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自:MISS南(missnan_meinanzi)
最近馬思純就《第一爐香》發表讀後感,受到大家的群嘲。
公平來說,馬思純的讀後感確實幼稚了些。
但群嘲的聲音中也讓人要打一個問號,特別有一些把書名都寫錯了。
《第一爐香》變成了《第一香爐》。。。
世界上是有名字裡有「香爐」的書,但不是《第一香爐》,而是《北港香爐人人插》。
那也是一本「傑作」,是李昂諷刺陳文茜的書。
李昂是誰?是寫《殺夫》的那個女作者。
就《第一爐香》這樣的作品來說,女性沒有一定的年紀、閱歷和感悟,真的無法透徹了解張愛玲這本黑暗滿滿的作品。
我一直覺得張愛玲作品裡,相對比較溫暖舒服的是《半生緣》和《傾城之戀》。
比較中間一點的是《紅玫瑰與白玫瑰》。
陰暗壓抑難受的《第一爐香》可以站C位,邊上是《金鎖記》和《連環套》。
這次因為馬思純的解讀,大家又一次把《第一爐香》這部作品拿到檯面上來講。
也有讀者表示,真的沒看懂,到現在都沒看懂。
那麼下面就用簡單的文字來和大家解釋一下這部作品,為什麼可以站黑暗排行榜C位走花路的緣由。
希望你看了之後不要瑟瑟發抖:
這是一個比老娘舅還要老娘舅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叫薇龍。
她是一個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的女孩子,因為戰亂跟家人從上海來香港避難。
過了幾年,看局勢略穩,她的爸爸媽媽想回上海,而她想在香港繼續完成中學學業。
薇龍有一個姑母在香港。(姑母就是她爸爸的姐妹)
這個姑母早年跟了一個富豪,做了姨太太。
當時爸爸家族裡的人就對她各種攻擊,她就和家裡人脫離了關係。
現在薇龍去投靠她,也是瞞著爸爸的。
薇龍見到姑母的時候,姑母是一個中年女性。
當時富豪已經死了,留給她很多錢。
我們可以毛估估姑母當時大概40來歲。
姑母看到薇龍要來投靠自己,也是很爽氣就答應了。
之後薇龍就在姑母家裡住下了。
本來嘛,這個姑母表面上就是一個富裕的,死了老公的姨太太。
很有錢,過過日子也不錯。
但是姑母這個人不滿足買買買過過小日子。
她一天到晚張羅男女之間不三不四的事情。
因為年輕時候很好看,她有很多裙下之臣,老頭子活著的時候可能就有一點暗搓搓的不三不四的事情。
老頭子掛掉了,也就公開不三不四了。
只是她年紀大了,裙下之臣也越來越少了。
可是她還是要折騰。
她不但自己折騰,還張羅了一些年輕漂亮的女傭,這些女傭也像釣魚的魚餌一樣被她用來吸引男人。
如果有不聽話的魚餌就會被她送走。
姑母圖啥?
這件事情一直是我到現在也不太懂的。
按照薇龍的解讀:她覺得姑母是年輕的時候崇尚利益,找了老頭,安心等著老頭死,結果老頭死得太晚了,姑母也已經老了。
可是她沒有享受過愛情這種東西,所以人到中年還一直在為自己的荷爾蒙奮鬥。
可我覺得也不僅僅是荷爾蒙那麼簡單。
可能姑母這個人天生就是喜歡過這種日子,喜歡自己搞七捻三和安排男男女女搞七捻三,她實在閒著沒事幹。
也可能她能從人們的搞七捻三中獲得利益。
這一點,我也不能很確定。
因為小說中,有一個老頭叫司徒協,是一個乾瘦小老頭。
他是姑母碩果僅存的情人中的一個。
他是一個小財主,開搪瓷馬桶廠。
姑母和這個老頭的關係就很詭異。
據說沒有金錢關係。
因為「粱太太雖然不曾倒貼,卻也不需要他破費」。
姑母覺得他「知情識趣,工於內媚」。
老頭覺得姑母「摸熟了自己的脾氣,體貼入微」。
你們到底誰體貼誰,我也搞不清。。
最奇怪的是,沒有金錢關係的兩個人,因為對方體貼在一起真愛的兩個人,相處時間長了,竟然是姑母對他「三分懼怕,凡事礙著他,也略存顧忌之心」。
yoyo,check it out,姑母你怕什麼?
