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在明朝竟是吉祥話,成語還可以這樣玩兒

2020-12-21 手作造辦處

身為新時代的白領,早上起來吃完牛奶和麵包,噴上古龍水,襯衫打領帶,穿上阿里淘來的西服,擠了八站公交車,來到了公司寫字樓下,抬頭望望天空,天氣晴朗萬裡無雲,你暗暗給自己打氣,加油吧少年。

來到電梯口,遇到了部門主管,一臉奸笑:「喲,今天穿得挺精神,衣冠禽獸啊」。你才衣冠禽獸,你全家都衣冠禽獸,差點把公文包摔他臉上的你暗自咬牙,想了想房租還沒交,你默默地走進了電梯。

衣冠禽獸也很帥吧

衣冠禽獸是啥意思,按照字典裡的解釋,就是形容一個人外表光鮮但是道德敗壞不幹好事。按照這個標準的話,我們大多數吃瓜群眾可以聊以自慰了,即使勉強做到上半句,但離下半句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畢竟想要道德敗壞也是需要實力的不是。

說起衣冠禽獸的來歷,想當初可不是這個意思。這事的源頭要從俺們老鄉朱重八說起。朱重八生於元朝末年,老家就在我們安徽鳳陽縣。朱重八一家八口,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全家務農給地主種地。因為家裡太窮,他五歲開始就給地主家放牛,結識了一票小夥伴,後來成為他爭霸天下的革命班底。

元朝末年朝廷腐敗貪官橫行,再加上天災不斷赤地千裡,在朱重八十幾歲的時候,碰到了饑荒,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父親、母親、大哥相繼餓死,為了生存,朱重八隻有遁入空門在鳳陽的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身逢亂世,和尚沒人布施也得餓死,朱重八隻有外出化緣艱難求活。在化緣的幾年裡,他走過許多地方,看到了亂世之中更多的不幸和朝廷的腐敗,這讓他逐漸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只是還在等待一個機會。

1351年,黃河治河的工地上挖出了一個石人,背上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自此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開始了。二十四歲的朱重八接到發小湯和的信件,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郭子興帶領的紅巾軍。就這樣一生戎馬,一路搏殺,農家小子朱重八在童年小夥伴們的輔佐下打敗了逐鹿天下的對手,推翻了腐朽殘暴的元朝,收復燕雲十六州,統一天下建立了明朝,他改名叫做朱元璋,後世尊為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

老朱登基做了皇帝,身為真龍天子他當然穿的是龍袍。開國之初老朱深恨元朝異族統治的殘暴,同時也看不起異族的飲食服飾,一心想恢復漢家衣衫。明朝以前的漢家朝廷,官服多以純色為主,老朱覺得純色官服不足以體現新朝氣象,於是對官服樣式作出了改良設計。

明朝的官服在正面增加了一幅刺繡來區分官員的品級,而且分成了文武兩個體系,文官繡的是飛禽,一品官繡的是仙鶴,二品官繡上錦雞,三品官繡上孔雀,以此類推。文人經常會說良禽擇木而棲,跟這個也有很大關係。

文官一品仙鶴

武官作為國家的暴力機器要體現出武力超群的概念,所以官服繡上了各種走獸,一品繡麒麟,二品繡的是獅子,三品繡豹子,四品繡老虎,反正是按武力值往下排的。

如此一來,朝廷裡皇上是龍,皇后是鳳,帶著一群飛禽走獸治理天下,這就是當時國家最頂層的一群人了。能在衣服上繡上禽獸,自明朝起就是讀書人或者是想做官的庶人最大的願望了,在那時候,如果有人祝你或者你家小孩成為一個衣冠禽獸,那可真是一句美好的祝福,不是在罵你哦。

武官二品獅子

但是問題來了,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呢。其實很簡單,當衣服上繡著禽獸的官員們從人民公僕,造福一方變成了貪官汙吏,魚肉鄉裡的時候,老百姓口中的衣冠禽獸自然就變成了現在的意思。

雖然老朱作為明朝一把手,制定出了嚴酷的官員監督體系,什麼東廠西廠錦衣衛,甚至發明了剝皮填草的酷刑,但是仍然無法阻止禽獸們的貪腐之心當然也阻止不了明朝不斷地衰敗直至滅亡。

明孝陵的梅花可曾見證帝國的輝煌

漢語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文字,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象這樣詞義發生反轉的詞語還有很多,再舉個例子有個詞叫「無奸不商」,這個明顯的意思就是凡是做生意的就沒有好人,天下烏鴉一般黑,不奸滑就做不了商人。

