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吃的牛肉麵,可能在臺灣

2021-01-21 新周刊

臺灣的美食,很多與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臺北士林夜市

在臺灣,牛肉麵從二十多塊錢的街邊小吃到上千元一碗的「元首牛肉麵」,種類應有盡有,而且幾乎每一家都有獨特的做法。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牛肉麵,半個月都很難吃到重樣的。臺灣學者、美食家焦桐說,牛肉麵本來是「歷史的偶然,成就了美麗的文化風景」,而如今已經成了「臺北的飲食鄉愁,召喚集體記憶,召喚我們的情感」。

走進一家蘭州拉麵,坐下,點上一碗十幾塊的牛肉拉麵。幾分鐘後,你翻動著碗裡的麵條,小聲嘀咕:「肉呢?」

這當然不能怪蘭州拉麵。蓋在碗裡的那幾片牛肉本身就價格不菲,一碗麵十幾塊錢,你還要啥自行車?再說,蘭州牛肉麵的重點向來都是麵條和湯底,要不是礙於名字,那幾片高冷的牛肉都可以不出鏡。

而在臺灣,情況正好相反。拿目前臺灣比較主流的紅燒牛肉麵來說,麵條口感或許馬馬虎虎,但用牛骨烹製並加入風味醬料的醇香麵湯,配上經過燙煮、油炒和燉煮等多道工序的牛腱子肉,幾乎讓你忘記碗裡平平無奇的麵條。

如果要評選中國最好吃的牛肉麵,臺灣牛肉麵完全有實力一戰。

臺灣牛肉麵。

先有愛吃牛肉麵的臺灣人,才有口味一流的牛肉麵

——————————

臺灣人到底有多愛吃牛肉麵?

這麼說吧,早在臺北被便利店覆蓋之前,賣牛肉麵的店鋪就已經覆蓋整個臺北了。走在臺北街頭,三五步之內,必能嗅到牛肉麵的味道。

這些牛肉麵從二十多塊錢的街邊小吃到上千元一碗的「元首牛肉麵」,種類應有盡有,而且幾乎每一家都有獨特的做法。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牛肉麵,半個月都很難吃到重樣的。

曾被媒體報導過的臺灣最貴牛肉麵,要人民幣兩千元一碗。/ 新華網

熱愛牛肉麵的臺灣人,甚至發明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牛肉麵節」,將牛肉麵生意推向國際。

在2005年舉辦的首屆國際牛肉麵節上,當時的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就表示,全臺灣每年的牛肉麵市場預估有大概四十億臺幣,而舉辦一次這樣的活動,就能給臺北帶來上億元臺幣的商機。

就連漂洋過海的臺灣人也沒有忘記把牛肉麵帶過去,仔細考校起來,美國的加州牛肉麵大王、加拿大的孫記牛肉麵,都有臺灣牛肉麵的血統。

如果把方便麵也算進來的話,臺灣牛肉麵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風靡中國——1992年橫空出世的紅燒牛肉口味方便麵,就是由臺灣企業推出的。

這款方便麵的成就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僅讓生產廠家扭虧為盈,甚至在漫長的時期裡,幾乎成為大陸人心中方便麵的代名詞。

在漫長的火車旅程中,大陸人可能早就已經接觸過這種臺灣滋味。

臺灣牛肉麵好吃在哪?

——————————

臺灣牛肉麵一開始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它的起源和大陸赴臺移民有關,1949年之後,前往臺灣的大陸人把吃麵的習慣也一併帶了過去。

比如山東人就把清燉牛肉麵帶到了寶島。據說,當年臺灣很多大飯店的廚子,都吹噓自己在山東籍軍閥孫傳芳手下做過事,學了一身燉牛肉的本事。這種清燉牛肉麵賣點主要是肉,現切黃牛肉,手擀麵條,湯在面撈出鍋後才澆上去。

四川人發明的「川味牛肉麵」則是又一種風味,關鍵在於豆瓣醬。臺灣人把豆瓣醬加入紅燒湯底,成為了湯中必不可少的一味。這時候再加入產自美國的牛肉罐頭,賣相更好看,吃起來也夠味。

臺灣大大小小的眷村曾安置很多大陸移民,也誕生了許多美食。

這種川味牛肉麵,後來慢慢在街頭食肆的江湖中憑藉精緻的做法和香辣的口味,擊敗了清燉牛肉麵,成了臺灣最主流的牛肉麵。

在第一代大陸移民眼中,根本沒有發明牛肉麵一說,他們只是在找回家鄉的味道罷了。但家鄉的記憶紮根在遙遠的寶島上,早就演化成另外一種滋味了。

臺灣美食評論家逯耀東的文章《再談牛肉麵》,記錄了他去四川尋找川味牛肉麵卻無功而返的經歷:「(在成都)去尋覓地道的川味牛肉麵。穿街過巷兩個小時,竟無所獲。最後吃了兩盤夫妻肺片與一碗鍾水餃,拎了一斤郫縣豆瓣醬回來。」

