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專業考研成功上岸經驗分享
2020年5月18日,上海師範大學應用心理擬錄取名單終於公布,看著自己的名字在名單前列,心裡感慨萬千,兩年,這一路走來,心裡的那些苦楚仿佛都有了甜蜜的回報。
我的本科專業是心理學,未來也是想從事心理學相關的而工作,所以就決定考應用心理。2018年春季,當時我還在猶豫選擇哪個學校的時候,我在直系學姐那裡正好了解到上海師範大學。上師大在最新一輪心理學學科評估中位於B類,專業優勢突出;位於魔都,地理位置優越;每年招生人數都穩定在45人左右,不接受調劑,無推免,無歧視。這兩年上師大報考的人數在不斷增加,上一年報考的人數近1000人,但是大環境就是如此,每個學校的報考人數都是只增不減的。心理學347的參考書目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實驗心理學、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變態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其中變態和諮詢、管心和統計實驗的比重較大。
第一年備考的時候,由於和對象出現感情問題,分手後,我的心態一直不是很好,大概八月份,我才開始有心思準備,時間非常倉促,準備不充分,導致自己最後的分數隻上了國家線,未能進入到複試。第二年,心裡不甘認輸,選擇繼續二戰,所幸終於上岸。在這裡大概講一下我兩年的備考時光,其中以第二年為主。
第一年
我是從八月開始正式備考的,首先是政治,九月中旬的時候,配合精講精練,我終於聽完了徐濤老師的課程(求原諒),雖然聽了課程,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一直沒有抓住重點。話說,我覺得精講精練好厚,十月份就又買了風中勁草,雖然各有好處,但總覺得這兩本要麼過於厚、要麼過於薄,沒有找對衝刺的參考書目,並且十二月份的時候,我把試卷看的比書本更重要,天天掉入題海,回頭看來,這是不對的。濤哥說得非常好,把知識點掌握牢固是最重要的,老師可以變著方的把我們拉入坑裡,題海戰術不是上策。再加上考場上發揮不好,第一年,我的政治成績之難看。
其次是英語,強調單詞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每天都要背,要一直堅持到考試。客觀題很重要,尤其是四篇閱讀,新題型比較簡單,完形多總結句間的邏輯,做題就比較輕鬆。英語我跟的老蔣,他是專門做英語二的老師,八月份到九月份,我聽完了老蔣的閱讀和完形講解視頻,蔣老師的完形與閱讀講的非常好,聽完真的有醍醐灌頂的效果。跟著老蔣的思路去解題,找到每個問題的題眼,注重轉折詞等等,不斷去摸索歷年英語二真題,就把歷年英語二真題摸熟摸透就足夠了。這個過程也是要持續到考試的最後一天的。說到這裡,還沒說作文和翻譯,翻譯比較簡單,所以也沒花什麼時間準備,但是作文我也沒太引起重視,大概接近十一月份才開始看作文,準備的不用心,以至於即使我前面的閱讀做的很好,總分也不是很高。當然,需要給自己留最近兩年的試卷,十二月的時候做測試。
專業課,九月份之前我都是處於全覆蓋的了解知識的狀態,九月份之後才開始一本一本的背,每天給自己安排好當天的任務,利於一些背誦技巧,比如編順口溜,記重點的方法去背誦,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每天背誦後還要去鞏固昨天的內容,不斷的重複,到了十二月份,認識到必須要練手了,那時候才發現自己背的和寫出來的不那麼一樣,從思考到落筆的過程不能很快的提取知識,落筆沒那麼有邏輯。到了考場,尤其是面對這種需要手寫三小時的專業課,需要反應快,落筆迅速有邏輯,但是我沒有做到很好。
因此,這一年,我的研究生考試敗北了。
第二年
由於第一年打下了一些基礎,第二年我是從九月份開始準備的。
政治,第二年我就只跟了濤哥,我非常喜歡他的授課方式,專注於做題技巧,相同知識點之間的比較,對於應試來講是很受用的。在政治複習的過程當中,我依據政治背誦手冊,倍速聽了馬原的知識點,後期聽了衝刺的課程,那本背誦手冊我如視珍寶,一直不停的翻閱,往裡面添加筆記,寫備註,直到考前一天依舊如此。政治的複習,我吸取教訓,始終把重心放在課本上。關於選擇題,我前期做了30天70分刷題計劃,到了十二月份,最後衝刺的時候,我做了肖四肖八、徐八的試卷,建議後期做兩到三位老師的試卷差不多就夠了,做完後,我就總結各位老師出題的點,尤其是重複的考點就會在書本上面標紅,引起重視,並且每天看四套選擇題,一直重複到考試那天早上,以保持著做題的題感。這裡強調一下,到了後期,知識點和題感都重要,兩者都要重視。大題大家不用太擔心,可以跟著一兩位老師走,比如以肖四為主,另一位老師的押題為輔,重視一下答題的思路,基本上就沒啥問題的。最後成績出來,我考了77分,其中選擇題45分,大題32分,可想而知,選擇題有多重要。
