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讀」莫蘭迪到底是什麼?

2021-01-08 今天真

如果說今年最火的顏色,那一定是莫蘭迪。起初知道這個說法,因為那時候我正和眾多小夥伴一樣瘋狂刷著《延禧攻略》。《延禧攻略》之後生活中忽然到處都是莫蘭迪,口紅色號莫蘭迪,衣服顏色莫蘭迪,然而他們卻不是就有的對顏色的概念,他不是紅,不是黃,不是藍綠,然而他又是各種顏色,於是我搜集了關於莫蘭迪的信息,和大家一起科普。

喬治·莫蘭迪(1890年7月20日-1964年6月18日),義大利畫家和版畫家

童年

喬治·莫蘭迪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大,出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的一個中產家庭。他唯一的兄弟在童年時就去世了。莫蘭迪從小就對藝術產生了興趣,這讓他的父親很不高興,因為他的父親希望他的兒子加入他的出口生意;莫蘭迪在1906年嘗試過,但沒有成功。1907年,莫蘭迪進入博洛尼亞美術學院。他把藝術作為一種職業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在父親的公司裡的失敗,儘管父親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他拒絕改變對藝術的關注,以及他母親認為兒子應該追隨自己的夢想。

早期的訓練

雖然1908年父親的意外去世讓他不得不照顧母親和三個妹妹,但莫蘭迪在母親的支持下繼續學業。正是在這次研究中,他第一次接觸到了未來主義和立體主義,這影響了他最早的作品。莫蘭迪還研究了古代繪畫大師,他在1928年的自傳中解釋說,「只有了解過去幾個世紀繪畫領域最重要的成就,才能幫助我找到自己的道路。」1913年畢業後,他繼續在義大利各地旅行,包括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這些旅行後來被證明是很重要的,因為20世紀20年代以後,莫蘭蒂很少出國旅行;他後來對藝術家的接觸大多是通過藝術書籍。特別是,他研究了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作品,以及後來的偉大畫家保羅·塞尚(Paul Cezanne)和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作品。他也在義大利境內旅行,主要是為了參觀博物館和展覽,他的旅行遠比一些歷史記載所描述的要多。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莫蘭迪應徵入伍加入義大利軍隊,這中斷了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個高度私人的集體軍人,他的軍旅生活並不適合他。在他出現故障後不久,他很快就退出了該服務,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被迫放慢了他的藝術創作。

成熟的時期

從1916年開始,莫蘭迪以形上學派的風格進行了短暫的工作,並參加了以這一運動為主題的團體展覽。這是他的藝術第一次在國際舞臺上得到認可,有人認為這段時期給了他進一步試驗的信心。然而,儘管他與那所學校的主要藝術家有聯繫,包括與卡羅·卡拉(Carlo Carra)和喬治·德·基裡科(Giorgio de Chirico)關係密切,但他後來否認這種風格對他未來作品的影響,並表示他從未畫過自己無法親眼看到的東西。儘管歷史在這裡很難追溯,就像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一樣,藝術史學家們都非常重視皮特拉·梅塔菲西卡,認為它是莫蘭蒂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裡程碑。同樣重要的是藝術家的早期接觸現代思想通過當代藝術家,例如卡羅卡拉1910聲明「藝術創作需要警惕,勤奮,細心的意志力和需要不斷努力不要失去這個幻影,這只不過是閃電的普通事情,當他們照亮創造現代藝術家對我們如此珍貴的必需品。」這一觀點似乎在蒙德裡安的藝術探索中得到了有力的呼應。

不久之後,莫蘭迪轉向了他最為人熟知的現代主義風格,以簡單、淡雅的靜物靜物為特色,這些靜物是日常生活用品,如瓶瓶罐罐或描繪他眼前環境的風景畫。在他的靜物畫中,他發展出一種連續的風格,在那裡他描繪的對象組在間距或位置上只有最小的變化。雖然這些作品大多是繪畫作品,但莫蘭蒂也經常用蝕刻畫來捕捉有限的黑白色調。

