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 17:13
記者實驗:三隻燈泡兩隻出現頻閃
記者 程高贏
如果一盞檯燈發光不均勻,並且時暗時亮,市民若長時間在此環境下閱讀,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市面上的不少LED燈都號稱是先進的光源,無頻閃,可以很好地保護視力,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前不久,央視3•15晚會曝光「LED燈具頻閃」問題,瞬間成為照明行業關注焦點,也引發眾人對「燈具頻閃危害」的思考。
央視實驗人員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小技巧——用手機攝像頭可檢查檯燈是否會出現頻閃現象。近日,記者也用這個方法對市面上一些LED燈泡進行實驗,發現部分LED燈泡確實存在頻閃問題。對此,專家建議在選購和使用護眼檯燈時要認準 「CCC」標誌,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記者實驗:兩款LED燈泡在手機鏡頭下出現頻閃
近日,記者在網上選購了一款LED燈泡,價格為4.6元,隨後又到五金城六街的燈具市場選購了兩款價格分別為10元、15元的燈泡。然後,對其頻閃性能進行實驗。
為了保證實驗環境的統一性,記者將三款LED燈泡先後安裝在同一個燈具上。然後,打開電源進行測定。然而,僅憑肉眼,三款燈泡看不出電視上所說的頻閃現象。
隨後,記者按照網上使用手機攝像頭檢測頻閃的方法進行實驗。
其中,網購的LED燈泡接通電源後,在手機鏡頭下劇烈地閃動,畫面中不時有黑色線條連續地閃過,記者盯著手機屏幕看了半分鐘左右,感覺有些頭暈目眩。另一款價格為15元的LED燈泡在手機攝像模式下也顯現出光閃動的情況,只是閃動頻率稍低些。反倒是價格為10元的LED燈泡,手機攝像頭顯示的畫面非常穩定,肉眼看不出有閃動。
專家觀點:手機攝像頭查看頻閃,能簡單辨別出劣質燈泡
「近年來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很多無頻閃的『護眼檯燈』。通常情況下我們肉眼無法檢測它們是否有頻閃,但是我們可以巧妙地使用手機進行檢測,也就是打開手機的攝像頭對準LED燈泡,如果出現高頻率閃爍的話,就證明這款LED燈具存在嚴重的頻閃問題。」 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梁宜勇告訴記者,簡單通過手機攝像頭來判定LED燈是否存在頻閃並不是很嚴謹,不過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起碼能夠分辨出頻閃嚴重的劣質檯燈。
因為這種方法主要依靠手機屏幕刷新頻率判斷燈具的「頻閃」,所以它受到手機屏幕刷新率和距離等因素的影響。「除了依靠這個辦法之外,也可以通過查看這盞檯燈是否使用直流電形式來直接判斷。」 梁宜勇說。
據了解,市面上銷售的很多LED燈使用脈衝電源,成本相對便宜,同時有利於調節燈光亮度,而且延長燈的使用壽命。但是,它不是持續性發光,而是以極高的速度閃爍,我們的肉眼感覺不到,只有大腦以及視網膜能察覺到。長期使用這種LED燈會導致頭痛,造成注意力降低和視力減退。
記者調查:燈泡價格不一,選購時認準「CCC」標誌
記者發現,現在不少LED燈具喜歡打著護眼的旗號。以記者購買的三款燈泡為例,其外包裝上都標有「使用壽命長」「不刺眼」「高效節能」等標語。即便是市場上同一條街上賣的LED燈泡,價格相差也很大,便宜的只需三五元,貴的高達三四百元。
在網絡平臺上,記者發現一款售價為200多元的LED檯燈,商家在產品介紹中寫道,此款LED檯燈類似早晨八九點的自然光,使眼睛輕鬆舒適,有助於保護孩子的視力。而另一款售價29元的「LED護眼學習閱讀檯燈」,近期就售出了3萬多盞。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家長,他們表示,在給孩子挑選檯燈時,會比較在意是否具備護眼功能,價格則是其次。而對於如何挑選合適的檯燈,他們表示不太清楚。有的家長也對檯燈是否真的具備護眼功能表示質疑。「現在的商家都太精明,消費者在挑選時,很難辨別商品是不是真的有商家標稱的那麼好。」市民任先生說。
針對這種情況,梁宜勇表示,LED燈泡是這些護眼燈具的關鍵,而燈泡的頻閃以及顯真度都能影響人的感官視覺。
據了解,人體暴露在有頻閃的照明環境中,如果滿足接觸時間長、視網膜接受刺激面積大、視場定位靠中心、閃光亮度高、與環境亮度對比度高、閃光顏色呈深紅色等條件,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梁宜勇也提醒,無論是家居照明,還是辦公照明,都應該選用無閃爍的LED照明燈具。針對護眼燈,目前我國並沒有出臺統一的標準,市場上商家所宣傳的多是噱頭,並沒有得到科學認證。在選購和使用護眼檯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應仔細檢查檯燈的銘牌和包裝,注意包裝上是否使用規範中文,是否標有製造商名稱(商標)、額定電壓範圍等,認準產品或包裝上的「CCC」標誌(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英文縮寫CCC,它是我國政府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製度),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14906923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