其實這個詞最早是叫「無尖不商」,意思整個是反的。在封建社會裡,商人的地位一直是最低的,士農工商是敬陪末席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作為一個商人你還敢奸滑,遇上官府、士子分分鐘就讓你破財敗家。古代商人往往是最重信譽的,什麼童叟無欺、百年老店在那時候是很普遍的。「無尖不商」一開始講得是米行的商人,當時開米店賣米,掌柜的為了拉住回頭客經常搞些買贈活動,你買一鬥米,量好之後都會在鬥上多裝點兒,堆出個尖來,好讓顧客覺得得了實惠,下次還會再來。

鬥米冒尖

至於尖怎麼就變成了奸,這也是皇帝老兒幹的事兒。古代的農耕文明認為,除了種地和為了種地服務的工匠,老百姓經商那是不務正業,在官方的宣傳教化裡大家都要以農桑為本,經商賺錢那就是偷奸耍滑,慢慢地老百姓也認同了這種說法,無奸不商就變成了現在的意思。

華夏文明幾千年來從未斷絕,漢字其實就是活著的歷史,雖然大家都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可不能驕傲自滿,有空沒事的時候還是要多看書多學習,溫故而知新也是件令人快樂的事啊。

相關焦點

  • 「衣冠禽獸」明明是罵人的,為何在明朝,卻有人很喜歡聽
    「衣冠禽獸」這個成語,意思是穿戴著衣帽的禽獸,形容一個人品德敗壞,所作所為像禽獸一般卑劣。這個成語的出處,是清朝的長篇小說《鏡花緣》,在第四十三回中這樣寫道:「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 解讀:「衣冠禽獸」是何意,為何說這個詞被明朝官員玩壞了?
    ,這則成語叫「衣冠禽獸」。  在明朝初年,官員的衣冠上繡有禽獸是級別的象徵,受到老百姓羨慕和尊崇,因為誰都希望穿到這樣的衣冠,穿上這樣衣服就是朝廷命官。只有成為朝廷官員,才能光宗耀祖,令人羨慕。  演化  但到了明朝中期,「衣冠禽獸」說法就變味了。因為明朝中後期後,明朝官員腐敗,而且朝政一塌糊塗。  當時明朝官員利用自己官職欺壓老百姓,文官結黨禍亂朝政。
  • 衣冠禽獸:原來它最初的含義是個褒義詞
    一說到「衣冠禽獸」這個詞,大家下意識想到的應該是這個成語是貶義詞。它往往指道德敗壞的人,徒有人的外表,幹的事情卻如同禽獸。然而剛有這個成語的時候他的含義是褒義詞,指的是明朝當官的,是一個非常讓人羨慕的成語。那麼為什麼它由褒義詞轉變成貶義詞了呢?
  • 明朝冷知識:衣冠禽獸本是褒義詞
    明朝冷知識,你知道多少?1、明朝注重倫理道德明朝對於倫理道德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對於婦女而言。史書中記載,在明朝有收錄烈女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九人,這數量比元朝時期多了四十八倍,比宋朝多了一百三十倍,比唐朝多了五百八十七倍。
  • 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詞,你知道嗎?
    衣冠禽獸這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在誕生之初,卻是個萬眾仰慕、光彩照人的"體面"詞兒。在明清兩朝:文官衣補飾禽,武職飾獸。是為"衣冠禽獸",本意指官員。按照朝廷官制,根據品級不同,彼此"工裝"的顏色和圖案各不相同。單說裝飾圖案吧,不外乎"飛禽"、"走獸"。
  • 衣冠禽獸:明清二品文官官服上,圖案為何都是雞?
    衣冠禽獸:明清二品文官官服上,圖案為何都是雞?衣冠禽獸,這個成語聽起來並不好聽,翻閱辭海和成語詞典,這個詞幾乎都是相當難聽的貶義,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詞在古代,原來是個相當中聽的褒義詞?其來源出自明代官員的官服,根據明朝的規定,文官的官服上繡的是禽,武官官服繪獸,根據官職的品級大小,所有禽獸各不相同,衣冠禽獸正是由此得來,其中有令人羨慕的味道。清朝的官服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明朝,除了少數官服上的圖案改動之外,其餘沒有太大的改變,比如說明朝和清朝文官二品的官服上的圖案都是錦雞。
  • 盤點那些和原意完全相反的成語
    由此可以看出,空穴來風的本意是有孔才有風,比喻消息和傳說都是有根據的。例如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初病風詩》:「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清朝梁啓超的《續論市民與銀行》:「然而銀行當事人,安能逃避責任,空穴來風,理有固然」。而我們今天使用多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衣冠禽獸」一詞最早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繡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有所不同。所以,當時的「衣冠禽獸」有令人美慕的味道,一般用作贊語。當時的明朝,官服上所繡的飛禽走獸,就等同於今天的軍銜,從官服上所描繪的飛禽走獸,可以看出文武百官的等級,不僅如此,當時朝廷還規定,文官繡的是飛禽,而武官繡的則是走獸。其等級森嚴,不得逾越。具體的規定是: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鴛,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
  • 「衣冠禽獸」在古代是褒義詞?這個詞到底形容誰的?
