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難堪了,剛剛連收2個噩耗,還給所謂「邦交國」造成了損失

2020-12-23 辣椒新聞

臺軍「漢光36號」演習本周一正式拉開帷幕。按照計劃,演習從13日至17日執行5天4夜三軍聯合防衛作戰實兵操演,電腦兵棋推演從9月14日至18日,連續24小時進行。然而,就在臺軍演習的關鍵時刻,2個噩耗突然傳到臺灣,頓時令臺當局難堪了。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臺灣軍方人士表示,一架OH-58D戰搜直升機16日下午在執行「漢光演習」過程中,突然在新竹基地內墜地,2人無生命跡象。新竹市消防局已出動南寮、竹光、香山等車消防車搶救,目前不確定是否有無人員受困受傷。

另據臺媒報導,臺灣所謂「邦交國」宏都拉斯空軍一架編號FAH-950的UH-1H直升機15日發生墜機事故。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回應稱,根據「臺灣駐宏都拉斯代表處」所掌握的資訊,直升機是在宏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實施夜間飛行測試時墜落,失事直升機為臺灣2015年捐贈。4名機組人員已送醫治療,暫無生命危險,宏都拉斯相關單位正調查失事原因。

UH-1H直升機,由臺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與美國別爾直升機公司於1969年3月開始合作生產,首架直升機於1970年12月出廠,前後陸續生產118架。隨時間的推移,該直升機的技術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從而導致作戰能力銳減。外加上零部件來源、維護保養等方面的困難越來越大。臺防務部門去年10月底正式宣告該直升機全部退役,其原先執行的空中運輸以及緊急空中救援任務,將全部由「黑鷹」直升機取代。對於退役後的UH-1H直升機,將轉為「援贈」、教學或其他用途。

事實上,臺當局送給所謂「邦交國」的UH-1H直升機,堪稱一件奪命禮物。今年2月27日,貝里斯國防軍1架UH-1H直升機出勤時發生意外墜毀,而它正是臺灣2016年捐贈給貝里斯兩架中UH-1H中的一架。此外,去年11月,有巴拉圭媒體報導稱,該國軍隊一架直升機墜毀,墜毀直升機系臺灣於同年8月初「援助」給巴拉圭的UH-1H直升機。從「援助」給巴拉圭到墜毀,這架直升機僅僅飛了3個半月時間。

UH-1H直升機事故的頻發,讓島內輿論一片譁然。有島內民眾嘲諷臺當局稱:「50幾年的東西了,還想飛多久?不要的東西送人,能不毀嗎?」還有民眾在社交網絡上提醒:「要徹底檢查臺灣贈送的其他直升機渦輪機情況,它們還在使用中。」

