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上面的人,坐在地上的人,椅子的政治重要性

2020-12-16 囉嗦家常事

在這個用「椅子」一詞來指稱系主任和講座教授職位的世界,如果我說椅子可以是權威的象徵,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吃驚。但是正如何偉亞(James Hevia)在他對英國與清政府間第一次外交接觸的細緻分析中所展示的那樣,姿勢的政治學不僅只牽涉象徵主義,還牽涉具象化的問題。何偉亞在馬戛爾尼使節團中觀察到「身體的舉動構築了後果重大的關係」。的確,肢體語言總是有這樣的效果,儘管在宮廷和外交場合以外,人們極少會對姿勢和舉止的政治意義關切到用語言清晰表述出來的地步。當兩個或更多的人佔據一個公共場所時,在開口說話之前,僅僅是誰坐著、誰站著,或者是他們怎樣坐和站便能夠說明——甚至決定——很多。而在另一個人面前仰天而臥能夠表達出的東西更多。

與日常行為和感性史的很大部分相似,姿勢政治學的歷史必須依賴圖片、物品與著作中的間接提及所提供的證據。我所講述的故事的事實背景極為簡單。我們知道,眾多世紀以來日本人一直是席地而坐的。而到明治維新以後,坐椅子的習慣被引入學校和其他公共建築中,這個國家越來越多的精英開始將他們住宅的一部分(通常只是一個房間)改造為放有椅子和桌子的「西式」房間。當這種家居生活的混合化正在進行時,1895年清政府對臺灣的割讓使得日本成為一個殖民列強。包括那些構成臺灣居民主體的漢人在內,中國人都是坐椅子的。本章的中心任務便是探索在中日間的這次接觸,以及19世紀、20世紀的其他殖民接觸中,椅子的使用意味著什麼。至少在目前的研究階段,這一探索將會包含相當多的推測在內。

接下來,我首先要討論一下外交場合的情況,在這種場合行為舉止的問題極為明確。當1856年德川幕府的官員發現他們被迫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招待坐椅子的異國外交使節時,他們為了能夠讓雙方都坐在榻榻米上進行會談而進行了努力交涉。西方人堅稱自己無法舒適地坐在地上,這最終迫使日本方面拿出了妥協方案,其中一方坐在椅子上,而另一方則坐在堆得同樣高的榻榻米上。僅僅20年之後,在《江華條約》(即《日朝修好條規》)中,明治政府將那些西方列強曾強加給日本的條款又強加給了朝鮮朝廷。

日本全權公使黑田清隆在日記中記錄說,他的代表團被帶到一間房間中,其正面被屏風所遮擋,中央的長方形桌子的兩側放著鋪有虎豹皮的椅子。朝鮮人擺放椅子可能是在展現他們自己版本的中國式外交禮儀,也可能是吸收了同時代西方外交的習慣做法。不過,雙方的外交官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席地而坐的。當早前江戶時代的朝鮮使節拜見德川幕府的將軍時,雙方都不使用椅子。在籤訂《江華條約》時使用椅子的做法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是西方禮儀統治地位的擴展。在德川政權的外交和軍事失敗之後,明治政府的領導者們擁抱了西方禮儀,如今又在朝鮮將其變為自己的優勢。

從德川政權的條約交涉來看,我們或許可以說椅子的政治重要性僅在於他們能讓坐在上面的人比坐在地上的人有高度優勢。不過,站著的人比起坐著的人在高度上更有優勢,但人們卻不會認為他處於更具權威的地位。這一事實清楚地說明,這種簡單化的公式並不能被套用在我們面對的所有問題上。從感性——具象化的習慣、態度和理念,而不是象徵主義——的角度來思考椅子以及所坐的位置,能夠為我們開闢一片更複雜的背景領域。

臺灣這座島嶼位於北緯25°,比北回歸線稍稍靠北,並且部分地區是季風氣候。日本佔領臺灣後,日本人在這種環境中能否保持活力和繁衍的問題便成為了日本當局的憂慮之一。而當日本隨後在南太平洋地區(被稱作「南洋」)建立起殖民地時,對於同樣問題表現出了更強烈的關心。在日常生活層面,面臨著什麼樣的服裝和住宅適合日本人在熱帶的生活的問題,而在總體上,面臨著怎樣在熱帶氣候中維持健康的問題。在這方面,日本人發現他們與在亞洲的歐洲殖民者同病相憐。對於後者來說,熱帶氣候影響著殖民生活的每個方面。

