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賜死」:為何餘鶯兒被勒死,卻連蘇培盛都不敢動年世蘭?

2021-01-14 說娛樂的小喵

導語:在皇宮之中總會有人被賜死,但每一個人被賜死的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輕易的就被賜死,但有的人死都死的很高貴;那就是看你的身世了,像餘鶯兒本就出身不好,也沒有才學,但一受寵就十分的傲嬌,得罪了後宮不少的人,最後被太監活活的勒死了;而華妃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十分的傲嬌,得罪了後宮不少的人,但是她有資本傲嬌,她背後有著她的婆家撐腰,在賜死的時候皇帝都讓蘇培盛去執行。這就是她們之間的區別,連賜死的方式都不一樣。

餘鶯兒只不過是一個小宮女,假冒了甄嬛才得到了皇帝的恩寵,她不僅僅不知道知足,還四處招搖衝撞比自己位分還要高的人,還看不起太監,就連不招惹她的人她都要上去說道幾句,她也沒有什麼背景,這樣的人一定不會好的持久,有一次在她羞辱甄嬛時,就被皇帝聽見了之後,皇帝也就厭惡了她,她還想要害死甄嬛被發現,皇帝直接賜死她,要她死就是很容易蘇培盛直接找了一個太監勒死了她。

但是年世蘭也是如此,在後宮中有著皇帝的寵愛一直都十分的囂張,沒有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但是年世蘭是有背景的,但是漸漸的她的一家恃寵而驕,也遭到了皇帝的不滿,但是皇帝還是喜歡著年世蘭的,但是就是因為她放火燒碎玉軒,還傷到了沈眉莊,皇帝十分生氣才下旨賜死年世蘭,但是她的賜死和餘鶯兒的完全不一樣,皇帝先是交給皇后,皇后又讓剪秋準備了匕首、白綾和毒酒,再交給蘇培盛讓他交給華妃讓她自己做了斷。

蘇培盛是皇上的人,他去了自然是知道皇帝要死她死,但是他是明白皇帝的,知道皇帝心裡還是有年世蘭的,所以說了一句:「我是皇后娘娘派來的。」年世蘭知道是皇后要她死自然就不想死了,但是最後還是甄嬛去見了年世蘭,告訴她事情的真相,這樣才真正的結束了她的生命,皇帝是為了甄嬛和沈眉莊一個交代不得不處置年世蘭,不然皇帝還是希望年世蘭可以活下來的。

