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新時代的白領,早上起來吃完牛奶和麵包,噴上古龍水,襯衫打領帶,穿上阿里淘來的西服,擠了八站公交車,來到了公司寫字樓下,抬頭望望天空,天氣晴朗萬裡無雲,你暗暗給自己打氣,加油吧少年。
來到電梯口,遇到了部門主管,一臉奸笑:「喲,今天穿得挺精神,衣冠禽獸啊」。你才衣冠禽獸,你全家都衣冠禽獸,差點把公文包摔他臉上的你暗自咬牙,想了想房租還沒交,你默默地走進了電梯。
衣冠禽獸是啥意思,按照字典裡的解釋,就是形容一個人外表光鮮但是道德敗壞不幹好事。按照這個標準的話,我們大多數吃瓜群眾可以聊以自慰了,即使勉強做到上半句,但離下半句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畢竟想要道德敗壞也是需要實力的不是。
說起衣冠禽獸的來歷,想當初可不是這個意思。這事的源頭要從俺們老鄉朱重八說起。朱重八生於元朝末年,老家就在我們安徽鳳陽縣。朱重八一家八口,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全家務農給地主種地。因為家裡太窮,他五歲開始就給地主家放牛,結識了一票小夥伴,後來成為他爭霸天下的革命班底。
元朝末年朝廷腐敗貪官橫行,再加上天災不斷赤地千裡,在朱重八十幾歲的時候,碰到了饑荒,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父親、母親、大哥相繼餓死,為了生存,朱重八隻有遁入空門在鳳陽的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身逢亂世,和尚沒人布施也得餓死,朱重八隻有外出化緣艱難求活。在化緣的幾年裡,他走過許多地方,看到了亂世之中更多的不幸和朝廷的腐敗,這讓他逐漸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只是還在等待一個機會。
1351年,黃河治河的工地上挖出了一個石人,背上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自此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開始了。二十四歲的朱重八接到發小湯和的信件,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郭子興帶領的紅巾軍。就這樣一生戎馬,一路搏殺,農家小子朱重八在童年小夥伴們的輔佐下打敗了逐鹿天下的對手,推翻了腐朽殘暴的元朝,收復燕雲十六州,統一天下建立了明朝,他改名叫做朱元璋,後世尊為明太祖。
老朱登基做了皇帝,身為真龍天子他當然穿的是龍袍。開國之初老朱深恨元朝異族統治的殘暴,同時也看不起異族的飲食服飾,一心想恢復漢家衣衫。明朝以前的漢家朝廷,官服多以純色為主,老朱覺得純色官服不足以體現新朝氣象,於是對官服樣式作出了改良設計。
明朝的官服在正面增加了一幅刺繡來區分官員的品級,而且分成了文武兩個體系,文官繡的是飛禽,一品官繡的是仙鶴,二品官繡上錦雞,三品官繡上孔雀,以此類推。文人經常會說良禽擇木而棲,跟這個也有很大關係。
武官作為國家的暴力機器要體現出武力超群的概念,所以官服繡上了各種走獸,一品繡麒麟,二品繡的是獅子,三品繡豹子,四品繡老虎,反正是按武力值往下排的。
如此一來,朝廷裡皇上是龍,皇后是鳳,帶著一群飛禽走獸治理天下,這就是當時國家最頂層的一群人了。能在衣服上繡上禽獸,自明朝起就是讀書人或者是想做官的庶人最大的願望了,在那時候,如果有人祝你或者你家小孩成為一個衣冠禽獸,那可真是一句美好的祝福,不是在罵你哦。
但是問題來了,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呢。其實很簡單,當衣服上繡著禽獸的官員們從人民公僕,造福一方變成了貪官汙吏,魚肉鄉裡的時候,老百姓口中的衣冠禽獸自然就變成了現在的意思。
雖然老朱作為明朝一把手,制定出了嚴酷的官員監督體系,什麼東廠西廠錦衣衛,甚至發明了剝皮填草的酷刑,但是仍然無法阻止禽獸們的貪腐之心當然也阻止不了明朝不斷地衰敗直至滅亡。
漢語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文字,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象這樣詞義發生反轉的詞語還有很多,再舉個例子有個詞叫「無奸不商」,這個明顯的意思就是凡是做生意的就沒有好人,天下烏鴉一般黑,不奸滑就做不了商人。
其實這個詞最早是叫「無尖不商」,意思整個是反的。在封建社會裡,商人的地位一直是最低的,士農工商是敬陪末席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作為一個商人你還敢奸滑,遇上官府、士子分分鐘就讓你破財敗家。古代商人往往是最重信譽的,什麼童叟無欺、百年老店在那時候是很普遍的。「無尖不商」一開始講得是米行的商人,當時開米店賣米,掌柜的為了拉住回頭客經常搞些買贈活動,你買一鬥米,量好之後都會在鬥上多裝點兒,堆出個尖來,好讓顧客覺得得了實惠,下次還會再來。
至於尖怎麼就變成了奸,這也是皇帝老兒幹的事兒。古代的農耕文明認為,除了種地和為了種地服務的工匠,老百姓經商那是不務正業,在官方的宣傳教化裡大家都要以農桑為本,經商賺錢那就是偷奸耍滑,慢慢地老百姓也認同了這種說法,無奸不商就變成了現在的意思。
華夏文明幾千年來從未斷絕,漢字其實就是活著的歷史,雖然大家都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可不能驕傲自滿,有空沒事的時候還是要多看書多學習,溫故而知新也是件令人快樂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