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寧靜的馬路上,有棟西班牙風格的建築,取了個修道院的名字

2020-12-15 荷小衣的分享

你想像中的修道院是什麼樣的?如果告訴你在上海的復興路上,有一座又漂亮又浪漫的房子,不是修道院卻以它命名的房子,還能免費參觀。你想去看嗎?

復興路是舊租界的主要馬路,道路兩旁留下的都是充滿著異國風味的房子,閱盡滄桑的復興路上積澱了豐厚的歷史,許多文人墨客和藝術大家曾聚居於此,他們所帶來的文化氣息使復興路的品味始終不俗,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在這條路上追尋到他們流存的足跡。而他們所留下的故事都離不開這條馬路上的房子,當你徜徉在這條馬路的時候,當你靜默著看向建築的時候,她才會為你展現她豐盈純粹的美麗。

復興路是上海最寧靜的馬路之一,在幽靜的復興路西上,梧桐深處的轉角,有一幢鵝黃色外牆西班牙風格建築的房子,房子分前後兩幢,前幢為兩層,後幢為為三層,前幢為住宅(面臨復興西路),後幢為車間(面臨永福路)。柱廊連接,非常的精緻漂亮,這就是本篇文章即將要分享的修道院公寓。取名修道院公寓,可能和靠近永福路有關,永福路老早以前曾經叫過「古神父路」。所以取名為修道院公寓也不足為奇了。

修道院公寓是華麗的,其內涵也是硬核的,房子裡留下了很多傳奇人物的痕跡,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曾經是這裡的座上賓,上海外僑圈內名噪一時的文化沙龍。

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建於1930年,復興西路62號,建築面積2741平方米,佔地面積3086平方米。原是徐匯區人民政府湖南路街道辦事處,經過翻修後現已作為衡復歷史風貌區展示館,主要展示的是向廣大市民展示衡復區域的歷史變遷和相關人物事跡及多元的文化。展示館通過線上預約後,到門口測量體溫登記後可免費進去參觀。

展覽分為歷史回溯、活化利用、衡復建築、紅色記憶、百年人文、復興西路62號記事等6大主題,全面回顧了該區域從開發到保護的歷程,系統地梳理了該區域的人文歷史,並通過展示風貌區的歷史變遷和多元文化,展望未來卓越的全球城市街區和海派文化範本。

修道院公寓這座建築保存得相對比較完整,建築外觀和室內裝修均為西班牙式風格。紅色的屋頂,黃色的水泥拉毛牆,穹頂的窗戶,精細鏤花的黑鐵欄杆。內部空間的組合富有層次變化,由裡到內的裝飾都帶著濃厚的西班牙建築風格,如公寓門窗多用鐵花格柵,室內部分,分隔也用鐵花柵欄,這在一般低層公寓中並不多見。立面除紅筒瓦坡頂、券齒線腳,螺旋形柱外,還採用拱券窗洞、弧形斷簷山花、鑄鐵窗柵等。

最近,隨著全國跨省旅遊恢復,相信會有不少朋友都會選擇到上海來旅行,七八月的上海雖然如火如荼,不過梧桐樹下的復興路,少了一份灼熱,多了一份斑駁的美。

你若來到復興路,大可先從房子看起,從馬路上這些漂亮的建築看起,在離修道院公寓不遠的復興西路上的柯靈舊居是可以一同預約的。雖然兩處的建築都是西班牙的房子,但是還是有區別的,來上海旅行的朋友可以一起把兩處的房子都一起看了。