    如果有人說你是衣冠禽獸,你一定憤懣不平,甚至想破口大罵。因為任誰都知道這個是一個貶義詞。衣:衣是穿衣、衣服。冠:帽子,發冠。衣冠禽獸組合起來就是穿著衣服帽子的禽獸。也暗指一些表面上打扮像個人,內心行為卻如同禽獸一般卑鄙下賤。
  • 【教育】成語還可以這樣記!太有用了,給孩子留一份~
    一、數字成語一唱一和、一呼百應、一乾二淨、一舉兩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樣、一暴十寒
  • 抖音吉祥話拜年怎麼玩 高分技巧分享
    抖音吉祥話拜年怎麼玩,高分技巧分享:抖音最新推出了發財中國年紅包大會的活動,那麼這個活動我們該如何去瓜分現金獎金呢?如何參與這個遊戲,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獎勵,詳細方式如下。 吉祥話拜年怎麼玩 一、吉祥話拜年玩法 1、根據對應吉祥話 2、大聲朗讀詞語即可 3、聲音一定要大 4、獲得5000能量,才能領取獎勵
  • 以明朝為範例,細說我國古代官服上禽獸紋樣的運用
    這些圖案不是誰都可以用的,在皇帝天子的衣服上,十二種圖案都齊全,而諸位大臣的衣服只能保留龍以外的其他八種圖案。到了秦時,就只能用藻以外六種圖案。以此算下來,到了平民階層的時候,就什麼圖案都沒有了,所以他們才會有素衣一說。這種制度給大家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因為他們可以把看到的服飾圖案,當做一種信息,即一個識人職務的信息。
  • 衣冠禽獸是罵人的話,古代人為什麼都搶著做「衣冠禽獸」?
    也不光指衣服,還和穿衣服的一類人相關。近幾年來宮廷戲較為火爆,尤其是瓊瑤碾磨出的清朝宮廷戲,一個個帥得一塌糊塗的男豬蹄讓嫵媚動人的女豬蹄愛的欲死欲仙,也不斷的使出著爾虞我詐,可以說宮廷戲佔了古裝電視劇的江山半壁,而清代宮廷戲又佔了宮廷戲的江山半壁。
  • 衣冠禽獸本指做官的人,後來為何成為罵人的詞語?
    「衣冠禽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想必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這還用問嗎,它就是拿來罵人的呀!沒錯,不論是在辭海還是在各種詞典當中,衣冠禽獸都是一個貶義詞,它常用來指那些品德敗壞、道貌岸然,看上去衣冠楚楚,行為卻禽獸不如的人。
  • 難以置信:眉來眼去、沆瀣一氣、彈冠相慶等12個成語意義完全改變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成語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語言文字也不斷更新演變。其中作為文化精髓的成語,在人們使用過程中,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雖然在改變,但大多數都是意義的引申和延展,然而也有一些意義卻完全改變,由原來的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
  • 12個古今意義截然不同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成語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語言文字也不斷更新演變。其中作為文化精髓的成語,在人們使用過程中,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雖然在改變,但大多數都是意義的引申和延展,然而也有一些意義卻完全改變,由原來的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
  •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是成語!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在你的印象中「加減乘除」「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卿卿我我」是成語嗎?指事情此消彼長喝西北風很多人都覺得「喝西北風」不是成語小撒甚至揚言:「『喝西北風』要是成語,我把手卡吃掉!」>我「卿卿我我」怎麼又是成語了呢?
  • 2020年春節拜年語祝福簡訊 鼠年春節成語吉祥話大全
    2020年春節拜年語祝福簡訊 鼠年春節成語吉祥話大全  2020年春節馬上就要來了,這是非常喜慶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裡,大家拜年語都會說些什麼,祝福簡訊、成語、吉祥話小編整理了一些,希望大家在2020年春節的時候有個好心情。
  • 【網絡中國節·春節】2021春節拜年用文案-牛年吉祥話和成語大全
    2021牛年吉祥話大公開!
  • 穿上朝服,哪個不是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這個詞放在誰身上都得和人吵起來,這個詞形容品德敗壞衣冠楚楚徒有其表的人,當代是個十足的貶義詞,就是一翻遍辭海也找不到關於這個詞一點點褒義。其實衣冠禽獸一詞,原是褒義詞。衣冠禽獸形容一個人有官職,是一個非常體面的差事,人人羨慕。明初期,海清河晏,戶戶太平。天子守國門,社會穩定,官員均有作為,百姓安居樂業。明後期隨著閹黨當道,黨爭激烈。部分官員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為非作歹。衣冠禽獸也慢慢變成了貶義詞。明代之前,有人被說衣冠禽獸也是在誇你,現在一些穿越文,女主總是說衣冠禽獸可就是誤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