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麼是利口酒(或者力嬌酒),好像很難一言以蔽之,畢竟顏色、度數、風味差別非常多。比如維基百科上就粗略列舉了大約224種利口酒,而且你知道沒有被歸納進去的一定還有許多。
如此多樣,又如何歸類到「利口酒」這一個名字下呢?
簡單來說,利口酒是蒸餾烈酒以各種原料——大概有草本植物、香料、奶油、莓果、水果、花或者堅果、巧克力、咖啡、蜂蜜等幾大類原料——賦予其風味,並加入糖或者糖漿增加甜度的酒。
澳大利亞的Mr Black咖啡利口酒
常見的查特、廊酒、柑曼怡、君度、幹露、百利、杜凌標等都是利口酒,許多餐前/餐後酒技術上講都是利口酒。大多數情況下利口酒都比較甜,而且一般比較粘稠,而加味的烈酒,比如伏特加則不會那麼黏。
利口酒的度數集中15-40度這個區間。正因為度數差異如此之大,不同利口酒的保存方式也不盡相同,最好閱讀瓶標根據指示選擇保存方式。
一般來說,酒精度超過20度後不難保存,主要是避光,防蟲和溫度劇烈改變。大品牌利口酒往往有防腐、抗氧化添加成分,保存時間較長。像廊酒或者查特這種是很容易保存的。奶油利口酒和雞蛋利口酒則不太好保存,比如百利、愛瑪樂等,因為奶油和雞蛋會比較容易變質。因此奶油利口酒背標上應會註明寫開瓶後是否需要放冰箱。
紐奧良的Ojen利口酒
利口酒糖分較高,如果不蓋緊或者留在瓶口不擦乾淨,容易招蟲子,而且糖凝結在瓶口的話放久了下次開瓶也很困難。所以要把瓶口擦乾淨。此外,高糖分的利口酒放時間長了會變稠,果膠成分高的有可能會結塊。
利口酒的最大優點是用處多。純飲或者加冰,十分常見,也可以兌咖啡(比如Fernet加咖啡),可以兌牛奶或者奶油(比如Bailey's加牛奶)。許多也可以用來烘烤或者做甜點。
不過最利口酒最神奇的一面當屬在雞尾酒中的使用。風味複雜的利口酒卻能給那些簡單的經典雞尾酒帶來更多的個性。
義大利的Italicus利口酒
在經典的雞尾酒裡加入一點點——只要一點點——讓飲者感到經典還是那杯經典,但是卻有些不同。這感覺,也許像……相伴已久的人,突然換了種穿衣風格,讓你感到熟悉又新鮮?
即使是19世紀末,調酒師已經在使用這樣的技能。不過這種技能的問題在於,一直以來適合這種技能的利口酒不是特別多,當然查特、廊酒、柑曼怡、君度等等都不錯,但利口酒必須保證對原有的雞尾酒「不作惡」,那麼誰會想要蜜瓜味的曼哈頓呢?
義大利苦味餐前酒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整個酒市的興旺,不少引人注目的高品質利口酒新品上市,連著名的雞尾酒就學家David Wondrich都忍不住推薦了四款最受雞尾酒專家喜愛的新品利口酒。而他評價利口酒的方式正是這種以利口酒提升經典雞尾酒的古老技巧。他把這幾款利口酒分別用在富有橙酸味的大吉利和酒力厚重的曼哈頓中,體驗每一支酒是如何作用。
最好的全能利口酒是Bigallet China-China。這是一款經典的19世紀苦橙風味法國餐後酒,40%ABV。Bigallet能給大吉利注入一絲怡人的苦味,卻不喧賓奪主;同時,也有足夠的酒力在曼哈頓中顯示自己的存在——為苦艾酒和苦精增加深度。
Bigallet China-China餐後酒
Combier Doppelt Kummel Extra則是強力的孜然和葛縷子風味的利口酒,在波羅的海國家裡十分常見。在daiquiri裡可能顯得有些重口;但是它和黑麥威士忌搭配很不錯,就像人們會把葛縷子加進黑麥麵包一樣,這款利口酒這能幫助做出很精彩的曼哈頓。
Combier Doppelt Kummel Extra
另外兩款,很適合用於大吉利,不過在曼哈頓中沒有那麼突出。來自美國Tempus Fugit酒廠的Creme de Noyaux,也就是一款杏仁利口酒,30% ABV。這種酒在美國大概在1980年代就停產了。它杏仁糖的味道會讓大吉利變得豐滿、順滑;但在曼哈頓中,好像讓稀釋了酒力。
Creme de Noyaux
Jack From Brooklyn酒廠的Sorel,15%ABV,用芙蓉花以及肉豆蔻等加香。Sorel對大吉利來說簡直是神賜,給酒帶來花的細膩香氣,使酒變得柔和、芬芳。
Sorel利口酒
幸運的是這款全能的Bigallet China-China已經來到中國,而且不僅調酒時好用,純飲也很不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跳轉至購買連結查看更多內容吧!
尚飲新開讀者群歡迎加入!聊個天、約個酒、交個朋友!請先加微信erofang,並註明自己是調酒師或者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