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說②丨商事登記改革——「跳出舒適圈,爭做第一個」

2021-01-07 浙江在線

2021-01-06 14: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監製 吳雅茗 沈建 策劃 解亮 餘小平 張留 視頻 周逸 製圖 嚴東 文案 張留 共享聯盟濱江站 宋桔麗 肖鱈桐

編者按:

杭州濱江區委五屆十次全會將2021確定為三大主題年,其中之一便是「重大改革攻堅年」。為探尋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不竭動力,推動改革再創新優勢、再造新樣本,即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高新區(濱江)·改革者說》,邀請改革當事人講述改革故事,並首次亮出他們的改革筆記,展現極具探索和示範意義的高新改革路徑。

講述人:杭州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錢毓軍

改革筆記:「改革就是要勇於跳出舒適圈,爭做第一個,哪怕只早一天。」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一直是杭州高新區(濱江)的一塊金字招牌。我們之所以能夠跑在前面,並成為省、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試驗區,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理念上,我們敢於跳出舒適圈,有「幹在實處、勇立潮頭」的精神追求,哪怕改革只早一天,爭做第一個,也是有意義的。 

這些年,我們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拿到了很多個「全國首創」「全省第一」「全市率先」,就是憑藉這股跳出舒適圈的勁兒。在2015年,我們作為「五證合一」全省唯一試點單位,率先進行多證合一改革,實行「一照一碼」,不僅全國首創「五證合一」,還比國務院要求的「三證合一」多了「兩證」。

有了這種精氣神,我們商事登記制度的改革起步就是快跑。從「註冊資本認繳制」到「名稱自主申報」再到「住所申報制」,從「五證合一」到「證照聯辦」再到「證照分離」,從「一窗集成」到「最多跑一次」再到「數位化轉型」……在這些領域,杭州高新區(濱江)始終走在最前列。

其次是手段上,我們比較早實踐了系統集成的方法,運用了數位化手段撬動變革,通過向內開刀的流程再造,極大提高了商事登記便利程度。

數位化變革確實帶來無限可能。從2014年率先推出的「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到2015年研究推出「眾創空間、工位註冊」,到2017年的試行住所申報制,到2018年推行「一紙承諾」領「一張執照」,這些改革的關鍵環節,都是登記住所,改革目標就是通過數據跑腿,減少企業跑腿,不斷降低創業門檻。

數位化為跨部門、跨層級合作打開新通道。我們不僅自建白名單地址庫,現白名單地址庫15餘萬條,還積極與區政法委、區規資局、統一地址庫和智能審批系統開發公司對接,打通接入不動產數據,一下子就豐富了地址資料庫,各類要素通過數字連結編織了一張資源網,極大程度便利了企業。

正是有了這些努力,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被充分激發。過去7年,我們新設企業數從2014年5266家,增加到2020年11168家,增長112.1%;新增註冊資本從2014年218.8億人民幣,增加到2020年749.1億人民幣,增長242.4%;企業變更登記數從2014年8566家次,增加到2020年28018家次,增長227.1%。

商事登記程序的「減」,換來創新活力的「增」。一減一增之間,更讓我們意識到,堅持需求導向和堅持數字賦能的重要性。只有以數位化改革撬動各領域改革,才能推動數字賦能、整體智治、流程再造、高效協同,更好發揮數位化改革的牽引撬動作用,讓數字濱江成為展示數位化改革的「重要窗口」。