據他猜測,川味小吃裡紅湯牛肉的吃法,或許是臺灣川味牛肉麵的源頭。說不定在歷史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一個流落臺灣的四川人,學著隔壁山東人的吃法,把麵條加在牛肉紅湯裡,臺灣牛肉麵即宣告誕生。

在臺灣牛肉麵中畫龍點睛的豆瓣醬,是正宗的川味。

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很少吃牛肉,因為牛在過去是重要的生產工具,他們也不吃麵條,因為臺灣本地產水稻,麵粉不是他們的主食。因為歷史的機緣巧合,臺灣牛肉麵橫空出世,帶有一種「集大成」的質感——這碗面裡,有各地的味道,有中國的一段歷史。

進擊的牛肉麵

——————————

「變則通,通則久」,臺灣牛肉麵長盛不衰,和它的不斷改進不無關係。

早期川味牛肉麵雖然解決了湯底的問題,但當時用的牛肉通常是臺灣本地從農場淘汰下來的黃牛和水牛肉,肉質硬口感差不說,而且價格昂貴。牛肉麵能在後來成為平民飲食,跟70年代美國和臺灣貿易角力的結果密不可分。

在1970年代,臺灣以輕工業出口為主,美國為了平衡貿易逆差,要求臺灣開放牛肉進口。和美國牛肉一起入臺的,還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牛肉,市場上牛肉的價格隨之大幅度下跌,牛肉的質量卻得到了提升。

隨著經濟開始騰飛,牛肉麵也走入臺灣尋常百姓家。

經過商家們的幾番鑽研,牛腱子肉的處理方法逐漸固定下來:首先切成大小適中的肉塊,用沸水汆燙,然後再加入蔥、姜下油鍋爆香,把腱子肉的膠質部分先炒硬,隨後再加入調料去腥提味。接著還要燉煮兩三個小時,這樣的牛肉吃起來香氣十足、軟而不爛。

臺灣牛肉麵還在湯底上做了變動。川味的豆瓣醬和辣椒醬是一定要加的,但後來還會加入一些臺灣傳統的沙茶醬,中和一部分辣味。在發現了港式番茄牛肉麵的做法後,臺灣牛肉麵的湯底也會加新鮮的番茄,讓其酸甜的味道衝淡牛肉湯頭的鹹味。

各種選擇愈來愈豐富,不管是在高檔的飯店裡吹著空調吃,還是在路邊遮陽擋風的小攤前汗流浹背地吃,臺灣人品嘗牛肉麵的快感有增無減。

夜晚,臺北街頭的牛肉麵店鋪仍然亮著燈。

難怪臺灣學者焦桐感慨,牛肉麵本來是「歷史的偶然,成就了美麗的文化風景」,而如今已經成了「臺北的飲食鄉愁,召喚集體記憶,召喚我們的情感」。

馬英九就回憶過他初中跟同學一起吃牛肉麵的情景。那家連招牌都沒有的店面,賣給學生的牛肉麵分量卻都很足,面也很好吃,以致學生們吃麵的樣子就像埋在臉盆裡。

當時有位同學路過看到他們,隔天上學就問道:「你們昨天在那裡做什麼?我還以為你們在洗臉呢!」

小清新的臺灣人,捧起牛肉麵的時候,也多了一分豪邁的氣質。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作者/劉強 排版/蘇煒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相關焦點

