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對大美人要求很高。
美而無趣,不叫大美人,充其量叫個小美人。
現在流行將大美人形容成「又純又欲」。
然而在此之外,還有一種超脫了純,也超脫了欲的美人。那就是集魔性與神性兩種瘋狂特質於一身的瘋魔美人:伊莎貝爾•阿佳妮。
如果說在世界演藝圈範圍內找出一張讓人「看一眼就像看完了一整部cult電影」的臉,那麼這張臉一定屬於從小美到大的阿佳妮。
伊莎貝爾•阿佳妮,法國女演員,1955年生人,巨蟹座。
從1975年出道開始,截止到2020年,這位女演員已經在她的演藝生涯中獲得了一次奧斯卡提名,五次凱撒獎最佳女主角。
甚至還在她35歲時獲得了凱撒獎超級巨星的殊榮。
萬千寵愛在一身,這位被《大眾》雜誌評選成「世界上最漂亮的五十位女性之一」的女演員。
卻並沒有像大多數演正劇演到飛起的熒幕皇后那樣走「寬敞大路」。
相反,阿佳妮曾經演過一部顛覆了她整個人設與形象,被業界稱作擁有讓人「毛骨悚然」畫面的法國殿堂級cult片——
《著魔》
傾城的外貌蓋不住教科書級別的演技,也正是憑藉這部電影,阿佳妮一舉拿下了1982年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和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兩個重量級大獎。
提起《著魔》,相信許多老cult愛好者們都很熟悉了。
15禁、血腥、人與異形交姌、宗教隱喻、道德倫理扭曲、導演像神經質一樣對女演員那張崩潰的臉瘋狂一鏡到底。
這部電影,片如其名,是一部實打實的神經質重口味片。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聽起來有點「噁心」的電影,讓觀眾認識了一個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一錘子把她那具有嚴重攻擊性的美貌「錘」進觀眾眼底的伊莎貝爾•阿佳妮。
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一部題材多麼深奧的電影,甚至連切入點都是最普通的夫妻家庭矛盾。
妻子和丈夫的婚姻步入厭倦期,丈夫面臨著一意孤行想要離婚的妻子,想用盡一切辦法挽回逐漸神經質的她。
在派私家偵探打探總是不歸家的妻子的行蹤時,丈夫發現原來妻子被章魚模樣的異形魔鬼引誘,整日在一棟廢棄公寓裡與它交姌。
為了掩護妻子殺掉了發現魔鬼的人這件事,丈夫也義無反顧當起了妻子的幫兇。最終兩人一起慘死街頭,實現了長相廝守。
片長124分鐘,出場人物數量全部加起來不超過10個,甚至拍攝場地也只有兩座公寓和兩座公寓的樓下街道。
充其量再加一條她的名場面發瘋時走過的那條地鐵通道。並且阿佳妮在劇中只有兩套服裝來回換。
那件穿了又脫的大衣已經給觀眾留下了大腦記憶,可見這片兒有多省錢。
如何演一個婚內出軌女人?還是一個被丈夫抓包到情夫家裡的婚內出軌女人?