相關焦點

  • 「臺北法案」是「鏡中花」,臺當局「看得到吃不到」
    美國聯邦眾議院和參議院近日先後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將送交總統川普籤署後生效。「臺北法案」看似內容豐富,正合臺當局胃口,包括協助臺灣鞏固與所謂「友邦」的關係、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以及加強「美臺經貿關係」等,但仔細一看,全部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臺灣當局「銀彈外交」透視
    與此同時,在陳水扁的授命下,臺當局還擬定了所謂「促進中美洲國家投資工作要領」,實施方式包括所謂的「援建」、「贈送」、「獎勵」等等,說白了,無非是想用錢穩住「邦交」。陳水扁此行據說有收穫。據臺灣媒體報導,陳在到訪國「受到歡迎」。不過,一些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大撒金錢、充當『散財童子』,當然換得笑臉相迎。看來,他還是離不開錢。」
  • 美國認為不適合為臺灣參與世衛提案,臺當局牛皮吹破尷尬了誰?
    對於前一天還在吹牛「美臺關係史上最佳」的民進黨當局,臺灣網友難掩諷刺地評價說:「難得講的這麼中肯」。但民進黨當局還是要把「臺灣不加入世衛就會造成防疫缺口、有害臺灣人民健康」的謠言傳得滿天飛。怪不怪?明明美國就對世衛組織充滿了「嫌棄」,除了指責世衛組織對疫情防控不力,還直接斷絕了對世衛組織的資助。但它卻堅定地要自己的「臺灣小弟」入群。怪不怪?
  • 英媒關注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蔡英文當局恐有更大危機
    自此臺灣全部「邦交國」減至20個,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的「邦交國」降為11個。報導稱,巴拿馬旅遊局長古斯塔沃·伊姆稍早前在大陸建設承包的阿瑪多爾大會議中心開工儀式上表示,他期待大陸開放巴拿馬旅遊,這可以振興旅遊業並提供就業機會。
  • 蔡英文沒料到,沒等來安倍「訪臺」的消息,臺軍卻傳來一個噩耗
    近期,蔡英文當局為了討好日本,獲得日本的支持加入CPTPP,正在考慮對日本開放「核食」,也就是日本福島地區5縣可能含有核輻射風險的食品進口。有臺媒指出,民進黨此前宣布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就在民怨沸騰之際,又開放日本核災區的食品進口。
  • 美國會通過所謂「臺北法案」,橫豎看像廢紙一張
    3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所謂"臺北法案",意在強化所謂的"臺美關係",內容包括協助臺地區"參與國際組織及鞏固邦交","增強臺美經貿關係"等。消息一出,蔡當局涕零感激不已。當時,蔡當局不斷丟失"邦交國",這些議員妄圖憑藉此法案幫助臺"固邦"。該法案主要內容其實就一點,即協助蔡當局"參與國際組織,鞏固邦交"。也就是說,美國希望憑藉這個法案,幫助蔡當局參與各類國際會議,並且不再丟失所謂的邦交。
  • 英媒:臺在中美洲"邦交國"出現鬆動 宏都拉斯或7月中與臺"斷交"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英媒稱,在與巴拿馬「斷交」後,臺灣一度傳出會再丟「邦交國」,外界普遍預估下半年臺灣的對外關係處境面臨巨大困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7月13日報導,臺灣在6月時丟了巴拿馬,「邦交國」減為20個,當時外界一度預測會出現「骨牌效應」,中南美洲的國家或在未來陸續表態與臺「斷交」。
  • 巴拿馬曾是臺最穩固「邦交」 斷交後蔡英文恐有大危機
    自此臺灣全部「邦交國」減至20個,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的「邦交國」降為11個。報導稱,巴拿馬旅遊局長古斯塔沃·伊姆稍早前在大陸建設承包的阿瑪多爾大會議中心開工儀式上表示,他期待大陸開放巴拿馬旅遊,這可以振興旅遊業並提供就業機會。
  • 連國家都不是的索馬利蘭 又炒作要「承認臺灣」?
    索馬利蘭「外長」穆雅辛與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中央社」)海外網8月3日電臺灣民進黨當局近年來遭遇「斷交潮」,不甘心的臺當局與位於東非的索馬利蘭合作,上演了一出互設所謂「代表處」的鬧劇,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
  • 僅僅5天就扛不住,蔡英文再收噩耗,大陸傳來讓「臺獨」心涼消息