  • 《吃貨中國》之臺灣篇: 蚵仔煎, 鹽酥雞, 臺北牛肉麵
    閩南,臺灣,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臺灣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雞蛋、小白菜、韭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鹽酥雞是臺灣最常見的小吃之一,不過其實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全稱,鹽酥雞攤位中除了油炸小塊雞肉骨外,通常一併賣炸甜不辣(包括豬血糕及魚板)、炸花枝腳、炸蕃薯條、炸四季豆、炸芋粿等,有的攤位會兼賣炸雞排。
  • 正宗臺灣牛肉麵有3個標準,老師傅教你做出最地道的牛肉麵
    臺灣美食最有趣的地方,這座小小島嶼,容納了四海之人,也將各地美味盡收囊中,你若細心觀察,便可感受到食物隨著人們遷徙至此,在漫漫時光中生長、變化、開枝散葉。臺灣牛肉麵,就是這樣一個有故事的食物。它從四川、蘭州漂洋過海而來,在臺灣發展出了一套特別的烹飪哲學,呈現出「飽島」獨有的風味。
  • 談談8間正宗臺灣的牛肉麵
    多間臺灣牛肉麵進駐香港,最新進駐的有新竹著名牛肉麵段純貞,於12月在荃灣開設第一間海外分店,另外更有傅珮嘉夫婦掌舵的尚青商號,大賣臺灣本土味牛肉麵,趁冬日即刻吃一碗暖暖胃!【1】尚青商號——傅珮嘉夫婦掌舵【2】段純貞牛肉麵——新竹人氣過江龍段純貞牛肉麵是臺灣新竹人氣牛肉麵店,首間海外分店就選址香港的荃灣如心廣場!聲稱加入24種藥材慢火熬製的湯底,令這碗牛肉麵成為必試之選!招牌的段純貞三寶面、老火鍋鍵心牛肉麵都是不少人的推介!
  • 老闆,來一碗超地道的臺灣牛肉麵
    duersi臺灣中壢新明牛肉麵是臺灣的美食名片,它的歷史不長也不久然而,卻正是這五十年,讓臺灣牛肉麵聲名鵲起,紅遍神洲各地。一般的美食總是與帝王將相掛鈎,要麼就是老佛爺親自欽定,要麼就是皇上親自上門。然而,如同牛一般沉厚溫雅,臺灣中壢新明牛肉麵也低調平實很多,這是一個關於老兵的故事。
  • 武漢最好吃的KTV,牛肉麵再給我上3碗!
    你會發現菜單上有很多臺灣小吃(負責任的說,裡面的每樣小吃都不會讓人失望~)回來吃貨君特意去查了一下,果然這家ktv品牌有港澳臺企業參與。💰42元 ✨味道:★★★★★吃慣了武漢的牛肉麵,乍一下吃到正宗的臺灣牛肉麵還是小小驚豔了一下。
  • 深圳關內的臺灣中壢新明牛肉麵,好吃!
    真正的臺灣牛肉麵其實就是一種平民美食,就好像蘭州拉麵一樣,不需要華麗的裝修,最重要是要讓客人吃得飽吃得開心,早期臺灣因為沒什麼進口的牛肉
  • 以後吃牛肉麵也算「賣臺」?前「藍委」諷:再搞「去中」就有可能
    臺當局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指控「臺北市牛肉麵節冠軍就是用瘦肉精美牛」,事後遭店家秀出「零檢出」證明打臉,意外引爆臺灣「牛肉麵之亂」,而丁也在15日請辭。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從歷史的脈絡來看,麵食和牛肉麵都不是臺灣本土料理,而是1949年大量「外省人」來到臺灣所帶來的。
  • 中國臺灣省小吃有多好吃,看這些夜市小吃就知道了,乾淨美味誘人
    臺灣夜市來到中國臺灣不能錯過臺灣省的小吃,比大餐更有特色、更有味道,而臺灣美食最集中的地方便是夜市街。大腸包小腸牛肉麵是臺灣地區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臺灣牛肉麵,起源於中國臺灣省桃園眷村。最開始主要是因為本地的四川老兵想念家鄉的味道,融合中國臺灣的食物改進而成的川味牛肉麵,未曾想卻變成獨具一格的臺灣特色美食。臺灣省牛肉麵選用牛腱肉、牛腩、牛蹄筋燒煮的澆頭,口味豐富多彩,滋味濃醇。小火慢燉出的牛肉湯底更是一絕,原汁原味的湯底再加上口味紮實的麵條,牛肉滑嫩不軟爛、入口即化,還要帶著膠質,爽口Q彈的麵條「滋溜」一下吸入口,好過癮!
  • 牛肉麵最簡單的做法,口感新鮮牛肉很入味,好吃到吞舌!
    很多人都喜歡吃麵條,麵條的做法也是非常多的,拌麵、炒麵、清湯煮麵等,再加上一些愛吃的食材,簡直是美味了,今天小編就要教大家做一款牛肉麵,口感很好,牛肉也很入味,好吃到吞舌,做法還非常簡單,好吃的牛肉麵自己在家也可以做,趕緊學起來。
  • 黑人範範愛的「超大碗」牛肉麵開來杭州了!還上過舌尖2