相關焦點

  • 安家,帶火了上海的老洋房,這些歷史性的建築,你知道有哪些呢?
    >黑石公寓最獨特的地方還是折中主義的設計風格——簡而言之,就是融合了各種建築的風格中最好看的元素,有歐洲式的古典,也有中式的肅穆,武康大樓:沿著復興中路一直走,就到了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標,由知名設計師鄔達克設計的武康大樓,是現存於世的3棟船型建築之一,是滬上最早的外廊式公寓
  • 上海這條街道,有市內第一花園馬路的美譽,囊括18國建築風情
    大千世界一起看,我是萬界,致力於探尋最角落的美景。到上海應該去哪裡玩?主流的景點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錯過,例如陸家嘴、東方明珠塔、外灘、南京路步行街等等,但是如果真的想深入了解上海這座城市的話,除了這些打卡必備的景點,請千萬要留意一下上海這條古老的街道:長寧區新華路。新華路這條街道名字聽起來有些普通,但是「牌面」卻相當大。
  • 上海有腔調的64條馬路,儂儕逛過伐?
    其實,這條詩意的小馬路上發生過不少傳奇故事,流傳到現在,最有名的還是白氏父子了。24、五原路赫赫有名的網紅小資一條街,從頭走到底大概十分鐘不到,卻可以一口氣打卡許多潮人們口耳相傳的店鋪,適合漫無目的地遊蕩,或是坐下喝個下午茶。
  • 爬滿常青藤的地方,居然是上海最浪漫多情的風景線,全無遮擋
    但是它的存在,讓上海的武康路憑添了幾分浪漫唯美的色彩,也成了上海最浪漫多情的風景線。它是陳丹燕筆下的充滿風花雪月幻想的羅密歐陽臺,是上海武康路的地標性建築代表之一。優雅寧靜的武康路上,向來不缺分量十足的名人故居,大大小小的名人故居大約有30多處,馬路沿線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建築極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街區之一。武康路上除了那些傳奇的過往和擠得水洩不通的網紅店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個小小的,浪漫的精美陽臺了。
  • 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馬路,這樣逛,才是這些馬路的正確打開方式!
    其實,這條詩意的小馬路上發生過不少傳奇故事,流傳到現在,最有名的還是白氏父子了。  24、五原路  街頭巷尾藏著許多老上海人最愛的美食,不失煙火氣。走著走著還會偶遇幾棟名人故居,散發著文化的印記。  photo via上海徐匯公眾號  興國路是長寧和徐匯兩區的界路之一,也被稱為上海西區最有情調的馬路之一。走進這裡,浮華的噪音就被隔絕在了身後。
  • 上海外灘上獨一棟,由中國人設計的建築大樓,中國銀行大廈
    論建築,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無疑是非常值得欣賞的,沿外灘一路而去,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將近一點五公裡長度的馬路一邊,你可以看到非常優美的一條天際輪廓線蜿蜒在了上海天空下,這條從亞細亞大樓起到東方匯理銀行大樓止,它的高低錯落的各式異國風格的建築,讓人嘆為觀止。
  • 上海這條看似最低調的馬路,卻寵辱不驚,卓爾不群
    延慶路,原名格羅希路,是一條蜿蜒的小馬路,全長不足500米。馬路雖然不長,這一路沿途的精緻的建築花園住宅,騎樓的山牆上精緻的裝飾雕飾,會讓你有種意外的收穫,驚豔你的雙眼,忍不住停駐,試圖解讀這裡留下的那一棟棟優秀歷史建築,尋找能與之共鳴的元素。
  • 談論上海歷史建築不可或缺的名字
    引言 說起上海的萬國建築 ,很多人會提到鄔達克與他的設計所。毋容置疑,這位匈牙利設計師確實為上海留下許多經典建築。然而,另一個應與他同樣響亮的名字卻鮮為人知,那就公和洋行。
  • 上海這棟義大利宮殿式建築,推開窗就看到當年的跑馬場
    也許上海的南京西路不比南京東路的名氣大,但你若逛過,就會明白為什麼上海人喜歡南京西路大於聲名在外的南京東路。因為這條路的華彩太多了,不但是匯集了諸多世界品牌,讓你眼花繚亂,還有許多可圈可點的歷史建築和上海往事,供後人尋訪,讓這條時尚摩登的馬路增添幾筆厚重人文色彩。
  • 上海這條低調的馬路,連接上海的兩大商圈,還是繁華的酒吧一條街
    道路兩旁是繁茂的法國梧桐,林蔭中是頗具特色的高檔歐陸建築,兩側還有歐式風格的人行道隔離欄、仿臺格路的紅褐色人行道。衡山路曾經是法租界高級住宅區,匯聚世界各國建築風格的老洋房就有2000多棟,留下許多故事和輝煌記憶。滿是異國情調,是繁華附近的清涼地。
  • vol1.關於上海的記憶—可可愛愛的小馬路
