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喬治?克魯尼在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影片《型男飛行日記》中為生計四處奔波以便累積一千萬英裡的航空裡程,只為夢寐那張全美僅有七張的超白金會員卡並能與機長促膝暢談的機會的時候,我們的同胞、來自長沙的遠大空調主席張躍先生早在10多年就已經擁有一支包括五架私人噴氣機的機隊。張先生大概會與機長熟絡地討論剁椒魚頭到底該用到哪兩種湖南本地辣椒。
當然這種比較是偷換概念式的,因為私人飛行、公務機發展最蓬勃的地方仍在美國,但重點是這種渴望自由飛翔的生活理念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創富一代的男性精英。本山大叔的公務機還沒交付,全中國的媒體就對其未來的空中座駕展開了天翻地覆般的報導,將掘地三尺的超級狗仔本領發揮到了極致。大到幾個座位、飛行航程,小到沙發的皮革材質、靠墊芯子,甚至連空乘的長相等都被無限想像放大。
事實上,從一個小品大亨到志在飛行的型男,趙大叔這一步飽含爭議與艱辛。不過,撇開喧囂,回歸理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購買行為,我們發現本山此舉並非為了炫富,反而充分說明來自白雲黑土的老蔫們的淳樸和較為超前的眼光。我們假設趙本山帶著他的小瀋陽們一年有兩百天在全國各地演出,飛行時間至少400小時,坐公務機能幫他和他的團隊們省卻機場等候時間、安檢排隊時間、降落非航班所達目的地的換乘時間等等,當然還不包括人的體力成本。儘管他付出了比頭等艙高近五倍的費用,但對於日進鬥金的本山團隊來說,省下了更多的時間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演出機會,無論是對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強烈的人民群眾還是對本山傳媒來說都是雙贏。
此外,在那些不飛的日子裡,其背後專業的運營公司還可將其座駕出租(當然這得看本山大叔本人是否願意),獲得的收益在資產損益表上起碼是以「+」表現出來的。更何況作為企業行為購買的公務機已然成為了本山傳媒的集團財產,其固定資產折舊無疑是合理避稅的陽光大道。
去年年初,曾經有「美國央企」高管乘坐公務機前往國會申請救援金,成為膾炙一時的黑色幽默段子。同樣是公務飛機擁有者、中國「紅牛之父」華彬集團的嚴彬博士卻是乘坐著自己的私人飛機前往全國各地考察投資良機,頗受西部地區好評。為中國式飛行型男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和社會輿論環境。而經常在上海的虹橋機場坐飛機的朋友一定看到過那架全身紅色,噴塗有旺旺男娃娃標誌的公務機。還有什麼能比這樣的廣告效果更具眼球吸引力呢?蔡衍明先生無疑也是中國飛行型男的楷模。
毫無意外,越來越多的成功中國男性加入了炫酷飛行的行列,來自化工界、IT、食品行業、能源投資等領域的男性財富新貴紛紛將自己童年的紙飛機夢想變成現實。我們不妨建議在成功收購沃爾沃之後,李書福先生應繼續放飛他的夢想,為中國飛行型男打造民族品牌的公務飛機而奮鬥。
作者簡介:晴天,公務航空、私人飛機行業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