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乃萬物之基。
山為石隆,石化為土,壑乃石裂,石穿成谷,水憑石而存,林依石而壯。世間景物與生命因石而生,因石延續,因石變化。金木水火土,五行輪迴,最終歸於土。
有形之石,無形之塵,只是石的形態變化,形同人之肉體與靈魂,是相依相偎、相融相合的影子關係。有形之石,架橋、雕琢、蓋房,人力所及,隨心所欲;無形之塵,雖模糊難辨,但也讓我們深悟到無時不在、無處不存的哲思。
石是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遍地是石。產地不同,質地各異,形色繽紛,讓石有了不同的價值與命運。雨花石、雞血石、壽山石,那是詞人李清照夫婦這類金石家研賞的領地;隕石、化石、礦石那是地質學家勘究的範圍;和田玉、瑪瑙石、翡翠那是篆刻家磨礪的作品。如我一般凡人,只要石頭好看即可,埋於花盆,那就是盆景,置於案頭,那就是通透心靈的書頁,可以輕撫,可以追思,那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在凝望對視之中。奇形怪狀、玲瓏剔透、惟妙惟肖,這些詞語描繪下的石頭足夠對等我的認知和審美。
石是有靈有性的。石可破,而不可奪堅,寧碎不屈便是石格。石破天驚出石猴,通靈降臨伴寶玉。女媧練就五彩之石去補天,精衛銜石子去填海。望夫石吟誦了千年愛的絕唱,泰山石賦予了敢於擔當的豪情。石頭,給了人們無窮的遐想和力量!自然之石造就了秀美山川,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南方諸山之秀,無不彰顯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那些小點的庭院石,點綴園林,疊石磊山,鋪平板路,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婉約畫風悠然而起,讓人痴迷不返。石裡有詩有畫也有理,即便是一顆小小的石頭,也會唱響精美的歌謠。
石是財富的象徵。鑽石、寶石、奇石、礦石,這些都會給人們帶來物質與精神上的極大滿足與富足。因石暴富的大有人在,玩石喪志敗家的也不少,頤和園樂壽堂前庭院裡的「青芝岫」便為典型警示。煤油藏於石,石油、頁巖油、煤炭,不僅是財富,還是不可或缺的能量;金屬藏於石,冶煉後為人類所需所用,推動了社會的變革與進程。歷史藏於石,先祖歷經新舊石器時代脫胎換骨,津津樂道的「和氏璧」的故事家喻戶曉。
詩蘊於石。《石灰吟》中有節,《竹石》裡有氣……文人在「瘦漏透皺醜」的石韻裡情思飛揚。清人趙繼恆言:疊疊高峰映碧流,煙嵐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確勝尋山萬裡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考證起來,僅僅是廣告而已,與詩偏遠。
石有時還是人們的出氣筒。頑石不化愚鈍至極,絆腳石無處不在,茅坑石又臭又硬。石本無辜,枉擔惡名。但石頭不會去爭辯強加的大帽子,它是忍辱負重的典範,任憑世人評說與擺布,它自堅如磐石。但請大家千萬別輕視石頭,要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遇到問題不要一味地抱怨責罵,應摸石頭過河,這考量著人們的智慧和點金之術。
疫情期間,獨採奇石於福祿山。偌大的礦山,遍野的桃花,我分揀著屬於我的石頭。金礦石他們早已運走,遺棄的就是眼中的所謂廢石。金子因光色難被久埋,並成為了炫耀生活的裝飾;石因有用而永存,並把持了整個世界與眾生。物有所長,各取所需,相安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