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字號面膜不存在了,也沒有「醫美面膜」這種說法

2020-09-17 古靈精怪喵


前幾年「醫美面膜」的風真的太大了~各種美白祛痘旗號滿天飛,沒用過幾盒醫美面膜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會護膚。


但是!就在前幾個月,藥監局發文宣布「械」字號面膜不存在,也沒有「醫美面膜」這種說法!



我們說的「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範疇!


以後無論是醫用敷料宣稱「美容、面膜」或者是普通面膜宣傳「醫美、藥妝」,通通都是違法行為,可以舉報!



原因就是現在太多商家模糊醫用敷料的概念,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擾亂市場,藥監局發聲就是擔心我們再次被騙!


看到這裡很多腿子可能懵了:



今天我就來給你們科普一下大家口中的「醫美面膜」



前面我也說了「醫美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以後有且只有這一種叫法~(以下統稱【醫用敷料】)


就是指產品註冊的編號為「X械注準」或者「X械備」等械字號產品。



它的性質就跟醫院治療用的棉片、紗布等敷料類似,屬於醫療器械範疇,可以直接或者間接跟皮膚的創面接觸,


最主要的功能是促進傷口癒合,適合皮膚病患者或者剛做完醫美的人群~為了方便使用才做成面膜形狀(其實只是敷料)。


圖源by百度百科


作為醫用產品,醫用敷料按風險一般分為三大類:一類(市級備案)、二類(省級監督局註冊)、三類(國家監督局註冊)。



一二類除了醫院會開給你,平時我們在藥店或者官網旗艦店就能買到。而三類是皮膚見血都可以用的敷料,就只能在醫院見到啦~



也就是這樣,才會有很多商家把醫用敷料說成介於護膚品和藥品之間,把作用吹的凌駕於普通護膚品面膜之上,其實並不是!


那麼醫用敷料和普通面膜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下面我給你們好好說道說道~



1.出身不同


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在產品的包裝上,醫用敷料是「械」字號,是按醫療器械生產標準生產的。



而普通的面膜是「妝」字號,也就是按化妝品生產標準生產的。



在生產要求上,醫用敷料更加嚴格,會被要求在不低於30萬級的潔淨室內生產。普通面膜除了嬰兒和眼鼻類產品,不做硬性要求~



這樣看來醫用敷料潔淨度確實比普通面膜高,不過說實話,這並不能表明化妝品廠家的面膜不符合衛生生產標準~


對於普通人來說,兩者的區別只是潔淨和超級潔淨的區別,對皮膚影響不大,只是多花了一點錢而已


2.成分和功效不同


醫用敷料最開始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護,主要作用就兩點:



因為要用在傷口上,所以一般醫用敷料裡面只有保溼成分和少量的防腐劑,最大程度減少刺激;


圖源by美麗修行


而普通面膜就不一樣了,主要用途是護膚,所以會針對不同的美容效果添加針對性成分,美白、祛痘、抗老通通可以安排,成分也會相對複雜一些~


圖源by美麗修行


3.適合人群不同


這是我最想吐槽的一點,醫用敷料原本就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特殊人群(剛做完醫美、敏感肌)使用的,


而普通面膜作為護膚品品類,主要用途是保養、清潔、美容,適合所有人使用。


但在不良微商和商家的誤導下,醫用敷料變成了「醫美面膜」,不僅能拯救爛臉還適合所有人使用,這就就有點太扯了!



當然不是!在化妝品的管理體系裡,不管是什麼產品,都要對全部成分進行標註;


而醫療器械類,只需要在包裝上標註主要成分就可以,成分表不夠透明,普通人很難自己做出選擇,踩雷機率很大。


(普通面膜會標註所有成分△)


並且醫用敷料為了降低致敏性,成分單一,除了補水鎮靜之外就沒有別的作用了~


完全可以用普通的補水面膜替代!皮膚沒有特殊問題的腿子真的沒必要用,這錢省下來幹什麼不香?



Q1.醫用敷料能夠抗過敏?


錯誤的!任何護膚品都有致敏性,並不是用醫用敷料就絕對不會過敏~


就拿敷爾佳來說,他們也只敢說過敏率低,不敢做絕對保證。



Q2.醫用敷料可以長期使用嗎?


基本不可以!按照藥監局的規定,一二類敷料只能短期或者暫時使用,只有三類敷料可以長期使用~



Q3.醫用敷料一定要敷夠30分鐘嗎?


