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七個冷知識:是情人節還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2020-12-21 北青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上官雲)最近幾天,七夕節無疑是個熱門話題,年輕人樂得多了個約會的節日,很多商家也瞄準商機,希望趁機大賺一筆。

如今,七夕往往被視作「中國情人節」。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

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

資料圖:中國傳統七夕節臨近之際,江西省婺源篁嶺以「乞巧」為主題,回歸傳統節慶本意舉辦「鵲橋相會」、「牛郎溪邊會織女」等活動迎接七夕。王健 攝

這個節日還有許多名字。古代,它的一些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由於節日的歷史十分悠久,形成了種生求子等各種習俗。還衍生出許多好玩的謎語,比如有一道謎語題目是「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慶生也不遲」,其謎底就是「七夕節」。

冷知識二:它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何關係?

七夕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在《搜神記》中,則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演繹成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

不過,這個傳說發生在農曆七月初七,也跟古代人們觀察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星)的行動有關,古人藉此可以了解秋天到來。

據古籍記載,在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此外,織女星旁兩顆較暗的星星位置,形似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朝東方望去,則可見「牛郎星」。

所以,綜合種種資料來看,有人認為,七夕時會有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也與時令與天文景象的觀測有關係。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資料圖:南京江寧橫溪街道田野上的植被經過當地村民的精心製作,用灌木、油菜、小麥組成了該幅「董永與七仙女鵲橋相會」圖。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冷知識三:這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如今,七夕以「中國情人節」為人們熟知。但也曾有觀點認為,這本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這種觀點認為,在中國古代,七夕節應該是單身女子最快樂的一天:在這個時候,她們可以著盛裝大大方方地走出去與姐妹們聚會、玩耍。

民俗專家王娟則表示,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在古代,七夕節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乞巧,大多是未婚女孩過這個節日。在一些地區,這一天要為女孩兒舉行成年禮。

冷知識四:「乞巧節」如何「乞巧」?

說到七夕「乞巧」的主題,比較流行的遊戲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等等。

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後世特別流行。《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還有一種方法是「浮針取巧」。王娟介紹,女孩們會提前一天準備好一盆水放在院中,翌日水面會留有浮塵。然後,女孩們把針放進去,等太陽出來後觀察針的投影。

資料圖:圖為民眾體驗投針驗巧。

後來,「乞巧」逐漸偏重女性參與。古代女孩拜織女,也是「求巧」。有時會通過一些競技類活動選出手巧的女孩。

冷知識五:為啥此時曬書、曬衣服?

種種傳說外,此時也曾有曬書、曬衣服的習俗。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軼事。其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七月七日這天,東晉名士郝隆跑到太陽底下躺著。

有人問他,為啥這樣做?郝隆來了一句「我曬書」,暗戳戳秀了一番自己的學識。

七月七日曬書、曬衣服原本只是一項風俗。在魏晉時期,北阮有一些富裕人家也會趁機「炫富」,曬出來的衣服質地特別好,光彩奪目。

阮鹹是「竹林七賢」之一,也很淡定地拿竹竿挑著一件舊衣服來曬,別人看了特別好奇,他卻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冷知識六:最出名的應節食品「巧果」

如同冬至的餃子、清明時的青團,七夕也有應節食品,其中最出名的一種叫做巧果。巧果主要用油麵糖蜜等做成,花樣很多。

資料圖:圖為身著漢服的姑娘們展現了屬於七夕最傳統的節日文化內容——祭星乞巧。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古代,巧果有許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到了宋朝,市面上已經可以買到七夕巧果了。

把白糖糖漿和麵粉、芝麻一起和好,拌勻後攤在案板上捍薄……再經過油炸等一系列工序,巧果就做好了。心靈手巧的女子,可以把巧果做成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造型。

當然了,歷史上不同朝代,在七夕這一天也有不同的食俗,《唐六典》中就有「七月七日加斫餅」的說法。

冷知識七:七夕能說「節日快樂」嗎?

總的看來,七夕的內涵遠比「愛情」豐富,有著求子、乞巧、祈求豐收等多種內容。

七夕無疑是一個吉祥的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為情侶們送上祝福。或許是考慮到節日的愛情主題,也有人調侃,不適合對單身人士說「節日快樂」。