多年來,莫蘭蒂保持著安靜的日常生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的工作室裡完成的,那是一個小房間,和他的三個姐姐和他的母親住在一起(他和他的三個未婚姐妹一起度過了一生)。儘管房間很大,但光線充足,從窗戶可以看到周圍的景色,這是他反覆描繪的兩個場景之一。(另一個景觀是基於山脈小鎮格裡薩納的景色,莫蘭蒂經常在那裡和家人一起度過夏季的幾個月,並最終在那裡建造了度假屋和工作室。)莫蘭迪在靜物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瓶子和物品上都沾上了灰塵,這使他的修道院生活方式進一步具體化。例如,歷史學家約翰·雷瓦爾德(John Rewald)在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後寫道:「沒有天窗,沒有廣闊的空間;由兩扇普通窗戶照亮的中產階級公寓的普通房間。但是其他的東西都很特別:地板上、架子上、桌子上、到處都是盒子、瓶子、花瓶、各種形狀的容器……在架子或桌子的表面,以及盒子、罐子或類似容器的平面頂部,都有一層厚厚的灰塵。這是一層厚厚的、灰色的、天鵝絨般的灰塵,像一層柔軟的毛氈,它的顏色和質地似乎為這些高盒子和深碗、舊罐子和咖啡壺、古雅的花瓶和錫盒提供了統一的元素。

儘管莫蘭迪生活簡樸,與世隔絕,但他很快就被公認為一位著名的、有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家。他對色彩、光線和構圖的掌握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1934年,博洛尼亞大學藝術史系新任命的教授羅伯託隆吉宣布莫蘭蒂是「當今最優秀的畫家之一」。這一聲明相當令人驚訝,因為莫蘭迪在當地主要以一名謙遜的蝕刻教授而聞名,而不是Carracci和其他博洛尼亞偉大人物傳統上所提到的大師。藝術教學體現了莫蘭迪對技巧和形式實驗的熱愛,是他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1930年,他加入母校博洛尼亞美術學院(Bologna Academy of Fine Arts),擔任蝕刻畫教授。他將在藝術學院待上幾十年,儘管他在國際上聲名鵲起,但他更喜歡在遠離歐洲主要藝術中心的常規職位上保持和平與穩定。

義大利藝術史學家萊昂納羅文丘裡(Lionello Venturi)因其反法西斯觀點而被迫離開義大利,他認為,莫蘭蒂堅持簡單、不裝腔作勢的作品具有政治意味,因為在墨索裡尼的領導下,莫蘭蒂諷刺地拒絕了更宏偉的美學。Morandi的助理Janet Abramowicz在2004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莫蘭蒂與早期的法西斯政權關係友好,並且得益於這些年來他與政府的聯繫,他從就業、展覽、銷售以及總體上更廣泛的讚譽中獲益。無論莫蘭迪早年如何與墨索裡尼的政權合作,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的時候,這位藝術家似乎已經脫離了政治,逃到了中立。1943年,莫蘭迪因涉嫌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捕入獄約一周,儘管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莫蘭迪是作為那個時代創造性人物的一個整體而被引入的。入獄後,莫蘭迪一家搬到了格裡沙納,以避免與博洛尼亞當局發生進一步糾紛,並允許他在平靜的環境中繼續工作。

後期

世界上的許多事件都過去了,但莫蘭迪固執地繼續專注於大部分靜物,幾十年來,他用少量類似的作品來完善他的技巧和形式。可以推斷出,莫蘭蒂愛上了他在二手店買的簡單物品,他日夜盯著這些物品的形狀,分析它們的形狀——這種激情可能有助於解釋他對他所選擇的對象的深深的熱愛。

他為數不多的幾幅風景畫反映了他周圍世界日益現代化的一面;這些電線和天線現在是他工作室窗戶的一部分,它們開始出現在他20世紀50年代的畫作中,儘管有些抽象。26年來,莫蘭迪一直在藝術學院擔任蝕刻教授,直到1956年,他才離開學院,以知名畫家的身份全職從事藝術創作,並最終從出售作品中獲得了經濟上的保障。(在那之前,他和他的家人在財務上很困難,他和他的經銷商在銷售和適當的代理問題上發生了爭執。)

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他在1948年威尼斯雙年展和1957年聖保羅雙年展上獲得了一項大獎。與1959年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 2)上的現代主義相比,他的作品也受到讚譽。

然而,即使在他晚年,莫蘭迪更喜歡專注於他的工作,而不是專注於展覽和國際尊重。有一次,他拒絕了展覽的邀請,因為他覺得組織者太固執了:「他們真的想剝奪我工作所必需的那一點點平靜。」儘管如此,他的名氣還是越來越大;莫蘭迪的藝術甚至在他生命的末期進入了義大利的流行文化,當時義大利電影製作人費德裡科·費裡尼(Federico Fellini)在他的電影《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中加入了一個場景,演員馬塞洛·馬斯特魯裡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在片中討論了莫蘭迪1960年的一部電影《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中的一幅作品。

莫蘭迪於1964年死於肺癌。在他的一生中,很少有人看到他不抽菸,而且據說他會把每一支煙都抽得一乾二淨,只差一點燒著他的手。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他在一封信中開玩笑說:「你能想像我有三天沒抽菸了嗎?」

