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動吸入製劑外企「霸屏」局面 健康元等龍頭企業持續發力

2020-12-23 雲掌財經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以及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一些人造的化學物質越來越多,空氣中混合的一些成分越來越複雜,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多且呈年輕化趨勢,包括一些嬰幼兒近年來發病癒發明顯。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及COPD越來越常見,因口服藥和注射劑的使用局限性和療效不盡人意,吸入劑憑藉諸多優點逐步顯現出特別優益的療效。

全球吸入劑一直被幾個寡頭壟斷,並不是說有什麼政策壁壘,藥械組合這種技術本來就比較難掌握。吸入製劑特有的藥械組合需藥品和吸入裝置聯合使用,仿製難度較高。我們拿氣霧劑舉例,其仿製難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般由主藥物、輔料(拋射劑)、耐壓容器、定量閥門系統和噴射裝置組成,主要質量控制指標包括藥物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噴射模式、每噴主藥含量以及每瓶總噴次等。氣霧劑按照處方組成不同,可分為溶液型、乳劑型和混懸型氣霧劑,其中主藥、拋射劑、助溶劑、表面活性劑等的配比對藥物的拋射動力和穩定性、藥物粒度和每噴含量等影響較大。同時,由於給藥量小(通常在幾百微克),生物等效性難做。

2020年我國吸入製劑銷售規模有望接近200億人民幣(不完全統計),2013年-2019年複合增長率達20%,潛在市場有望高達600億人民幣。隨著工業化進程、老齡化發展,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世界性常見病。根據《柳葉刀》雜誌2019年發表的中國肺部健康研究和哮喘聯盟流行病學近年調查顯示:中國哮喘患者近5000萬,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更是高達8.2%,並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僅有28.8%患者得到診斷,控制率僅為15.6%。慢阻肺患者接近1億人,知曉率僅為2.6%,死亡人數佔9%,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

因吸入給藥憑藉諸多優勢,市場正在快速崛起,國內的呼吸吸入製劑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由於呼吸吸入製劑研發壁壘較高,中國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長期被外資藥企佔據。目前只掌握在歐美日幾個大公司手裡,比如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等,默沙東和諾華也有少量涉及。其中前三個公司基本佔據全球市場的80%以上的份額,目前一些國內醫藥企業在開發相關呼吸藥物品種,但是成規模的也不多,主要集中在健康元、正大天晴、人福醫藥、四川普瑞特、蘇州長風、浙江仙琚、恆瑞醫藥、先聲藥業、遼寧海思科、蘇州歐米尼、山東京衛、杭州暢溪,(已被美國Alkermes1.2億美元收購,聽說研發團隊很厲害)等。

儘管我國的吸入劑市場起點低,但也具有鮮明的特點:1)全球範圍內,MDI產品佔處方量的65%,DPI佔30%,
噴霧劑佔5%,而國內卻是噴霧劑55%,DPI佔40%,MDI 佔5%;2)我國吸入劑的市場,幾乎是外企的市場,本土藥企有吸入劑批文的廠家不多,而且大多數廠家市場佔有率都很低;3)市場起點低,目前我國吸入劑市場規模不到200億人民幣,佔整個醫藥市場的1%左右,而全球為3%左右,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未來幾年必將高速增長;4)目前我國的COPD和哮喘就診率都比較低,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和收入的逐步提高,未來幾年就診率情況會得到顯著的改善,成熟的市場有望達600億人民幣;5)相對全球而言,我國上市的吸入劑產品少,現有申報受理號也比較少,非常適合布局。

跨國藥企中,AZN是我國吸入劑市場的最大的贏家,2017年AZN憑藉兩個吸入劑產品賺走中國8.8億美元,其中「信必可都保」銷售額7.0億美元,「普米克舒令」銷售額1.8億美元(AZN 2017年報),兩個產品佔AZN中國區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據統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及布地奈德吸入劑(Pulmicort),新興市場在2019年前3季度業績達8.45億美元;而中國佔絕大部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2018年銷售額過48億元,2019年預計超過60億元。(數據來源:阿斯利康年報及相關資料庫)

GSK自「行賄」風波後,「舒利迭」銷售額一蹶不振,2016年銷售額約1.5億美元,除此以外,BI的異丙託溴銨、噻託溴銨,默沙東的莫米松都是我國吸入劑市場非常暢銷的吸入劑產品。本土藥企中,已經有吸入劑形成規模銷售的是正大天晴,其噻託溴銨的仿製藥「天晴速樂」逐年高漲,2018年銷售額接近6億人民幣,健康元的兩款吸入劑2019年剛剛上市,正全國開始布局,掛網價49.2元。

健康元和正大天晴是最早涉入吸入劑布局的國內公司,目前論實力的話這兩家公司是最強的,不管是在研發投入還是管線方面都是處於龍頭位置的。其中,健康元2012年開始布局吸入製劑,算是國內比較早的,也是為數不多的把吸入製劑納入核心業務的公司。健康元作為麗珠的母公司,除去麗珠的業務外,公司剩餘的資源全部聚焦於吸入製劑,公司高管在股東大會上向投資者表示,吸入製劑公司將會加速推進。

