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推送了一些文字,介紹流感的臨床表現,有讀者看完驚呼:原來流感如此狡猾!先前網上流傳的各種信息圖簡直弱爆!
沒錯,流感就是這麼變化多端,本文幫大家整理一下思路。
最輕微的流感當屬隱性感染——雖然病毒成功入侵,但很快被免疫系統制服。身體反應如此迅速,以致於病毒沒來得及興風作浪就被殲滅,所以,你是渾然不知。
你可能好奇:連當事人(感染者)都不知道,醫生又如何知道?嘿嘿,我們也只是「事後諸葛亮」而已——通過流行病學研究招募志願者,幫他們化驗血發現抗體陽性。
這就是『隱性感染』名字的由來:毫無知覺(隱性)地發生了感染。比隱性感染稍微厲害一點點的是輕微流感,它跟普通感冒沒有兩樣——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全身症狀比如發熱、肌肉酸痛不明顯。
其實,能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非常多、非常雜,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都可以引發普通感冒。典型症狀包括全身、呼吸道、呼吸道外三大塊。
全身症狀:畏寒、發熱、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痛、疲乏。其中,「熱」和「痛」比較有特色。
發熱:發病的第一個24小時,體溫迅速升高,可達38℃~41℃,皮膚甚至因溫度高變得又紅又幹。
急速高熱有可能驚著毫無準備的患者,然而,這種快速發熱一般不會引起嚴重後果,是只「紙老虎」。
💪通過學習你又多了一份自信,以後再遇到這類情況,你不會亂吃藥、挨人宰了。
對於健康成年人,一般在2~3天內逐漸退熱,當然有些患者也可能持續發熱1周。
頭痛:範圍是前額,也可以波及整個頭部。
肌肉酸痛:腿部和腰骶部最為常見,也可以波及其它部位。
頭痛、肌肉酸痛的程度往往可到讓你不爽(影響生活質量)的地步。
呼吸道症狀:流涕、咳嗽、咽痛。
典型流感也有呼吸道症狀,可不像網傳的信息圖說的那樣沒有呼吸道症狀。
只是發病的頭幾天,更為厲害的全身症狀掩蓋了呼吸道症狀。
全身症狀通常起得快,消退也比較快,呼吸道症狀倒可以持續較久——發熱緩解後的2周內,患者仍有可能持續存在流涕、咳嗽等。
有些輕信網傳圖片的患者,甚至誤以為自己流感剛好又「感冒」了……
胸部檢查通常沒有大礙,囉音出現在部分患者身上。切記:囉音 ≠ 肺炎,不然又花冤枉錢。
呼吸道外症狀
消化道症狀:可以出現噁心、嘔吐,但是腹瀉少見。
眼部症狀:畏光、眼睛灼熱感、動眼時疼痛。
發熱更為明顯,衝上40℃並不少見,而且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大部分成年人2~3天就開始退熱,兒童卻可以持續7~8天。
有時呼吸道表現不突出,反而是消化道症狀明顯,比如噁心、嘔吐。
流感很少引起腹瀉,這可以作為區別急性胃腸炎的線索。
多以非特異症狀為主,如厭食、疲乏、虛弱、頭暈等。
發熱、咳嗽、咽痛、肌肉酸痛這些典型症狀反倒沒有。
肺炎是各年齡段最有可能出現的、相對嚴重的併發症。「相對嚴重」的意思是可能持續惡化甚至致死,所以,通常需要住院治療。
流感病毒本身就能引發肺炎,也可以繼發細菌感染,或者兩種情況混合出現。
流感病毒性肺炎發生在發熱期的後半段,體溫不但沒有下降趨勢反而越來越高。
繼發細菌性肺炎可以在流感熱退之後幾天到十幾天再次發熱。
混合性肺炎則兼有上述兩種特點。
鼻竇炎是兒童患者容易出現的併發症。兒童鼻竇開口與鼻竇體積不相稱——體積不大,但是開口過大(相對大),因此,平時容易出現細菌定植。
流感引起鼻黏膜水腫,鼻竇開口處的黏膜也不能倖免,於是鼻竇的分泌物無法順暢排出,細菌滋生引發急性鼻竇炎。
除了鼻塞、流鼻涕這些跟鼻部有關的症狀之外,如果出現咳嗽(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咽部導致咳嗽)、夜間哭鬧(平臥時鼻竇分泌物逐漸排空,負壓引起頭痛,寶寶夢中痛醒哭鬧)也要想到鼻竇炎的可能。
中耳炎也是兒童患者容易出現的併發症,可能存在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
鼻竇炎、中耳炎聽起來有點可怕,而且治療起來確實需要一、兩周時間。3月齡~3歲的寶寶還有可能出現哮吼,多在夜間發作。哮吼屬於上氣道梗阻,症狀嚇人而且確實需要急診治理。
流感病毒引發的哮吼極少導致呼吸衰竭、死亡,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務必自己先保持冷靜,這樣才能有效安撫患兒,減少煩躁、盲動帶來額外氧耗。
Reye症候群也曾是威脅流感患兒的嚴重併發症,自從禁止阿司匹林用於兒童退熱以後,Reye症候群已經變為罕見病。
罕見併發症雖然肌肉酸痛是流感的典型症狀,但是真正的肌炎、橫紋肌溶解和肌紅蛋白尿卻很罕見。
由於流感病毒很少形成病毒血症,因此病毒性心肌炎也不多見,已有的病例報導集中在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流行),此後就很少再有報導了。
臨床見到流感患者出現心臟問題,多為原有心臟疾病的惡化。
同理,流感患者出現心電圖改變,主要原因也是原有心臟疾病惡化。
腦炎、無菌性腦膜炎、流感後腦病、橫貫性脊髓炎、吉蘭-巴雷症候群、轉氨酶異常、中毒休克症候群偶有個案報導。
診斷流感症狀程度不一,與其它呼吸道感染很難區分,單靠症狀、體徵進行臨床診斷,準確性欠佳。
有意思的是,流感暴發期間,臨床診斷的準確率明顯提高。
這其實是統計學的小把戲——暴發期間感染者眾多,瞎矇都能猜對一堆,更別說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這樣有點技術含量的操作啦😂
更可靠的診斷方法是取呼吸道標本,選擇以下方法進行化驗:
↑點擊圖片可以拖動放大
注意,精確診斷不是人人必須。比如,健康成年人就算得了流感,也不用抗病毒治療。既然流不流感都一樣等待自愈、對症治療,那何必花冤枉錢做檢查呢?
又幫你省了一筆,竊喜一下😝
抽血驗抗體也是冤枉錢——單獨一次抗體滴度不足以準確判斷。只有對比過急性期和康復期的抗體變化才能準確解讀抗體報告。
然而,患者都進入康復期了,要你的結果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