不需要~除非是剛做完醫美,正常敷15-20分鐘就夠了。


Q4.普通皮膚可以用醫用敷料嗎?


可以但不建議~上面我也說了,醫用敷料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價格也比普通補水面膜高,普通皮膚用起來性價比不高~


並且這類敷料如果沒有醫囑,自己不好做出選擇,容易踩雷。


最後的小總結


總的來說醫用敷料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它只是做完醫美手術醫生用來給患者鎮靜皮膚用的,只對術後和敏感肌人群友好。



不可否認的是,醫用敷料潔淨度確實很高,但現在大部分「妝」字號面膜都經過了GMPC認證,各方面標準都無可挑剔,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圖源by百度百科


所以摳摳還是建議大家理性對待醫用敷料,不是特別敏感的膚質用普通面膜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朋友圈刷屏醫美面膜,別再跟風買了,「械字號面膜」不存在
    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所謂的「械字號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商家不能宣稱為化妝品,《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要求,不得含有「美容」 「保健」等宣稱詞語,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械字號」化妝品不過,隨著醫學美容產業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械字號」醫療器械產品,其中一部分屬於醫用敷料
  •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有神效?國家藥監局發聲:根本不存在!
    最近國家藥監局發布提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消費者應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在選購面膜時,消費者往往被推薦使用所謂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或者被冠以「醫學護膚品」的「妝字號面膜」等。這些面膜在網絡上銷售火爆,不少網紅直播間都在推薦,據稱比普通面膜標準高、功效強、更安全。
  • 藥監局發文:沒有「械字號面膜」,警惕醫美面膜這個消費陷阱!
    最近幾年醫美面膜風特別大,什麼美白、抗皺、祛痘、抗過敏,仿佛所有的皮膚問題,只需一片醫美面膜就能搞定。所謂醫美面膜就是「械字號面膜」,或是打著「醫學護膚」旗號的妝字號面膜。這類面膜標榜自己標準更嚴、功效更強、安全性更高,聽起來仿佛很可靠。不少商家會在頁面的顯眼位置標記「械字號」字樣,並曬出自己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 「醫美面膜」拯救爛臉? 「械字號面膜」並不存在
    網購各類美妝護膚用品,如今在年輕人群體中已成為流行的消費方式,其中面膜的購買量巨大。各大電商平臺上所售的面膜種類繁多,卻魚龍混雜。有的電商宣稱,美白、抗皺、祛痘……只需一片「醫美面膜」或者「醫用面膜」就能搞定。特別是「械字號面膜」,被很多年輕女性奉為「爛臉救星」的明星產品。
  • 不存在「械字號面膜」:怎麼解讀?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公告,表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同時,「妝字號面膜」不能宣稱「醫學護膚品」。
  •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
    「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 「醫美面膜」的叫法 是商家創造出來的 「90後」女孩小李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使用「醫美面膜」是在2014年,在北京某三甲醫院皮膚科做了雷射治療後,醫生給她開了一款膠原蛋白敷料,其用法和外觀與普通面膜類似,但價格高出好幾倍。「薄薄一層,用完感覺比較溫和。」 2018年前後,她發現這款敷料開始在網上爆紅,並被冠以「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的名號。
  • 「械字號面膜」走紅網絡 網售的醫美面膜是真的有用?
    「械字號面膜」走紅網絡 網售的醫美面膜是真的有用? 北京青年報 | 2020-09-11 10:04:41 近兩年,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走紅網絡。這些網售的醫美面膜是真的有用?
  • 械字號面膜不存在是真的嗎?國家藥監局:不存在所謂的「械字號面膜」
    「械字號面膜」?  「妝字號面膜」?  「醫學護膚品」?還有「藥妝」?  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面膜種類  哪一種名稱才合規?  國家藥監局官網今天發布科普文章  提醒大家  要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 國家藥監局:不存在「械字號面膜」概念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李濛 張君花)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公告(以下簡稱「科普公告」)表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同時,「妝字號面膜」不能宣稱「醫學護膚品」。
