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oil選入牛津詞典,國內汽車卻不用中文按鍵,只是為了洋氣?

2021-01-12 歐拉車享

據報導,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在此之前,還有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中式英語入選本詞典。

與之相反的是,在擁有2.35億輛汽車、3.63億駕駛人的中國,幾乎所有的汽車上的標識都是以英文標註,是崇洋媚外還是欺負中國老百姓?

開車多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國內的「汽車按鍵」幾乎都是英文標識的,對於大多沒有學過英文的車主來說,不仔細閱讀說明書,可能會因為按鍵名稱不是中文而看不懂,而像一本書一樣厚的說明書,相信也沒幾個人會去看。

那麼問題來了,不管是國產車還是合資車,為什麼汽車按鍵都不用中文呢?

行業習慣

遵循約定成俗原則,先在什麼地方流行起來,並成了規範的東西,後傳入的地方基本上就是遵從規範。國外汽車工業發展較早,當中國汽車產業開始起步的時候,汽車按鍵的很多圖形和部件功能都有了比較成型的模式,已經成為慣例想要改變比較困難。而且在語言表達上,一些英文縮寫詞彙已成為全球慣例,比如「ABS」(防抱死系統)、「ESP」(車身穩定系統)等,這些縮寫翻譯成中文後也很難表現在小小的按鍵上。

統一品牌形象

很多品牌都有非常規範的VI體系,不能輕易更改。他們車內按鍵的布局、形狀、顏色等都是為了突出品牌個性或符合車內內飾風格而特別設計的,更有一些車型可以通過獨特的按鍵布局模式,讓消費者一眼辨認出自己的品牌。

全球零部件統一採購

如今,車子的零件採購來自世界各地的供應商,為了統一零件的規格,在標註的時候,都會用英文進行。一來是英文是世界通用語言,其次是統一規格,進行全球商貿的時候不會有理解分歧,而通用的模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節約一部分成本。

漢字易引起混亂

車內功能按鍵眾多,可按鍵體積比較小,用漢字標註,有時候會因為書寫空間有限,無法將漢字全書寫上去,造成歧義,而太多按鍵集中一起,也有可能會造成視覺上的混亂。

雖然理由眾多,但對於大多數車主來說,英文標識還是有很大的不便,自己的車還好,開久了常用的按鍵總能明白是什麼作用。而一些使用共享汽車出行的用戶,面對不同車型、不同的車內設計,難免一時造成混亂。

共享汽車在啟動時也和私家車有一定的區別,以歐拉車享共享汽車為例,需要將檔位掛至N檔,踩住剎車轉動鑰匙,直至儀錶盤上READY燈亮起,方可啟動。一般共享汽車也會在車裡或APP中放置開車教程,不熟悉的用戶可以先了解清楚再開車,以免在行車過程中遇到問題。