寫到最後:皇帝心裡還是一直惦記著年世蘭的,因為看見了馴馬場的葉瀾依的時候,皇帝甚是喜愛,年世蘭在年輕的時候也喜歡騎馬,而恰好葉瀾依在馬場的那種灑脫和年輕的年世蘭一模一樣,皇帝也就動心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得罪太監的妃子都沒有好下場,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勒死
    蘇培盛,皇上身邊的頭號紅人,服侍了皇上幾十年,人送外號"蘇妃",不僅是皇上的"解語花",關鍵時刻還能幫他辦各種各樣的差事,連皇后都得敬他三分,在後宮之中,無論得罪誰都不能得罪他,否則最終的下場必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 甄嬛傳:妙音娘子餘鶯兒慘死只因犯了三個錯,幕後黑手竟是這三位
    《甄嬛傳》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那就是倚梅園中冒名頂替甄嬛的妙音娘子餘答應(餘鶯兒),跟前面被華妃賜「一丈紅「而死的夏冬春一樣,同樣也是作死短命的戲份。餘鶯兒學識淺陋最開始是被果郡王允禮發現的,皇上封了餘鶯兒後起身離開,吟誦道:玉樓金闕終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餘鶯兒不解問允禮,果郡王故意說這是李白的詩句,這首詩詞出自宋代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作》,餘鶯兒卻茫然不知,果郡王就知道蘇培盛找錯人了,卻不好明說。
  • 《甄嬛傳》蘇培盛,位同副後的鈕祜祿·蘇妃,惹他的人都被盤慫了
    太監是清宮劇裡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角色,《甄嬛傳》裡也有一群各色各樣的太監,其中最為矚目的要數皇帝身邊的蘇培盛。他身份低賤,面對皇上和無數的小主,他都得低頭哈腰地伺候著。但是縱觀整部劇集,那些貶低太監,傷害他身邊人的主子們,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被他盤趴下了。可是他一點兒也不令人討厭,倒讓人有替天行道的暢快淋漓之感。
  • 《甄嬛傳》果郡王為什麼沒揭穿餘鶯兒的冒名頂替?細思原因恐怖
    從小就跟著爹爹學唱崑曲的餘鶯兒,崑曲都記得住,這兩句詩更是不在話下。畢竟要想出人頭地,揚眉吐氣,不付出點辛苦怎麼行呢?餘鶯兒好不容易偷別人的詩句得來的榮華富貴,自是不敢暴露。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欺君之罪,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 甄嬛傳:到底是誰去冷宮逼死了餘鶯兒?陵容只是背鍋,真兇竟是她
    皇后這幾日頭風發作,連床也起不了,自然是管不了這事。」甄嬛:「這幾個太監竟這麼沒用,連她一個弱女子也對付不了?」浣碧:「餘氏很是潑辣,砸了毒酒,形同瘋婦,在冷宮中破口大罵小主,言語之惡毒令人不忍耳聞!」甄道站起身,慢條斯理的說道:「她還有臉罵麼?
  • 皇上封餘鶯兒為官女子後為何吟誦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蘇培盛素來善於體察聖心,先是面露難色表示皇上交辦的差事沒辦成,暗示皇上要找的人沒找到,又命新來的宮女端一盞茶獻與皇上,請皇上發落自己不中用前喝口茶敗敗火。簡簡單單幾句話,就為皇上和餘鶯兒製造了一場「偶遇」。餘鶯兒因為一盞茶,一縷梅香,搖身一變「翻身農奴把歌唱」,還沒侍寢就被封了官女子。受封后的餘鶯兒受寵若驚,伏在地上山呼萬歲,滿臉的喜悅溢於言表。
  • 同樣是太監,為何蘇培盛深愛崔槿汐,王欽卻百般「凌辱」蓮心?
    在《甄嬛傳》中有一個剛正不阿,愛憎分明的太監蘇培盛令我們印象深刻。而最終他的結局可謂是古裝戲裡太監中最好的歸宿。他與槿汐之間的愛情,甚至令後宮中人都羨慕不已。崔槿汐嫁給蘇培盛有多幸福?電視劇中就發現蘇培盛對崔槿汐是真愛,兩人從小就相識,在後宮裡看透了爭鬥,彼此最後相知相惜,因甄嬛懷下龍鳳胎後,特意被皇上賜婚,婚後兩人很幸福,槿汐也很會過日子,而蘇培盛一直都對崔槿汐十分好,想把一切最好的東西都給槿汐,兩人白頭到老,這個結局是不錯的。王欽娶了蓮心卻百般凌辱她?
  • 《甄嬛傳》被勒死的餘答應,至死都沒弄明白到底誰害死了她
    宮女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不僅工作辛苦,還常常受到領導的責罰。她一心想出人頭地,揚眉吐氣,過一把小主的生活。此時的甄嬛卻和餘答應想法相反,雖然已經被選進宮,別人都在想法設法爭寵,而甄嬛卻裝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想被皇上寵愛。別人除夕之夜都去宴席,甄嬛一個人悄悄溜到依梅園,拿著小允子的剪畫去祈福。皇上由於見到梅花而思念純元皇后,也去了依梅園。
  • 華妃求皇上放過年羹堯,蘇培盛為何要替華妃說話?原因太真實
    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他也是《甄嬛傳》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配角。蘇培盛跟隨皇上已經跟了幾十年,所以他是整部劇中最了解皇上的一個角色,連女主甄嬛也比不上他。後宮中的許多女人都想討好蘇培盛,並賄賂蘇培盛,只求蘇培盛在皇上面前說幾句她們的好話。
  • 《 甄嬛傳》人物評析之年世蘭
    寫寫華妃年世蘭 華妃痴愛雍正一生,卻淪為了家族和皇權抗衡的犧牲品。
  • 雍正死後竟與年世蘭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為何從未被盜?
    年世蘭是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由康熙指婚給了雍正為側福晉,那時候年世蘭十六七歲,雍正37歲,年世蘭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雍正登基以後,年世蘭就一路高升,最後直至皇貴妃,另外她幾乎包攬了雍正十年的所有所生子女,可見她是十分受寵的,而且她也並不像電視劇裡那樣囂張跋扈仗勢欺人,她是一個很溫柔賢淑的女子。
  • 《甄嬛傳》裡,皇上寵幸頌芝和餘氏,怎麼就不動浣碧?
    雍正不僅寵幸後宮的小主,就連宮女他都不放過,劇中得以晉升到小主的宮女就有3位。 第一個就是倚梅園的宮女餘鶯兒,因為在除夕夜聽到了皇上和甄嬛之間的對話,第二天對上了蘇培盛出的詩句而被皇上寵幸,封為官女子,又因擅長崑曲,有「妙音娘子」之稱,若不是甄嬛告知餘鶯兒欺君之罪,皇上也還是捨不得殺她的。
  • 蘇培盛至死都不知道,對食事發後,甄嬛為何拼死救出槿汐?
    文/阿聞標題:蘇培盛至死都不知道,對食事發後,甄嬛為何拼死救出槿汐?後來皇后為了擊敗甄嬛,利用了幼小的朧月公主,敬妃為了朧月聽信了皇后的挑撥,選擇皇后告發了崔槿汐和蘇培盛的對食事件以此來打擊甄嬛,皇上礙於顏面,雖然對蘇培盛不舍但還是重重懲罰了兩人,甄嬛為了救崔槿汐可以說是拼盡全力,請了端妃出面,才放了兩人,後來因為甄嬛得了龍鳳胎皇上就給蘇培盛和崔槿汐兩人正式賜婚。
  • 甄嬛傳:頌芝被封答應,餘鶯兒為何只是官女子?原來因為這個人!
    後宮之中,能夠得到皇上垂憐,從一介小小的宮女,一飛升天成為主子嬪妃的,從來都不在少數。
  • 甄嬛傳:槿汐被關進暴室,你看她對甄嬛說了什麼,甄嬛沒敢動她
    不僅是對於這些人,就連當時只是在言語之上對於甄嬛有所衝撞的餘鶯兒,甄嬛都對她痛下殺手,由此可見,甄嬛此人是十分狠毒而且有仇必報的。同時甄嬛十分信奉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嚴的,然而甄嬛此生卻有一個非常巨大的秘密,那就是她和果郡王之間的私情,不過很有趣的就是,當時知道甄嬛這個秘密的人,很多人都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