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有出息,離不開「懶」媽媽,3歲後牢記「狐狸法則」

2020-12-16 育兒點金術

李玫瑾教授說:「性格和言語特別相似,沒有人生下來就會說話,你被生在什麼環境你就說什麼話,性格一樣,你出生在什麼家庭就會形成相似的性格」。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就是孩子性格習慣最佳的關鍵期。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孩子的早期教育一直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

很多家長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幫助孩子成長,但是往往卻收效甚微

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都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了,卻還是少不經事的樣子,天真爛漫固然很好,但是家長們也知道孩子遲早要自己去面對外界的壓力和傷害,因此都在發愁為什麼孩子像是長不大一樣,如何才能讓孩子真正長大。

「偷懶」的媽媽更負責,寶寶3歲後牢記「狐狸法則」,長大有出息

在如何讓孩子真正長大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狐狸法則」。

森林裡的單親狐狸媽媽比其他狐狸家長,都更早的培養孩子們自己捕獵,在小狐狸們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獨立出去生活,即使沒有覓到食物,狐狸媽媽也是任由孩子們餓著,她只是遠遠地保護在周圍。

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狐狸法則」:愛孩子,不是替孩子包辦一切,不是時時刻刻保護在孩子周圍,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多讓孩子「自己來」。

因而,當我們捨不得讓孩子受這個苦那個苦,如開車送上學等,誰知道,這在以後,孩子會失去多少難以學到的東西呢。沒有人在孩子的未來可以幫他,只有他自己。

李玫瑾說的3-6歲的關鍵期,也就是在孩子3歲後,我們就可以通過「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下面總結三條許多寶媽都在用的育兒經驗:

1.基本知識和生活常識要教會,孩子實踐很重要。

就像狐狸爸爸和狐狸媽媽在趕小狐狸走之前教會它們生存技巧一樣,我們在讓孩子獨面風雨之前,也要教會孩子基本的常識和知識,確保孩子有能力、有經驗的處理可能在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問題。

給孩子學習和實踐的時間和機會,不要把一切事情都給孩子打理好,要讓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

2.父母從自身做起,減少否定和指責。

孩子的成長之路本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學會包容孩子,放開雙手,允許孩子犯錯,不能因為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就嚴厲的批評和指責他們。

更不能過多的否定孩子,要學會正面引導,多傳遞具有正能量的信息給孩子,對待孩子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要多鼓勵他們,這樣孩子才選擇跟自己的父母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才能夠自信大膽的做自己。

2.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勇敢的去做。

在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之後,父母就應當慢慢地學會放手了,人類的社會畢竟和大自然不一樣,在大自然中,小狐狸在有能力獨自面對大自然後,它就需要自己去尋找食物了。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要一著急就上來幫孩子去解決難題,而是要把這次當作一個機會,一個培養孩子的機會。

無論是誰都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然而這份愛不能化為"溺愛"去影響孩子的發展,阻礙他的獨立性培育,這樣長久下來不僅害了自己,也會害了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好好正確地引導孩子自立自強,學會如何獨立生活。

對於很多新手父母來說,可能對於狐狸法則還不是很運用的很好,可以藉助於繪本故事來幫助孩子養成自律自理的好習慣,《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好習慣比較全面,比較不錯。

孩子的發展自有規律,這套書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設計了10冊,分別是:

《我能保護我自己》自我保護《勇敢做自己》自信勇敢《做最棒的自己》自強自尊

《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誠實守信《我不隨便發脾氣》情緒管控《我們都是好朋友》友誼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大方分享《媽媽我能行》自信《養成好習慣》自律自立等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更好的成長。

不僅如此,專家推薦的原因是它涵蓋了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情緒性格等常見問題。

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繪本圖畫鮮豔生動,孩子天生對於彩圖沒有抵抗力,孩子也會跟著書裡的小動物學習,學著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對與孩子進入幼兒園生活的自理和社交有著巨大的幫助。

頭條店鋪#育兒好物大賞#,從文章這裡下單《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就能享受團購價;

別小看,咱們一頓飯電影票的支出,收穫的不僅僅是「紙的智慧」,

還是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為未來最好的投資!

