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會很輕鬆

2021-02-07 彭湃



下筆寫這篇推送前,我沿著江邊跑了七公裡,出了一身汗,回家衝了一個澡,完畢後很想喝杯冰開水,但忍住了,自從醫生叮囑我最好別喝冷飲和酒後,我幾乎把一切跟冰有關的東西戒了。


喜歡慢跑的朋友都知道,七公裡不算長,差不多就是剛邁過初學者之後的水平,我跑步有兩年了,按理說,我現在一口氣跑個十幾公裡應該沒問題,事實上,我最好成績差不多就是十幾公裡,但很遺憾,如今又退回十公裡以內的水平,前幾天飯局太多,吃了好幾頓火鍋和小龍蝦,引發腸胃炎,拉了幾天肚子,今天剛恢復,再次跑步已經退步到七公裡。


我講這些瑣碎,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這個事實每個中國人都聽過: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裡的學,改成生活,同樣受用。


兩年的跑步,我無數次下定決心,無數次找各種理由放棄,無數次痛定思痛重拾跑步的念頭,再無數次由於各種原因耽誤,最終,也不過是現在這樣的成績,離所謂的成功和勝利,還很遠。


努力,堅持,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以至於大家都特別鍾愛這句毒雞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會很輕鬆。


真的嗎?


有時候,我會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仔細想想,並不是啊。如果人生真的是無限放任自己的惰性和欲望,那人生未免太簡單了。事實上,那些放任自我、徹底墮落的人,他們真的快樂嗎?一開始或許是的,但最後下場我們都看到了,挺慘的。


我情願相信,那些在網上高呼「不努力會很輕鬆」的人,不過是自我調侃和解嘲,私底下並沒有放棄努力,因為如果真有人信這句話並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或者人生哲學之類的,那這個人也太廢了啊!


回到跑步。


我為什麼跑步呢?你們可能會覺得,因為我的偶像是村上春樹,村上就是一個出色的跑者——寫作、跑步、聽爵士樂,多酷的生活啊。事實上,一點都不酷,枯燥得不行,哪怕是如此熱愛跑步的村上,也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提到:


「我不是人,是一架純粹的機器,所以什麼也無須感覺,唯有向前奔跑。」我這樣告誡自己,幾乎一心一意地想著這幾句話,堅持了下來。倘如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許會在途中因苦痛而崩潰。我本能地悟出,唯有如此,才是存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可見,努力是辛苦的,經年累月的努力,更加辛苦。


我不是因為覺得酷,想要與眾不同,或者想要積攢一些吹噓的資本才跑步的,一開始,我就是抱有強烈的目的性:自從過了22歲,新陳代謝明顯變慢,我身上的贅肉一天天的增多,身材走形,眼看朝著發福的成年男人一去不返,不僅如此,由於長期熬夜和不健康飲食,我的身體也越來越差,一點點風水草動就會感冒,上個幾層樓就氣喘籲籲,能暈過去。我意識到,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很自然的,我想到了跑步。


為什麼不是其他運動呢?很簡單,因為跑步是最容易的一項運動,也不需要什麼成本,一雙鞋,一個不是很糟糕的天氣,就可以開始跑,而且因為是一個人,剛跑步時的糗態也不用擔心被熟人看到。


跑步之後,出一身汗是非常舒服的,打開淋浴,溫水淋遍身上每一塊酸脹的肌肉時就更舒服了,那是一種身心的愉悅,甚至會產生一種自己的身體在進化、在變好的錯覺,這些大概就是跑步(直觀、反饋及時)的益處了。


儘管如此,想要堅持每天(或者一周3-4次)跑步,仍然非常之難。兩年來,我忘了自己放棄多少次,又重新開始多少次。有時候也會非常懊惱地想,如果這兩年來我一直堅持下去,那我現在一口氣絕對可以跑15公裡以上吧,那我不是可以去參加半程馬拉鬆了嗎?然而沒有如果,如果這個詞非常狡猾,它總讓你覺得,那些假設似乎是很容易辦到的事,可事實上,如果後面接出的假設,原本就是需要超凡的毅力和決心才能辦到的事,否則,世上哪有那麼多如果。


二十歲之後,我一直在思考努力這個詞。準確說,我一直在思考,努力跟人生到底有沒有關係,什麼關係,關係大不大?


八年過去了,以我的經驗來看,努力是有用的。儘管知乎上很多大神們都在談「努力的方向錯了不如不努力」「不要試圖用努力掩蓋你思想上的懶惰」「盲目的努力是逃避」之類的,但我還是覺得,努力有用。


我是一個悲觀的人,從小我就知道,長得漂亮的孩子討大人喜歡,聰明的孩子學習好,情商高的孩子幹什麼都不會吃虧,天賦這東西就是會讓有些人活得輕鬆有些人活得辛苦,太不公平了。


但,我們摸著良心問一問自己,就因為人生不公平,我們就要認命嗎?