1609913356000

相關焦點

  • 泰山區加入「九地區商事登記互認聯盟」讓企業登記註冊更便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通訊員 張豔 施聖濤12月8日,泰安市泰山區、新泰市、肥城市,濟南市萊蕪區,淄博市沂源縣、淄川區、博山區,聊城市茌平區以及臨沂市蘭山區的9家行政審批服務局籤訂區域政務服務一體化暨「商事登記跨區域通辦互認」合作框架協議
  • 敢於跳出「舒適圈」,你就贏了
    跳出生活的「舒適圈」,讓精神富足生活中,布滿了考驗,布滿了壓力。常常讓人想要躲在舒適圈裡,安逸的生活。一個人,敢於在生活中跳出「舒適圈」,不得過且過,不再浪費自己的青春和時間,找一些有意義的事去做,精神上才會變得富足起來。一個人真正所擁有的「舒適圈」,不是今天吃了什麼,去了什麼地方,在家休息了多久,而是每一天的度過都有它的意義,不枉此生在這世間走一趟。跳出舒適圈,讓生活豐富起來,精神才會富足起來。
  • 跳出舒適圈,堅守能力圈
    1.認識舒適圈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迪奇將學習和改變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最近幾年提出的舒適圈的概念源於「舒適區」的概念。對一個人來說,如果一直學習對自己沒有難度的知識,或者經常做得心應手的事,隨著時間長了就很容易停止成長,一旦不進步,這就處於舒適區的狀態。人生來就是要創造價值的,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總有一個在路上。而最理想的狀態莫過於處於學習區,學習具有挑戰性的內容,稍有壓力,讓自己的行為和精力都達到最佳狀態。然而,一段時間後,學習區會慢慢變成舒適區,人也隨之成長。
  • 跳出舒適圈 需要多一點勇氣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舒適圈」,舒適圈指自己感到快樂且自信的活動範圍或境況。舒適圈能讓人自在,但跳出舒適圈,迎接更多挑戰,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在近日熱播的《幻樂之城》裡,易烊千璽用作品講述了少年打破舒適圈的決心。
  • 跳出舒適圈,邂逅更慘的自己
    「舒適圈裡,除了舒適一無所有」「跳出舒適圈,遇見更好的自己!」……仿佛你不跳出舒適圈,就是貪圖享樂、不求上進的廢材青年。可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搖搖欲墜的舒適圈,跳出去找虐嗎?1舒適圈也是有門檻的好吧?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鬆綁減負激發企業...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商事制度改革。近年來,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市場準入更加便捷,市場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市場主體繁榮發展,營商環境大幅改善。
  • 都說要跳出舒適圈,跳出來為什麼更迷茫!想好這三個問題在跳!
    所謂跳出舒適圈,要麼為了自己更好地發展,要麼為了自己磨礪自己!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足見環境的影響巨大!但是要知道,舒適圈的存在即合理,從廣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在舒適圈內,只過不這個舒適圈大與小不同,沒有人可以真的跳出舒適圈!
  • 《安家》985終於選擇了跳出「舒適圈」,我們又該如何選擇?
    「舒適圈」,與其說「捨不得」,不如說「不敢」。我認為是否應該跳出「舒適圈」,沒有唯一的答案,應該根據不同「舒適圈」的承載能力而選擇。但是不變的是要持續精進,具備能夠跳出的能力。保持警醒,拓展思維,理性的評判你的「舒適圈」,更要擴大你的視野,看到更多的「備選圈子」,並按照你的價值觀評判他們。
  • 別折騰,跳出舒適圈,才是人生最毒的雞湯
    很多人因此盲目跳出舒適圈,去嘗試沒有了解過的領域。網上有太多的故事,因為看現在的工作或是生活沒有發展,於是就跳出舒適圈,漸漸小有成就。很多人看到後,也選擇學習故事中的例子,離開舒適圈。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摔了一個大跟頭,反倒不如呆在舒適區中。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跳出舒適圈亦是如此。可是說它是,人生最大的「陷阱」,願你別輕信。01現在有一個理論,就是如果你活的領域非常了解,十分舒適,說明那並不是一件好事。
  • 南昌深化改革回眸 | 改革惠民好事連連 人民幸福感倍增
    惟改革者進,惟改革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南昌從深改元年的全面播種到夯基壘臺,從關鍵之年的全面發力到縱深推進,從攻堅之年的擊楫勇進到積厚成勢,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浪潮,給南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與期許,奏響了改革發展的時代樂章。
  • 專升本備考怎樣跳出心理舒適圈,如何堅定目標?