該公司的研發管線在國內算是比較豐富的,總計11個品種近20個品規。2020一季報顯示,鹽酸左旋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吸入用複方異丙託溴銨溶液已經開始銷售;乙醯半胱氨酸吸入溶液、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異丙託溴銨氣霧劑、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已申報生產;妥布黴素吸入溶液、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粉霧劑正在臨床;富馬酸福莫特羅吸入溶液、鹽酸氨溴索吸入溶液已經開始臨床。

當前產品線中已經上市2個,2019年4月年獲批上市的「舒坦琳®」(吸入用複方異丙託溴胺溶液)和同年9月獲批的「麗舒同®」(鹽酸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

截止2020年5月,公司複方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和左旋沙丁醇胺分別完成21個和14個省招標掛網,有望成為5億元至10億元峰值的潛力品種。重磅產品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有望於2020年6月上市,該產品是2019年2月申報上市的,受理號兩個規格
CYHS1900131,CYHS1900132,已進入現場檢查階段,預計2020年6月上市,規格:2ml:0.5mg,商品名為:霧舒®,有望成為近20億元的重磅品種,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原文作者:穩見未來

相關焦點

  • 財說|高瓴資本近22億入股,健康元真能成為吸入製劑龍頭企業?
    7月12日,健康元發布定增公告,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價格為 12.83 元/股,募資不超過21.73億元,高瓴資本將認購此次定增的全部股份。在本次發行完成後將佔健康元股份總數的8.00%。之後的兩個交易日,健康元開盤時股價連續封在漲停板。截至發稿,股價打開漲停版,報收19.88元/股。
  • 中國吸入製劑創新正當時
    PART01高瓴斥資定增健康元的邏輯2020年7月12日,高瓴資本21億定增健康元(證券代碼:600380)的消息馬上佔據熱搜榜。健康元重點布局吸入製劑板塊,其中複方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鹽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已經獲得註冊批件上市。
  • 百億吸入劑市場,破除外企壟斷,國內企業開始逐步突破……
    百億吸入劑市場,破除外企壟斷,國內企業開始逐步突破...來源:藥智網|Eva近日,IQVIA發布了《2019年中國醫院醫藥市場回顧》,其中從治療領域來看,2019年呼吸系統領域呈現正增長態勢,市場增速15.4%,位列醫院用治療領域第九位。
  • ...吸入製劑|哮喘|呼吸系統疾病|正大天晴|健康元|恆瑞醫藥|長風...
    而在眾多用於治療呼吸類慢病的藥物中,吸入製劑是當前公認的標準藥物。12月10日晚,健康元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證書》,該藥品通用名稱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公告顯示,布地奈德是健康元自研產品,公司取得藥物註冊證書後即可進行生產和銷售。
  • 吸入製劑行業專題報告:高技術壁壘突破在即,一片藍海待掘金
    根據Bloomberg,這五款產品佔全球2018 年吸入製劑總銷售額的 60.5%。這些重磅產品有十億及以上美元的銷售額,由海外市場的三大龍頭企業(GSK、AZ、BI)生產。如沙美特羅替卡松粉的吸入劑型已有五家廠商在臨床後期階段,最快的廠商 已經到達申請上市的階段,另外還有四家廠商在研相關的粉霧劑與氣霧劑,最快已經達到已發件的階段; 有三家廠商研發噻託溴銨相關的粉霧劑與吸入粉霧劑,三款產品均已上市;另外健康元上市了兩款4類首 仿的吸入溶液。
  • 60億市場添國內龍頭!健康元吸入用布地奈德獲批
    根據IMS數據,2019年令舒國內銷售總額約56億元,同比增長15.37%,是國內銷售額最大的吸入製劑品種。這也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成為我國居民第三大慢病死因有關,患者基數龐大,診療形勢嚴峻,ICS作為控制氣道炎症最有效的藥物被廣泛應用於哮喘和COPD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療。此次,健康元重磅上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的仿製品——霧舒,強勢侵入原研產品60億級別的ICS市場,前景廣闊,收益可期!
  • 股東會直擊|健康元加速吸入製劑國產替代 布地奈德預計6月份以後上市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5月29日下午,健康元(600380.SH)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深圳市南山區健康元大廈舉行。期間,公司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將加速吸入劑業務的國產替代。當股東大會現場投資者,就公司吸入製劑板塊提問時,健康元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2013年開始布局呼吸類製劑,接近『八年抗戰』,吸入製劑業務逐漸進入收穫期,將加速吸入製劑的國產替代。」成立於1992年的健康元,曾以一瓶「太太口服液」家喻戶曉。
  • 健康元大規格布地奈德混懸液獲批 吸入製劑產品矩陣初形成
    健康元(600380.SH)備受關注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又有了新的進展。12月10日晚健康元發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證書》,該藥品通用名稱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
  • 白電主業穩健、投資晶片龍頭,立霸股份步入業績增長期