緯度的問題(以及人們感覺上的緯度與倦怠之間的關係)與我在此將要探討的另一則殖民地感性的故事有關:對由熱帶植物纖維製成的家具的使用。藤、棕櫚以及竹子都是亞洲數量最多,也是對於人類來說用途最廣泛的熱帶植物。它們都是單子葉植物,比起樹木來更接近於草。單子葉植物是由筆直、平行的纖維束構成的。一旦生長成熟,它們的直徑就會固定不變。這些特徵使得其纖維有彈性、強韌並且很輕,不過不適於雕刻以及細木工活。在整個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有歷史記錄以前很久開始,人們就已經使用多種技藝,尤其是用打結和編織的方法來將單子葉植物的纖維製成家庭物品、工具以及其他日用品。用藤編織的椅子尤其會讓近代西方人聯想到熱帶。這是因為藤實際上是亞洲熱帶森林的產物(相較於亞熱帶的竹子,後者的許多品種在日本和中國的溫帶地區也能繁茂生長),也因為這些藤椅子流行的原因部分在於那些居住在南亞、東南亞殖民地或是曾到這些地方旅行的西方人的經驗。

在十六七世紀時,葡萄牙和荷蘭的船隻將劈開的藤運往歐洲。隨後,將藤條編織固定在木框架內的藤椅開始在整個歐洲流行。在經歷了繁重家具的回歸之後,藤製品又於19世紀後半葉出現在歐洲和北美的市場上,而這次出現的藤家具完全是用彎曲和編織的藤製成,並且有著鮮明的東亞樣式和圖案。藤製家具同樣通過殖民渠道進入了日本人的生活,但當我們將日本人與熱帶製品的關係以及行為舉止的問題放在一起思考時,藤製家具在日本殖民史中扮演的角色便與其在歐洲殖民帝國中的角色表現出顯著的不同。

作為一種棕櫚科的攀緣植物,藤需要生長在成熟的熱帶硬木森林中。儘管藤可以種植,但今天世界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藤依然是野生的。1988年,科學記者朱利安·考爾德科特(Julian Caldecott)寫道,藤是亞洲繼木材之後最重要的熱帶森林產品,在東南亞有數十萬的人們從事藤的採集和加工。)最大宗的藤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島嶼,但在菲律賓、泰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也有對藤的商業性採集。儘管藤生長得很快,但在20世紀20年代,那些較易進入的森林中的藤開始枯竭的報告便已經開始出現。

在那些產藤區域居民的建設工作中,藤扮演了中心角色。正如一位馬來西亞森林專家在20世紀30年代所寫:「當地的人們將藤用於如此之多的目的,以至於根本不可能完全列舉。」他接著舉出了藤的一些用途:「房屋、籬笆、捕魚簍甚至是船」,還有橋、鳥籠、帽子、遮陽篷以及蓆子,「還有(在城中的)藤家具」。括號中的補充說明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把「家具」理解為椅子,那麼就可以放心地推論馬來西亞人所有技藝中的這一項與馬來西亞城市中非本地人的存在密切相關。東南亞的大部分家庭日常都不使用藤椅,而在這一地區只有華人和歐洲人在傳統上是坐椅子的。一幅描繪臺灣地區阿美人製作漁具場景的日本殖民時代美術明信片表明這些能工巧匠的物質生活完全建築在對藤以及類似熱帶纖維的使用上,同時也表明他們是席地而坐的。

