.2%、21%、17.5%,女性用戶在2020年佔比為73%,較過去兩年略有下降,21~30歲人群佔比最高。
疫情後時代,美業消費力迎來「報復性增長」,也面臨更多元、細分的消費變化。《報告》數據顯示,新興品類養發的客單價提升了26.4%,「口罩臉」下,更多用戶選擇在指尖髮絲做文章,美甲、美發客單價分別提升了4.4%和2.9%。此外《報告》還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客單價較過去兩年有所提升,但30歲以上用戶的客單價卻有所回落,對「省」的需求更為突出,其中,35~40歲年齡段的用戶消費力最強。
如何做好網際網路平臺、如何做好美團,已經成為美業商家們轉型升級一個必選命題。在美業深耕5年的美團麗人,從「營銷、經營、人才」三個方面打造了一整套「美業商戶成長計劃」,加速美業的蝶變升級。
《報告》分析認為,一方面,美團這樣的平臺企業提升了美業的營銷傳播效率,可以觸達更廣泛的潛在消費者,並有效提升轉化率;另一方面,藉助「經營評分」等線上工具,美團可以針對性幫助美業商家提升自身經營水平、進而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最後,美團大學美業學院、對美業手藝人的深度運營等,也能有效幫助從業者成長。
「網際網路衝擊下,美業底層商業模式已經發生徹底改變,而網際網路平臺的加持下,美業也有了更好的抗風險能力、更好的消費洞察能力、更好的服務體驗提升。」一位來自廣州的美業老品牌商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