反正,我不認命。雖然我也沒有多努力,但我有在試圖努力。我時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給自己制定一些計劃,然後要不了多久就會打臉,也會喪氣,會覺得自己的秉性既惡劣又失敗,但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會振作,繼續給自己制定一些計劃,去執行,遇到困難,堅持不下去,再次放棄……有兩個字很好的總結了這種狀況:折騰。


或者再準確點,瞎折騰。


我有一句口頭禪:聊勝於無嘛。


注意,這裡還有個語氣助詞,它代表我的不夠堅定,時常打臉,所以只能用這個「嘛」來緩解尷尬的氣憤。


比如我說著要減肥,要減少食量,才堅持了幾頓飯就忍不住了,這時候朋友會調侃我不如別減,我通常就回答:聊勝於無嘛。 比如我決心每天看一個小時的書,結果當晚只堅持看了十分鐘,就被朋友喊出去浪了,那我也會安慰自己,至少我看了十分鐘,聊勝於無嘛。


要不就做好,要不就不做。 這話看似很有魄力,但實際上不適用於絕大部分人,我們不可能做好的,所以心安理得的選擇了不做。


人的惰性、欲望,是我見過最頑固最可怕最不講道理的敵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跟它死磕,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被它壓在地上揍得鼻青臉腫哭喊著求饒,所以,一定要有死皮賴臉的精神,一定不要怕被打臉,如果努力很多不行,就先努力一點,畢竟人生呀,聊勝於無嘛。