    ▼提到臺灣小吃我腦海中自然就會代入「牛肉麵」三個字牛肉麵之於臺北,大致類同片兒川之於杭州當年從大陸渡臺的老兵因為思念家鄉而發明的這碗面用足廣東煲湯的工夫,混合巴蜀香料的辛香,點綴江浙的濃燒赤醬經過幾十年變遷遍布臺北大街小巷無他,大抵是思鄉的味道最撩人
  • 除了好吃,你對蘭州牛肉麵一無所知,正宗牛肉麵到底是啥樣?
    除了好吃,你對蘭州牛肉麵一無所知,正宗牛肉麵到底是啥樣?一碗拉麵,一勺辣椒油,一把蒜苗碎和散發清香的香菜,紅亮可口的牛肉麵,代表著蘭州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寫照。除了好吃,牛肉麵也是蘭州人對美食的熱愛和一種生活方式。
  • 臺灣省資訊|你吃過最好吃的臺灣滷肉飯是哪裡的?
    財神爺滷肉飯創立於1953年,濃濃的臺灣古早味,讓一代又一代的人流連忘返。黃記滷肉飯,不論是滷肉、控肉還是蹄膀,都是軟嫩爽口,一口咬下,醬油溫潤汁多但不油膩。黃記魯肉飯好吃的秘訣,在於加入蹄膀一起滷,膠質融化在滷汁,再搭配滷蛋和清香的滷白菜,更是極大享受。2、聊聊臺灣有哪些小食不容錯過的?目前在臺灣吃過的最好吃的牛肉麵。港圓牛肉麵,就是豬蹄有些膩。
  • 金山也能吃到正宗的臺灣牛肉麵啦!在家輕鬆搞定~
    金山也能吃到正宗的臺灣牛肉麵啦!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臺灣牛肉麵是臺灣引以為傲的標誌美食
  • 臺灣媽媽煮的豪華版正宗臺式牛肉麵,每天限量15碗!你吃過嗎?
    從小到大,最愛吃的就是牛肉麵軟是齒頰的感覺,暖是口腔的溫度麵條這種有熱量而又溫暖的食物應該是最能俘獲人心的美味無論是當做快餐午飯,還是一個人的晚餐都足以讓忙碌奔波的你吃過後充滿喜悅的幸福感沒什麼比吃一頓熱乎乎的面還要幸福的事連面帶湯吃個精光
  • 走進臺灣|嘗嘗美味的臺灣小吃
    臺灣(Taiwan,簡稱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城市為臺北。 臺灣作為一個沿海的城市,當地的小吃自然少不了海鮮。不僅如此,作為中國最大的島嶼,景色迷人,是一座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臺灣,這座美食小吃種類繁多的城市吧。
  • 王記臺灣牛肉麵雙人套餐,原價$31,團購.......
  • 德克士老鄉雞永和加州牛肉麵大王,誰才是中國火車站快餐之王?
    這座火車站普遍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火車站。1987年,中國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業,為中國人民帶來了美式連鎖快餐的啟蒙。巧合的是,也就在這一年,出身廚藝世家的李北祺先生在北京東四西大街,也開出了一家快餐店,命名為「北京加州牛肉麵大王」,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李先生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
  • 舌尖上的臺灣省:到臺灣必吃的5大名小吃,我最喜歡第二個!
    臺灣(Taiwan,簡稱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城市為臺北。臺灣作為一個沿海的城市,當地的小吃自然少不了海鮮。不僅如此,作為中國最大的島嶼,景色迷人,是一座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臺灣,這座美食小吃種類繁多的城市吧。
  • 臺灣不關心GDP超25萬億美元的RCEP,卻關注250臺幣一碗的牛肉麵?
    值得關注的是,與RCEP成員經貿往來密切的臺灣地區不在此列,不過民進黨當局卻故作鎮定,親綠媒體也不「跟風炒作」,仿佛RCEP的籤署對臺灣沒啥影響似的。如此同時,島內輿論最關注的,莫過於「牛肉麵事件」。臺「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因聲稱「臺北市牛肉麵節冠軍是用瘦肉精美牛」,事後遭店家秀出「零檢出」證明打臉,意外引爆臺灣「牛肉麵之亂」,而丁也在前晚請辭。
  • 5種風味牛肉麵做法,很好吃
    每天營養師為你搭配「一日三餐」      牛肉麵可是人們最熟悉的麵食之一了,醇香濃鬱的牛肉滷汁再加上爽口可口的麵條,令人食指大動。美味好吃的牛肉麵,精華在於牛肉滷汁的掌握,各種美味的牛肉滷汁成就了不同風味的牛肉麵。今天就向大家推薦幾種風味獨特的牛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