莫蘭迪語錄:"One can travel this world and see nothing. To achieve understanding it is necessary not to see many things, but to look hard at what you do see."「一個人可以週遊世界卻什麼也看不見。要獲得理解,就必須不去看很多東西,而要努力去看你所看到的。"I believe nothing is more abstract than reality." 「我相信沒有什麼比現實更抽象的了。」

這語錄也許就是莫蘭迪對藝術與人生的一種理解吧。

相關焦點

  • 經驗 | 從《延禧攻略》學習「莫蘭迪配色」
    文章來源:公眾號「新微設計」 作者:TT《延禧攻略》自開播來就備受觀眾矚目強勢霸屏、攻陷熱搜
  • 莫蘭迪:東方哲學的西方踐行者
    因為與其他風流倜儻的藝術家不同,莫蘭迪一生不曾結婚,也沒有任何有關他的情感記錄,這在世界公認撩妹高手的義大利男人身上更令人無法想像!但事實上他是真正將自己的一生傾注於對藝術的虔誠追求,並自詡是一個「為藝術而藝術的信徒」。
  • 秋意漸濃,不妨欣賞一下丹麥王妃的「延禧莫蘭迪色」著裝攻略
    - Psm 84:6——————撰文 | Erin圖片 | Pinterest & Douban前段時間熱播的《延禧攻略》,讓「莫蘭迪色」持續升溫,也讓這部電視劇蒙上了高級感的色調。然而也有一些人提出見解說,影片中所呈現的並不是所謂的莫蘭迪色,而是中國的傳統色。
  • 最強的「勞斯萊斯體位」到底是什麼?
    相信關注了「歪聊情趣社」的人,都不會為愛愛用什麼芝士而煩惱吧?畢竟公眾號已經分享過很多很多的解析了,七姐也為了全人類的性生活品質提升到最高,嘗試過各式各樣的體位,然後分享給大家。當然男優們之間也會討論「到底最強的體位是什麼呢?」之類的議題,而得出的結果就是有一種體位,高達80%的男優們都視該體位為最強體位,這篇就來介紹一下眾男優們大大推崇的傳說噯噯體位吧! - 01 - 最強的體位!勞斯萊斯體位是什麼?!
  • 「莫蘭迪色」給你不同的心機感!
    ▲《延禧攻略》劇照。▲《延禧攻略》使用「莫藍迪色」做為全先解釋一下什麼是「莫蘭迪色」。 莫蘭迪以20世紀義大利藝術家George Morandi的系列靜物作品命名。▲喬治莫蘭迪。看完「延禧」之後,我更加渴望買很多「莫蘭迪色」服裝! 今天就舉幾個例子。 供您參考,「莫藍迪色」用於時裝。 你如何搭配它能看起來不錯?1. 使用相近色系搭配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灰白色調在應用中應該非常小心。 如果衣服質地不好,看起來很容易被洗成褪色的睡衣,大媽的味道很容易飄出來! 但如果質地剪得很好,它會很大方很氣質。2.
  • 遇到「真空獨白」的男生,「已讀不回」不是很好的選擇
    接著,A 馬上就傳來一封問候簡訊,「你好嗎?記得我嗎好像看過你。」我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講,所以聊沒幾句就沒繼續回復了。沒想到從那天開始,A 開始每天發一條短消息過來,「你在幹嘛」、「你很漂亮」、「希望下次會見到你」,一條又一條,在空蕩的白色聊天背景上看起來又孤獨又倔強。
  • 「素人」「玄人」「白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素人(しろひと)」「素人」讀作「しろうと」,但其實這個詞的語源是
  • 讓迪麗熱巴小姐姐都瘋狂的「蒙德裡安風」到底是什麼?
    最近,網上掀起了一陣「蒙德裡安熱」,各種紅黃藍色塊被一眾網友玩得不亦樂乎。藝術與時尚交織,讓我們過足了「眼癮」。  沒想到活動發起後,小夥伴們的踴躍程度完全超出了想像,就連迪麗熱巴小姐姐也忍不住來「領跑」了呢——  各路網友也紛紛獻上自己的「腦洞」!  不僅要喝得「蒙」,還要吃得「蒙」!
  • 延禧攻略的色調這麼美,竟然不知它叫「莫蘭迪色」
    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所說的「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所以才有了我們所認知的「莫蘭迪色」,可以說這些色彩本身就是莫蘭迪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莫蘭迪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什麼)的空耳,它的日文漢字寫作「何」。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拍場」莫蘭迪兩幅《靜物畫》米蘭上拍