英語,重心放在閱讀和作文上!第一年我跟著老蔣英語二的視頻,把閱讀和完形都聽了一遍,所以第二年在英語上面沒有花很多的功夫,就是一直不停地重複看英語二的真題,找出閱讀中的題眼句,並勾畫總結;完形依舊注重分析句間邏輯,讀懂文章的思路,形成題感;其中最簡單的新題型我基本上沒花大多功夫,就集中幾天把新題型過了一遍。九月份開始,我每天都會安排自己看閱讀和完形,背單詞,一直堅持看,堅持總結。上一年的英語考試中,60分的客觀題,我得了53分,但是最後總分才70幾分,所以我的作文和翻譯拉了很多後腿,尤其是作文,自己也知道自己寫的很爛。因此第二年我就重新改寫了我的英語作文模板,花了更多心思,從例如經濟,政策,文化等方面寫了一些萬能的句子,還比如XXX變得越來越重要,XXX需要或者引起了我們的重視,XXX是引起這個現象的最大的原因,以備大作文直接使用。十二月份的時候,我聽了老蔣的作文預測,預測準了!小白考研公眾號裡整理的大小作文的主題預測,無論是英語一還是英語二,我也都過了一遍,想像著每一個主題下應該怎麼寫,用英文把所有的主題句都寫了一遍。雖然第二年考試中,自己的選擇題的發揮不如上一年,只有49分,但是總分比第一年高,因此,除了閱讀,作文好好發揮也是很重要的。
專業課,就單純靠自己的努力(聰明才智)在複習,九月份開始後,我在背書的時候更加注重知識的輸出,有時候會通過口述的方式取檢測自己所背的知識點,十月份開始,我就開始默寫知識點,小到名詞解釋,大到論述題,都開始著手寫,不斷的去鞏固自己的知識。到十一月份就開始自己出題給自己出題,打亂重組歷年真題,嚴格按照考試時間,當天隨機抽取一套試卷模擬,熟悉在考場上的感覺。在整個過程當中,月計劃、周計劃取代了去年實施的日計劃,我會根據自己的精力去分配當天的所學,不要求自己必須學滿10個小時,或者12個小時,而是以任務為導向。比如這周的目標是必須把普通心理學過一遍,那麼只要這周完成就可以,今天精力好一點,就可以看四章的內容,如果明天精力不好,也可以看兩章的內容,不管怎麼樣,只要一周完成即可。根據這樣的安排,會讓我似乎每天都有額外的精力去學習更多的內容,更有積極性。因此,我一般會提前四到五天就完成安排的月計劃,這種安排使我的學習更加自主並且高效。今年的考題相比於前幾年,統計實驗的分值高了一些,又考了人格心理學的內容,雖然答題的時候也有不知如何組織語言的地方,但考完後還是比較滿意的,也算完成的比較完滿了。專業課內容很多,有時候就會感覺找不到側重點,因此,我覺得如果有一定條件的話,備考的同學是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考慮報一下專業課的班,讓有經驗的老師指導,提供備考的指導書、新鄉旭的筆記等等,應該是能夠讓你的努力與幸運翻倍的。
關於複試,今年進入複試的人數為54人,錄取的有45人,刷的人不多。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我們也是採取的網絡複試。複試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中文自我介紹,英文自我介紹,英文問答,專業知識問答,複試時間為15至25分鐘左右。我面試的情況是老師讓我做中英文自我介紹,居然沒有打斷我,我很驚訝,做完介紹後,老師就開始問兩三個英文問題,都是非常日常的問題。然後,就是最重要的專業知識問答,有了解到其他同學有被問道T檢驗、方差分析以及回歸和相關的內容,但是老師沒有問我統計問題,只給我了一個實驗主題,問我如何定義因變量,如何控制額外變量,問的比較細。最後還問了我的畢業論文的內容。總的來說,複試要好好準備統計、實驗和測量的基礎知識,準備好畢業論文的內容。複試過程中態度謙和,表現自然一點,就沒啥大問題的。
備考時,自己和老師是不可分割的。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酌情考慮複習方法。「考研不易,真渴望,還是假想像?」那段備考時光,對考上研究生的渴望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努力,也希望在這些努力又有點彷徨的日子裡,可以鼓舞著你!
由佳明老師整理髮布xxxfenglaoshi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