相關焦點

  • 寶寶2歲後家長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強大內心
    「狐狸法則」所謂「狐狸法則」,其實是一個小故事,在森林中有兩隻狐狸一隻叫富來普,另一隻叫萊拉,它們相愛了,但是在一次外出覓食的時候,萊拉不慎被獵人打中死去了。從那以後,狐狸爸爸富來普獨自養育著狐狸寶寶,他教會了狐狸捕捉食物和躲避的技巧,之後就將狐狸寶寶們全部趕走了,因為富來普明白,沒有人可以養育他們一生。後來,等到富來普再次遇到狐狸寶寶的時候,他們已經長大,並且更加強壯,可以獨自生存了。這就是大自然中的「狐狸法則」,讓孩子獨立,才是愛孩子的表現。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幾乎都會有這3個特徵,若你家孩子有其中一個,也要好好培養。
  • 李玫瑾: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用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李玫瑾: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用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孩子日漸長大,父母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感到苦惱。在孩子小小的腦袋裡,會越來越多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他們不成型的世界觀裡,很多觀點和看法又是不完善的。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育兒領域頗有研究,在她的講座中曾經給家長分享了三句話,在孩子頂嘴的時候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李玫瑾:18歲前,孩子的3個生日要重點過,過好了才有出息
    想要讓孩子將來更有出息,年幼時的父母教育尤其不能出現偏差,過分的寵溺縱容只會把孩子往錯誤的道路上越推越遠,有原則和分寸的教育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心生忌憚、心懷敬畏,孩子才不會在父母的愛裡誤入歧途。李玫瑾教授:孩子在18歲前這3個生日要重點過,家長疏忽不得【一】「14歲生日」——犯大錯會被量刑在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到,14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年齡節點。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教授支招,想要孩子少走彎路,牢記口訣「2不管3不慣」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對於家長來說生孩子是喜悅的,但是教育孩子卻抓耳撓腮。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後者的難度比前者還要高。
  • 李玫瑾:孩子將來是暴躁還是沉穩,3歲是「分水嶺」,家長要注意
    3歲不僅是孩子的分水嶺,更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如果你想讓孩子將來有出息,家長就要抓住這次機會,兒科專家表明:每個孩子在3歲所吸取的經歷,能很大程度反應出他的性格與行為習慣,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到時候家長想改都難了。3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年齡。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吃飯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雖然是心理學的教授,但是她在育兒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分享過很多的育兒經驗。她曾說過: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情商將會佔很大一部分。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吃飯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1、吃飯時不顧形象 古代對吃飯時的形象有很大的要求
  • 孩子將來是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這4個特徵很明顯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以小看大,從一個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就可以判斷他長大之後的情況。還有就是有些時候可以從孩子的童年表現,判斷孩子長大後是否會有出息。無論是誰,都無法逃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像有些人,因為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即使以後沒落了,也會非常自信和有眼光。但是有的人,目光卻十分短淺,沒有見識。
  • 用「狐狸法則」育兒,教出來的孩子優點多?父母有必要狠下心
    狐狸法則講的是狐狸養育孩子的方式,狐狸養育孩子的時候,它們會首先把該教的生存技能都教給狐狸,這個時期狐狸媽媽會盡它的所能保護好小狐狸。等到了小狐狸學會了這些技能後,狐狸媽媽就會突然變得「狠心」起來,它會把小狐狸放到外面,讓它獨自嘗試去捕獵。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孩子出生後,家長就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養育孩子身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因為自古以來就我們平民來講學習還是相比之下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他是一塊敲門磚這是鐵的規律。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我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影響寶寶智商高低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遺傳因素: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 李玫瑾: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媽媽,希望你不在其中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是個孝子,這樣晚年才能過上舒服幸福的日子,但有些家長由於錯誤的育兒觀念,導致了孩子未來成為了一個「白眼狼」!李玫瑾: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媽媽,希望你不在其中!不到家長們有沒有聽說過李玫瑾教授呢?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李玫瑾: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去小區廣場看一圈,三個特質很明顯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有所成就,因此總想著給他們最好的教育,但每個孩子的性格、資質和努力程度都不一樣,因此最終結果也不一樣,每個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家教授就曾說「要想知道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不用等20年,帶他們去小區遊樂場看一圈就知道了。」因為遊樂場是孩子的天堂,那裡匯聚了各種各樣性格的孩子,只要仔細觀察他們的行為,你就會發現他們的特點,比如性格內向的孩子喜歡走在人們後面,一旦父母離開自己的視線就會很害怕,而外向的孩子,會第一時間摸清遊戲規則,和小朋友們玩耍愉快。
  • 教育專家李玫瑾:在孩子這三方面,媽媽要做一個「勢利眼」的人
    教育專家李玫瑾:在孩子這三方面,媽媽要做一個「勢利眼」的人媽媽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媽媽對孩子的培養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對於勢利眼這個詞,大家都覺得是貶義詞,不應該用在教育上,可是,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卻說,在孩子的這三方面上,
  • 用「狐狸法則」育兒,教出來的孩子何有優點?父母要狠下心
    在這麼多的育兒方法當中狐狸法則是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倡的,雖然他會比較的嚴苛,但是對於孩子的幫助也是和他的嚴苛成正比的。那麼什麼叫做狐狸法則呢?所謂的狐狸法則其實就是將育兒模仿成為狐狸把狐狸的孩子養大了這個過程。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美國心理學家:不想讓孩子變成「巨嬰」,父母要善用狐狸法則
    但是,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巨嬰」,培養出獨立性強的孩子呢?狐狸法則揭示愛孩子的真諦森林中有一對狐狸夫婦,它們有5隻狐狸寶寶。隨著小狐狸們一天天長大,狐狸爸爸開始教小狐狸捕食和躲避危險的技巧。這就是大自然中流傳的狐狸法則,愛孩子就要讓他學會獨立!現在有很多孩子,獨立性很差,都上小學了還需要家長幫忙收拾書包,什麼事都要依賴家長的幫助,成了一個「巨嬰」!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針對這一問題,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也曾表示說:對於家有兒子的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在孩子6歲前,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需教會孩子「5項技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