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蕩淮海路10 | 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2019年12月15日,我走進淮海中路汾陽路拐角的上音歌劇院,參加《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徐景新影視音樂作品音樂會》。

圖說:淮海中路又添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那晚,上演了著名音樂家徐景新創作並全新改編的20多首影視音樂作品,主持人是著名歌唱家龔琳娜。

圖說:著名音樂家徐景新在母校新落成的歌劇院舉辦音樂會。

徐景新1966年畢業上海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迄今已為80多部故事片和120多部(集)電視劇譜寫音樂;他作曲的第一部大故事片《難忘的戰鬥》,為毛主席生前所看的最後一部電影,並為之潸然淚下。

圖說:還記得《難忘的戰鬥》的插曲《迎著風雨去戰鬥》麼。

《小街》主題曲《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名列「中國百年電影音樂金曲」,另有6首入選中唱總公司《歌聲跨越60年》,並獲「中國電影百年」特別貢獻獎。

圖說:只有四句歌詞的《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傳唱了幾代人。

此外,舞劇《閃閃的紅星》和交響合唱《鐵軍之歌》分獲第10、14屆文華音樂作曲獎,《飛天》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二等獎和首屆上海市文學藝術獎、《大江東去》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三等獎、《春江花月夜》獲第二屆中國廣播新歌優秀作品金獎等。

圖說:「我的創作宗旨是堅持時代性、民族性、可聽性。作品要站在時代性和民族性交叉點上,還要考慮可聽性,要曲高和眾。」——徐景新

音樂會舉辦三個月前的9月15日,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的上音歌劇院啟用。

圖說:上音歌劇院舞臺。

其歌劇廳1200座,舞臺由1主、2側和1後構成「品」字形;另有4個排演教室和1個學術報告廳;具有多種演出與教學功能,堪稱國際一流。

圖說:上音歌劇院一瞥。

參與設計的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認為:「上音歌劇院無論從功能,聲學,技術,建築美學上都會體現出國際一流水平,成為上海文化地圖上的新地標。建築整體在周圍環境中不是一躍而出,跳出環境,而是與自然結合,充滿內涵,顯出內斂而謙虛的態度。」

這一上海「十三五」重要文化建設項目浮現淮海中路,不僅增添了這條著名馬路自1949年以來的文化新地標,並將文脈向西拓展延伸。

圖說:上音歌劇院俯瞰。

上海音樂學院建於1927年,九十多年來幾度改名。成立時叫國立音樂院,兩年後改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又稱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抗戰期間,易名國立上海音樂學院;勝利後,重新改回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49年,又改稱國立音樂學院上海分院。

圖說: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1978年,我考入桂林路10號的上海師範學院(今上海師大)。學校東部之北,有個音樂新村,說裡面住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

音樂學院不是在市區麼?怎會出現在這當時屬上海縣的土地上。後才知道,音樂學院來過這。1954年,它遷入漕河涇新校舍。那一年,上海師院也在此建校,由此為鄰。上音搬漕河涇時,校名為: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直到1956年,才定為上海音樂學院。

圖說:為老鄰居慶生。

這個音樂學校的校址,如同改來換去的校名是一搬再搬。從南昌路到汾陽路,再到復興中路桃園邨。1935年,按當時「大上海計劃」,遷江灣的市京路918號。新中國成立後,先搬漕河涇,1958年再到住過的汾陽路,不過是在20號,不是三十年前的19號了。

圖說:坐落淮海中路一條支路汾陽路上的音樂高等學府。

校(院)長多為中國著名教育家和音樂家,相比之下變化小。開辦時,院長蔡元培。改音專後,由創辦者之一蕭友梅為校長。歷任校領導中,任職最長賀綠汀;自1949年至1984年,當院長三十五年後,又為名譽院長。

