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傑出!這位華師老師,發明寫詩都在行

2020-12-26 教育信息速報

近日

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七屆

廣東專利獎獲獎單位和個人名單

華師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應用系教授朱定局

榮獲第七屆廣東傑出發明人獎

全省高校只有兩人入選

廣東專利獎每年評選一屆,設廣東專利金獎、廣東專利銀獎、廣東專利優秀獎和廣東傑出發明人獎。其中,廣東傑出發明人獎在評選中更注重「申報人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發明創造能力,並且為獲得授權專利的第一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專利實施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者生態效益,對促進相關領域技術進步具有實質性貢獻」。

朱定局,中國科學院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Texas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應用系系主任、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智慧計算科學研究所負責人。朱定局作為第一發明人,已獲得中國、美國、日本授權發明專利一百多項。專利技術整體的創新水平高,內容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等方面,屬於國家政策明確鼓勵和支持的方向,與廣東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支柱產業密切結合。

華師有著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

朱定局長期從事人工智慧的科學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課題、廣東省高校重大項目等課題,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人工智慧相關的學術專著《數據處理與深度學習》、《從計算理論到大數據圖靈機》等。

通過教研與產業的深度合作,朱定局將發明專利轉化或應用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其雲機器人的發明專利獲得了中國、美國和日本的授權,目前已轉化到華為公司;幽默機器人的授權發明專利,在陪伴機器人、情感機器人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獲得廣東傑出發明人獎,朱定局認為這是「整個廣東省對發明創新的一個重視」。在他看來,廣東傑出發明人獎的設立不僅體現了廣東省乃至國家的一個發展戰略,而且體現出大學應有的定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朱定局表示,大學中新工科和新師範的建設,都體現出一個「新」字。「新在什麼地方?新就是要有發明創造,新就是要有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應用。」國家鼓勵學生創業創新,作為老師也應該在這方面作好表率,積極帶動學生參與到創新活動中。

朱定局談到,廣東傑出發明人獎的競爭非常激烈,且大部分的獲獎人員都來自華為、騰訊等領軍企業。朱定局認為「我校更側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在華師能夠獲得這個獎項,能夠體現出我們華師有著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

教書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

除了科研,朱定局在教學上也有一番見地。作為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應用系教授,他曾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華南師範大學第六屆「教學名師」稱號等榮譽。

左右滑動查看證書

他潛心育人,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創新教學模式,以幽默風趣、循循善誘的教學風格,廣受師生好評。

朱定局認為,做研究提高的是自己個人的能力,而教學生是提高更多學生的能力,在華師工作,不僅需要做研究,更是要做好教學。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國家棟梁之才,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他表示一名教師的責任在於:「第一,既要教給學生道,又要教給學生德;第二,讓學生能夠開心快樂地學。」

從教十餘年,朱定局覺得學生最大的變化是「越來越潮了」,這一點在網際網路的使用上尤為明顯。他認為網際網路對學生而言是把雙刃劍,有利的一面在於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而有害的一面在於獲取的東西太多可能導致缺乏深度。

「比如說書,在那些武俠小說裡面,古時候人們要是能得到一本武林秘籍,那就是如獲至寶,在那使勁練就練成武林高手了。再看現在,在網上到處都可以買到武林秘籍,但還會有人真就專門拿他來使勁讀、使勁練嗎?很少的。」正如古人常說的「書,非借不能讀也」,越是難以獲得的東西,人們就會越加珍惜。當今時代,知識的獲取很是簡單快速,但朱定局認為,只有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變成自己的東西,獲取到的知識才真正屬於自己,否則都是心外之物。

在朱定局的課堂上,他喜歡設計角色扮演、學生辯論等有意思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歡樂輕鬆的氛圍中能夠進行深度思考;在考試環節的設置中,他始終秉持著「考試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而不是為了像設置一個關卡一樣,把一批學生給卡住」的理念,從不出一些偏題,而是選擇出一些基礎、核心、重點、可以發揮學生能力的題目,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提升能力。

教育科學學院2019級學生馮紀雯選修了朱定局的通識課程《人工智慧哲學與倫理》。馮紀雯提到,在一節課上,朱定局提出了一個思考題:「當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掉到河裡,人工智慧會救誰?」他邀請了三位學生上講臺進行角色扮演,並要求學生把人工智慧掙扎救老人還是救小孩的心理過程通過人物獨白表現出來,從而激發大家深入思考。

「朱老師不是照本宣科地講書本知識」,在馮紀雯看來,朱定局格外注重對學生的思辨和應變能力的考查,有時還會組織學生辯論,讓學生在辯論中學習並靈活運用知識,因此上他的每一節課都驚喜滿滿。

朱定局強調,在教學中,理論、實驗、實踐三個環節缺一不可。首先,教授理論是通過一些靈活的方式,如課堂討論、辯論等,引導學生領會和消化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理論武裝頭腦後,學生需要通過實驗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而想要真正把理論和現實融合在一起,學生還需要跨出最後一步,走進現實生活中進行實踐。為此,朱定局經常會組織或帶隊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引領學生親眼看看產品,親身體驗產品。