我小時候看這段,還稀裡糊塗的。
長大了,我還是不明白,姑母你圖什麼。
小說中還明確表示,姑母「犧牲年輕女孩來籠絡司徒協」。
這個困惑應該會持續到我更年期,不知道我更年期能不能成熟一點,讀懂姑母。
現在我只覺得姑母是當代舍已為人第一人。
既然不為了錢,老頭子又沒有容貌,姑母還要對他體貼,還要犧牲年輕女孩給這個老頭。
姑母啊,你有錢就別苦逼了好嗎。
不過姑母除了在對這個老頭子的問題上腦子稀裡糊塗,她也經常做一些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的事情。
平時看起來姑母門檻哈精,講起理論知識一套一套,比如這一段教育薇龍的:
「唯有一樁事是最該忌諱的,那就是:你愛人家而人家不愛你,或是他愛了你而把你扔了」。
薇龍自己也明確清楚姑母是一個「崇尚物質的物質主義者」。
好好做一個物質主義者不挺好的嗎?
可姑母教育薇龍的時候門檻精,輪到自己身上就經常不按常理出牌。
除了乾瘦小老頭司馬協她也不知道圖什麼,熱情地為司馬協操碎性生活的心。
同時,要隆重推出這個故事的男主喬琪喬。
現在的女孩哦,動不動就罵渣男。
什麼渣男可以和喬琪喬比啊。。
喬琪喬這個人可以說是360度螺旋渣,渣得你都不知道他做人做成這樣有什麼樂趣?
喬琪喬姓喬。但是他不叫喬喬琪,他叫喬琪喬。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一首歌:「我是奔波兒灞他是霸波爾奔」。
喬琪喬這個名字就給了我這樣的感悟。
總之,這個姓喬的一家們,也是無敵亂七八糟。
喬琪喬的爸爸叫喬誠爵士。
喬家父子和姑母都有點彩色漿糊。
這件事情是姑母在趕走她的女傭睇睇的時候,被睇睇實名舉報的。
睇睇說過一段讓人驚掉下巴的話:
「喬家一門子老的小的,你都一手包辦」。
而姑母趕走女傭睇睇,是因為睇睇和喬琪喬有一腿。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想給她們跪了。
別跪,還沒完呢。。。
泰迪喬琪喬在姑母家裡撒歡的事情,還沒完。。。
他不但和女傭睇睇搞,還和女傭睨兒搞。
只是睨兒比較低調,不老卵,姑母就算了。
姑母趕走了睇睇,但是沒想到,自己的侄女薇龍喜歡上了喬琪喬。
也許姑母是想到的。
姑母這個人是這樣的,她也喜歡喬琪喬,為了喬琪喬爭風吃醋什麼的。
但是她也無所謂一個喬琪喬,在她看起來,每個男人都是喬琪喬。
她今天和這個勾搭,明天和那個好,後天又幫他們拉皮條了。
就像有些企業家為了創造就業率操碎了心,姑母為了創造打炮率也操碎了心。
如果整個香港的上流社會某個晚上閒著,沒人亂搞,姑母就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價值了。
反正就是這樣一個姑母。
她在知道薇龍喜歡喬琪喬之後,很操心。
她覺得薇龍不爭氣。
喬琪喬是一定要找一個娘家豐厚的人結婚的。
這是姑母對喬琪喬的深刻了解。
喬琪喬是喬誠爵士眾多小老婆中的一個小老婆的不爭氣兒子,排行十三。
由於這個小老婆本身也不是很得寵,這個兒子也就無所謂。
大家都在分析,老頭子死了,這個兒子也拿不到多少錢。
十三子喬琪喬對自己的情況認知很清楚。
他也知道自己好日子過慣了,吃不起苦,所以就打算好要找一個有錢的女人養著他。
就在大家困惑,哪個倒黴的有錢女人要做喬琪喬接盤俠的時候,薇龍挺身而出。
姑媽說:你沒錢。
薇龍說:我可以賺啊。
薇龍靠什麼賺錢呢?
