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城區一家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班,孩子們在上國學課。
暑假生活已經過半,對於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而言,如何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家長當前最為關心的話題。受疫情影響,今年孩子在園時間短,「幼小銜接」不太充分,孩子升入小學後,對於新階段的學習生活能否適應?如何讓孩子順利「升級」?8月11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探訪
培訓機構不愁生源
根據教育部門相關規定,幼兒園不能提前學習小學課程,但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幼升小後不適應,假期裡都會選擇幼小銜接班過渡。
8月11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奎文區勝利東小學附近文萃巷的濰坊閏潤雨學苑國學課堂看到,15個孩子正認真跟老師學習識字。
該機構的劉老師表示,往年他們只開設5個暑期幼小銜接班,今年因為疫情,孩子在園時間短,家長們會首先考慮孩子升小學後的適應情況,所以前來諮詢報名的家長比去年增長了近30%。他們增開到8個班,26天一期,一期學費1600元,目前已經處於滿員狀態。
隨後,記者來到金鼎街附近的一家教育機構,還未走近課堂,便聽到陣陣稚嫩的讀書聲。據該機構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設置的課程以與小學的課程同步為主,例如小學課堂一節課是40分鐘,他們也會按照這個時間進行,同時還會在課堂上糾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筆姿勢,以遊戲和探索為主,而非強制性灌輸知識。據了解,這家機構的幼小銜接班每人收費在1000元左右,招生信息發出後,一個班12個名額很快被搶空。
記者還走訪了城區蒲公英教育、金牌幼小銜接、瑞斯幼小銜接等幾家教育機構發現,今年的報名情況非常火熱。為期一個月的課程,少則800元,多則上千元,基本都不用為生源發愁。
家長
有的支持有的反對
步入小學是幼兒生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過渡階段,幼兒將面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諸多變化。關於「上幼小銜接班」這一話題,有的家長認為很有必要,有的則認為不用那麼著急,讓孩子慢慢適應小學生活。
「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小學,得讓他提前熟悉一下小學的知識。」家住金都時代新城小區的高潔對記者說,受疫情影響,長期居家生活,她兒子張欣然養成了生活作息不規律、愛玩的問題,「幼兒園開學後,上了不到三個月又放假了,我擔心剛在校園內調整好的作息和學習習慣,可能再回到居家時的狀態。周邊的不少孩子都報了班,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報,很有可能跟不上小學的學習節奏。」7月份下旬,高潔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
家住紫金花園小區的孫女士告訴記者,2017年孫子上幼小銜接班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臨近幼兒園畢業,家裡人通過街上發的傳單,花費兩千元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小學開學後,老師卻委婉地告知,孩子的拼音發音不準確,需要重新糾正。」孫女士說。
適得其反的效果,令孫女士一家頭疼不已。當今年外孫即將升入小學,再次面對幼小銜接的問題時,一家人不再給孩子選擇任何的幼小銜接班,目前,孫女士的女兒在家裡自主教孩子學習一年級的知識。
專家
遵從每個孩子情況
一年級是孩子的轉折點,孩子在做好幼小銜接的同時,家長也要做好心理上的銜接。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張彬彬表示,現在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不上幼小銜接班將會影響到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殊不知所謂的幼小銜接應該銜接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注意力的集中、良好坐姿的養成等。但習慣並非一日養成,部分家長目前更為看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張彬彬建議,家長們先要放鬆心態,不要急於求成學習成績。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習,家長們在做好精神陪伴、時間陪伴的同時,多讓孩子嘗試不同的事情,例如教會孩子和老師如何溝通,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等,以鼓勵為主。家長也要做到終身制學習,不斷適應新時代兒童的心理,從而較快應對孩子心理、學習上的變化。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濰坊靜悅明德心理諮詢公司負責人周豔紅表示,是否上幼小銜接班,要遵從每個孩子的情況,因人而異。首先,要考慮家庭因素,不管上或不上,都應該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保持家庭關係的和諧。同時,父母的情緒應保持穩定,不因其他孩子的成績提高,發洩到自己孩子身上。家長要做好榜樣,多陪伴和支持孩子,給予溫暖和引導,允許孩子表達,接納孩子正常的情緒,挖掘潛能,給予孩子正確的信念引導等。
記者 王葉妮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