  •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
    今年8月中旬,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查詢一些「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品牌,發現其銷量巨大,其中一款品牌月銷量高達40萬單,還有兩家店鋪相關面膜銷量均達10萬單。儘管國家藥監局今年1月就宣布不存在所謂的「醫美面膜」,但在一些網絡銷售平臺上,依然能見到「醫美面膜」的身影。
  • 「醫美面膜」被叫停,「械字號」美妝的出路在哪?
    如果說以上都不是,而是敷在臉上的面膜,你是否也會好奇,這"敷料"到底是什麼?事實上,前段時間在網上爆紅的"醫美面膜",正是屬於醫療器械的一類。這家專做膠原蛋白的公司,毛利率竟達80%創爾生物是首家"械字號"的上市公司,主要經營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膠原行業的頭部公司。"活性膠原"是啥?
  • 「醫美面膜」火了,但這些要警惕!國家藥監局:械字號面膜不存在
    「械字號面膜」?「妝字號面膜」?「醫學護膚品」?還有「藥妝」?……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面膜種類哪一種名稱才合規?國家藥監局官網今天發布科普文章提醒大家要警惕面膜消費陷阱!醫療美容之後,消費者往往被推薦使用各種所謂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通常標識的產品註冊證編號為「×械注準」或者「×械備」等),或者被冠以「醫學護膚品」的「妝字號面膜」等。這些產品被宣稱比普通面膜標準高、功效強、更安全,更適合消費者使用。所謂「械字號面膜」「醫學護膚品」等,到底是不是消費者更好的護膚選擇呢?
  • 藥監局點名 「械字號面膜」仍未改
    1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被國家藥監局點名的「械字號面膜」已在部分電商平臺被屏蔽,但是依然有部分線上平臺和線下醫美機構使用「械字號面膜」作為宣傳文案。國家藥監局近日已明確表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概念。
  • 高價買「械字號」面膜做日常護膚產品?「醫美面膜」的這些坑,你掉...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明確目前市場上所謂的「械字號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範疇。這也意味著,所謂的「醫美面膜」只是炒作概念,根本不存在!「醫美面膜」價格是「妝字號面膜」數倍市民唐女士最近去某美容機構做了點陣雷射祛斑,術後面部有不少小出血點。
  • 國家藥監局實錘科普:沒有「械字號面膜」
    記者 | 盧奕貝 張馨予編輯 | 昝慧昉1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公告,明確提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且「妝字號面膜」不能宣稱自己是「醫學護膚品」。
  • 「械字號面膜」未熄火,「械字號護膚品」又來了
    文|青眼 羊羊羊距離國家藥監局表態「不存在所謂的『械字號面膜』」已經過去5個月。近日,青眼接到爆料稱,械字號醫用冷敷貼在市場上仍然出現宣稱「面膜」的現象,甚至直接在產品包裝上稱醫用冷敷貼「引領未來面膜發展」。
  • 線上屏蔽 線下仍售 械字號面膜為何難脫「醫」
    1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被國家藥監局點名的「械字號面膜」已在部分電商平臺被屏蔽,但是依然有部分線上平臺和線下醫美機構使用「械字號面膜」作為宣傳文案。國家藥監局近日已明確表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概念。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械字號面膜」在法律層面不被允許,所以,各大企業在宣傳相關產品時,使用「械字號面膜」等詞語,誤導了消費者,屬於違規行為。
  • 械字號面膜是真的比普通面膜更好?還是根本不存在?
    各路小仙女的步伐出奇的一致——沒有什麼是敷面膜搞不定的!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多敷幾次!因此,面膜市場的產品也就魚龍混雜起來,而帶有械字號神秘面紗的面膜成了走俏產品,抖音、快手更是助長「械字號面膜」的沃土。在抖音平臺,「械字號面膜」相關商品數量眾多,冷敷貼直接宣稱「械字號面膜」更是常見操作。
  • 國家藥監局:不存在「械字號面膜」
    醫療美容之後,消費者往往被推薦使用各種所謂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或者被冠以「醫學護膚品」的妝字號面膜等。  械字號面膜、妝字號面膜,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面膜種類,哪一種名稱才合規?  國家藥監局官網近日發布科普文章指出,不存在所謂械字號面膜,消費者要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文章指出,所謂械字號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範疇。
  • 「械字號面膜」並不是面膜
    面膜是不少愛美人士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必備品。各大電商平臺上所售面膜種類繁多,魚龍混雜,而宣稱具有美白、補水、抗皺等功效的「醫美面膜」近年來成為市場寵兒,特別是「械字號面膜」更成為明星產品,但它真的如此神奇嗎?記者日前走訪線下線上市場了解到,只要面膜類產品沾上「醫美」「醫用」的邊兒,就「好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