科學與文學殊途同歸

朱定局回憶,自己在小時候就開始寫一些零零碎碎的詩歌,「都是寫在紙上,但是現在都找不到了。」大學時期的朱定局懷著對愛情美好的憧憬,寫下了許多溫柔的詩句。在《今生是一生》中,對「永恆的愛情」來說,「今生是每一生」。「這月光,穿梭到我的每一生,將我痴情地融化,我也記不清這是誰的目光,但我能記清我每一生都在等她。」

朱定局出版了《物非人是景長留》、《今生是每一生》等詩集,《天外機器人》、《生物機器人》等小說,《道德就是智慧》、《真心光明》等哲理散文,這些作品飽含著對科學的愛,對一切美好事物的讚美與依戀,和對生活的哲思。朱定局同樣熱愛藝術,也有著自己的藝術作品並出版有《發現主義藝術與攝影繪畫》等著作。

朱定局表示,文學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部分,社會個人進行文學創作也是為藝術文學的發展添磚加瓦。他認為,各門學科就像一棵大樹的分支一樣,雖然朝著不同的方向生長延伸,但根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是文學、科學、藝術,其實它們從根本上都是同一個東西,都是為了美、為了愛。」

對學術的熱愛

以及刻苦鑽研的精神

是朱定局能夠獲獎的關鍵

每項成績都不是憑空而來

離不開他朝朝暮暮的心血

離不開他對科研不斷探索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採寫丨龐美雲 譚麗鎣

顏丹婷 慄楠 譚泳兒 李曉昕

攝影丨謝敬澤 王蕾

執行編輯丨馮紀雯 邵雪妍 黃達瑋

責任編輯丨鄭宇雲 楊柳青

【來源:華南師範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華南師範大學廣州華師專升本怎麼樣
    廣東華南師範大學廣州華師專升本怎麼樣大學本科學生,修業四年。
  • 每天叫醒我的,是華師飯堂的早餐
    在華師生活的人都很幸福因為每天早晨飯堂裡有新鮮出爐的蛋撻華師三校區六大飯堂早餐非常豐富從周一到周日都有不同的搭配  周一充能型  周末過去是否會有被掏空的感覺?各色蛋糕:精緻小巧的蛋糕裝飾著五彩繽紛的配料,甜蜜的奶油和清爽的水果,讓每一個華師人都擁有享受精緻的早晨。
  • 在聞名全國的華師一附中就讀感覺怎麼樣?聽聽這些學子的心裡話
    從初一開始,華師一便是各科老師口中最值得去的高中,這裡高手雲集,懷揣夢想從華師一出發,背上行囊走向光芒萬丈的遠方。韓玉潤:對美術生來說,華師一自然是最好的選擇,這裡的文化課老師態度認真、工作負責,專業課老師也都是萬裡挑一的高手。
  • 廣東高校老師雲上課:變身主播翻轉課堂,還有老教授手寫PPT!
    3月來,已有多所廣東高校老師啟動「雲上課。 他們或直播變身主播,或採用「翻轉」課堂方式,或錄播+直播結合,還有老教授手寫了PPT……廣東高校老師積極探索高校「雲上課」方式,以期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 華師附中復辦初中部 今年面向天河公辦學校招生3個班-新快網-新快...
    中學與華師附中簽署教育聯盟協議。時隔多年,華師附中復辦初中部,「天河區的誠意非常足」,姚訓琪說,從客觀上看,天河也為華師附中高中提供了很多優質的生源。他透露,對將於今年9月1日開學的初中,他希望是「小班化教學」。在師資方面,會以華師附中的教師為主,也會招聘一些新的老師。在初中現開3個班的基礎上,未來班級數量規模會不會擴大?對此,姚訓琪表示「應該會的。」
  • 華師一附中「神考題」亮了:給上網課的老師排先後順序
    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下列名單中, 按老師們首次講課的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吳巨龍、王雪冰、餘文抒、秦儉 B.王雪冰、吳巨龍、曹軒、田甜C.秦儉、餘文抒、江河、於龍 D.江河、曹軒、於龍、田甜」記者看到,這道考題被拍下來後,隨後被華師一附中網友發在了微博
  • 報考華師必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很多同學都覺得我的分數如果換一個專業的話,可以去一些985學校,但是我從來沒有後悔來到華師,因為我可以學習自己想學的專業和知識,同樣的在華師,認識了很多很厲害很有才華的同學,他們有很多讓我可以學習進步的東西。所以我一直都很熱愛華師,小小的地方承載著無數人大大的未來。
  • 華師附中在天河區復辦初中部,113中學設兩個「華附班」
    主要包括兩項合作:一是雙方合作復辦華師附中初中部,為天河區輸送更多優質學位;二是華師附中與113中學建立教育聯盟,充分利用華師附中優質教育資源,提升113中學辦學質量,將113中學打造成為全市一流的示範性高中。
  • 華師夏日特飲,我們包了!
    清涼的綠薄荷與香甜的牛奶像初夏石牌校園裡的那抹「綠光」像你永遠充滿活力的眼眸倘若上述美景飲品僅存在於寶藏華師景色中華師的寶藏學子第一個不同意粉嫩絲滑的草莓牛奶 奶香醇厚,入口順滑仿佛四月的溫柔都圍著味蕾起舞
  • School Uniform校服集錦 華師附外校服Fashion Show