相關焦點

  • 民國政府主席搬來一個椅子,上面刻了一段話,看到的人都不敢坐
    民國政府主席搬來一個椅子,上面刻了一段話,看到的人都不敢坐 民國政府主席搬來一個椅子,上面刻了一段話,看到的人都不敢坐 回望民國時期,可以說是百姓們悲苦萬分的一段時日,當時的局勢不穩定,百姓們的生活窮困潦倒,每天都生活在緊張和恐懼的範圍中,而在亂世,就會湧現出很多有野心的人物希望藉此來鞏固自己的勢力
  • 趣說椅子: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一口氣看懂椅子的發展史!
    今天,來說一說椅子。如今隨處可見的椅子,門道可多了,每一個細節無不透露出設計師的智慧,基於人體工程力學同時又美觀好看,甚至自帶按摩功能的椅子成為了現代人居家辦公的首選。而出於對裝潢風格的要求,椅子的風格也各式各樣,歐式鐵藝、中式紅木、西式極簡走進家居市場,光是椅子,就能讓人挑花了眼。
  • 【科技體驗】21款最稀奇古怪的椅子 坐在上面一定很爽!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關注「宜陽貼吧」轉發朋友圈分享】
  • 這麼奇葩的椅子,你敢坐麼?
    一.椅子1.碎石彈性椅利用碎石的樣式,然後運用到椅子上,但是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碎石反而很有彈性,手往下按的時候,這些碎石會有規律的彈起來,砰,炸了……(其實並沒有)3.發光椅椅子體內充入了一種材料,白天吸收太陽光,晚上就會變身照明小天使,漆黑的夜裡,你再也不怕找不到椅子了。
  • 葉羅麗:靈犀閣成員聚齊8位,為何顏爵坐地上,水王子卻坐椅子?
    本應該是靈犀閣最高的職位的司儀——顏爵,竟然在靈犀閣成員聚集當中只能坐在地上,就連三位神秘的黑衣人和靈公主也只能是站著,那麼為何龐尊和水王子卻可以很囂張的坐在椅子上呢?莫非在靈犀閣當中坐姿越接地氣,就意味著地位越高。
  • 晚清老照片: 官員坐在椅子上判案, 弓箭手射箭讓人忍俊不禁!
    晚清老照片:官員坐在椅子上判案,弓箭手射箭讓人忍俊不禁!此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已經上色畫,圖中有一名縣太爺坐在椅子上審案,而臺下則有兩名百姓跪在地上,等待縣太爺的審判,不過這個樣子和電視劇裡的場景沒有什麼區別啊。
  • 曬曬馮提莫現實中的家,在家吃飯連椅子都不用,直接坐在地上就行
    曬曬馮提莫現實中的家,在家吃飯連椅子都不用,直接坐在地上就行一說起馮提莫,我們就會想到上過熱搜的大網紅,她還參加過綜藝節目,收視率非常的高。對於馮提莫的出現,人們徹底改變了對網紅的看法。馮提莫平時在家吃飯連椅子都不用坐呢,直接坐在地上的地毯上就行了,生活非常接地氣。電視牆壁直接做成了米色,紋理清晰,一看就非常的精緻,很有藝術氣息。最關鍵的是能凸顯出年輕人獨特的氣質來,電視機做成了內嵌擺放,不僅顯得特別生活化,而且還不佔用空間,這樣的屋子一看就特別的居家。裝修太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樸素之中流露著生活的味道,特別和諧。
  • 慈禧為什麼喜歡坐在椅子上洗澡?
    話說我國封建末代統治者慈禧太后喜歡坐在椅子上洗澡,這個話題一直在「澡堂子」界讓人津津樂道,箇中緣由,眾說紛紜。可事實上,慈禧太后喜歡坐在椅子上洗澡,這其實就和她那句蘊含著政治哲理的話息息相關。慈禧太后說:「上身為天,下身為地,天為清,地為濁,天地不能混合之」看起來是玄妙的,也能看得出慈禧一個女人在政治上的野心和見識,但可惜的是,她卻是在洗澡的時候經常念叨這句話,於是經常要坐在椅子上洗澡,就是為了避免洗上半身的水流到下半身。但其實,慈禧洗澡一般都屬於「乾洗」,之所以坐在椅子上洗,本質其實還是慈禧物慾的高度追求罷了。
  • 中式椅子,不止於坐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坐」在傳統禮儀中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古語有云「坐如鐘,站如松。」古時,人們沒有凳和椅就席地而坐。凳和椅出現時期在南北朝。椅子不是中原本土事物而是來自西域,但是椅子的興起卻是在五代,兩宋。
  • 這樣的椅子,是人坐的嗎?!
    椅子的金屬框架上,可套入多達 40 個衣架,最終形成椅子的坐墊和靠背。154 斤的設計師 Joey Zeledón 為了測試這把椅子的承重力,還站在這把椅子上蹦躂。設計師 Joey Zeledón 認為,好的設計和好的音樂,給人的感覺是相似的。
  • 為何日本人喜歡跪地而坐,不用椅子?這方面很有講究