圖說: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賀綠汀。

創辦時,學校宗旨定為「輸入世界音樂,整理我國音樂」。教學體制借鑑西歐現代專業音樂並結合國情,既有雄厚根基的傳統專業,也有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並形成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完整音樂教學體制。此外,一直加強對外交流。抗戰時,就因教授多為外籍等原因,學校未能內遷。現與美、俄、德、荷、澳、日等國音樂院校建立聯繫,雙方師生互訪、講學、演出。斯特恩、羅斯特洛波維奇、小澤徵爾、帕爾曼、馬友友、傅聰等國際著名音樂家被聘為名譽或客座教授。

在發展中國音樂上,學院的創作和研究頗豐:鋼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大合唱《幸福河》和交響曲《長徵》等具有廣泛影響,破譯敦煌唐代古樂譜對中國古代音樂研究起到劃時代作用。

原標題:《蕩蕩淮海路10: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雍熙牽手上音歌劇院 為文化地標打造線上新體驗
    近期,雍熙正式與上音歌劇院籤訂了關於上音歌劇院新官網建設的合作協議。這是繼上海文化廣場後,雍熙再一次為上海地標性歌劇院提供線上官網建設服務;經過多輪良好的溝通,雙方對於項目的方案達成一致,並決定正式開始官網項目的設計製作。
  •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上音品牌」 | 上音歌劇院一周歲生快
    》……今晚,一個個經典歌劇作品中的著名唱段,在上音歌劇院舞臺上響起,帶領觀眾領略歌劇藝術的無窮魅力。首演今天,恰逢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上音歌劇院邀請了與歌劇院同一天生日的會員前來觀看演出,還為到場的觀眾精心準備了鮮花和極富紀念意義的一周年紀念票,共度一個難忘的生日。2019年9月15日,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上音歌劇院精彩面世的序幕。
  • 「音」為有你,「藝」猶未盡,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2019年9月15日,一座上海的文化新地標——坐落於汾陽路淮海中路,衡複音樂街區的上音歌劇院,由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了上音歌劇院精彩面世的序幕。
  • 將藝術送到居民面前,上音歌劇院聯手湖南街道讓藝術接了地氣
    上音歌劇院是「文化湖南共同體」的新晉成員單位。最近,雙方共同策劃了「藝術Talk」「歌劇Salon」「音樂Workshop」,旨在通過三個板塊的音樂普及系列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引領大眾敲開高雅藝術,尤其是歌劇藝術的大門。韓斌的系列講座打響頭炮,隸屬「藝術Talk」板塊。
  • 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
    9月15日晚,「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唱響。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周小燕歌劇中心製作,集合上音聲歌系優秀的師生聯袂登臺,不僅是上音「雲上音」系列的重要演出之一,也是集合上音各方資源聯合推出的「上音製造」品牌演出。
  • 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500多觀眾歡度「經典歌劇選萃之夜」
    圖說:胡斯豪在演唱歌劇《塞維亞理髮師》選段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我們住在這附近十多年了,看著上音歌劇院從停車場變成了現代化的歌劇殿堂,我每年都會給這裡畫一幅素描,畫筆和我們一家人一起見證著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
  • 蕩蕩淮海路8:人民照相館
    蕩蕩淮海路8:人民照相館 2020-12-10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蕩蕩淮海路7:國泰是人民電影院
    新的國產片總算在1974年春節上演,這四部電影是上影出品的《火紅的年代》、長影生產的《豔陽天》、《青松嶺》和《戰洪圖》。後來還推出這樣的一種新電影,說是新,實際上重拍的老片;有《南徵北戰》、《渡江偵察記》和《年青的一代》等。本來,電影應當是滋補我們青春和成長的一方養料。遺憾的是遭遇了電影的淡季,但是,淡季裡的中國電影還是融入我們生命的年輪。
  • 上音歌劇院首演,凱迪拉克《芯上人》帶來多維視聽感官體驗
    12月4日-6日,由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品牌傾力推出的原創超體驗影音劇《芯上人》於上海上音歌劇院首演,或許你能從這部舞臺劇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新美式旗艦轎車凱迪拉克CT6作為"重要角色"登上舞臺,這也是戲劇舞臺上加入真實車輛並結合劇情發展的大膽嘗試。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製造和產生出些許困惑和爭議。
