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庫利克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成為蘇聯政壇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此時志得意滿的他恐怕不會想到他將來會有一個無比悽慘的結局。
庫利克,1890年出生,曾經是沙皇部隊的低級軍官,十月革命後加入的紅軍。庫利克能平步青雲成為元帥,是因為他得到了史達林的賞識。在察裡津保衛戰的時候,庫利克是第14集團軍的炮兵指揮官,並與白軍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大功。
後來,庫利克被擔任為第一騎兵集團軍的炮兵指揮官,這支軍隊是史達林當時能真正控制的唯一一支部隊,是史達林的嫡系部隊,在史達林的提拔下,庫利克的官也越做越大。
1926年,庫利克出任蘇軍軍械部部長,在他的領導下,蘇軍研製發展了不少先進武器,比如喀秋莎火箭炮和T34坦克,1940年,庫利克被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五大元帥之一,同時庫利克還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可以說已經站上了人生的巔峰。
可是,世事變幻莫測,二戰時蘇德戰爭的爆發,讓庫利克一步一步跌進了谷底。1941年7月,庫利克被派往中部戰線監督西方面軍的作戰情況,此前庫利克被撤去了炮兵部隊的司令職務,他立功心切,這次居然想去解救被包圍的第10集團軍,沒想到解救不成,自己還失聯了,最後還得後方派兵去找他。
1941年底,庫利克被任命為第54集團軍司令,他剛一上任就和指揮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朱可夫大將產生了矛盾,因為不聽指揮,史達林把庫利克給調走了。但是史達林還是給了庫利克機會,讓他以大本營代表的身份去指揮羅斯託夫的戰鬥。
沒多久他又被派去防守更南邊的刻赤半島的防禦,這次庫利克又判斷失誤,他放棄了刻赤半島,把兵力撤到了塔曼半島。他這一撤讓蘇聯直接丟了羅斯託夫。史達林為此勃然大怒,直接報剝奪了他的元帥軍銜,將他送上了軍事法庭。
此後庫利克的軍銜是反反覆覆,一會少將,一會中將,一會被撤職,一會又被重新啟用。但是整個二戰期間,庫利克就再也沒有指揮過軍隊。二戰後,被派到偏遠地區當了一個軍區的副司令,而司令戈爾多夫,也是個曾經風光後來失意的人物,這兩個人湊在一起難免會互相抱怨一下,對時政發表一些議論,結果被蘇聯的秘密警察逮捕,兩個人一起被槍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