    —阿諾德 日本人招待客人時,喜歡跪地而坐不用椅子,這種現象引起了不少遊客的注意。要知道,日本文化底蘊深厚,風俗習慣與中國存在較大差異,中國人喜歡坐在椅子上與客人交流,而日本人卻恰好相反,他們喜歡跪地而坐不用椅子。眾所周知,長時間跪地而坐,腿腳容易發麻,而且這種不恰當的坐姿會讓人感到種種不適,那麼日本人為什麼還要保持這種奇怪的習慣?這方面還很有講究。
  • 你坐的是椅子,我坐的是3萬個人體工學數據
    他發現很多人坐在辦公椅上,一坐就是一天,坐的也不舒服。當時的椅子就算有部件調整的,大部分人也懶得去翻20頁的說明書,更不會去調椅子。就算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現在看辦公室裡的人依舊處在這樣的狀態裡。觀察了一下,按照Niels老爺子的說法,其實我們辦公室的大部分人都不會坐椅子。
  • 「手機一樣大的椅子」火了,可放口袋,網友:出門不愁沒位坐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在外找不到地方歇腳的難題,進人家飯館,如果不消費都不好意思坐,讓人糾結萬分。其次,摺疊也非常方便,小女生三秒就能搞定,可以說是目前最為迷你的一把椅子。最後,還能塞進口袋,完全打破了我們對椅子傳統印象!有的網友體驗過後更是感慨:「以後出門不愁沒位坐了。」你別看它體積小,實際上紮實著呢!
  • 在公園坐了一張椅子,設計師出來我們來聊一聊,這腦洞大了
    這張椅子看起來非常有設計感而且也考慮到了有些人想要躺在上面睡覺於是乎又是靠背,又是大面積的平面。讓人在上面有一種在家沙發上隨意的感覺。這張椅子不用看都知道是模仿還海豚的尾巴。坐落在商業街的角落,看起來就很有趣。而且兩個陌生人坐在一起也不會尷尬。就怕自己太胖了把尾巴給做壞了。
  • 你天天坐的這種椅子,竟然會爆炸!一個動作能救命
    這不,連坐著坐著,都有可能被炸傷。廈門的一位劉女士,像往常一樣洗完澡後,坐在電腦椅上吹頭髮。但接下來的一幕,觸目驚心——這個椅子爆炸了!「嘭」的一聲巨響,劉女士當下就摔在地上了,屁股被炸傷,流血嚴重。取出來的碎片,多達十幾塊。
  • 為什麼古代椅子竟成了男人的專屬座位,而大多數女性是不能坐在椅子...
    「椅子」這個叫法是唐代才有的。隋唐五代時期,椅凳的使用漸漸多起來;宋代椅子更為普遍,造型和結構都更合理,高度也接近現代;到了明、清時期,椅子的結構進一步完善,主要由椅面、椅背、搭腦、扶手、幫稱、託泥等各部分組成。種類進一步豐富,主要可分作兩大類,一類是單靠背椅,如:一統碑、燈掛椅,梳背椅、筆梗椅、屏背椅等。另一類是扶手椅,像官帽椅、玫瑰椅、圈椅、交椅、太師椅、六方椅、獨座、寶座等。
  • 椅子竟會爆炸?可能就是你辦公室坐著的這種……趕緊自查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廈門的劉女士就遭遇了如此情形前不久,家住廈門的劉女士,像往常一樣洗完澡後坐在電腦椅上吹頭髮,突然「嘭」的一聲巨響,坐的椅子爆炸了!劉女士當下就摔在地上,屁股被炸傷,流血嚴重,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醫生從劉女士的腸道裡,取出了十幾塊椅子的碎片。
  • 【分享】這是我見到最奇葩的椅子,根本不敢坐
    一.椅子1.碎石彈性椅利用碎石的樣式,然後運用到椅子上,但是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碎石反而很有彈性,手往下按的時候,這些碎石會有規律的彈起來,砰,炸了……(其實並沒有)3.發光椅椅子體內充入了一種材料,白天吸收太陽光,晚上就會變身照明小天使,漆黑的夜裡,你再也不怕找不到椅子了。
  • 什麼樣的紅木椅坐起來最舒服?解讀椅子的尺寸標準
    當椅子的設計最大程度地滿足人體工程學時,椅子的舒服度就達到最大。那麼,如何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來設計椅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解讀紅木家具的椅子尺寸標準。坐高是指座面至地面的垂直距離,由於椅面常向後傾斜,椅子的坐高通常以前坐面高作為椅子的坐高。如果坐面存在後傾或呈凹面弧形,坐高則指坐前沿中心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
  • 椅子出現前,大家都是怎麼坐的?
    「坐」想必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行為了,我們坐著吃飯,坐著工作,坐著看電視,就連上廁所,也要坐在馬桶上。但在宋代之前,椅子還沒有普及開來;宋代之後,椅子才成為一種常見的坐具。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關於「坐」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