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貨船抵達碼頭。 徐報融媒記者 周杰 攝
◎徐報融媒記者 沈揚
4月29日,擔任徐州至濟寧航線首航任務的中遠海運泛亞航運「省航集2號」貨櫃貨船,在舉行簡單的慶祝儀式後,從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出發,向目的地濟寧港駛去。這是繼2017年1月徐州至太倉、2018年5月徐州至連雲港後,由此開通的第三條貨櫃班輪航線,它標誌著從這一刻開始,古老的京杭運河「漕運」又一次以現代文明貨櫃支線班輪運輸的方式,延伸到廣袤的魯西南大地。
僅僅過了十餘天,5月11日,200多公裡悠悠運河水路,已載著「省航集2號」從濟寧順水南下,回到了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下午3時,當裝載著28個標箱的貨櫃貨船穩穩停靠時,船上船下響起一片掌聲。因為它加密了徐州與淮海經濟區周邊城市的聯繫,標誌著一個東西互連、南北互通的運河樞紐港正不斷集聚壯大,徐州航運史又一次掀開嶄新的一頁。
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是淮海國際陸港雙樓內河港河海聯運開放平臺項目的其中一項,其餘建設項目還有徐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疏港鐵路及貨運場站、公路貨運樞紐等功能區。作為淮海國際陸港「一港雙核多點」中的重要板塊,河海聯運開放平臺佔地面積1500畝,主要包括11個2000噸級作業泊位、3條1050鐵路到發線、5條裝卸線及海關監管庫、冷庫等作業場站。
「2017年1月,貨櫃滾裝碼頭投入使用,與中遠海集運合作在全市率先開通運河貨櫃班輪航線,標誌著徐州實現空、鐵、水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負責碼頭項目運營的宏康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曉雷告訴記者,2019年,這裡已實現貨櫃吞吐量2萬標箱,標誌著賈汪進入「通江達海」的時代。當年12月,國際碼頭正式投入使用,國際外貿航線開通,首批發往日本東京和德國漢堡的貨物從碼頭裝船起航,實現徐州繼航空開放、中歐班列之後水運領域又一重大突破,填補了徐州水運外貿的空白。
目前,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已建成7個作業泊位,安裝2臺龍門吊,今年1至4月份,碼頭共運輸貨櫃7556標箱,同比增長50%。按照規劃,滾裝碼頭將建設11個2000噸級作業泊位,配有7臺40.5噸級軌道龍門吊,設計吞吐能力1000萬噸(含10萬標箱),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京杭運河裝卸能力最大的貨櫃碼頭。徐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依託建成的2.8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及配套查驗設施,已正常開展保稅業務,目前正按照跨境電商1210監管要求進行保稅北庫改造,將開展跨境電商1210保稅零售業務。疏港鐵路及貨運場站是2020年度全省僅有的2條港口鐵路線建設項目之一,共建設3條1050到發線、5條裝卸線、3萬平方米鐵路快運場站,目前已開工,年內可建成投入使用,將實現海上絲綢之路和中歐班列無縫對接,為未來開通跨境轉關業務打好基礎。公路貨運樞紐項目系交通部重點支持試點項目,建設10萬平方米倉庫及配套公路場站,目前已建成2座共4萬平方米倉庫。
據了解,淮海國際陸港雙樓內河港河海聯運開放平臺是賈汪區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的一塊樣板,該項目各板塊年內可基本建成投用,建成後將具備水運口岸、鐵路口岸、保稅物流、多式聯運等功能,成為輻射淮海經濟區,服務周邊150公裡內生產性企業的開放平臺,每年可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6億元,為加快徐州開放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