  • 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雪梨歌劇院!
    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全國首店、潮流地標……新潮的淮海路來了,打卡一天都走不完!
    全國首店、潮流地標、買手店、北美炸雞店……打卡一天都走不完!旗下全球首家零售旗艦店Drinks & Co飲之奇境正式登陸上海新天地。此後淮海路上喝酒又多了一個新去處~始祖鳥阿爾法中心9月19日,始祖鳥全球最大旗艦店始祖鳥阿爾法中心正式亮相上海淮海中路同時還正式官宣超模劉雯成為品牌全球首位代言人。
  • 歌頌抗疫英雄傳遞愛與希望,上音舉辦兩場公益音樂會
    12月8日、9日,「致敬最可愛的人——上音抗疫原創作品音樂會」和「致敬祖國——經典作品感恩音樂會」兩場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舉行,來自滬上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及中小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12月8日晚舉行的《致敬最可愛的人——上音抗疫原創作品音樂會》,分《逆行》《同在》《歸來》三大篇章,是上音抗疫原創公益歌曲中遴選出來的優秀作品,也包含了已經獲得表彰和推廣的音樂作品。
  • 上音志願者開闢音樂雲課堂,滬鄂「逆行者」子女共奏童心音樂會
    6月24日晚,「滬鄂童心守護」雲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上音歌劇院舉行。 「滬鄂童心守護」雲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上音歌劇院舉行。
  • 蕩蕩淮海路9:老底子的萬興:食品二店
    原標題:《蕩蕩淮海路9:老底子的萬興:食品二店》閱讀原文
  • 《海上笙歌 光熠新馬》亞洲文化盛典即將奏響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
    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被定位為「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知名藝術中心,旨在打造新馬乃至亞洲的文化藝術交流平臺,承擔著繁榮亞洲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使命以及塑造文化藝術靈魂地標的願景
  • 上海音樂學院歌劇院,線條流暢,撞色時尚
    市區原有的上海校區大部分已遷往郊區,上海音樂學院是為數不多的能在淮海路繼續存在的學院之一。小歌劇院就是在這裡誕生的,根據周圍環境,在周圍的商業建築林立中呈純白色,處於淤泥狀態,但不染色。校園裡樹木茂盛。
  • 珠海最親民的地標景觀:造價超過10億元,卻不圖用它來掙大錢
    珠海大歌劇院位於野狸島上,是我國首個海上歌劇院,是廣東珠海情侶路上的一座地標景點。在它的不遠處,就是聞名世界的港珠澳大橋。不過因為珠海旅遊業並不出眾,這座歌劇院雖然造型極具有創意感,但知名度還未達到人盡皆知,僅限於本省之內。
  • 海上笙歌,光耀新馬:克勞迪婭激情奏響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
    海上笙歌,光耀新馬。2020年1月19日,在中馬文化和旅遊年之際,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盛大啟幕。馬來西亞著名華裔鋼琴家克勞迪婭楊攜手一眾藝術大咖,相約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新山首座歌劇院,共獻新馬藝術之巔。彩雲追月,璀璨綻放。
  • 經典詠流傳 放歌新時代 | 上音將舉辦「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系列...
    原創 小音 上海音樂學院「回溯百年,重新出發」1920 年,廖尚果(青主)創作了中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被認為是中國藝術歌曲的肇端,「把我國的歌曲創作,從學堂樂歌的起點上,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帶進了一個新領域」。
  • 臺灣新銳設計師黃薇,一手打造國家歌劇院新制服!
    ,以「打造精緻工藝」的角度出發,不僅達到質感與美感兼備的效果,也成為臺中歌劇院的藝術新門面。最近剛開幕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壯闊優雅的設計,被評為世界第9大新地標,是國際級指標場館,吸引許多人慕名前來。而場館中工作人員的制服也備受好評,這充滿質感與活力的制服,是由臺灣新銳設計師黃薇一手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