    米蘭蘇富比現正舉行的「當代藝術網上專場」,帶來了義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兩幅各具特色的重要《靜物畫》,充份展現其獨特美學風格。喬治莫蘭迪,攝於1965年有關莫蘭迪喬治莫蘭迪的作品與他締造的風格,被公認為現代藝術史上獨一無二、流芳後世的創意力量。莫蘭迪在1890年生於博洛尼亞,曾主修靜物畫。他的作品以柔和色彩及簡潔的物體造型見稱,主要刻畫花瓶、水瓶、碗盤、花卉及風景。
  • 日本究竟讀「にほん」還是「にっぽん」?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本」的讀音是「にほん」,所謂「霓虹國」就是它的音譯。但學著學著,又發現它還可以讀成「にっぽん」,那麼為什麼有兩種讀音,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這要從日語的「は」行假名的讀音演變說起。現代日語中的「はひふへほ」(ha,hi,fu,he,ho) 在古代原本是讀作「ぱぴぷぺぽ」(pa,pi,pu,pe,po)的。而「日本」這個國號是7世紀後期開始使用,那時候的讀音應該是「にっぽん(吳音)」或者「じっぽん(漢音)」。所以從歷史來說,「にっぽん」這一讀音的歷史更久遠。
  • 信仰App「微讀聖經」,到底「美」在哪兒?
    微讀聖經是一款聖經閱讀軟體和學習工具,在 App Store 上將近 1 萬條點評中微讀聖經評分高達 4.9 分,並且在用戶選擇向上有替代掉過往競品的大勢。考慮到泛讀者群,本文會從 App 產品和設計角度來做分析,不會涉及信仰知識,來看一看這款收割大部分基督徒(尤其是年輕人)的 App 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 到底什麼是愛?馬奎斯透過「茄子」告訴你
    《愛在瘟疫蔓延時》簡體版眾多翻譯版本中,譯者楊玲在一次座談會中談到,小說第一句就是翻譯難題,她表示在原文裡「苦杏仁」使用的單字可以同時指「苦巴旦杏」、也可以是「苦杏仁」,但到底該選果實名還是種子名呢?譯者說自己「通過第一章的整體意思來理解和把握」,由此琢磨應該使用「苦杏仁」。    時間改變我們什麼?
  • 日語中「素人」和「玄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素人(しろひと)」「素人」讀作「しろうと」,但其實這個詞的語源是「白人(しろひと)」。「しろひと」的意思是白臉的人,也就是指那些毫無技藝,只是把臉塗白了的蹩腳藝人。後來,從平凡、造詣不深等意思中衍生變化,最後落實到了「素人」這兩個字。由於白色是沒經染色的,所以這個詞也有沒經驗的、經驗尚淺、根基不深等含義。
  • 「生吐司」到底是什麼?
    從2013年日本大阪的麵包房「乃が美Nogami」第一次推出「生吐司」,到現在國內各大麵包房和烘焙品牌紛紛把這個單品作為主打產品推廣,「生吐司」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但這個概念同時又保持著一種人人都在談論卻又都不知所謂的神秘感——將近7年過去了,我們似乎都很難說清到底什麼是「生吐司」。
  • 延禧攻略莫蘭迪色調是什麼顏色 莫蘭迪色調是什麼梗
    延禧攻略莫蘭迪色調是什麼色調?莫蘭迪色調是什麼梗?來看看吧!  延禧攻略莫蘭迪色調是什麼色調?延禧攻略菊花一播出就熱搜,今天如期登上熱搜,延禧攻略莫蘭迪色調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趕快和小編一起來看吧。
  • 讀外網學英語:別再過「白色情人節」了!
    每一次過節都是對「單身狗」的傷害,就連「光棍節」也變成了一群人購物的狂歡,下單的東西還是要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抗上樓,拆箱安裝……別說了,眼淚都下來了。情侶們,你們過過「情人節」和「七夕節」我們也就忍了,可這「白色情人節」算怎麼回事?
  • 那個塑造了人類的「色覺」到底是什麼
    在這條裙子上,有的人看見藍色和黑色,有的人看見白色和金色。還有一些人,不安地發現,他們有時候能看見藍黑,有時候能看見白金……關於這條裙子的討論,像漣漪一樣在網上波動不已。它揭露了一個名叫「色覺」的真相,這是一個人最生動、也最個性化的經驗之一。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究竟什麼是「發物」?總之,雖然前人總結出「發物」的飲食禁忌,出發點確實是為了飲食安全,但由於是經驗總結而出的,太過絕對並且其中也有許多誤區,所以,我們應該要科學地對待「發物」,而不是一味盲從。如何科學、辯證性地看待「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