    目前,白電行業龍頭集聚現象持續,格力、美的、海爾三大龍頭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佔白電細分行業的比重提升至115.1%,較上年提升了18.3%。其中空調行業,格力電器完成18年以來的高庫存清理,21年大概率將形成量價齊升局面;海爾和美的分別在內外銷市場表現亮眼,內銷市佔率方面CR3為+6.7%,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 行動詮釋擔當 健康元榮膺2020「金責獎」最佳社會責任獎
    在本次峰會的重頭戲——2020「金責獎」頒獎典禮上,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康元集團」)憑藉在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大眾以及專家評委的認可,在眾多入圍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社會責任獎
  • 在播劇藝人霸屏排名:李易峰殺進前五,譚松韻第三,榜首無人撼動
    在播劇藝人霸屏排名:李易峰殺進前五,譚松韻第三,榜首地位無人撼動!NO.5許魏洲:《親愛的麻洋街》有很多藝人都是通過電視劇的爆紅而打開知名度的,許魏洲也不例外。許魏洲憑藉自己帥氣的外表以及精湛的演技,成功擠進在播劇藝人霸屏排名前五的位置。NO.4李易峰:《隱秘而偉大》其實李易峰已經有段時間沒在娛樂圈營業了,但一出手就必定是「爆款」!李易峰憑藉在這部電視劇當中精彩的表現成功殺進在播劇藝人霸屏排名前五,佔據了第四的位置。
  • 從原料到製劑一體化的醫藥龍頭企業
    今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國外企業無法正常生產,為國內的原料藥行業打開國際市場帶來了機會,從目前來看,短期內國外難以再次形成大規模生產,未來國內的原料藥行業景氣度有望維持在高位。 浙江醫藥是我國重要的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是國家維生素、抗耐藥菌抗生素、喹諾酮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公司已經完全可以專業化、規模化生產。
  • 艾璐卡聚焦自然科學護膚帶來全新煥活體驗 山羊奶系列持續霸屏上海...
    近日,艾璐卡山羊奶悅顏清透系列持續霸屏上海虹橋火車站,將自然精萃與先進科技完美融合展現其強大的品牌競爭力。 艾璐卡山羊奶悅顏清透系列霸屏上海虹橋站作為法國自然系護膚品牌,艾璐卡自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堅持以法式之美為靈感,秉承天然、安全的產品開發理念,在全球甄選優質、溫和、有效的美膚元素,攜手國際一流研發工廠
  • 起底搬家公司網頁霸屏產業鏈:5000元上百度首頁
    近日,由1200元坐地漲到18000元的「天價搬家費」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然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搬家市場」的亂象不止於此:原本商量好的搬家價格,沒想到從260元漲至5000元;搬家結束後微信騷擾女顧客;甚至被不滿投訴的搬家員工「踹了一腳」……記者注意到,搬家終端亂象的背後,用戶大多數都是選擇的搜尋引擎上位置靠前的「霸屏」公司,而如何進行搬家公司的網站推廣,也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 健康元擬定增募資不超21.73億元 引入戰投高瓴資本
    7月12日晚,健康元發布定增預案,高瓴資本為本次定增的唯一認購方。   值得關注的是,健康元本次發行為面向特定對象的非公開發行,發行對象為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高瓴資本」)。高瓴資本擬以其管理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通過現金方式認購健康元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
  • 諾斯貝爾等化妝品代工企業持續發力,時刻為產業注入「源動力」
    50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2000多億元的中國市場……作為「美麗經濟」版圖中的重要一環,化妝品市場一直以來發展十分迅猛,中國也已躋身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而在這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是很少被人注意的化妝品代工企業在持續發力。
  • 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 製劑產業總體競爭力待提升
    例如,有製劑企業為了提高製劑水平、增加質量監控能力、應對未來市場需求,建設了一個較大型的、綜合性的製劑大樓,基於新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司引進了當下國內外良好的裝備;同時引進了國內注射劑方面的人才。  該藥企表示,新的製劑大樓投入使用後,公司製劑能力、質量保證能力、產品產能等都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 持續發力牽手企業共創未來
    好未來教育集團總部牽手思明,打造高水平社區教育綜合體;中科招商集團總部落地,打造通航產業、國際科創、資本管理三大板塊;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抖音文化等板塊相繼落戶思明……一年來,思明區招商引資持續發力,碩果滿枝。
  • 中國優秀的醫藥行業:10強龍頭企業
    3、科倫藥業:大輸液龍頭 公司亮點:輸液系列藥品的知名研發企業 主營業務:輸液系列藥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 4、健康元:生物藥龍頭 公司亮點:主營化學製劑、化學原料藥、診斷試劑及設備、保健品的公司 主營業務:生產經營中成藥
  • 冀衡藥業啟動IPO上市輔導:乙醯氨基酚原料藥龍頭企業
    公司總部位于衡水市路北工業園區,公司下屬有深州公司、海興公司、製劑公司和武邑公司四個子公司,是集原料藥、西藥製劑、中藥製劑、醫藥中間體四大系列、150個品種的現代化大型醫藥綜合企業。冀衡藥業擁有產品自營進出口經營權,產品銷往國內三十個省市、自治區及南亞、東南亞、南美、歐洲、非洲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