「在七夕這一天,說節日快樂可以。」王娟認為,但這確實就是一部分人的節日,不過節的也就不用說了。(完)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七夕能說「節日快樂」嗎?這七個冷知識了解一下
    最近幾天,七夕節無疑是個熱門話題,年輕人樂得多了個約會的節日,很多商家也瞄準商機,希望趁機大賺一筆。如今,七夕往往被視作「中國情人節」。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
  • 【網絡中國節】我們的節日·七夕
    如今,七夕往往被視作「中國情人節」。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古代,它的一些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由於節日的歷史十分悠久,形成了種生求子等各種習俗。還衍生出許多好玩的謎語,比如有一道謎語題目是「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慶生也不遲」,其謎底就是「七夕節」。冷知識二:它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何關係?
  • 商家多年鼓吹,七夕是「中國情人節」?七夕的真相你並不知道
    今天是七月初七,七夕節。我們談到七夕節,人們更多的在商家鼓吹下,把它當做情人節來過。忽略了古人過七夕的習俗。這篇文章,想要給大家介紹那些,你可能並不知道的七夕正確打開方式。七夕最開始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日說起七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文獻最早記載是西周的《詩經·小雅·大東》。
  • 漲知識|在古代,七夕不是情人節?
    漲知識|在古代,七夕不是情人節?不是「情人節」!這是怎麼回事?七夕節的來歷到底是什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快把這些有關「七夕」的知識告訴孩子吧!
  • 七夕為什麼又叫「女兒節」?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對情人節都特別在意,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和心上人一起感受愛情的甜蜜和溫馨。 但是隨著時代不斷變遷,西方情人節逐漸佔據主流,而我國傳統節日七夕卻倍受忽視,這不得不說是傳統文化的流失。 相信很多人看到古代情人節,到底是七夕還是元宵節時?
  • 2019幾個情人節時間匯總 情人節和七夕節的異同
    (情人節送男友禮物排行榜)(情人節送女友禮物排行榜)2019一共有多少情人節 2019年情人節時間匯總  2019一共有多少情人節 2019年情人節時間匯總  2019一共有14個情人節,西方和中國的情人節時間如下:  2019年1月14日:日記情人節  2019
  • 中國的七夕,西方的情人節,「殊途同歸」的兩個節日
    情人節我們都不陌生,不過一提到此,人們印象中都會浮現出兩個日期,一個是公立二月十四,另一個農曆七月七,不過雖然兩個節日看似相同,但其實背後的歷史起源卻有著本質的區別。七夕節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牛郎織女的傳說又脫胎於天文學。
  •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未必,這首詩告訴你答案
    經歷史發展,後人把「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稱作「七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今社會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七夕」來臨之際,大街小巷,電視網絡,到處都是「七夕」的廣告,七夕逐漸被商業化。
  • 變味七夕節,鮮花和巧克力讓「乞巧節」變成「中國情人節」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眾多商家和自媒體以「中國情人節」做宣傳,帶火了鮮花和巧克力。但是在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裡,只用鮮花和巧克力來慶祝是不夠的,至少是不準確的。七夕節,又稱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我們的節日,別樣的七夕
    七夕節成為中國的情人節,源自大家熟知的牛郎織女這一浪漫的愛情故事。 七夕節還有個樸素的名字叫曬書節。道教認為掌管文運的魁星就誕於七月七,於是這天同樣受到讀書人的祭拜。當然,古人曬書的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書籍,防潮防蟲。
  • 七夕攻略:七夕到底是個什麼節日,該送什麼禮物好?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今天是七夕,夜述封神身邊到處洋溢著浪漫的氛圍,感覺空氣都變成了粉色,這讓單身狗們情何以堪?
  • 七夕不是情人節
    在眾多人眼中,七夕是與浪漫愛情有關的「中國情人節」,而事實並非如此。七夕,又稱乞巧節,起源於漢代,起初並非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織女是紡織女神,凡間女子皆於七月七日晚上向她乞求智慧與技藝。
  • 七夕情人節適合單身發的搞笑說說 2020七夕單身發朋友圈句子
    情人節總有這樣一個群體會冒出來佔據我們朋友圈的廣大位置,就是單身們,勢必要把秀恩愛的人屏蔽到底。那麼七夕節適合單身發的說說有哪些呢?以下小編整理了一些2020七夕節單身的搞笑說說句子,一起去看看吧。
  • 除七夕外,中國的情人節還有哪些?
    對於年輕人來說,過情人節是一種特殊的紀念日,尤其是那些處於熱戀中的人們。眾所周知,每一年的情人節是在2月14日,然而這只是相對於西方的情人節來說。可是你知道東方的情人節嗎?在中國,情人節是中國本土關於對愛情紀念的節日。
  • 中國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平常女子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也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但是元宵節是個並不公開的「情人節」。
  • 伊對:「七夕」情人節,一起看看民間有哪些浪漫的習俗
    「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整個世界仿佛都充滿了愛情的甜蜜味道。在中國民間,由於「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七夕成為了一個象徵愛情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在七夕這一天,人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寄託心中對於美好愛情的期待與祝福,快來和伊對一起看看民間有哪些浪漫的習俗吧。
  • 七夕情人節傳說
    七月七,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民間亦稱乞巧日,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 長知識!「中國情人節」的前世今生: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清明踏青,攀個好親」,一句民間諺語很好地揭示了清明節在男女情愛方面的重要性。儘管如此,中國歷史上卻沒有一個明確稱作「情人節」的節日。但現在不同了,時在夏曆七月七日——七夕節的「中國情人節」已然成功躋入當代人的節日生活之中。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唐朝詩人崔顥亦有「長安城中月入練,家家此夜持針線」的詩句,描述的就是七夕這天,無論貴妃還是平民女子,無不執行著穿針引線的「乞巧」儀式。所謂「乞巧」,實為鬥巧。指未婚女孩們在月下進行穿針比賽,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穿不過的叫輸巧,輸的女孩要送禮物給贏者。明清兩代在七夕又多了一項投針活動,繡針投於水,浮在水面,驗水底針影,以辨真巧。
  • 七夕的那些豐富活動,比起214,還是傳統的情人節更有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就要到了,作為中國的傳統情人節,七夕無論從文化韻味,還是浪漫程度上都要比二月十四強多了,而且身為一個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節日不重視,卻對那些洋節熱衷,是不是有點……?我這裡說七夕文化韻味濃厚這可不是胡說的,因為在我國七夕能夠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讓人們每年慶祝,必然是有著文化的底蘊的,你不會真的以為七夕就只是用來約會,和那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