相關焦點

  •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會很輕鬆?!
    努力真的能讓我們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麼? 如果有誰對你說,一定會的。 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相信我,那貨絕對編你呢!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意願而改變成我們想要的完美的樣子。 努力追一個人,他一定會愛你麼?
  •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是的,大部分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下面還有一句話,就是不努力也絕對不會成功,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前面,然後開始懈怠自己的工作,變得懶惰,可是你知道嗎?當你開始懈怠的時候,就已經預示著你離你的初心越來越好,努力不一定會做好,但是為什麼不去試一試,我們總是安逸的活著,活在自己假想裡。
  •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有一句話說: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你也許覺得,學不學,都會有出息。但如果你不努力,只有12.5%的可能成功,而努力了,就有50%的可能。父親把這種情況看作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鄉的人,不讓他讀書。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在舅家見到了仲永,他當年十二三歲。讓他寫詩,他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舅舅回答說:「他已經成為普通的人了。」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通過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 努力不一定成功 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舒服
    「努力」是一句很令人感動的話,如果放在電影裡,那大概是個不錯的情節。但現實中,光有努力又怎麼能夠呢。還有很多需要顧慮的因素。之後,也沒問朋友怎麼決定的,但也因為那天的長談,我陷入了沉思。和朋友比起來我是「幸運」的,朋友比我大幾歲,他們都闖蕩好多年了,我還在上學。
  • 灌籃高手: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努力一定會成功 從櫻木的身上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櫻木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為了一位真正的球員,他的努力得到了認可,也達到了自己想要的高度。 他是成功的,但是湘北卻失敗了,雖說湘北也打敗了很多球隊拼起來的隊伍,但在全國大賽上他們還是沒有稱霸全國,還是沒有得到最後的冠軍。努力不一定會成功就是說的這個,但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只有經歷失敗,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 魯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是努力而來!
    如果不折騰就一輩子還是窮人!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是努力而來,願所有的朋友們努力折騰。(魯迅) 足見魯先生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摺騰這件事的看法,不只是鼓勵窮人去折騰,而是希望所有人都努力去折騰! 1、窮要折騰,富更要折騰!
  • 努力與刻苦可能不會取得成功,但不努力、不刻苦,一定不會成功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 也沒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認真對待生活,終有一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將絢爛成花!周一早安!心願是風,快樂是帆,幸福是船,心願的風吹著快樂的帆載著幸福的船,飄向你,送你世上所有的幸福,只願你可以無憂無慮過一生!周一早安!
  • 努力不一定會有結果,但是不努力卻會很舒服
    我們常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可往往人生需要的是100分,「天註定」加「靠打拼」只能解決10%,剩下的90分誰也幫不了你。人應該努力,但不應該放大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果,因為大部分的成功並不是靠「1%的天賦+99%的努力」這麼簡單,這裡頭一定還有一些成功者刻意隱去的內容,比如運氣、貴人幫助、巧合、不擇手段等。
  • 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回報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我的生活也就這樣了,即便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其實話不能這麼說,努力不一定有回報這是太有可能了,很多人做事都是希望有回報的。畢竟有付出就有回報,這種思想也算是比較根深蒂固了,但是現實生活中,跟多時候並不定是這樣的結果。
  • 記住,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會進步!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是成功畢竟只屬於少數人。在社會的競爭中,為什麼有人能夠將自己的優勢逐漸擴大,成為某領域影響力人物;而大多數人卻始終徘徊在鄙視鏈的最底層?俗話說,成長沒有不委屈的,燒不死的才是鳳凰。人生中最不該做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選擇了安逸吧。年輕人最辛苦,需要租房子、買房子、買車子、過生活,但更重要的事情了解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願意為之奮鬥的行業與工作。
  • 成功學不會說的事: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一萬個小時理論的確是個噱頭,時間多≠努力多,努力多≠有效努力多。真正能決定一個人能力高低的是有效努力的時間,即有效時間的多少。舉例來說,去圖書館玩手機和花同樣的時間讀書收穫肯定不一樣,重複性工作對個人的成長也意義不大。成為專家的關鍵在於刻意練習,這點具體可以看《刻意練習》一書,說得很詳細。
  • 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有回報
    總是會聽到有人抱怨,為什麼別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可以考出好成績?為什麼他們家的孩子那麼容易就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實,有很多我們沒看到的是,別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一直在默默努力,人生就像一個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饋於你。努力一定會成功嗎?
  •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很舒服
    這件事直到女友下班回來,他才告訴對方,女友當時就懵了,有些不敢相信。然後等她知道是什麼讓張宇下定決心辭職的時候,她只想拿起桌上放的礦泉水,從他頭上倒下去。女友問張宇打算怎麼辦,張宇說自己想在家裡待一段時間,調整一下,再去工作。女友同意了,她想著反正張宇是個成年人了,應該不會太過分。
  • 有時候你努力了,不一定會有收穫;但不努力,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
    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算算上天給自己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學會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 奮鬥不一定成功,成功必須努力,拼搏的路上最美麗
    生命不分貴賤,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認同這句話。我認為可這麼從幾個方面來理解:1. 在成功的路上,不分貧窮富貴。一些富貴的人,家庭給予了較高的起點和平臺,能夠讓一些人獲得豐富的資源,通過一定的努力,就可能走向成功。比如比爾蓋茨,以往宣傳的是讀書中途輟學後,白手起家,沒有說到其背後有其母親在關鍵時刻提供的幫助,當時起步的微軟需要與巨頭IBM合作,新任的IBM董事長是比爾母親的朋友,其母親促成了微軟與IBM的合作,這對當年的微軟至關重要,也為微軟日後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 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不努力一定沒結果!
    我突然發現,有的時候努力也是不一定就會有結果的,但是,你不努力就肯定不會有結果。昨天,公司做活動,各位銷售顧問連續加班一周每天晚上都要8點以後才能走,每個人都在忙著邀約客戶,整理手頭的銷售方案。我看的到每個人的努力,所有人,都想藉助這次活動衝一下業績。不管是為個人還是為公司,業績是根本的。
  • 努力會很累,可若不努力會更累!勇敢乘風破浪,越努力越幸運!
    人生一輩子,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既定軌道上行走著,有人歡喜有人憂愁,其實,生活就是這樣,酸甜苦辣!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很努力,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讓自己活得輕鬆一點,不至於那麼的累和痛苦!
  • 高三班主任:努力不一定成功
    高三班主任坦言,努力不一定成功1、自律但不吃苦高三時期經常有學生起早貪黑學習,早上6點就到學校開始學習,晚上10點才離開學校,表面看這一類學生真的很努力,應該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學習肯定很好,但結果卻不是如此,這一類起到貪黑學習的學生往往不是最好的。
  • 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嗎?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我,關於成功路上應該怎麼做?我說你不要去問任何人,因為任何人代表的只是他個人的情況和看法。也有人再說,我很勤奮努力,是不是就可以靠近成功了。其實勤奮努力,只是你獲得成功路上的一種自身品質。
  • 努力不一定有結果,只求問心無愧
    成功離不開機遇,也離不開自己的不斷努力,其實大多時候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是會不斷會努力的,人都是有上進心的,都清楚要追求美好的事物。但是有一部分真的讓人很不舒服,自己不努力,還總是教別人怎樣學習,怎樣努力,那天我無意間在食堂聽見兩個校友的對話:「我這幾天都在自習室看書,但是這次考試的卷子我還是好多題都不會做,我估計會掛的」另一個則說:「你不要被自己的所謂的努力給感動著,如果你真的好好學習了的話,那些題你肯定會做的,我不會做那是我沒有好好學,如果我像你一樣天天去自習室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