    但是,華師附外的校服會讓你眼前一亮,時尚與大方、精緻與優雅的校服,讓你告別藍白黑系列,穿出時尚感!有人說,人的時尚藝術感是從小學就應該開始培養的。那精緻的校服外套、剪裁合身的襯衫、舒適的V領套衫、紳士的領帶…
  • 16歲少女比乾隆能寫詩!
    乾隆皇帝喜歡下江南,往往以考察江南民間疾苦為名,實則是對秦淮美女情有獨鍾,所以「十全老人」之一就是「風流」,「第二全」就是寫詩!乾隆酷愛吟詩作對,一生寫詩40000多首,作詩的數量可謂前無古人,至於詩的質量也是一等一的厲害,當時的文人都紛紛表示乾隆詩詞完全具備「雄渾、婉約、豪放」等全部特點!
  • 72歲成為抖音上人人都愛的「黃老師」,這位向明中學科技老師憑什麼...
    200多個科學實驗小視頻,有魔術解密,有創新實驗,最多一條獲得126.5萬個「贊」,擁有超過41萬的「粉絲」——抖音上,這位來自向明中學的科技老師火了。72歲的黃曾新,曾經指導學生獲得 600項專利,共獲國內外發明金獎近千項。今年,這位被稱為「神奇教練」的高中科技老師登陸抖音,成為了青少年們追捧的科普網紅大咖。
  • 華師全新一卡通上線啦!
    原來,華師校園新一卡通系統將於9月1日上線啦!據網絡中心介紹,華師2019年「為師生辦十件實事」項目——新一期校園一卡通系統建設已基本完成建設,於9月1日起在學校「一校三區」投入試運行。 交流卡 對老師們來說,以前家屬卡只能辦2張,家人多的情況就有些不方便。
  • 中學老師發明英語麻將,組詞造句才能胡牌!這是什麼神仙老師?
    作者:山有蕨薇近日,成都市一中學老師因為發明英語麻將迅速走紅網絡,原來這位老師是成都市機投中學的英語老師田耕耘,而發明英語麻將的初衷也是為了學生們能夠把學習和遊戲結合在一起,在遊戲中學習,在玩耍中進步。
  • 這些華師學生,是名校offer收割機!
    好成績當然離不開平日的積累與思考,大三一整年,李嘉榆都泡在圖書館,每天晚上到了閉館的時候才回宿舍。每節課下課後,李嘉榆都會及時整理筆記,進行歸納。同時她也會認真思考老師在課堂上留下的問題,「老師留下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原因的,自己想不通的時候就問老師。」各科老師布置的每一篇論文,她都會認真完成,除了在知網上查找相關文獻,還向師兄師姐請教,跟他們一起討論。
  • 華師流浪貓西瓜|我知道你在等我回家
    小A事後回憶道:「我當時不知道怎麼辦,旁邊的人都在那站著看,可是沒有一個人上前。當時很晚了,我在網上找到一家24小時營業的動物醫院,然後和同學一起把她裝進箱子,打車去了那家醫院。醫生檢查了一下,做了簡單處理。」
  • 廣東學生給老師發表情包,老師:你想毆打我!
    廣東學生給老師發表情包,老師:你想毆打我!長輩給你發時你是什麼心情?你給長輩發時ta是什麼心情?最近#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上熱搜了原來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裡問老師作業時發送了兩個敲打表情▽這位老師看到後覺得這個表情不禮貌
  • 廣東女神最多的16所大學,第一竟是她!遍地都是漂亮妹子
    廣東這麼多的大學,究竟什麼樣的大學出美女?都說,衡量一間高校的女神,不但要看數量,還要看質量! 今天就跟小車來看看廣東高校女神率排行榜吧!
  • CHEERING FOR SPORTS為運動喝彩|華師外校第六屆體育運動月開幕式
    ◆華師外校總校長朱子平宣布開幕◆華師外校副校長任懷柱致辭運動會是體育的盛會,希望大家發揚「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拼搏精神,積極進取、突破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績。運動不是運動會的專屬。同學們、老師們,我提倡大家把體育鍛鍊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認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認真對待每一次大課間,認真完成每一次體育鍛鍊,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開心健康生活一輩子。
  • 元氣滿滿的一天,從食在行茶油炒飯開始!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生活習慣會更好,但是在現在卻很少有人能做到。尤其是吃飯,它本該是一種享受,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它給人的不再是那種享受的心態,而是成為了任務一般,只想儘快解決,生怕會花費太多時間。對男人來說,好好吃飯會顯得人更有精氣神;對女人來說,好好吃飯會看起來氣色更好,好的氣色,比任何的化妝品都有效。食在行茶油炒飯,從一日三餐為你提供營養豐富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