    東方明珠的霓虹固然絢麗,但卻私以為上海的風情藏在梧桐掩映的小馬路上,日久歲深的人文歷史中,街角異國風情的咖啡店裡。 那些讓我心心念念的小馬路是我在這城市的心靈家園,每當行走於此,都有一種生活在別處之感,仿佛我此刻站立的地方不是紙醉金迷的上海,只是異地他鄉的寧靜一隅,可以暫時忘卻繁忙的工作,生活的壓力
  • 上海被遺忘的古村落,因一棟建築重新走紅!它剛剛獲世界級建築大獎...
    本文轉自【上觀新聞】;上海有句老話「金章堰、銀重固」你聽說過伐?可能很多上海人都沒有聽過它的名號漸漸成了被人遺忘的古鎮老街直到最近這裡的一處建築獲得了世界級建築大獎沿用了章家宅「四水歸堂」的建築制式整體風格卻是現代的展廳二是原先的老村史館修舊如舊,保留了原有的樣貌展廳三
  • 建築可閱讀:把城市當作建築的博物館,在行走中認識上海
    武康路作為上海最有名的風貌街道之一,當之無愧是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精緻縮影,可以稱作是一座開放式的歷史建築博物館。第一場行走活動以 「閱讀上海近代建築風格——認識武康路上的萬國建築」為主題。這座八層高的大樓是滬上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平面因地制宜布置成熨鬥形狀,第一、二兩層為基座,有連續半圓券廊和水泥仿石牆面;三至七層為黃褐色磚牆,且有豐富的裝飾,第三層有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還會看到刻有螺旋花紋的「牛腿」造型。居室大多朝南,戶型結構靈活,作為舊上海第一批高檔公寓之一,最初住戶多為外資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 那些年,我們蕩過的馬路|武康路,在歷史中品味生活
    這條長度只有1183米的小馬路上,有著約30處名人故居,一不留神,就可能錯過某位「大人物」曾經住過的房子。「就是一出近現代建築史」的說法不是謬讚。武康路393號的黃興舊居,南幢是英國鄉村式,北幢為裝飾藝術派風格,斑駁的牆面透露出歷史的厚重感。武康路395號的世界社舊址,建於1926年,有著巴洛克風格的繁複華美。武康路40弄1號是唐紹儀舊居,是與眾不同的西班牙建築風格。
  • 世界上10個最詭異恐怖的建築 這能住人嗎?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世界上10個最詭異恐怖的建築吧!有網友猜測,這是否是埃及政府的「外星人秘密基地」。但也有網友認為,從地理位置上判斷,這片建築靠近公路,毫無秘密可言。4.烏克蘭的懸浮城堡關於烏克蘭的這個懸浮建築有諸多的傳說,它懸在半空中,像電影裡出現過的神秘景象,不過它是真的,而且非常牢固,成為烏克蘭最值得驕傲的古怪建築。
  • 76條文藝馬路 65個商業街區,總有一款適合你
    而心底最愛的還是上海的一條條馬路,有靜謐也有熱鬧,有傳統老味道也有新派潮流範……魔都最好逛的76條馬路和65個商業街區,不僅有好看的風景,還有好吃的美食哦~不到900米的小馬路上,有著各式的小資店鋪、話劇中心、外文圖書館、創意手作店、特色咖啡店、美味餐廳、麵包房、進口超市、博物館…比如特別的西班牙圖書館,雖然小小的,但是藏書卻特別齊全。
  • 半個上海的建築都被他「承包」了!
    拉斯洛·鄔達克 他在上海留下了超過50棟建築作品 其中30多棟已經成為 ——貝聿銘 你可能沒聽過鄔達克的名字 但是你一定見過他設計的建築 今天發現菌帶大家穿越百年時光 品一品百年前上海灘的傳奇歲月 鄔達克·上海建築之旅現在啟程
  • 《安家》豪宅在上海老洋房裡能排老幾!看完「上海老洋房之最」請儂...
    根據數據統計上海現有老洋房約5000多棟 其中有些老洋房比劇中出現的那兩棟 還要貴還要有名氣 所以我們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 「淘最上海-老洋房之最」
  • 走過這些梧桐小馬路,才不算辜負上海的春天!
    武康路濃縮了上海百年歷史 沿線遍布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建築 南昌路藏在淮海路、思南路之間 過去百年間有不少名人都曾在這裡居住 是一條低調而充滿人文氣息的小馬路
  • 帶你玩轉雅典,體驗另類獨特的建築風格,拜佔庭式建築
    雅典是一個充滿文化和歷史氣息的城市,說到雅典旅行就需要欣賞古老的宗教建築, 雅典許多古老的宗教建築受到拜佔庭藝術風格的影響,這種風格對歐洲各個國家有很大的影響, 今天分享雅典古典拜佔庭風格的建築。沿著購物中心的主幹道二目街一直走,就可以看到1050年建在舊雅典娜教會廢墟上的卡普尼克教會,現在的教會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教會是用十字結構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