這等具像一出,似乎便離不開「神色躲閃」,「唯唯諾諾」以及「涕淚漣漣」這類象徵軟弱的詞彙。
然而阿佳妮卻是個反例。
她就像個喝了十斤老白乾的酒蒙子人妻,出軌就出軌,不僅出軌我還要發瘋,而且這一瘋就是從頭瘋到尾。
——於是這種壓迫和不適感通過阿佳妮的演繹充斥了整個124分鐘,成為了這部電影的神來之筆。
阿佳妮在《著魔》中的演技讓許多觀眾共情,「與她一起感到焦慮與疲憊」。
這樣共感的演技持續在《著魔》裡阿佳妮出現的每個畫面裡。
尤其是影片中丈夫跟她對峙時,阿佳妮表現出來的那種被佔有欲,窺探欲以及道德心壓迫的神情。
手中握著菜刀歇斯底裡怒吼時,這樣幾乎是自損內耗的硬核表演把所有人都嚇傻了。
眉角暴起的青筋和那雙總是充斥著驚恐和逃避的發紅眼睛,足以證明阿佳妮的入戲之深。
電影中,阿佳妮就連走路方式都改變了。她為了體現妻子被惡魔召喚混亂的精神狀態。
她在電影中的行走姿勢總是身體前傾,雙手拳頭緊握,脖子微微前傾,頭部向前,就像被惡魔的觸角正在拖拽。
用咱們白話來說:上頭了。
《著魔》不僅僅是一部獵奇電影,也有更深刻的情感隱喻。更多也是為了體現夫妻在愛情與婚姻裡不對等的矛盾產生後累積的壓抑與爆發。
更深刻的是,它還揭露了女性在婚姻中「忠誠」和「愛情」的兩難自洽。
長期在家照顧孩子的妻子,出差總是不歸家的丈夫。難以找到安全感的女人。
和一個根本不知道妻子想要什麼的丈夫,搭配在一起就是的確是一出典型的「著魔」。
情夫在慫恿懦弱的她投身於背叛的海洋,她卻還深陷在自己內心的「魔鬼」中無法自拔。
電影中阿佳妮分飾兩角,還飾演了夫婦二人孩子的惡魔老師,這一角色也正象徵著妻子內心那個表面純潔無瑕,實則冷漠困頓的魔鬼。
白裙子,長辮子,惡魔獨有的綠眼睛,這清純的扮相一出大家就知道:這女人又要用臉殺人了。
不瘋癲,卻從無害的外表中透露出一種詭異的壓迫感,輕輕一勾嘴角就讓人聯想到從海裡爬到石頭上誘惑船夫的塞壬,為她死千遍萬遍也值得。
阿佳妮在電影中將被魔鬼纏身,著了魔的女人的神態演繹得淋漓盡致。
地鐵上她抱著買回公寓的蔬菜雞蛋,看似常規的她實際上內裡已經潰爛,就連邊上坐著一個吃了她袋子中一個蘋果的人都渾然不知。
但要說起這部電影最為人稱道的一段,還是阿佳妮在地鐵裡的那段長達三分鐘的一鏡到底。這也是阿佳妮演員生涯中最著名的一段戲。
痛苦、撕裂、崩潰、大哭、吶喊、呻吟,阿佳妮將這些所有的極端負面情緒在這三分鐘裡融合在一起,一股腦兒湧了出來。
電影中,已經懷下惡魔孩子的女人在張牙舞爪後絕望地癱倒在地上,手中拎著的牛奶與下體顏色詭異的液體混合流出。
呆滯的神情,過度緊張而抽搐的四肢,如果說阿佳妮是在演一個著了魔的女人,不如說她就是那個著了魔的女人。
震撼,恐懼,憐憫,一時間所有情緒從觀眾的胸腔中共鳴振動著,阿佳妮那張漂亮的面孔永成經典。
誰說cult片拿不出手?阿佳妮用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魔》成功讓人們看到了才貌雙全又能拼的女演員究竟有多恐怖。
本來能靠臉吃飯,最後還是不小心贏在了演技,阿佳妮的一生用開掛來形容絕對不為過。
有人說《著魔》已經是阿佳妮的人生巔峰,可40歲人家又憑藉《瑪戈皇后》又獲一部人生代表作。
你說阿佳妮是老天爺賞飯吃,阿佳妮用她那張惡魔與天使交織的面孔告訴你,姐是個惹不起的實力派。
也許時至今日,依舊有人對阿佳妮那段三分鐘的發瘋長鏡頭持有不同的態度。
但毫無疑問,這個「魔女」是獨一無二的,這個世界上也再也找不出一個女演員比她更為戲「著魔」。
阿佳妮的一生註定是傳奇的,正應了那句話: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女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和其他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