靠姑媽拉皮條。。
故事最後就結束了。
薇龍嫁給了喬琪喬,喬琪喬搬到了姑媽家裡,一家三口快樂生活在一起。
姑媽一邊自己找喜歡的男人搞七捻三,一邊找客戶。
薇龍負責和姑媽需要拉攏的男人搞七捻三,同時賺錢給喬琪喬花。
喬琪喬負責花錢和姑媽家裡所有女性包括各種女傭搞。
整個故事裡,喬琪喬腦子是最清楚的,他喜歡花錢和喜歡搞,他都得到了。
姑媽志在創造打炮率,以博得自己在上流社會的地位,也算求仁得仁吧。
很多人不明白薇龍圖什麼?
薇龍一方面是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享受慣了,她也想過就算讀完大學出來工作,賺幾十塊一個月能幹什麼。
另外她看到姑媽這裡整天亂搞的情況,對好好過日子這件事情也失望了,可能覺得男人都這樣,不如找個帥的。
還有就是她是真的喜歡喬琪喬,覺得靠金錢留住他和得到名分上的喬太太,也是蠻好的。
找個故事如果做閱讀理解,作者要表達什麼和反映什麼:
官方不會扣分的答案是:主要是要表達在殖民地畸形社會下男男女女的自我迷失和自我麻痺。
那麼脫離殖民地畸形社會,其他社會狀況下,姑母,女傭們,薇龍等等女性的選擇和境遇就會有改善嗎?
其實,每個作者都在表達自己這件事情是千真萬確的。
瓊瑤一直都在講述人畜無害的真愛小三的故事。
張愛玲永遠都在講女人擺脫不了自己被情感束縛的心魔。
小說中,有一句話,張愛玲借薇龍之口,說出來諷刺姑母,其實也是諷刺所有女性:
「女人真是可憐,男人給了她幾分好顏色看,就歡喜得這個樣子。」
聰明如張愛玲,一定是從自己身上看到過這種難堪的歡喜,也自己憎恨自己吧。
確實,在任何社會背景下,女人的這點感情事,也總是瞞得過別人,瞞不過自己。
縱使大家最後的選擇都不一樣,維持表面的體面已是難能可貴。
《第一爐香》是一個黑色壓抑的故事,但歸根結底,究竟是什麼在壓抑女性?
是女性對情感需求無比貪戀的本質。
甚至做出莫名其妙的犧牲,付出也都不知道為了什麼。
因為當一個女性所有的社會存在感僅僅是在男女關係上可以滿足自己的時候,這個女性就必定是悲哀的。
男性在社會生存,其實特別現實,特別了解自己。
很多男性就知道自己喜歡亂搞,所以努力賺錢,滿足自己亂搞,一切就都解決了。
而女性一方面喜歡錢,一方面喜歡情感需求,又總想把兩者聯繫在一起。
如果兩者產生衝突的時候,大部分女性都把控不好自己,無法從感情中擺脫出來,從而走上用錢去買情感需求的道路。
所以,從某種角度去看馬思純的感悟,只能說馬思純真的是演薇龍的最好選擇。
張愛玲在小說中這樣描述薇龍:「她的眼睛長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掃入鬢角裡去。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
這不就是馬思純嗎?
你們看,過了那麼多年了,大部分女人們還是葛薇龍,喜歡用愛就低到塵埃中來麻痺自己。
但葛薇龍或許還並不是最慘的。
當外面的世界是處處瓶頸的職業前景和別無選擇的貧困生活,平淡無奇無愛的男人。
葛薇龍的選擇至少獲得了表面的光鮮。
要如何才能讓女性從這一困境中解脫出來呢?
無非是女性們要真正明白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渴望的東西有一個本質的轉變。
是,誰不想要嫁給忠誠,專一,富裕,英俊的白馬王子。
可如果人生的意義託付在他人身上,那麼就算實現了,又有什麼榮耀?
— END —
作者簡介:MISS南(微信號 missnan_meinanzi )《ELLE》,《嘉人》雜誌專欄作者,小說作者,小河馬珠寶創始人!(創始人三個字牛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