    蔡英文的囂張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美國多次通過對臺軍售的法案,將大量二手軍事裝備賣給臺灣,不僅可以從中攫取利益,還可以遏制中國對外發展,可謂一舉兩得。蔡英文野心勃勃,從美國購買武器已經不足以讓她滿足,她想要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
  • 臺當局一招捅了「馬蜂窩」!國民黨大佬齊出,蔡英文先收到噩耗
    臺當局無視民意,執意引進「萊豬」行為引起了島內民眾的激烈反抗,可謂是一招捅了「馬蜂窩」!近日,國民黨大佬齊出,對蔡當局行為展開輿論抨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率先收到噩耗。據臺海網12月3日報導,為抗議萊豬進口,繼上街遊行後,國民黨又在臺立法機構大打出手,不斷丟擲豬內臟,還與民進黨民意代表發生正面衝突,黨內部分人士表示這還沒完,他們將啟動下一波「罷免挺萊豬民意代表」運動,屆時,各地必將「遍地烽火」。目前,蔡英文與蘇貞昌二人的支持度均跌到2020選舉以來新低。
  • 港媒:臺當局把香港暴徒當廁紙用完就丟
    臺灣《聯合報》稱,在香港社交平臺討論區,有反對派網民批評民進黨當局,「出事前就支持,出事後就落閘(即關門)」。香港《大公報》26日發文形容:「臺當局把香港暴徒當廁紙用完就丟」。臺當局說,倘若停用「港澳條例」,今後香港事務在法律適用上回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意味著臺當局對於香港人入境臺灣或移居臺灣將採取相當嚴格的審查制度。文章直言,看來,民進黨當局是想趁機把香港的暴徒拒之門外。說實話,有哪個地方會歡迎暴徒?民進黨當局去年聲援香港暴力示威分子,根本就是唯恐香港不亂。
  • 臺美關係提升"三大動作"之機構變動
    25日,臺當局曝光了三大提升「美臺關係」的大動作,包括美方同意將「臺灣和美國對等放入(臺)事務機構名稱」、首次實現「臺美斷交」40年來的「國安首長」會晤、美臺官員首次共同與臺「邦交國」官員會面。蔡英文當局極力渲染「臺美關係的大突破」,炫耀這是「美挺臺新高點」。但在島內輿論看來,美國在名義上提升所謂的「臺美關係」,只是為了打「臺灣牌」,增加對大陸的籌碼,蔡英文當局緊抱美國大腿對臺灣而言危險重重。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美國會親臺勢力也加大力度介入臺灣問題,不斷炮製各種涉臺議案,推動美臺實質關係提升。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所謂「臺北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表達美國支持臺灣維持與現有「邦交國」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呼籲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協商談判經貿協議。
  • 敏感時刻,臺軍又傳出一噩耗!蔡英文該清醒了,以武拒統死路一條
    近期,臺空軍事故可謂頻頻發生。繼上月底臺東志航基地空軍第七聯隊一架F-5E單座戰機在起飛兩分鐘後出現發動機故障墜毀後,本月17日,臺空軍花蓮基地第26作戰隊一架F-16戰機起飛後即失聯,飛行員蔣正志至今下落不明。
  • 巴拉圭與中國大陸建交差9票被否,臺灣險失南美僅存「邦交國」
    編輯:孤城不孤根據最新的報導,巴拉圭參議院近日進行了一項是否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提案,最終結果是25票反對,16票贊成,這幾乎是使得民進黨長吸了一口冷氣,因為巴拉圭已經是臺灣在南美洲僅剩的一個所謂的「邦交國」了,倘若再失去巴拉圭
  • 取消包機、加入世衛……臺灣當局這波...
    民進黨當局趁機借包機撤人,營造臺灣地區與其他國家同等地位的印象,以人道之名行臺獨之實。對此,是可忍孰不可忍?儘管面臨種種刁難,但大陸方面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以及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情感,大陸仍與國民黨和臺企聯一起為臺胞返臺創造有利條件,促成首架返臺包機於2月3日成行。
  • 蔡英文想方設法抱緊美國「大腿」,卻換來一個噩耗
    自從蔡英文上臺以來,將臺灣與美國「互動」捆綁就成為了民進黨當局的一個重要策略,而作為關係中弱勢的一方,為了抱緊美國的大腿,臺灣也做出了大量的利益妥協。討好美國不成,反被制裁漁業事實上,「臺美」之間一直在洽談一份自由貿易協定,而長期以來這份協定都卡在美國的含瘦肉精的肉銷往臺灣的問題上,很明顯,這次是蔡英文當局首先做出讓步,這也是可以預測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