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的各種嘲諷,再到後來的一致「真香」,《棋魂》真人劇打破了以往漫改真人網劇的「必毀原著」定律,成功讓人們再次回憶起當年追看《棋魂》漫畫時的那種澎湃激動的心情。
而通過改編出來的真人劇在向原著作品致敬的同時,也加入了中國元素,各種細節也非常到位,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深入人心」。如果你被它觸動了,看哭了,就說明這部作品真的做到了這四個字。
雖然《棋魂》真人劇36集內容改編得很成功,但是為何在豆瓣上的評分卻沒有那麼高?只有8.4分,為何沒有突破9.0分?難道這樣一部不多見的電視劇,真的沒有這個能力能突破到9.0分嗎?其實不然,相反,《棋魂》真人劇完全有這樣的實力能拿到那樣的高分。
如果沒有後面六集內容的「魔改」,或許這個評分就能達到9.0了。但是沒有如果,導演想彌補漫畫中的那段遺憾,也想保留一些空間讓我們去遐想,但是「魔改」就是「魔改」了。
01改編的成功之處
對於前30集的劇情改編,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絕對可以給導演打一個99分,他們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小心思,別小看這些,想要原著基礎上創新創作,這是需要對作品的把握,足夠了解,還要規避掉原著作品改編後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必須考慮周全,不然就會有很大的瑕疵。
《棋魂》真人劇做得非常好,改編過後的劇情更符合我們中國人的「三觀」,用一句話來講就是「更接地氣」。這部作品強化了角色在成長道路上的感情線路,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思想中的父子、母子的家庭關係以及師徒關係。
圍繞著這些內容對應原著劇情脈絡來進行改編,你會發現這部作品更加符合我們中國社會現實的境況,這些故事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
加上各種細節上的到位工作,你就不得不為這部作品背後的工作人員鼓掌,你們辛苦了。
02「魔改」劇情表達思想不明確
其實劇情到了32集已經算是最高層的地方了,從第30集醞釀到第32集,那樣的情感爆發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而這裡結束也是很符合原著原本的構想。留下之後的空間給我們觀眾「自行腦補」,作品其實並不需要什麼情感上的升華了,這就足夠了。
但是你說後面的內容就不可以做了嗎?顯然不是這樣的,畢竟原著留下了一個遺憾,所以真人劇可以藉此來彌補這個遺憾。但是我們要明白的一點就是「魔改」伴隨著極大的風險。
後面6集的內容,暴露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幾集內容要解決的核心矛盾是什麼?既然褚嬴已經消失了,這就意味著時光對於圍棋的意義已經沒有了,那劇情不就應該結束了嗎?
而且後面的內容直接讓前面30集給觀眾鋪墊的箇中年友情、青春、熱血、競技的精神主題全部偏離,那這些內容我們看了些什麼?這6集劇情想要表達什麼?沒有一個中心思想,有點想導演自己「腦補畫面」的具體呈現,這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好吧!
03結語
時光下圍棋的意義在於什麼?其實有三層,那是對朋友、褚嬴和對圍棋本身的愛,然而褚嬴消失之後他缺失了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褚嬴對於時光來說已經是朋友,是師長,是家人,如果他都沒了,自己下圍棋還有意義嗎?
真人劇後6集的內容其實沒有必要延續的必要了,不然也不會導致現在這樣的結果,中心思想直接被拋棄,變成了6集水片和「魔改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作品不夠完美了,也會給我們觀眾留下一些遺憾。
非常感謝各位小夥伴看我嘮叨這麼多,如果說有哪裡說得不對,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指正。
我是你們可愛的(臭不要臉的)大叔,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