    2.其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類似的情況,專升本備考的時候也會遇到。都說「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很多考生明明知道其實去圖書館學習的效率會更高,但仍然會把寢室作為自己的學習場所。畢竟寢室有空調或暖氣,身邊的東西自己也都比較熟悉,需要什麼都可以隨拿隨取。但實際上當你不夠自律時,寢室也是一個類似「舒適圈」的存在。 寢室中能讓人分心的東西太多了,圖書館卻不同。
  • 德城區與濟南市中區牽手合作,商事登記高頻業務實現異地發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磊 通訊員 艾敏11月26日上午,「省會經濟圈中心區商事登記互認聯盟」成立,德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與濟南市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籤訂了《企業開辦「異域通辦」框架協議》,實現彼此間商事登記工作的互認互信、協同推進、全域通辦
  • 最好的成長就是跳出舒適圈!
    跳出當下安逸的空間,用一種積極努力地心態,突破傳統,成就自己,才能夠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成功。有時候,我們經常會被眼前的浮雲所遮住,看不見事實的真相,很難能夠以一種坦然自若瀟灑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未來。經常會由於偶爾取得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成績來欺騙自己,讓自己活在虛榮和自我滿足之中。
  • 總局:正牽頭起草《商事主體登記...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相關負責人就推進企業註銷便利化工作下一步重點任務進行了部署。本次會議透露,市場監管總局正在牽頭起草《商事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積極探索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制度。同時,簡易註銷的方式也將有望納入法律法規中,為解決企業註銷「難」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
  • 勇於跳出舒適圈,去做讓自己更好的事
    「跨出你的舒適區,做一些讓你害怕、辛苦、但長期下來會得到收穫的事」……整個演講的內容振奮人心,引人向上,充滿著積極的鬥志。演講者鼓勵聽眾跨出舒適區,不要懼怕失敗,去做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雖說雞血感太強,但他說的還真是事實。如演講所說,大多數有成就的人都是在安逸的時候思考自己的人生意義從而得出結論:去做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
  • 跳出舒適圈,票房卻如此慘澹
    黃渤在演藝圈的身高、長相併不算出眾,可以說是下等的。但他的智商和情商卻非常的高,經過歲月的沉澱,黃渤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黃渤早期是一位流浪歌手,這樣的經歷讓他提前看到了生活的不易,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進了娛樂圈。
  • 《愛情公寓5》王傳君:敢於跳出舒適區的人生,會更有奔頭
    聰語丨原創·抄襲必究機遇與挑戰,在某些時候是一對雙胞胎。如果它們是狂風暴雨,那舒適區就是溫暖的港灣。狂風暴雨之後是絢麗的彩虹?還是更大的風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不走出那個溫暖的港灣,永遠不可能看見風雨之後的美景。
  • 跳出舒適圈會害了你
    有一天他卻跟我訴苦,說自己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感受不到提升,很多事情都下定決心並且付諸了行動。每天過的都很充實,但就是覺得少了點什麼。我問了他你都做了什麼事情,他說自己每天都會看書,健身,努力工作。史蒂芬柯維在(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裡寫的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這句話中重要的是主動而不是積極,而主動分為兩種。
  • 專升本學習中需要跳出舒適圈,看看下面是你嗎
    當今時代 信息瞬間萬變,需要無時不刻學習,必須要不斷跳出「舒適圈」,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很多想考統招專升本的小夥伴,只嘴上跑火車,行動上卻不願跳出舒適圈。看看下面是不是你!在猶豫要不要考統招專升本的同學,其實這相當於「第二次高考」,只有大三的應屆專科畢業生才能考,所以,試一試吧,說不準能成功呢,此時不搏更待何時。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有最適合自己的那份,不能盲目跟風,結合自身情況,在聽取別人意見,未嘗不是好事。
  • 工商登記過程整合成「流水線」馬尾企業開辦再提速
    記者 歐陽進權 攝辦理變更登記的福建船政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也是「即辦制」受益者之一,它是馬尾推動船政文化傳播重點企業,按「即辦制」受理後,該公司增資至3億元的變更登記,從原來的3個工作日縮短為現場即辦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