相關焦點

  • Add Oil加油進牛津詞典,網友:衝鴨!Chinglish
    中式英文的add oil,加油  被收錄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  擁有150多年歷史的《牛津英語詞典》被認為是最全面和最權威的英語詞典,並被譽為英語世界的金科玉律;每個詞語被其收錄都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慎重的過程。
  • 中式英語「add oil」進牛津詞典
    不過從現在開始,大家再也不用為翻譯問題擔心了。10月13日,詞典學專家、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在臺媒上發表專欄文章,宣布了他的新發現: 「加油」的直譯詞「add oil」,竟然出現在了剛更新完的《牛津英語詞典》中。換句話說,它已經和「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中國老鄉一樣,正式成為「合法」的中式英語。
  • Add oil收入《牛津英語詞典》成為正式英語,各位老師怎麼辦?
    每三個月,《牛津英語詞典》都會更新一下自己的詞表,發布最新收錄英文單詞,以此對語言的變化進行跟蹤整理,這也是《牛津英語詞典》成為世界性權威之所在。今年10月份,《牛津英語詞典》發布今年第三季度收錄的新詞,其中有個單詞,各位小夥伴一定能無師自通——add oil。
  • Add oil!又一中式英文進牛津詞典 網友展開創作模式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詞典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據環球網報導,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日前披露了這個發現。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
  •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牛津詞典!網友看完太開心,繼續創作...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曾泰元全文如下:  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
  • 沒開玩笑:中式英文 「add oil」(加油)進牛津詞典
    IT之家10月17日消息 據環球網報導稱,《牛津英語詞典》(簡稱「OED」)日前做了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中式英文「add oil」被收錄其中,和「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詞一樣,正式成為「合法」的中式英語。
  • 「add oil(加油)」納入牛津詞典 已被收錄的還有很多……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外媒稱,不久前,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又再收錄一條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引發不少中西方媒體關注。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21日報導,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詞典總編輯劉浩賢向新華社記者介紹,牛津詞典有幾種途徑用於追蹤和提取新詞。比如,有個專為語言學研究設計的電子語料庫,裡面匯集了不同類型的書面語和口語。根據這些語言的使用情況,語料庫會「推薦」備選詞。
  • 「薦讀」「Add oil」進了牛津詞典,網友太興奮:double click 666
    又一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這些被收錄的「中式英語」你都知道嗎?說到這裡,大家也許還想知道,詞典還收錄過多少「中式英語」?
  • 既然學不會,那麼就創造,「add oil(加油)」錄入牛津詞典
    但是據環球網報導,日前在OED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中式英文的add oil(加油)收錄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其實部分中式英語早就已被接受,例如知名的「paper tiger (紙老虎)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lose face(丟面子)"等已成為標準英語,在英語國家廣泛使用,並被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
  • 「加油」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 彰顯中國文化影響力
    日前,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被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收錄,引發輿論關注。「加油」被收錄並非個案。此前,《牛津英語詞典》先後收錄了「hoisin(海鮮)」「guanxi(關係)」「tuina(推拿)」等中國特有的一些詞彙。
  • 這些英文居然連老外都聽不懂,牛津詞典:都是正確的
    不過從現在開始,大家再也不用為「加油」的翻譯問題擔心了,《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給出了標準答案:
  • Add oil! 是時候讓外國人們測一下他們的Chinglish水平了!
    不久前,add oil (加油)一詞正式被《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收入,成為正經八百的英語詞彙。‍‍‍‍‍‍這已經不是第一次Chinglish(中式英語)被英語權威認可,成為其正式成員了。
  • 「學英語」「Funny mud pee」納入牛津詞典!中式英語揚眉吐氣!
    焦頭爛額的他們開始翻閱各大詞典,但都沒有找到其真正的含義。終於,牛津詞典把該詞正式收錄,還附帶著相當硬核的例句。不得不說,實在是six six six。那麼,還有哪些中式英語被牛津詞典收錄,在英語中正式使用了呢?add oil 加油通常英語中,我們都用go on,go for it表示加油。
  • 有機會納入《牛津英語詞典》的香港人自創英語 果果AI推薦
    香港人最喜歡講「add oil」 叫人加油, 「add oil」 這個港式英文因為香港人用得太多,最後連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都認可了,成為新增的正式英文短語,不過這個港式英文都好似」Add oil」 一樣,於世界各地都有廣泛應用的影響力,有機會被《牛津英語詞典》納入其中。
  • 國內汽車按鍵為什麼不用中文,而是用英文?看完你就明白了
    開車多年,你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場,國內的「汽車按鍵」為何總是用英文標識呢?對於大多上年紀的車主來說,可能會因為按鍵名稱不是中文而看不懂。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除了比亞迪用中文按鍵,其它車輛都用英文標識呢?
  • 250個中式英文詞彙收入《牛津英語詞典》
    不久前,又一條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被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收錄,引發不少中西方媒體關注。作為全球權威的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新詞有何標準、在其悠久歷史中吸納了多少個「中國血統」詞彙呢?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詞典總編輯劉浩賢向新華社記者介紹,牛津詞典有幾種途徑用於跟蹤和提取新詞。比如,有一個專為語言學研究而設計的電子語料庫,裡面匯集了不同類型的書面語和口語。根據這些語言的使用情況,語料庫會「推薦」備選詞。
  • 為什麼汽車按鍵是英文的?如果換成中文按鍵,你真的願意嗎?
    這也就導致汽車上面的很多功能車主都不會用到,比如ACC、儀錶盤風格等。對此,也有不少車主吐槽,為什麼汽車內部的各種功能按鍵不能換成中文的,這樣也可以一目了然,根本就不用專門去司機硬背了。那麼為什麼汽車按鍵不變成中文呢?內行人:如果換成中文按鍵,你真的願意嗎?首先,汽車按鍵使用英文是歷史遺留和傳統。
  • 又一個中式英語納入詞典
    近日中式英語「add oil」(加油)被納入牛津英語詞典裡面啦!這是既「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又一個被納入牛津詞典的中式英語牛津詞典作為世界最權威的英語詞典能被納入進去也說明對Chinglish的相當認可!
  • 汽車上的按鍵都是英文,為什麼不用中文呢?各說各的,引爭議
    有的人認為,比亞迪傳承中國文化還用漢字,作為這些按鈕上的標誌,比較不錯,但是也有的人認為,漢字用上之後,感覺不太上檔次,之前也引發過爭議,那麼除了國內除了比亞迪之外,其他的車子,都是用的這種英文的按鍵,那為什麼不把它改成中文的。
  • 國內只有兩個品牌用中文按鍵,一家是比亞迪,另一家竟是日系品牌
    大家開了這麼長時間的車,肯定都對車裡的按鍵不陌生了吧,大多數的車按鍵都是英文的按鍵,但是大家有想過為什麼嗎?可能很多人都對這種設置覺得很好奇吧,很多日系車和韓系車按鍵也是英文的,這讓人應該也能夠理解,畢竟他們是銷往外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